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

2024-05-06 06:18

1.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我们知道根据年龄,孩子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等等,而一般指孩子都是儿童,但是不知道具体哪个阶段是几岁至几岁,下面来看3到6岁是处于什么阶段吧。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1    3岁到6岁是叫儿童阶段。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和中老年组。一般情况下,胎儿、婴儿年龄在0-0.6岁、幼儿0.6-2岁、儿童3-6岁、少年7-14岁、青年15-35岁、中年36-60岁、61岁以及以上为老年。
    3岁到6岁是叫什么阶段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或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为50岁以后。但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其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儿童生长发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娩出,到28天大的时期。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2、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的时期。
    3、幼儿期:1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4、学龄前期:3周岁至入7周岁为学龄前期。
    5、学龄期:自入7周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6、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2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2    3-6岁的少年儿童又被称作幼儿阶段,这一环节少年儿童一般是读幼稚园的阶段。
    由于是宣布念书以前的一个阶段,又被称作学前期。这一环节的少年儿童日常生活范畴逐渐扩张,少年儿童自觉性提高,求知欲、探寻冲动和报名参加实践活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另外,儿童要逐渐把握一些生活小常识,便于自身逐渐融进到社会发展中去,可是这阶段的少年儿童工作能力有限,经常需要成年人的协助。
     方式/流程 
    人的大脑的发展趋势,这阶段是少年儿童脑部发育更快的阶段,到六岁时少年儿童的人的大脑净重贴近成年人的脑净重。此外大脑皮层构造逐步复杂,交感神经的髓鞘化慢慢进行,促使神经传送更为快速。
    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皮层抑止功能也慢慢发展趋势。这一阶段是少年儿童脑发展趋势的关键期,一定要留意少年儿童的营养成分,以防阻拦少年儿童的脑发展趋势。
    
    手机游戏的必要性,这一阶段少年儿童中间的手机游戏对少年儿童的学习培训和发展趋势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是对之后社会发展的演练,能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沟通交流工作能力、自学能力
    由于少年儿童的自身抑止作用较差,假如过多的逼迫幼儿学习可能会造成自主神经混乱,因此最好是让少年儿童在游戏里面开展学习培训。不必阻拦少年儿童的手机游戏,积极主动正确引导少儿游戏向着身心健康的方位发展趋势。
    语言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是少年儿童把握语言的关键时期,另外也是基本把握内部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阶段。少年儿童对语汇的把握总数、范畴持续提升,这一阶段少年儿童语汇总数是一生中提升更快的阶段,这阶段少年儿童的积极主动语汇总数也持续提升。
    另外,英语的语法也逐渐内在到自身的语言系统中,从简单的句子到繁杂的语句,从无装饰的语句到装饰语句,少年儿童早已能娴熟的讲出符合英语的语法的语句,但还不可以有意把英语的语法作为一门大学问来了解。
    在英语口语层面少年儿童慢慢解决断断续续、欠缺逻辑性的语句,慢慢变为有连贯性的英语口语,并且对白语言也逐渐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一定不可以耽搁少年儿童在语言上边的发展趋势,让小孩胆大发言,对其开展积极主动的正确引导文化教育。
    
    记忆力的发展趋势,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慢慢发展趋势,6岁少年儿童的短时记忆水准为6.09个组快(成年人一般是7个组快),早已很贴近成年人,但少年儿童的记忆力以实际形象和不随便记忆力主导。
    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有心记忆力小于不经意记忆力,到中小学时有心记忆力才慢慢超出不经意记忆力,因此幼稚园合适在游戏里面课堂教学,假如立即让少年儿童去记忆力一些东西,实际效果会大大的打折。
    并且这个时候的少年儿童记忆力对策非常贫乏,父母与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小孩学习一些记忆力对策,如转述、专业化等。
    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这阶段少年儿童逻辑思维发展趋势还是以实际抽象思维主导,仅从事情实际形象和表层来开展思索,非常少涉及到事情的本质实质。
    可是这一阶段是抽象思维能力基本发展趋势的阶段,少年儿童逐渐能把握一些具备因果关系联络的事情。此刻的文化教育不可以太过度跨越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环节,太抽象性的事情少年儿童没法了解,可是能够运用一些简易的因果关系联络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少年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趋势,比如猜谜等。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3    在教育研究领域,3~6岁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时期,意思是说:3~6岁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湿的水泥”一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过后,“水泥”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来,再想有大的、彻底的改变是很难的!
    研究表明,孩子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征、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在这个孩子成长如此关键的阶段,幼儿教育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执拗” 
    3~6岁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执拗”的行为。
    比如,他本来用的这个品牌的儿童牙膏,有一天妈妈给他换了一个牌子,他就立刻不开心了,大哭大闹;
    有的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妈妈给他关上卧室门,爸爸关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觉,非得闹一阵子;
    有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剥橙子,即便橙子都被他抠烂了,也不要大人帮他剥,否则就扔地下不吃了……
    孩子的这些行为,往往让父母们十分头疼,真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其实,3~6岁是孩子内心建立“秩序”观念的时期,他们会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并去极力维护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剥橙子。
    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孩子内心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表现为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闹。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时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沟通,尽量让孩子知道:“你有什么不满,只要说出来,妈妈会尽量去满足你,但是撒泼、哭闹大家都不喜欢。”
    
     二、正确对待孩子对色彩、空间的探索 
    3~6的孩子有两个很喜欢的游戏,一个是垒高,一个是涂画。垒高:孩子开始喜欢把枕头、纸盒之类的东西垒得高高的,然后推到,再垒,再推倒,乐此不疲。其实,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感”,开始对三维空间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们尽量不要制止孩子这样的行为,最好给孩子买一套积木,让孩子自由地去体验这种“搭建—推倒”的游戏。涂画:你家里肯定有个“大画家”,把墙壁、桌布、衣服画得乱七八糟,有时干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猫似的。
    其实,孩子往往在3~6岁的时候,变得对色彩非常敏感,他们通过到处涂抹的方式,来辨识、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给他买个小黑板,或者在一面墙上贴上一大张白纸,任由孩子自由“创作”,这样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少一些。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自私” 
    3~6岁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占有欲很强:想让他把零食、玩具跟别人分享,是件很难的事,甚至别人的东西他还要去抢。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结果,他们会通过占有一件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各位爸爸妈妈在小时候也有过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打上“自私”的标签。家长们需要做的,一是尊重孩子的所有权,自己的东西愿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强迫他;另一方面,拿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别人的许可,如果别人不愿给,可以尝试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而不是硬抢。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脏话” 
    在3~6岁孩子嘴里,总是不时飘出“揍死你”“笨蛋”“你是大粑粑”之类的脏话,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不学好”的表现,往往很严厉地批评孩子,甚至用“拧嘴”“揪耳朵”这样的手段来惩罚他。
    但是最后却发现,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并没有因我们的惩罚而消失,反倒是时间长了孩子自己就渐渐不再说了。
    3~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孩子渐渐发现,原来语言也是有力量的——可以让人生气!孩子有时候可能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脏话到底有多“脏”,有可能只是为了试探你,你越被他激怒,他就越来劲!
    所以,不要对孩子的“脏话”如临大敌,否则正合他意。听他说,然后表现得平平淡淡,表现出一点无聊,可能会很好地打击孩子说脏话的兴趣,时间一长,自然就过去了。
    
     五、帮助孩子建立“分类”“分配”的概念 
    3~6的孩子渐渐对数量、归类开始感兴趣,家长没必要早早逼着孩子学数学,但是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帮助孩子建立“数量”“分类”“分配”的概念。
    做法也很简单,每次逛完超市回来,让孩子帮忙把蔬菜、零食、水果等进行分类;晾干衣服后,让孩子帮忙把上衣、裤子、内衣、袜子进行分类;吃饭时,把分发碗、勺、筷子的权利教给孩子。孩子们往往很乐意做这些事情!
     六、最重要的:保持温馨的家庭环境 
    在所有的外部因素中,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不知不觉而又最深刻的,既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也影响了孩子对“家庭”这一概念的理解,关系到孩子成年后能否组建并维系好自己的新家庭。
    干净的地板、墙壁,整洁美观的房间布置,都会让孩子身心愉悦,他也更愿意去维护环境的整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谦让的“家风”,有利于孩子养成乐观开朗、彬彬有礼的性格。

3到6岁处于什么阶段

2. 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

 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
                      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我们知道根据年龄,孩子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等等,而一般指孩子都是儿童,但是不知道具体哪个阶段是几岁至几岁,下面来看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吧。
    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1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儿童生长发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娩出,到28天大的时期。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2、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的时期。
    3、幼儿期:1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4、学龄前期:3周岁至入7周岁为学龄前期。
    5、学龄期:自入7周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6、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2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
    
     几岁属于儿童?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儿童年龄分期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一共7个时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共约40周。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或称为妊娠龄。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生后满28天,按照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由于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因此单独列为婴儿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时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4)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进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7)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约可相差2~4岁。
    (按照《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到达18岁之后即非儿童,所以此处的“青春期”只包含“儿童”部分,与医学上青春期的年龄划分稍有差别。)
    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2     3到6岁是学龄时期 
     年龄划分 
    婴儿期:出生1~12个月。其中,断脐至出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6个月~12个月的婴儿称为较大婴儿。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岁入小学前。
     学龄期:7岁~12岁。 
    从这种划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学前(即6岁前)的儿童都可以视作学龄前儿童。
    中国目前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所以,3~6岁前的儿童即为学龄前儿童。一定时期内,学龄前儿童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发展幼托事业和安排保健机构的重要依据。
    
     扩展资料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例如,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使孩子们通过直接体验和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又如,根据学龄前儿童情感不稳定的特点,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坚定的态度,引导儿童进行大量的社会学习和实践。总之,学龄前儿童的变化是飞速的,并且是有规律的。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为孩子的发展作好相应的准备。
    3至6岁属于什么阶段3    在教育研究领域,3~6岁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时期,意思是说:3~6岁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湿的水泥”一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过后,“水泥”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来,再想有大的、彻底的改变是很难的!
    研究表明,孩子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征、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在这个孩子成长如此关键的阶段,幼儿教育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执拗” 
    3~6岁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执拗”的行为。
    比如,他本来用的这个品牌的儿童牙膏,有一天妈妈给他换了一个牌子,他就立刻不开心了,大哭大闹;
    有的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妈妈给他关上卧室门,爸爸关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觉,非得闹一阵子;
    有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剥橙子,即便橙子都被他抠烂了,也不要大人帮他剥,否则就扔地下不吃了……
    孩子的这些行为,往往让父母们十分头疼,真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其实,3~6岁是孩子内心建立“秩序”观念的时期,他们会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并去极力维护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剥橙子。
    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孩子内心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表现为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闹。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时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沟通,尽量让孩子知道:“你有什么不满,只要说出来,妈妈会尽量去满足你,但是撒泼、哭闹大家都不喜欢。”
    
     二、正确对待孩子对色彩、空间的探索 
    3~6的孩子有两个很喜欢的`游戏,一个是垒高,一个是涂画。垒高:孩子开始喜欢把枕头、纸盒之类的东西垒得高高的,然后推到,再垒,再推倒,乐此不疲。其实,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感”,开始对三维空间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们尽量不要制止孩子这样的行为,最好给孩子买一套积木,让孩子自由地去体验这种“搭建—推倒”的游戏。涂画:你家里肯定有个“大画家”,把墙壁、桌布、衣服画得乱七八糟,有时干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猫似的。
    其实,孩子往往在3~6岁的时候,变得对色彩非常敏感,他们通过到处涂抹的方式,来辨识、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给他买个小黑板,或者在一面墙上贴上一大张白纸,任由孩子自由“创作”,这样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少一些。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自私” 
    3~6岁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占有欲很强:想让他把零食、玩具跟别人分享,是件很难的事,甚至别人的东西他还要去抢。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结果,他们会通过占有一件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各位爸爸妈妈在小时候也有过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打上“自私”的标签。家长们需要做的,一是尊重孩子的所有权,自己的东西愿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强迫他;另一方面,拿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别人的许可,如果别人不愿给,可以尝试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而不是硬抢。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脏话” 
    在3~6岁孩子嘴里,总是不时飘出“揍死你”“笨蛋”“你是大粑粑”之类的脏话,很多家长觉得这是“不学好”的表现,往往很严厉地批评孩子,甚至用“拧嘴”“揪耳朵”这样的手段来惩罚他。
    但是最后却发现,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并没有因我们的惩罚而消失,反倒是时间长了孩子自己就渐渐不再说了。
    3~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孩子渐渐发现,原来语言也是有力量的——可以让人生气!孩子有时候可能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脏话到底有多“脏”,有可能只是为了试探你,你越被他激怒,他就越来劲!
    所以,不要对孩子的“脏话”如临大敌,否则正合他意。听他说,然后表现得平平淡淡,表现出一点无聊,可能会很好地打击孩子说脏话的兴趣,时间一长,自然就过去了。
    
     五、帮助孩子建立“分类”“分配”的概念 
    3~6的孩子渐渐对数量、归类开始感兴趣,家长没必要早早逼着孩子学数学,但是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帮助孩子建立“数量”“分类”“分配”的概念。
    做法也很简单,每次逛完超市回来,让孩子帮忙把蔬菜、零食、水果等进行分类;晾干衣服后,让孩子帮忙把上衣、裤子、内衣、袜子进行分类;吃饭时,把分发碗、勺、筷子的权利教给孩子。孩子们往往很乐意做这些事情!
     六、最重要的:保持温馨的家庭环境 
    在所有的外部因素中,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不知不觉而又最深刻的,既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也影响了孩子对“家庭”这一概念的理解,关系到孩子成年后能否组建并维系好自己的新家庭。
    干净的地板、墙壁,整洁美观的房间布置,都会让孩子身心愉悦,他也更愿意去维护环境的整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谦让的“家风”,有利于孩子养成乐观开朗、彬彬有礼的性格。

3. 3至6岁是什么阶段

 3至6岁是什么阶段
                      3至6岁是什么阶段,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家长需要充分了解这些特征,以下为大家分享3至6岁是什么阶段呢?
    3至6岁是什么阶段1     3到6岁是学龄时期 
     年龄划分 
    婴儿期:出生1~12个月。其中,断脐至出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6个月~12个月的婴儿称为较大婴儿。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岁入小学前。
    
     学龄期:7岁~12岁。 
    从这种划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学前(即6岁前)的儿童都可以视作学龄前儿童。
    中国目前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所以,3~6岁前的儿童即为学龄前儿童。一定时期内,学龄前儿童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发展幼托事业和安排保健机构的重要依据。
    3至6岁是什么阶段2    3-6岁的少年儿童又被称作幼儿阶段,这一环节少年儿童一般是读幼稚园的阶段。由于是宣布念书以前的一个阶段,又被称作学前期。这一环节的少年儿童日常生活范畴逐渐扩张,少年儿童自觉性提高,求知欲、探寻冲动和报名参加实践活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另外,儿童要逐渐把握一些生活小常识,便于自身逐渐融进到社会发展中去,可是这阶段的少年儿童工作能力有限,经常需要成年人的协助。
     方式/流程 
    人的大脑的发展趋势,这阶段是少年儿童脑部发育更快的阶段,到六岁时少年儿童的人的大脑净重贴近成年人的脑净重。此外大脑皮层构造逐步复杂,交感神经的髓鞘化慢慢进行,促使神经传送更为快速。
    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皮层抑止功能也慢慢发展趋势。这一阶段是少年儿童脑发展趋势的关键期,一定要留意少年儿童的营养成分,以防阻拦少年儿童的脑发展趋势。
    手机游戏的必要性,这一阶段少年儿童中间的手机游戏对少年儿童的学习培训和发展趋势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是对之后社会发展的演练,能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沟通交流工作能力、自学能力,由于少年儿童的自身抑止作用较差,假如过多的逼迫幼儿学习可能会造成自主神经混乱
    因此最好是让少年儿童在游戏里面开展学习培训。不必阻拦少年儿童的手机游戏,积极主动正确引导少儿游戏向着身心健康的方位发展趋势。
    语言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是少年儿童把握语言的关键时期,另外也是基本把握内部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阶段。少年儿童对语汇的把握总数、范畴持续提升,这一阶段少年儿童语汇总数是一生中提升更快的阶段,这阶段少年儿童的积极主动语汇总数也持续提升。
    
    另外,英语的语法也逐渐内在到自身的语言系统中,从简单的句子到繁杂的语句,从无装饰的语句到装饰语句,少年儿童早已能娴熟的讲出符合英语的语法的语句,但还不可以有意把英语的语法作为一门大学问来了解。
    在英语口语层面少年儿童慢慢解决断断续续、欠缺逻辑性的语句,慢慢变为有连贯性的英语口语,并且对白语言也逐渐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一定不可以耽搁少年儿童在语言上边的发展趋势,让小孩胆大发言,对其开展积极主动的正确引导文化教育。
    记忆力的发展趋势,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慢慢发展趋势,6岁少年儿童的短时记忆水准为6.09个组快(成年人一般是7个组快),早已很贴近成年人,但少年儿童的记忆力以实际形象和不随便记忆力主导。
    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有心记忆力小于不经意记忆力,到中小学时有心记忆力才慢慢超出不经意记忆力,因此幼稚园合适在游戏里面课堂教学
    假如立即让少年儿童去记忆力一些东西,实际效果会大大的打折。并且这个时候的少年儿童记忆力对策非常贫乏,父母与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小孩学习一些记忆力对策,如转述、专业化等。
    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这阶段少年儿童逻辑思维发展趋势还是以实际抽象思维主导,仅从事情实际形象和表层来开展思索,非常少涉及到事情的本质实质。可是这一阶段是抽象思维能力基本发展趋势的阶段,少年儿童逐渐能把握一些具备因果关系联络的事情。
    此刻的文化教育不可以太过度跨越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环节,太抽象性的事情少年儿童没法了解,可是能够运用一些简易的因果关系联络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少年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趋势,比如猜谜等。
    3至6岁是什么阶段3     一、 三岁至六岁孩子的发展指南是什么? 
    3~6岁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时期,意思是说:3~6岁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湿的水泥”一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过后,“水泥”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来,再想有大的、彻底的改变是很难的!
    3~6岁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执拗”的行为。
    比如,他本来用的这个牌子的儿童牙膏,有一天妈妈给他换了一个牌子,他就立马不乐意了,大哭大闹;
    有的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妈妈给他关上卧室门,爸爸关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觉,非得闹一阵子;
    3~6岁是孩子内心建立“秩序”观念的时期,他们会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并去极力维护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剥橙子。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孩子内心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变现为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闹。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时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沟通,尽量让孩子知道:“你有什么不满,只要说出来,妈妈会尽量去满足你,但是撒泼、哭闹大家都不喜欢。”
     二、正确对待孩子对色彩、空间的探索 
    3~6的孩子有两个很喜欢的游戏,一个是垒高,一个是涂画。
    垒高:孩子开始喜欢把枕头、纸盒之类的东西垒得高高的,然后推到,再垒,再推倒,乐此不疲。其实,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感”,开始对三维空间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们尽量不要制止孩子这样的行为,最好给孩子买一套积木,让孩子自由地去体验这种“搭建—推倒”的游戏。
    
    涂画:你家里肯定有个“大画家”,把墙壁、桌布、衣服画得乱七八糟,有时干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猫似的。其实,孩子往往在3~6岁的时候,变得对色彩非常敏感,他们通过到处涂抹的方式,来辨识、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给他买个小黑板,或者在一面墙上贴上一大张白纸,任由孩子自由“创作”,这样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少一些。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自私” 
    3~6岁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占有欲很强:想让他把零食、玩具跟别人分享,是件很难的事,甚至别人的东西他还要去抢。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结果,他们会通过占有一件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各位爸爸妈妈在小时候也有过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打上“自私”的标签。
    家长们需要做的,一是尊重孩子的所有权,自己的东西愿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强迫他;另一方面,拿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别人的许可,如果别人不愿给,可以尝试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而不是硬抢。

3至6岁是什么阶段

4. 3岁到6岁是叫什么阶段

3岁到6岁是叫儿童阶段。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和中老年组。一般情况下,胎儿、婴儿年龄在0-0.6岁、幼儿0.6-2岁、儿童3-6岁、少年7-14岁、青年15-35岁、中年36-60岁、61岁以及以上为老年。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或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为50岁以后。但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其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5. 3岁到6岁是叫什么阶段

3岁到6岁是叫儿童阶段。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和中老年组。一般情况下,胎儿、婴儿年龄在0-0.6岁、幼儿0.6-2岁、儿童3-6岁、少年7-14岁、青年15-35岁、中年36-60岁、61岁以及以上为老年。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或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为50岁以后。但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其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3岁到6岁是叫什么阶段

6. 3-6岁是什么阶段

 3-6岁是什么阶段
                      3-6岁是什么阶段,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家长需要充分了解这些特征,以下为大家分享3-6岁是什么阶段呢?
    3-6岁是什么阶段1     3到6岁是学龄时期 
    年龄划分
    婴儿期:出生1~12个月。其中,断脐至出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6个月~12个月的婴儿称为较大婴儿。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岁入小学前。
    
    学龄期:7岁~12岁。
    从这种划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学前(即6岁前)的儿童都可以视作学龄前儿童。
    中国目前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所以,3~6岁前的儿童即为学龄前儿童。一定时期内,学龄前儿童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发展幼托事业和安排保健机构的重要依据。
    3-6岁是什么阶段2     3岁到6岁,被称为幼儿阶段,恰好是人格培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正如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这个阶段,孩子养成的习惯、形成的性格、培养的品格,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虽然我们会把3岁以后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但学校和家庭的职责和分工毕竟不同,父母仍然需要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关键时期在人的一生当中十分短暂,稍纵即逝,却对人生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影响。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他在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中,发现刚孵出的幼鸟,如小鸡、小鹅等,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过了这段时间便再也不能学会此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
    而这段时间是很短的,人类的成长发育也是如此,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故称为人类的关键期,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类研究借用到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从诸多的科学实验中,我们发现,0~3岁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通过研究发现,3岁到6岁的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有如下几个方面: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岁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我们要让孩子多体验、多感受、亲自动手,让孩子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要怕孩子搞“破坏”、故意捣乱、犯错误,要给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在孩子入园前培养他自己吃饭,穿简单的衣服,袜子,鞋子,学会自己上厕所或者告诉大人自己要上厕所,学会等待,培养外在秩序感等。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亲子阅读,点读绘本,都是很好的培养方法。
    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点唠叨,爱说,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听他们表达,并且给予回应。
    如果不愿意听孩子把话说完,总是打断孩子的表达,不但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使孩子变得内向,还会影响以后的亲子关系,孩子再也不愿意向你表达真实想法了。
    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不同的敏感期就会接踵而至。我们要细心观察,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天赋使命来到人间的,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懂得我们是支持他们完成自己的使命,成就他们自己的人生的,而不是为我们而活,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有些做父母的很爱孩子,生怕孩子受苦受累,时时处处限制孩子的.行动,不让他干这个、动那个;或者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脚,代替他们做一些事情。殊不知,我们在一点点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我们可以替孩子做事,但没有办法替孩子生活和成长;
    我们可以替孩子解决问题,但是没有办法替他们去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替孩子规划未来,但不能替他们憧憬未来。一个没有憧憬和希冀的童年,不能自主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会有一个平庸痛苦的成年。
    3-6岁是什么阶段3    3- 6岁的儿童,正是进人幼儿园学习的时期,所以可称这一时期为幼儿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变化很大,以下分别从三个阶段来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3-4岁幼儿的心理 
     (一)生活范围扩大 
    这一时期的儿童离开家庭进人幼儿园小班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幼儿园教育。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生活的圈子从和亲人的接触转向和更多的同龄人及成年人接触。这些变化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儿童体质增强,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不断完善。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表现在大脑皮质细胞在形态上的组织分化功能逐渐成熟,并且在3岁时基本定型。儿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连续活动,为保证儿童更好地参与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是由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较婴儿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控制大肌肉的能力不断完善,大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儿童躯体动作发展与婴儿阶段相比,灵活性与协调性也都有提高。
    三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和训练下,3—4岁的幼儿双手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在幼儿园教师的帮助下,能穿脱衣服、鞋、袜。
    在美术活动中,能够使用彩色笔绘简单图形,如他们把“下雨”的情景,画成由上向下的`直线条,把“大马路”画成从左到右的横线条,把“皮球”画成圆圈等,但他们手的绘画动作还很不熟练。
    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来看,手的动作发展较之躯体动作要晚要迟。在促进手的动作发展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能让儿童运用手腕、手指等小肌肉群的活动时间太长。
    
     (二)认识依靠行动 
    3岁以内的幼儿不能在行动之外思考,只能在行动中思考。3-4岁幼儿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婴儿期的这些特点,即他们的认识活动还是要借助动作和运动。例如,让幼儿园小班儿童说出盘子里有几个苹果,他们就用手一个一个地数,才能弄清(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在心里默数)。
    再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幼儿初期的儿童往往说不出自己想要捏什么,当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像“太阳”或“大饼”。这说明,幼儿初期的儿童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更不能预见行动的结果,只能先做再想,或边做边想,不会想好了再做。
     (三)情绪作用大 
    3—4岁的幼儿心理活动常常受情绪支配,不受理智控制。在各种活动中都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很强的情绪色彩。高兴时听话,表现很乖,不高兴时,什么也听不进去,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在幼儿园小班里常看到,一个小朋友哭,其他的小朋友都跟着哭。
     (四)爱模仿 
    儿童在3岁以前,就具备了模仿的能力,但受心理发育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模仿水平较低,能够模仿的对象还很少。3--4岁的幼儿由于动作和认识能力都比以前有所提高,模仿的对象也明显增多。
    他们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做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他们想要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的东西,想做别的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幼儿园小班教师在投放玩具材料时,要注意投放数量足够的同类玩具,玩具的种类不要太多。

7. 3-6岁属于什么阶段

 3-6岁属于什么阶段
                    3-6岁属于什么阶段,孩子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不同的,智力大门是需要我们来开启的,孩子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共同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下面一起看看3-6岁属于什么阶段吧
  3-6岁属于什么阶段1   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执拗” 
  3~6岁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执拗”的行为。
  比如,他本来用的这个品牌的儿童牙膏,有一天妈妈给他换了一个牌子,他就立刻不开心了,大哭大闹;
  有的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妈妈给他关上卧室门,爸爸关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觉,非得闹一阵子;
  有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剥橙子,即便橙子都被他抠烂了,也不要大人帮他剥,否则就扔地下不吃了……
  孩子的这些行为,往往让父母们十分头疼,真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其实,3~6岁是孩子内心建立“秩序”观念的时期,他们会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并去极力维护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剥橙子。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孩子内心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表现为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闹。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时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沟通,尽量让孩子知道:“你有什么不满,只要说出来,妈妈会尽量去满足你,但是撒泼、哭闹大家都不喜欢。”
    
   二、正确对待孩子对色彩、空间的探索 
  3~6的孩子有两个很喜欢的游戏,一个是垒高,一个是涂画。垒高:孩子开始喜欢把枕头、纸盒之类的东西垒得高高的,然后推到,再垒,再推倒,乐此不疲。其实,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感”,开始对三维空间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们尽量不要制止孩子这样的行为,最好给孩子买一套积木,让孩子自由地去体验这种“搭建—推倒”的游戏。涂画:你家里肯定有个“大画家”,把墙壁、桌布、衣服画得乱七八糟,有时干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猫似的。其实,孩子往往在3~6岁的时候,变得对色彩非常敏感,他们通过到处涂抹的方式,来辨识、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给他买个小黑板,或者在一面墙上贴上一大张白纸,任由孩子自由“创作”,这样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少一些。
  3-6岁属于什么阶段2   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从3岁起,幼儿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时,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欢的玩具来哄他,他会马上又破天涕而笑。
  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这个时候是内部价值观的自我构建,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他们要形成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会规则或价值观;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比我们更容易难过、无所适从。因此,当发现孩子在做错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先急着批评她,或者孩子在某件事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不要先急着催她、不耐烦地吼他,请先冷静地想一下或和他谈一下,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他指明方向。
    
  对一件事情要怎么做或者一个东西应该怎么放,放在哪里有强烈的支配欲望;即便很小的事,在受到他人干扰和打乱的时候会十分不安,会哭闹;那么,在孩子因为这样的情绪或者不满而抗议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道歉,是尊重,而不是毫不在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这样将来我们的孩子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才懂得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安全距离,才懂得对不喜欢或者不如意说NO,才懂得排泄不健康的情绪。
  也是孩子自我审美构建的时期,突然很在乎自己要穿什么,自己选衣服而且经常摆弄,要求妈妈买和小朋友一样的衣服,就算天气冷也要坚持穿得帅气漂亮;会观察、评价别人穿什么(丑、好看等);故意走得趾高气昂要别人关注他,夸他,小女孩表现得明显一些。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自我欣赏最重要的时期。很多成年人,崇拜一个人崇拜到发型要和他一样,衣服要和他一样,甚至走路姿势、面部表情都要和他一样,就是因为幼儿时期的自我审美没有建构好。
  这个阶段,家庭里每个人的角色和各成员间的关系会对孩子以后的婚姻、情感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每天都在争吵的家庭,即便有爸爸有妈妈,孩子的心理也会受到创伤。所以如果不可避免成为单亲家庭,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否定另一半,不要排斥孩子和另一半相处。在和睦的家庭里,在保证夫妻正常恩爱关系的同时也应理解孩子的恋父情节或恋母情节。
  3-6岁也是幼儿性启蒙的重点。当孩子迷茫的时候我们还在遮遮掩掩,那么他们就会更迷茫,迷茫到以后就会变本加厉的找回来,过早发生性关系并且不懂得自我保护。所以,对待幼儿任何性探索行为和疑惑,有问必答,科学引导,不粗暴打断,不羞辱谩骂,还可以借助一些书籍绘本带着孩子去了解,就像了解我们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
  3-6岁属于什么阶段3   年龄划分 
  婴儿期:出生1~12个月。其中,断脐至出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6个月~12个月的婴儿称为较大婴儿。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岁入小学前。
  学龄期:7岁~12岁。
  从这种划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学前(即6岁前)的儿童都可以视作学龄前儿童。
  中国目前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所以,3~6岁前的儿童即为学龄前儿童。一定时期内,学龄前儿童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发展幼托事业和安排保健机构的重要依据
    
   扩展资料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例如,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使孩子们通过直接体验和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又如,根据学龄前儿童情感不稳定的特点,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坚定的态度,引导儿童进行大量的社会学习和实践。总之,学龄前儿童的变化是飞速的,并且是有规律的。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为孩子的发展作好相应的准备。
   1、学龄前儿童生长变化速度惊人 
  在这个短暂的时期里,儿童学习语言,产生自我意识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环境意识。这一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有顺序的。例如,在学走之前必须先学站,学会简单词汇之后才能学会使用复杂句子。但是,由于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学龄前儿童发展变化的具体时间又是不同的。
  营养不良会阻碍身体的发育,缺乏与外界交往会推迟语言的发展。梅雷迪恩在南亚、中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经过研究也发现,经济条件同样优越的不同种族儿童相比较,他们的生理发育差异并不大。疾病、营养不良等所引起的虚弱、倦怠、冷漠等状态对儿童的成长发展起着危害作用。
   2、学龄前儿童过认知能力有了全面的发展 
  由于儿童不仅个性有别,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各不相同,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还有待深入。斯洛宾曾对英国、芬兰、前苏联等国儿童语言发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种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大约都是在开始走路的同时开始说话。3岁时已掌握了1000个词汇,具备了正确使用语法结构的基本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用“羞涩和疑成对自由和自主”刻画学前儿童的性格。他坚持认为,学前儿童的性格特征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负。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4—5岁的儿童进入了所谓‘懈怠对创造”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他们独立行动和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的时期。
  S·弗洛伊把学龄前儿童划分为“肛门期”(约18个月—3岁)和“生殖器阶段”(3—6岁)两个心理发展时期。这两个阶段都具有很多情感冲突的可能。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这些冲突如果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将造成儿童的人格障碍,降低他们情感上的正常发展能力。
  在认知发展研究上,J·皮亚杰的成果引人注目。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经过许多认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时期,往往凭知觉认识事物,而不是靠思维,还不能够进行逆向思维。

3-6岁属于什么阶段

8. 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

 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
                    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孩子从出生开始,成长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发展指南通常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知道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吧。
  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1  前运算阶段(2-6、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其特点为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个人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注意事项:
  注意的维持功能:这种功能是儿童的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着儿童的游戏、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意的调节功能:这种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动作,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的准备,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2  3~6岁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时期,意思是说:3~6岁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湿的水泥”一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过后,“水泥”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来,再想有大的、彻底的改变是很难的!
  3~6岁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执拗”的行为。
  比如,他本来用的这个牌子的儿童牙膏,有一天妈妈给他换了一个牌子,他就立马不乐意了,大哭大闹;
  有的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妈妈给他关上卧室门,爸爸关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觉,非得闹一阵子;
  3~6岁是孩子内心建立“秩序”观念的时期,他们会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并去极力维护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剥橙子。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内心的“秩序”,孩子内心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变现为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闹。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时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沟通,尽量让孩子知道:“你有什么不满,只要说出来,妈妈会尽量去满足你,但是撒泼、哭闹大家都不喜欢。”
   正确对待孩子对色彩、空间的探索 
  3~6的孩子有两个很喜欢的游戏,一个是垒高,一个是涂画。
  垒高:孩子开始喜欢把枕头、纸盒之类的东西垒得高高的,然后推到,再垒,再推倒,乐此不疲。其实,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感”,开始对三维空间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们尽量不要制止孩子这样的行为,最好给孩子买一套积木,让孩子自由地去体验这种“搭建—推倒”的游戏。
  涂画:你家里肯定有个“大画家”,把墙壁、桌布、衣服画得乱七八糟,有时干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猫似的。其实,孩子往往在3~6岁的时候,变得对色彩非常敏感,他们通过到处涂抹的方式,来辨识、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给他买个小黑板,或者在一面墙上贴上一大张白纸,任由孩子自由“创作”,这样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少一些。
   正确对待孩子的“自私” 
  3~6岁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占有欲很强:想让他把零食、玩具跟别人分享,是件很难的事,甚至别人的东西他还要去抢。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结果,他们会通过占有一件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各位爸爸妈妈在小时候也有过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打上“自私”的标签。
  家长们需要做的,一是尊重孩子的所有权,自己的东西愿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强迫他;另一方面,拿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别人的许可,如果别人不愿给,可以尝试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而不是硬抢。
  3到6岁属于什么阶段3  3岁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
   一、 身体条件及认知能力 
  3至4岁:身体大肌肉的发展较快,慢慢开始能够有节奏地自然行走。小肌肉的发展慢慢完善,比如说手部,可以做一些比较精细的活,手工、玩积木,甚至自己使用餐具或者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等。脑部继续发展,神经细胞脆弱容易疲劳。
  这个时期的孩子很爱模仿,也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但是并不懂得判断。他们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看到有趣的、吸引他们的事情就会去模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会因为游戏中对老师的言行感到新鲜,会重复模仿老师的言行,而当另一个小朋友看到这个小朋友在做时,其他小朋友也会被带动着纷纷跟着模仿。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审视自己的行为,避免让一些不良习惯被天真的孩子模仿。
  4至5岁:精力充沛,身体逐渐结实,小肌肉不断发展。他们掌握多种动作技能,精细的`活动或者比较难的运动,比如说攀登,比3岁时期更加灵活有条理。
  这个年龄孩子们会比较好动,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好奇,寻根刨地地问为什么,对新鲜事物会用手去触碰,有时候会放在嘴里咬、尝。
  5至6岁:在运动方面,这个岁数的儿童已经可以连续行走半个小时左右且不疲倦。手部小肌肉更加完善,能够做许多精细动作,比如说完成拼图这种比较高难度的动作。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辨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时间开始敏感,能够辨别什么是今天、昨天,什么是前天、后天等。他们还能够分辨出触觉的区别,比如说物体的重量或者质量。当有两个不同材质且不同重量,但是外表相似的小球摆在3岁和5岁的小朋友面前,前者往往认为这两个球是一样的,但是后者往往能够分辨出其中不同。
   二、 语言能力 
  3至4岁:儿童语言能力的飞速发展期,儿歌和故事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掌握基本的口语,大概能明白成人的指示,能以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感觉和需要,但是他们的语言功能还未完全发展,词汇并不丰富,发音也不是完全标准。
  4至5岁:词汇大量积累阶段,生活经验增加,也能依此理解更多人的话。
  5至6岁:更具有逻辑性,包括孩子自己的行事,更有条理性,更自觉。孩子掌握了相对多的词汇量,并且可以正确发出各种音节。
    
   三、 注意力的发展 
  3至4岁:这个岁数的小朋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说,如果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其中一个哭了,其他小朋友也会没有缘由地陆续跟着大哭起来。这个时候大人拿出有趣的玩具或者组织游戏,他们又会很快被这些吸引,分散注意力。他们的注意力正在发展,且随着岁数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会越来越集中,比如说3岁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3到5分钟,而到4岁,他们就能够集中10分钟左右了,可见这个阶段还是一个相当不稳定的时期。家长或者老师给他们简单的要求,或者指示,小朋友能理解,并且有意识地去观察。
  4至5岁:开始形成自制力、责任感、道德感,对社会行为规范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且在大人的帮助下调整改正。能够关心同伴,开始有共情的能力,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发生改变,慢慢形成合作意识,且能够感觉体会到自己的心理活动。
  5至6岁:稳定性不断增长,可以集中10到15分钟,且能自我控制,可以较长时间地进行听故事、玩游戏等活动。例如,当孩子正在专心搭积木的时候,如果大人叫他们出去玩,他们可能不会马上答应,而是专心于自己的搭建。
   四、 思维的发展 
  3至4岁:思维具体形象,先做再想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喜欢模仿,比如说看到家长剥桔子,他们可能也会拿起桔子剥,但是不一定剥得下来。他们对食物还不能对事物做复杂的分析和总结,只能进行非常基本的概括。比如说问他们“勺子是干什么的?”他们会说“舀东西的”,概括的特征多是非本质且外部的。
  4至5岁:问孩子:“什么是苹果?”孩子回去依靠表象进行思考,回答:“苹果是一种水果。”他们用概括的语言描述一些东西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功能上的特征。思考时依旧主要依赖图形,对符号的认识也在加强。
  5至6岁: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他们还无法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思考。当儿童快到6岁时,对熟悉的事物已有一些抽象逻辑思维了,可以说出一样东西的笼统几个特征,但是并不能分清楚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问孩子:“什么是苹果?”答:“苹果是一种水果,圆圆的,皮是红色的,里面是白色的,脆脆的很甜。”当孩子6岁后,想象力也有了明显的创造性和目的性。比如说,他们玩游戏前可能会先想好主题,定规则和分角色,而且游戏可以反反复复玩很多天,情节也比较复杂。
   五、 情感和性格 
  3至4岁:情绪非常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上幼儿园了,生活范围也会扩大了,能够认识到老师和很多小朋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会开始在意自己的名誉感,行为举止想得到夸奖和称赞。也会有些孩子比较“自我中心”,还会做出对抗的行为,大人可以正确引导。3、4岁的孩子常有害怕和焦虑的感觉,大人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4至5岁:相对于3、4岁的幼儿,4、5岁的孩子情绪要稳定得多,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幼儿园发生争执后,他们更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在商场里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3、4岁的孩子可能会吵着要买,但是4、5岁的孩子会更听大人的话,并且安慰自己:“我已经有一样的玩具了,我不买了。”这种情绪控制并不是一直的,他们依旧会被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也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大发脾气。
  5至6岁:开始对社会情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说产生了道德感、合作意识、审美观等,自制力、自觉性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行为举止也容易受到情绪及外界事物的影响。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并且开始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初步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并在大人的指导下逐步掌握社会规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