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的人物生平

2024-05-17 20:58

1. 张伯行的人物生平

 张伯行自幼即聪敏好学,受父亲、祖父的影响,品德也很高。十三岁时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康熙二十年(1681年),张伯行考中了举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殿试三甲八十名,赐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补授内阁中书,从此步入仕途。后来,张伯行遇父丧归乡,建立请见书院,并讲解宣传儒学。仪封城北原有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因遭大而被冲垮,伯行招募民工用口袋装土来堵塞。河道总督张鹏翮巡视黄河后,上疏推荐张伯行能够治理河务。皇上命他以原来的官衔到河工任职,督修黄河南岸堤二百余里,以及马家港、东坝、高家堰各工程。  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张伯行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这是巡抚的属下。按照当时的官场旧例,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以示尊敬,也表示请求以后关照提拔,这大概需要白银四千两。但张伯行秉性耿直,从不巴结上司,对此腐败风气深恶痛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拒绝送礼。不但如此,在任内他还尽力革除当地弊病,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总督和巡抚,常受到他们的排挤。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正月,康熙帝南巡到达江苏,在苏州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在举荐的名单中康熙皇帝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就对总督、巡抚申斥道: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国家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说完又转向张伯行:“朕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将来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名君,善识英才;如果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于是,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予“廉惠宣猷”的匾额。  张伯行上疏请求免去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因灾荒而欠交的赋税。因为福建的米价很贵,张伯行请求动用国库的钱五万购买湖广、江西、广东的米平价出售。建鳌峰书院,置学舍,拿出自己的藏书,搜罗前代文人的文集刊印成《正谊堂丛书》,用来教学生。福建百姓祭祀瘟神,张伯行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偶像,改祠堂为义学,祭祀朱熹。民间多尼姑,有人卖贫苦人家的女子,以致削发为尼者成百上千,张伯行命令这些人家赎回自己的女子,为她们选择配偶。有家境贫穷无法赎回的,由官府出钱赎出。 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救济淮安、扬州、徐州三府的灾荒。适逢布政使宜思恭因布政司库存亏空被总督噶礼弹劾罢免,康熙帝派尚书张鹏翮查处。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的身份代理布政使职务,建议布政司库所亏空的三十四万,以分别扣除官员的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张伯行行文噶礼要求联名上疏,没有被答应。张伯行便自己上疏,康熙帝得知后命张鹏翮一并调查。张伯行另外又上疏说明了噶礼的不同意见。康熙帝对廷臣说:“看了张伯行的这个上疏,知道他与噶礼不和。作为臣子,应该以国事为重。我办理机务将近五十年,未曾让一个人施展他的私欲。这个上疏应当放置不予理睬。”不久,张伯行以身体多病为由提出辞官,康熙帝没有允许。张鹏翮请求责成张伯行的前任巡抚于准及直思恭赔偿十六万,其余用官员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康熙帝说:“江南亏空钱粮,并不是因为官吏侵吞。我南巡时,总督、巡抚随意挪用公款而下级官吏不敢议论。如果责成新任官吏来补偿,我实在于心不忍,”于是让查明南巡时用款情况上报。张伯行又上疏,奏明各府州县现无着落的钱粮十万八千,康熙帝命令一律免于赔偿。噶礼贪婪横行,张伯行与他相反。  康熙五十年(1712年),江南乡试的副考官赵晋暗中交接考生,接受贿赂。发榜以后,读书人议论喧哗,抬着财神进入学宫。张伯行上疏奏明这件事,正考官左必蕃也把实际情况上报。康熙帝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查处,张伯行与噶礼会审。后得到举人吴泌、程光奎暗中贿赂的情况,供词中牵连噶礼,张伯行请求解除噶礼的职务,交有关部门严肃审理。噶礼心中不安,也找出张伯行的所谓七条罪状上奏。康熙帝命二人都解职。张鹏翮等不久奏报:赵晋与吴泌、程光奎行贿受贿事均属实,应按刑律治罪;噶礼暗中受贿事属诬告,张伯行应撤职。康熙帝责备张鹏翮等为噶礼掩饰,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重新审查,结果仍旧与前次张鹏翮等人的意见相同。康熙帝说:“伯行任官清正,这是天下所了解的。噶礼才干虽有余,但喜好无事生非,并没有清正的名声,这个意见是非颠倒。”于是,命九卿、詹事、科道官再议。第二天,召九卿等说:“伯行居官清正廉洁,噶礼的操行我不能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那么江南必然受到他的盘剥,大概要达到一半地区。这次二人互相参奏的案子,起初派官去审理,被噶礼阻挠,以致不能得到其中的真实情况;再派官去审理,与前面的意见没有区别。你们应能体会我保全清官的心意,要使正直的人没有什么疑虑和恐惧,那么天下将会出现安定的局面。”于是夺去噶礼的官位,命张伯行复职。  康熙五十二年(1714年),江苏布政使一职缺员,张伯行上疏推荐福建布政使李发甲、台湾道陈瑸、前任国子监祭酒余正健,而康熙帝已将湖北按察使牟钦元提拔就任。不久,张伯行弹劾牟钦元将通海盗的罪犯张令涛隐藏官署中,请求逮捕治罪。张令涛的哥哥张元隆住在上海,造海舱,出入海洋,拥有大量资产,交接豪贵。赶上刑部下檄文搜缉海盗郑尽心余党,崇明水师捕住一条渔船,此船的主人是福建人,却假冒华亭籍,经过查验船照,知是元隆所代领。张伯行准备一追到底,当时令涛在噶礼府内任职,元隆托病逃避逮捕,案子未结却死于家中。噶礼先前弹劾伯行,曾抓住这件事作为七条罪状之一。正巧上海县百姓顾协一起诉令涛占据他的房屋,另外还有几处水寨窝藏海贼,声称令涛现在居住在钦元官署中。康熙帝命总督赫寿调查审理,赫寿庇护张令涛,以通贼事查无实据而上报。康熙帝又命张鹏翮及副都御史阿锡鼐调查此案,张鹏翮等奏报张元隆、张令涛都是良民,请求夺去张伯行的官职。康熙帝命复查,并让张伯行自己陈述。张伯行上疏说:“元隆通贼,虽然上报已死,然而他财产丰厚,党徒也多,人人可以冒名,处处可已领到执照。令涛是顾协一首先告发的,如果顾协一举报不实,照例应以诬陷治罪。由于钦元庇护,致使此案久悬未决。我作为地方长官,应该在事情刚刚发和时即加以防止,怎能不追究呢?”张伯行解任之后,张鹏翮等仍以他诬陷良民,挟私报复,要求斩首。刑法部门讨论同意这一建议,而康熙帝却免了张伯行的罪,调他到京城来。不久,张伯行到南书房任职,兼代理仓场侍郎,并充当顺天乡试的正考官。后授为户部侍郎,兼管钱法、仓场,又充当会试副考官。 雍正元年(1725年),雍正帝擢其为礼部尚书,并赐他“礼乐名臣”的匾额。雍正二年(1726年),雍正帝命令他到阙里崇圣祠进行祭祀活动。雍正三年(1725年),张伯行去世,终年七十五岁。张伯行留下遗疏,请求推崇儒学,奖励直臣。雍正帝悲痛悼念他,赠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年,准许附祭于孔子庙。

张伯行的人物生平

2. 朱敬菴是什么地方人,他的作品有那些

〖敬庵学派(张伯行)〗创始人张伯行(1652一1725)。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一号恕斋,清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此学派因其号而名。伯行家学有其子师载承传。其弟子有蔡世远、沈彤、郑文炳、费元衡等。其交游者有方苞、朱□、沈近思、汪份、冉颧祖、陈鹏年等。其从游者有孙嘉淦等。此学派专宗程、朱,不参异说,不立宗旨,主敬以端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躬行以践其实。认为圣人之道必可学,但圣人之功不可一赋而致,故应循序渐进,须经历因而知、勉而行,艰险崎岖、千磨百炼的过程,才能“成其确乎不可拔、凛乎不可干之气象”,而且犹“退然不自足”,尚须“随时随事检束身心,考验德行”,“朝夕体察,有一理之末融干心、一事之末协于道,则潜思极虑以求之”,这就是自始至终的困学过程。欲将圣学坚持始终,则必须主敬。张伯行指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敬者,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万善之理,统于一仁;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道莫大于体仁,学莫先于主敬。”他主张,学者当立志远大,“天地大矣,立三才之中,必能与天地同体,而后不愧于天地;圣贤往矣,生百世之下,必能与圣贤同心,而后不负乎圣贤。学者立志,可不远且大哉!”他认为,格物穷理、存诚主敬是为学实地工夫,舍此则非学。“学者为己,须是不求人知方好,若有一毫求名之意,要人知道,功夫便不真实,便有间断”。他反对追求货利、放纵嗜欲,“须是无以货利损行,无以嗜欲忘生,无以骄奢败德,而后可以求进于向上一路”。认为学者当奄发有为,不可自卑因循。“学者贵卓然自立,尤贵奋然有为。只一个待宇,断送了古来多少人!故因循最是害事。有待而兴,便是凡民,凡民自甘为凡民,非天有以限之;无待而兴,即是豪杰,豪杰自命为豪杰,非人有以助之”。他认为,人应该坚守“道理”,经得起贫贱患难的考验,“人必于道理上见得极真,而后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亦必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而后于道理上守之愈固”,“大凡处顺不可喜,喜心一生,骄侈之所由起;处逆不可厌,厌心一生,怨尤之所由起。一喜一厌,皆有动于中也。圣贤之心如止水,或顺或逆,以理处之耳,岂以自外至者为忧乐哉”?他特厌恶当时学者中“只求做官,不求做人”的现象,指出:“盖务举业,饰文辞,博科第,拾青紫,此求做官者也。以立身行己为先,以纲常名教为重,以孝弟忠信为实修,以礼仪廉耻为防检,此求做人者也。求做官,自不暇求做人;求做人,自不暇求做官。此两事也。而做人好,做官自好;做官好,必由于做人好。此又相因者也。若不求做人,只求做官,决不能为好官。不求做官,但求做人,断未有不为好人者也。学者须是急求做人,莫要急求做官。”他还痛斥伪君子,谓“天下事多坏于伪君子。今有人焉,观其容貌,君子也;观其言论,君子也;观其威仪、动作,无往非君子也。而其最不能假者,每在利害之间,盖见利必趋,见害必避,乃小人之真情也”。而君子、小人之分,则在于喻于义还是喻于利。“观人者,亦观其喻义者为君子,喻利者为小人而已。容貌、言论、威仪、动作,举不足凭,矢天誓日,举不足信也。持此以观人,则小人之情,无所遁矣”。又谓:“何以为学?曰致知力行。何以为治?曰厚生正德。何以治己?曰存理遏欲。何以处世?曰守正不阿。何以待人?曰温厚和平。此五者,其庶几乎?”张伯行尖锐批评了王学流弊,认为朱熹之学,“为功切实可循”,“但学者畏其艰苦难人”,故“自姚江之徒,以不检饬为自然,以无忌惮为圆妙,以恣情纵欲、同流合污为神化,以灭理败常、毁经弃法为超脱,凡一切荡闲□检之事,皆不碍正法。天下有此便宜事,谁不去做?而圣学之藩篱决矣,即姚江亦不意其流弊至此”。对于程颐的静坐主张,该学派认为,须加以具体分析,张伯行指出:“伊川先生每见学者静坐,便叹其善学,予谓静坐而思念俱冕者,此坐忘也;静坐而思念纷扰者,此坐忘也。皆不得谓之善学也。须是静坐时,有存诚主敬之功方可。”对于知行关系,此学源认为,二者“有分用处,有交勉处,知是要晓得这事,行是要实践其事,这是分用处。知之既真,则行愈力,行之既力,则知益进,此是交勉处”,二者是既有区别,又互相促进的。此学派代表著作主要有张伯行《困学录》、《续困学录》、《正谊堂文集》及《续集》,张师载《改过斋文集》、《读书日钞》,蔡世远《鳌蜂学约》、《朱子家礼辑要》、《希文堂集》,沈彤《果堂集》、《仪礼小疏》,郑文炳《周易讲义》、《明伦集》、《性理广义》等。张伯行还曾刊布先儒理学诸书五十余种,汇刻为《正谊堂丛书》。此学派不仅在儒学方面有很大影响,在政治上也颇有影响,张伯行曾被誉为当时“理学名臣之冠”,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伯行弟子蔡世远、沈彤后来又分别成为梁村学派、果堂学派的创始人。但近人梁启超则将张伯行讽之为“非之无举,刺之无刺”的“乡愿”。 

 

3. 被誉清代天下第一清官是谁

康熙称他是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被三次封为“卓异”

被誉清代天下第一清官是谁

4. 跃龙门大结局是什么,人物结局

伍思贤本希望春梅和自己一道回家,照顾他的荣儿,怎料春梅已经卖身,许给一个傻子,令他惆怅不已;而谢小玉本以为能从此追随张伯行,岂料张伯行却以"远女子与小人"为由不肯收留她。 伍思贤带着小儿再去看龙门,对跃龙门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与见解……

5. 濯清涟而不妖是谁写的。他是什么朝带的人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原文据清仪封张伯行正谊堂木刻《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之八)

濯清涟而不妖是谁写的。他是什么朝带的人

6. 张维功是何许人?

创业篇 

  张维功在仕途一片光明的时候选择了“下海”重新创业。他的人生以40岁为界限,40岁之前做官,40岁之后从商。然而商海沉浮,他经历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痛苦挣扎,从零起步,创办了阳光财产保险公司。截至2008年2月份,阳光财险已在全国设立30家省级分公司。公司已经于2007年5月实现了盈利,破了财险公司经营四年以上才能够盈利的纪录。“险”中求胜,一个“险”概括了张维功的创业史。 

  初涉商海遭颠覆 

  2004年5月19日,张维功只身来到北京创业。仅仅在三天前,他还是中国保监会广东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是中国保险监管系统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 

  2008年2月22日上午,在阳光财产保险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谈到当年的这一举动,张维功说:“有的人以为我只是一时冲动,其实这是我深思熟虑的举动,而不是盲目的抉择。” 

  他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念:“仕途与商海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只要付出了努力,取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他表示,当初作出选择时,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选择是主动的,因为人不可能同时走两条道路;以自己的经历、背景、年龄、身体来考虑,从零开始做一家全国性的金融企业,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维功“下海”有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那就是中国保监会从2004年开始放开中资保险公司的“闸门”,各方资金涌动,这使得筹办新的保险公司成为可能。当时北京的几家企业希望创办一家财产保险公司,力邀张维功加盟。当时数十家新公司的创办申请在保监会排队,北京这家公司排在了较后面的位置,如果张维功能够以公司高管的名义出现,以他在行业内的影响,公司的审批应该会更快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张维功选择了进京创业。 

  刚到北京时,公司给的待遇不低:在星级酒店办公,专门配备了奥迪车,还有股东承诺的给张维功的股权激励。辞职之前,张维功与股东一直保持沟通,总的来讲,感觉还是不错的。但到北京不久,张维功发现了问题:股权结构不合理,两个股东控制了公司超过一半的股份;关于资本回报率也和以前说定的不一样。 

  这些问题摆在面前,无法回避,这事关公司能否有长远的发展,能否进行科学的治理,更与张维功创造一个优秀的现代中国保险企业的初衷相违背。 

  最终,他做了个颠覆性的决定,一切推倒重来。此时张维功的处境,对一般人来说是近乎绝望的境地。自断前路,不能马上操作一个差不多是现成的保险企业;又没有退路,不能退回官场继续做官。张维功几乎以一个布衣白丁的身份重新创业。 

  从绝望中求生 

  张维功一行人从星级酒店搬了出来,搬到了一个小旅店住。奥迪车没有了,出门只能打车。张维功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两个存折,一个是26万元,一个是18万元,准备给追随他的七八个人发“遣散费”,让他们设法再回原单位上班。但大家谁也不走,坚持要跟着他干。张维功后来把这些钱作为筹建保险公司的经费,租房子、接待、添置办公用品。 

  没有保监会的批文,没有股东,张维功带着这些兄弟开始在全国找股东,开始了一段艰辛的生活。他们自己打印招股说明书,开始与各大企业联系。一开始是在外面打印,但打印一张A4纸就需要4毛钱,时间长了承受不起,后来自己买了一台打印机。员工出去吃饭,不敢多点菜,怕菜点多了张维功急。因为事业还没有起色,用钱的地方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在这几个月中,张维功在全国各地跑,共接触了389家企业。有的是通过传真联系,有的是朋友介绍,有的是他本人去死磕。张维功回忆,在与其中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接触时,因为没有车,他打车去的,在离这家企业不到一公里的距离时,先下了车,然后走过去。他知道这家企业的相关人就在单位的门口等着他。担心被人家看见打车来,有不良的影响。 

  在这389家企业中,张维功最终敲定了7家企业为初始股东,其中5家为大型国企。为什么选择了国有企业,张维功表示,国企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实力的支持、经营理念的支持,而且国企对于金融保险业的投资都是战略投资,非短期套现。这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相匹配,保险公司对于资金的要求很严格,要求能够长期占用但不能挪用,国企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一点是股东之间潜在的和谐文化,而国企一般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7. 陆贽是何许人也?

唐代政治家陆贽 
挹斋 
 
    唐代中期,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兴转衰。当时藩镇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政治斗争已发展到直接的军事对抗,结果兵祸连接,干戈不息。民不聊生,百业凋疲,民间怨恨丛生。唐王朝在这种艰难的状况中苦苦挣扎,以求中兴。陆贽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踏上了政治舞台。作为陆贽的同里人,笔者不揣浅陋谨以陆贽的家世与生平、治国思想、著述与遗迹等三方面对这位乡先贤——唐代政治家予以简介,文中如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正。
一、家世与生平
    陆氏之先,为战国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为侯,后以地为氏,成为华夏陆氏之得姓始祖。陆通四传至陆贾(五世)仕汉高祖,奉命出使南粤,以言辞善辩说服了南粤王(赵陀),南粤归顺汉朝。归朝,拜大中大夫,著《新语》12篇。陆贾子陆烈(六世),字伯元,西汉初为吴令,有善政;后迁豫章(今属江西省)都尉,病卒于任上。吴郡人民思其惠政,派专使迎其棺柩归葬于吴郡之许疁胥屏亭。陆烈之子孙遂世代为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旧时《百家姓》的陆姓郡望是“平原”,系表明得姓之初是居住在平原。自秦汉晋唐以来,陆氏族昌于吴郡。传至十七世陆闳,字子春,仕东汉为颖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后任尚书,陆闳传至陆瓘(二十五世),仕晋为中书侍郎。陆瓘传至陆齐望(三十八世),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官秘书监,后被封为润国公。陆齐望生子八:依次是泌、?、涧、淮、灞、浐、渭、沣。陆齐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吴郡吴县徙居嘉兴县,其子孙遂入籍嘉兴。其故宅在嘉兴府治前西南宝花仓址(这一故宅自唐以来历代俱存,毁于现代日军侵华的炮火;其遗址在今市区斜东街原橡胶厂内)。齐望之五子陆灞(三十九世),仕唐为吏部郎中,仍居嘉兴。陆灞之子陆偘(四十世),任溧阳(今江苏溧阳)令,陆偘之子陆贽(四十一世),出生于嘉兴故宅。陆贽为宣公支始祖,据金蓉镜纂《重修秀水县志稿·氏族世系·陆氏》云:“自陆候受氏至宣公(陆贽)凡四十一世。自五季(五代十国时期)以还,宣公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其在浙东者,以山阴(今绍兴市境)二十九支为最盛。在浙西者,以秀州(今嘉兴市境)十二支为尤著。”所以,自唐宋以来,浙江全省的陆氏几乎都是陆贽之后裔,其中著名人物宋代有陆佃、陆游、明代有陆炳、陆光祖,清代有陆陇其、陆奎勋,近现代有陆志鸿、陆维钊等,均为陆贽之杰出子孙;但也有极少数不肖子孙,如北洋政府时期签订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汉奸卖国贼陆宗舆。
    陆贽(754—805):字敬舆。虽出生于江南望族,但其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偘虽官溧阳令,但英年病逝。贽受母亲教育成长。唐代宗大历六年,贽年方十八岁就高中进士,又应博学鸿词得高第,初授华州郑县(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县尉,迁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县北)令。唐德宗即位,贽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当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军阀朱沘僭称皇帝。贽随唐德宗避难于奉天(今陕西乾县),转为考功郎中。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避往梁州(今陕西南郑县),转谏议大夫。收复长安后,转任中书舍人。贽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起草诏书,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贞元七年(791),拜兵部侍郎,知贡举,余职皆解。贞元八年(792),德宗拜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当时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奸宄用事,朝臣不服,但德宗却倚为心腹。贽上疏陈言裴延龄罪过,德宗不以理采,并逐渐疏远陆贽。裴延龄反而谗言陆贽,德宗于贞元十年(794)罢陆贽知政事,降为太子宾客。贞元十一年(795)春,又被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征还,诏未至而陆贽已卒,时年五十二岁。谥曰宣,后世尊称陆宣公。
二、治国思想
    陆贽是唐代贤相之一。他的学识才干和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和后世称誉。唐代权德舆认为足可比之为汉代的贾谊。宋代苏轼认为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文辩智术同于汉代的张良,“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惜其“仕不遇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遣人祭奠其墓并赋诗凭吊。近现代则评其为“唐代大政治家”,列入古代“十大名相”之中。
其治国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君立国,以民为本。
    陆贽忠于唐王朝,基于当时的形势,进一步阐发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思想,强调“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他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人君要“得人心”,“在于审查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者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急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查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同趣,以靖邦家乎!”当然在封建社会,代表地主阶级的皇帝与农民阶级的利益是根本不同的,二者不可能达到统一和调和。只能是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协调和农民阶级的关系,“扫求利之法,务息人之术”。这样,统治者就能争取更多的“人心”。所以,在贞元八年(792)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四十余州发生大水灾时,他劝德宗“速降德音,深示忧悯,分道命使,明敕吊灾,宽息征徭,省察冤滥;”以争取“人心” 。
第二、主张“均节赋税”、“养人资国”以发展社会经济
    陆贽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曾六次上疏《均节赋税恤百姓》,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他认为“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夫国家之制赋税也,必先导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焉。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出则不征,非土之所有则不贡。”他反对朝廷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剥削,认为“当今之要,在于厚人而薄财,损上以益下。下苟利矣,上必安焉,则少损者招大益也。人既厚矣,财必赡焉,则暂薄者所以成永厚也。”为此,他提出一系列的改良措施:限止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节约国家开支。这些措施总的原则是“安富恤贫”,是在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中寻找平衡。一方面体现了陆贽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广大贫苦农民的极大同情。这些措施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生产关系、解决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主张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到德宗时地方割据有增无减,“假王者四,僭帝号者二,其他顾瞻怀贰,不可悉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有的已经世袭;“官爵、甲兵、租赋、刑守,皆自专之”;“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唐王朝要维持其统治,去掉藩镇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陆贽郑重提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着身使臂、臂使指,大小适称而不悖。”他建议德宗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居重以驭轻,才能保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并提出“修偏废之权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权”的方针,加强关中实力以巩固皇权,逐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以便最后剪除“凶逆”。终德宗一朝,解决了“四镇之乱”和“淮西叛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第四、整顿吏治,反贪倡廉。
    唐代中朝以后,“权臣用臣,其余除授,类多徇情”,有的“一月数迁”,有的“积年不转”,吏治十分混乱。陆贽任宰相后,为了整肃吏治,将吏部内外官员分为三部分,每年置选,计阙集人。这样一来,选司之弊端改掉不少,天下称之。当时他与贾耽、户迈、赵憬共同辅政,凡是上报的文件皆互相推诿,谁都不置可否。于是采用以前的办法,辅臣轮流执政,秉笔快策,每十天轮换一次,有事由秉笔者处理。既解决了辅臣间闻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问题,辅臣的责权更加分明。陆贽认为任用官吏,必须坚持“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原则。“求才贵广”,就是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使人“各举所知”,不仅宰相可以推选官吏,台省长官也可以荐举贤能,“唯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启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考课贵精”就是要“按名责实”,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为了奖惩分明,升降得当,在“考课”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核才取吏”的“三术”:“一曰拔擢以旌其异能;二曰黜罢以纠其失职;三曰序进以谨其守常。”这样使有才干的人得到重作,使庸碌无能与尸位素餐的人受到贬斥,保证吏治清明。
    陆贽提倡反贪倡廉,唐贞元九年(793)二月某日,德宗与陆贽交谈时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赠,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也无妨。”陆贽地对德宗“鞭靴之类”的观点,认为“监临受贿,盈尺有利。”一语道破了“监临”者在公务中接受“馈赠,哪怕只是一尺布,也是受贿的实质。得出“鞭靴不已,必及金玉”的论断。陆贽的结论是“接受“鞭靴”之类的贿道“涓流不绝”,必然酿成贿祸泛滥的“溪壑成灾”。他强调在上者要带头自律,不能只禁“士吏之微”,而自己反可通行“受亦无妨”。陆贽反贪倡廉的率说,对今日反腐败斗争仍有借鉴意义。
三、著述与遗迹
(一)陆贽著述简介
  陆贽学识渊博,其文章虽沿用骈体,却一扫六朝以来的浮靡之风,而切重于实用。其文笔,晶莹如山泉,澎湃如海涛,切中时弊,富有现实意义,以后世影响很大,以致使得苏轼终身效法,曾国藩也取法于他。据历代书目记载,陆贽著述有以下几种。《徐岱奉天记》1卷,是书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内容记叙唐德宗西狩事。
    《玄宗编遗录》2卷,是书为《宋史·艺文志》著录,内容叙唐玄宗(李隆基)之轶事遗闻。
《制话集》10卷、《奏草》6卷、《奏议》6卷,此三书为《新唐书·艺文志》和《郡斋读书志》所著录。其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中唐社会的财政、经济、军事及藩镇割据与回纥、吐蕃的关系等方面。所论切中时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宋代司马光撰《资治通鍳》采用陆贽奏议有三十九篇之多。后世刊行的各种版本,均从此三书辑选注:例如[宋]婺州刊本《郎晔注陆宣公奏议》15卷,元至大四年(1311)嘉兴路儒学刊本《陆宣公集》22卷,明天顺元年(1457)延公祥刊本《重刊陆宣公奏议》22卷,万历九年(1581)徐必达校刊本《陆宣公奏议》22卷,清康熙间张伯行刊本《陆宣公文集》、雍正元年(1823)年羹尧刊本《唐陆宣公集》、清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增刊本《陆宣公文集》、光绪间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经进新注唐宣公奏议》20卷,商务书馆民国24年(1935)版(周养初选注)《陆贽文》、大东书局24年版(沈卓然重编)《陆宣公全集》、中华书局25年(1936)“四部备要”本《唐陆宣公集》22卷《增辑》2卷([清]耆英增辑)、国学整理社25年版《陆宣公全集》、两间书屋33年(1944)版(王丹岑选注)《陆宣公经世文编》;解放后,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陆宣公集》。
《备举文言》20卷,是书内容分450余门,大类六帖而文辞过之。
《遣使录》1卷,是书为《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所著录。
《古今集验方》15卷,是书系陆贽被贬忠州别驾时,在忠州所辑,后裔陆游作跋刊行。
(二)陆贽遗迹
1、宣公墓
    据明吴一鹏撰《陆宣公年谱》云:“宣公卒于忠州(今四川忠县),葬忠州屏风山玉虚观侧。”据此,忠州之宣公墓为陆贽遗体安葬处,是真墓。
旧时苏州齐门外欣字圩有陆宣公墓,墓园宏大,占地48亩,有石人石马。此为衣冠墓。
旧时嘉兴城东36里之新丰镇,有陆宣公墓。墓前有桥,俗呼陆贽坟桥,此也是衣冠墓。
2、宣公祠
    忠州宣公祠:祠在四川忠州城南之长江岸边,系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忠州知州王俅建造,此祠毁于明末。清初,知州武烈、张照先后重修。清道光元年(1821)刺史李绍祖与酉阳知州陆光宗、宜宾知县陆成本捐资修整祠墓。
苏州宣公祠:祠在苏州齐门外欣字圩宣公墓侧,祠制宏大。明嘉靖初年,吴一鹏曾塑宣公像于祠旁的塔院中,后渐圮。清乾隆十六年(1715),诏江苏巡抚王师重撰神道碑立石并修复祠墓。
    无锡惠山宣公祠:祠座落于惠山镇直街,始建于宋朝散大夫陆元珍,毁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寇之炮火。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无锡陆氏合族公推陆雨生主持筹建修复事宜,当年夏开工,次年春峻工。合族子孙举行春祭典礼,并接受汤恩伯书赠之“帝师祠”匾额。
  杭州西湖宣公祠:祠在白堤孤山之南,原系明朝中书舍人洪澄的别墅,后属陆炳。陆炳自谓系出宣公,于明嘉靖年间改别墅为祠祀宣公。此词规模宏敞,台榭之盛为当时杭州之冠。清乾隆帝南巡时,曾三次派大臣致祭,并曾四次御题孤山祠诗,今抄录一首于下:
  题孤山祠  乾隆十六年
策马孤山脚,崇祠陆氏传。
  去留关治乱,事业付云烟。
房相希前躅,苏公表旧编。
德宗事苛察,胡独昧知贤。
嘉兴宣公祠:祠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由知州程俱始建于州学中,毁于南宋末年。明嘉靖十七年(1538),通判张本结改建于府城报忠坊之杨柳湾,明清以来多次拓建。至清乾隆时祠制宏敞,占地18亩余。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南巡驻跸嘉兴时,海昌鹏墩希贤支、平湖景贤支、嘉善奉贤支共同捐修嘉兴宣公祠。道光六年(1826),奉旨宣公从祀文庙东庑,而旧祠日渐坍废,仅存正殿三间。禾郡族人陆磨斋等邀同海昌鹏墩希贤支倡议集族捐造大殿、仪门等建筑,春秋两祭,嘉属各县文派祭祀。咸丰十年(1860),祠毁于太平军炮火,仅存正殿五椽,湮埋荆榛砂砾中近五十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族人陆鹤翔至祠助祭,与嘉善汾湖支陆颂襄等倡议重修,经一年多修缮完毕,惟规模已不及从前。这就是辛亥革命以来,人们看到的嘉兴宣公祠。抗日战争以来,祠日渐倾圯不堪。整个拆毁,则在1958年后,其遗址在今杨柳路安乐路口西首之嘉兴汽车配件厂。
    海宁宣公祠:祠在海宁盐官镇东北鹏墩村。由陆贽十六世孙陆元珍于明初创建,明隆庆六年(1572)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裔孙陆克谐、陆奕观等重修;浙江总督德沛作碑记。此祠,今已不存。
    平湖宣公祠:祠在平湖县城东大街德藏寺左首,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祀唐相陆贽;陪祀有宋儒陆正明,明征士陆宗秀、程乡令陆克潜、吏部尚书陆光祖、兵部员外郎陆澄原、巡按御史陆清源、济南府推官陆振玉,清赠礼部侍郎陆陇其等。此祠,今已不存。
嘉善宣公祠:祠在嘉善县城东北十二里,始建于宋代,宋迪功郎陆瑀及其子孙聚居于祠之周围,因名陆庄。后岁久倾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后裔陆道乾捐田赡祠。此祠,今已不存。
3、宣公读书台
    据光绪《嘉兴府志》卷14《古迹一》记载:“读书台,在春波门西南一里,马场湖(南湖)之浒,唐陆宣公读书处,今碑刻龟趺俱卧水中。”此一古迹,辛亥革命以来已不存。
4、宣公桥与宣公路
    据光绪《嘉兴府志》卷5《桥梁》记载:宣公桥“在(嘉兴)县治东一里跨月河上,相传为陆宣公建。”明清以来,宣公桥两侧市肆繁盛。清末民初,沪杭铁路通车后,宣公桥邻近火车站,附近商贾云集,市面活跃,为嘉兴东门一处繁华地段。六十年代末,因拓宽长水塘水利工程,宣公桥被拆除,桥名已废。
宣公路:东起原火车站前的五一桥,西至立交桥,长约230米,宽2米。原名车站路,“文革”时改为东风路。路西端原有宣公桥,现桥已不存。为纪念乡贤陆贽,1981年改为宣公路。宣公路2号与3号门牌之间,还有一条宣公弄,弄呈曲尺形,全长约80米,有几十户人家,西至立交桥铁路商场附近。宣公弄西端南首有一条支弄即宣公二弄,长约30米,住有十几户人家。宣公路、宣公弄、宣公二弄,这是禾城目前仅存纪念乡先贤陆贽的路名了。陆贽作为一位唐代政治家,他的英名永垂史册,也永远留在家乡人民心中。

陆贽是何许人也?

8. 民国画家朱敬庵?朱敬菴是什么地方人

〖敬庵学派(张伯行)〗创始人张伯行(1652一1725)。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一号恕斋,清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此学派因其号而名。伯行家学有其子师载承传。其弟子有蔡世远、沈彤、郑文炳、费元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