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2024-05-18 13:22

1. 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工造是一个有着非常大的专业前景,要想知道中国的现状,就凭中国的发展速度你就可想而知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调查各自专业就业情况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下面我就用我找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分析来阐明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指出:“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是落伍者。”综观国际市场的热门产品,都是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品牌独特的优质产品,无一不闪烁着工业设计的火花。 

工业设计是一门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产生的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从市场潮流,人的需要到提出设计构思方案,除了解决技术与材料的问题,还要研究内部结构与功能、使用习惯与方法、生产工艺的选用,节约原材料与降低成本、外观设计与色彩、包装与运输,直到如何推向市场销售等问题。有机地将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适用与美观等方面统一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上,设计中寻求和解决人一产品一环境一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协调,除去某种产品系列中不符合人的使用目的的因素,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个时代是体现个性消费的时代,运用丰富的色彩,美妙的曲线,独特的造型,新奇的构造方式和使用方法,较浓的个性化色彩,激发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达到影响人、感染人和使人易于接受的目的。 这个时代是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时代,而工业设计正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在这样的时代里,工业设计师的贡献度与存在价值将因为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日益扩大而水涨船高。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手段,不仅在过去的时代中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在新的世纪中,也必将和其他领域一同携手,为人类共同创造更加高效、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在国内最早由湖南大学开办本专业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而,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 目前,国内开办工业设计专业的约400所大专院校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艺术类院校,另一类是理工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而后者占了所有这些院校的绝大多数。可见,理工科大学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主要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专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资料显示,我国工业设计强校东北大学较的热门专业:04年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其他各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率也普遍较好,表现出了这个专业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但是,众多接近100%的数据在我眼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不由的引发我去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调查。随这资料的积累,一些事实出现在我眼前,其中最让我警醒的就是一篇介绍山东省艺术考生就业现状的文章,下面是我对原文的简略引用: 


2005年山东省本科共录取192270人,其中艺术类录取42462人,占到五分之一。与此同时,艺术生就业不容乐观,2005年艺术生就业率不足50%,艺术生如何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仔细分析这篇报道,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山东省艺术生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现状,也是乃至我们工业设计专业的现状。现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设计在中国人眼中升温,设计被认为又是一条发财之路,大批人如潮水般涌入,各种各样的高校大专培训班开设了工业设计这门专业或课程。单从人数上面,我们这个专业的竞争局面可想而知。但与设计人员增多的速度不相称的是当今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并不如前些年所预料的那么紧缺,现在中国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我们用武之地的只有少数大中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我们根本无法施展,况且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生产商生产的东西粗制滥造毫无设计成分在其中,或者仅仅进行了很低级很简单的设计,产品不追求美观,种种使得我们的就业面也很窄。现在工业设计毕业生主要想向电子产业涉足,但是这些产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没有明显逐年递增,而是平缓的大约每年5%,这远远低于投入涉及领域的学生们。 

并且在当今外界的影响下,学设计的学生常将自己置身尊位,一心只想找一份回报高.体面.高尚的工作,不能将自己心态调整好,找一份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工作,这样导致某些用人单位门庭若市,另外一些单位却无人可用。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成为一种大众教育,作为学生,是把自己当成大众还是精英,是否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专业的学习,能否在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精英,也决定着我们将来就业的成败。也就是说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分称心的工作要求我们是大众中的佼佼者,用人单位选择的是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的求职者,我们现在就要衡量一下究竟自己可以创造些什么价值。作为涉及领域的学生,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外,增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与基础学科相比,我们有更多机会做兼职,其实完全可以利用兼职的优势,多培养动手能力,为就业铺路,并在将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转行中提供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增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是我们大学生与大专或培训班竞争的最有力武器。 

基于自身与外界影响通过我分析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作出以下总结: 

现如今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年轻刚刚起步的专业,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多人才少岗位的情形下,就业前景较为紧张,竞争较为激烈。但是我们应该看的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工业设计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将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2. 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丰富多样的工业产品日益增多,满足了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但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下面我结合时下一些热门话题谈谈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的看法。
 一、绿色设计
   进入21世纪,因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建立,企业间的竞争,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潮流逐步有了现实意义。基于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了解,人们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过于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现今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这为“绿色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 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创造产品的形态。“绿色设计”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使用人造材料来代替天然的材料,以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2.把怀旧的简洁的风格和“高科技”相结合,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3.实用且节能;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5.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6.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为此,我国应该对传统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问题,又要节能环保。同时还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鼓励工业设计师多设计一些绿色设计的产品。
 二、传统美学文化在工业设计上的继承及发展绿色设计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传统文化在工业设计上继承及发展也不能不提,当今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张扬个性,传承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进入20 世纪,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对待传统文化的处理方面,一些发达
   国家的做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尚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 、“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
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这些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和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在的关系中采取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无论是手工艺和功能主义融合在一起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还是“双轨制”的日本,都是在借鉴了国外优秀理念的基础上对本国的传统美学和手工艺进一步发展和继承,这些做法对我国的工业设计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三、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1.继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艺术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如:“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道德经关于形态的释疑与朴素设计观建立;“形随功能,形随形”的形态观衍变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沉厚内敛、无中生有、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使基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态观建立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是应该继承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时代局限性,所以,继承必须是发展的、批判的,要给传统文化赋予生命。
   2.要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如:“点、线、面”的元素分析法为科学分析“形态”与“美”开创了可鉴的先例;黄金分割律与圆极限的对称和谐在数理领域内对美学研究形成支撑;设计的生产性与实用性需求使尺度与美之间的距离缩短,数理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关联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工艺美术运动发端,经历功能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再到现今的人机工程学、感性工学等多元化设计科学研究趋势,为分析“形态的动因与动量”提供了历史性的开题依据。这些都是西方美学的传统理念,我们要吸收其精华来丰富我们的传统美学和理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道路,来推动我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且文化形式丰富多样,这对工业设计事业来说是巨大的宝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合理地开发这笔宝贵的财富,走出一条继承、借鉴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之路,这才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正确方向。

3. 中国工业设计现状

我国的工业设计现处于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发展阶段,而国际上已经完全由产品经济转型到了服务经济。
工业设计是一项不断提供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适用产品的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具有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特征。设计环节是产品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之一,我国前3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工业设计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工业设计的主战场——“制造型企业”。我国发展经济最根本的一个土壤是制造业,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制造型企业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制造业或重技术轻设计,或仅在外观美化上创新,并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载体,也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对企业品牌塑造和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2.对工业设计支持的基本对象认识不清楚。工业设计支持的基本对象应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中国在今后几百年都不可能放弃制造业。当前我国对“工业设计促进的重点对象是技术拉动型制造业”缺乏基本认识;不明确“促进工业设计的扶持、培育对象是设计服务型企业”。政府必须给设计公司提供政策支持,让它成长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业服务。
3.政策和投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和企业决策层在工业设计上的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信贷担保制度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工业设计在发展环境、服务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设计产业链”缺失。一个设计产业园区,不仅仅要吸引设计公司进驻,更要创造一个平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应该成为产业园区今后的建设重点,然而国内大部分的设计产业园区在这点上都没有认识清楚。
4.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工业设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健全;工业设计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度不足
社会人士普遍认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改行不是好事,其实学工业设计的改行才是好事,他们应该渗透到其他领域,将设计思维方式传递到各个行业中去。
5.缺乏高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我国设计专业毕业生每年达30万,而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不多,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又灵活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也能综合运用各方面资源的高素质从业人员依然短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人才更为稀缺。

中国工业设计现状

4. 工业设计将来在中国有多大的发展

我觉得工业设计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业设计关系很大..甚至于一件工业产品能否卖得好.或者建立自己的品牌,,关键就在于有好的工业设计....但是多年来,对中国企业来说,工业产品实用就可...对于设计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中国企业要把消费工业产品卖到欧美.....工业设计必不可少...

目前来看...中国的工业设计大多停留在广告这一阶段....而真正的工业设计还关注包装、软件、展示设计、概念设计等等.....而且在中国也没有特别著名的工业设计师....起步较早的工业设计公司也只是于近十来年才开办...相对于1954年就在德国创立,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iF
Design
Award工业论坛产品设计奖的开设时间....是不是中国的工业设计起步晚.人才少呢...

所以中国工业要发展....向世界一流工业发展...工业设计一定会有很大发展....

5. 工业设计的由来,发展历史,国内外现状

工业设计发展史 
中国设计史从石器代就已经开始.设计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手工艺设计阶段: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影响。 一、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过渡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  制造商们并没有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显示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许多家用产品往往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  
工业设计孕育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越来越细的分工,成为工业设计专业产生的主要原因。1919年美国设计师西奈尔首先使用了“工业设计”一词。 “水晶宫” 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其中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 在设计过程中,莫里斯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对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依他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 代表人物及思潮: 早期工业产品功能与形式的分离,缺乏整体设计的状况,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如英国的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等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莫里斯身体力行,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来拯救设计的危机,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忠实于材料,反对过分装饰。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把设计水准的下降归于工业化本身,鼓吹回归到中世纪手工艺产品对于质量的尊重,这显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而不是去掩盖它们。 包毫斯的建立: 一战后的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摘自百度)  
时代背景及代表人物: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以颂扬机器及其产品、强调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风格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于是以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便蓬勃发展起

工业设计的由来,发展历史,国内外现状

6. 工业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向?

工业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向: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丰富多样的工业产品日益增多,满足了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但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下面我结合时下一些热门话题谈谈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的看法。
 一、绿色设计
   进入21世纪,因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建立,企业间的竞争,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潮流逐步有了现实意义。基于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了解,人们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过于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现今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这为“绿色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 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创造产品的形态。“绿色设计”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使用人造材料来代替天然的材料,以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2.把怀旧的简洁的风格和“高科技”相结合,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3.实用且节能;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5.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6.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为此,我国应该对传统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问题,又要节能环保。同时还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鼓励工业设计师多设计一些绿色设计的产品。
 二、传统美学文化在工业设计上的继承及发展绿色设计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传统文化在工业设计上继承及发展也不能不提,当今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张扬个性,传承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进入20 世纪,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对待传统文化的处理方面,一些发达
   国家的做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的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尚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 、“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
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这些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和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在的关系中采取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无论是手工艺和功能主义融合在一起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还是“双轨制”的日本,都是在借鉴了国外优秀理念的基础上对本国的传统美学和手工艺进一步发展和继承,这些做法对我国的工业设计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三、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1.继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艺术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如:“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道德经关于形态的释疑与朴素设计观建立;“形随功能,形随形”的形态观衍变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沉厚内敛、无中生有、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艺术哲学,使基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态观建立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是应该继承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时代局限性,所以,继承必须是发展的、批判的,要给传统文化赋予生命。
   2.要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如:“点、线、面”的元素分析法为科学分析“形态”与“美”开创了可鉴的先例;黄金分割律与圆极限的对称和谐在数理领域内对美学研究形成支撑;设计的生产性与实用性需求使尺度与美之间的距离缩短,数理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关联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工艺美术运动发端,经历功能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再到现今的人机工程学、感性工学等多元化设计科学研究趋势,为分析“形态的动因与动量”提供了历史性的开题依据。这些都是西方美学的传统理念,我们要吸收其精华来丰富我们的传统美学和理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道路,来推动我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且文化形式丰富多样,这对工业设计事业来说是巨大的宝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合理地开发这笔宝贵的财富,走出一条继承、借鉴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之路,这才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正确方向。

7. 工业设计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近二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对于设计的需求也日趋旺盛,同时中国企业对设计的认识也逐渐深刻,由过去对海外产品的简单模仿到如今意识到独特的设计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蓬勃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逐渐重视和支持给中国设计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机,日本国际设计交流协会(JDF)于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对上海及广州两地设计事务所的一次权威调查显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设计界进入了一个“大爆炸”阶段,不仅在数量上急速攀升,在规模上也急剧扩大,几年前由两三个人发起成立,目前已发展至规模达50人~100人的事务所屡见不鲜。
在不断的学习探索、摸爬滚打中,中国的设计公司积累了自身实力,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强、人员充足、开发速度快等。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设计行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即:还仅仅停留在造型设计的层次上,缺乏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系统思考的能力,调查、策略、流程,运营等能力较弱,同时由于经验和技巧不足,设计质量不高,设计流程中各阶段的工作比较粗糙。
可以看到,中国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和细分,成熟和细分不仅指消费者市场,也指行业和更广义的社会分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逐渐在企业事务中形成特殊而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而然地渐渐脱离企业,形成了独立而专业的设计行业。因为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往往会在自身内部建立很多的职能和部门,企业有自己庞大的设计部门,市场部门,公关部门,内部的广告公司和媒体部门,然而最终却导致了效率的低下、思路的狭隘、观念的落后和腐败的盛行。而将这些委托给专业的设计公司却可以更好地在利益分享的前提下配置和整合资源,保证更有创意、管理严谨有序且具有生产力的解决方案。
时代赋予了设计公司新的定义和内涵,对设计公司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设计公司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疲于比稿,为了竞标大打价格战,到处用各种方法和伎俩拉生意。事实证明,一味地降价、比稿只能导致设计公司为了生存问题疲于奔命,陷入埋头苦干的泥潭而无法发展,同时还助长有些公司骗稿、混稿的风气,使整个设计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其实不重视设计,最后承担风险的还是企业本身,深圳一家公司通过征稿的方式骗取了一些学生的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方案的不成熟和缺乏沟通使得设计在投产时遇到了各种工艺结构等问题,本来可在半年内完成的项目最终却花了一年多才勉强上市,公司也因此损失惨重,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十分普遍。随着行业市场的不断规范,国际知名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们的设计公司只有加强优势,增加服务价值,规范管理,与客户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才能改变现状,也只有这样定位的公司才能在市场若干年的大浪淘沙之后成为幸存者。
黄蔚女士将中国的设计业态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
﹡1980年至1990年是纯粹的模仿(copy)阶段。
﹡1990年至2000年是追随(following)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内的公司开始在模仿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变动。
﹡2000年至2010年可以视为本土设计崛起(localization)的阶段,也就是开始根据中国用户的喜好来对现有产品进行本土化调整和改良性设计。
﹡2010年至2020年则将是创新(innovation)阶段,我们中国设计将会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品牌,他们将为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带来完全独立的创新性设计。

 
面对广阔的前景,我们要如何在今后的市场上立足,如何形成规范的行业规范,如何迎接国外来的朋友?设计公司应将眼光放得更远些,依靠我们自身,在服务好本土企业和品牌的基础上建立战略联盟和不断加强核心的竞争能力。

工业设计发展前景

8. 【畅谈设计】大家觉得中国的工业设计未来发展会是怎么样的?

我也是学工业设计的,去年毕业。
   首先,你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对于大部分行业,人们总是会说,近几年发展地都很迅速,而且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或者即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前景好,应用广泛,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政府的一些策略。难道他们会说:同学,我们现在不准备发展工业设计,但为了就业分流,为了几十年后发展这个行业打前站,你们就先干起来吧。
    所以,在学校,老师说的,在媒体上看的,都不太可靠。
    工业设计是一种高端的行业,说它高端是因为它是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后的需求。
举个例子。
彩电业。
    当我国改革开放十年后,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人们对彩电有巨大需求,但是产能不足。厂商根本不发愁卖不出去,那时别说造型设计,就是连质量都不过关,我听老实说,分模线的间隙都能伸进一个小手指。而且还得有批条才能买得到彩电,有人就靠卖批条赚钱。
    供给小于需求带来巨额利润,巨额利润刺激产能大幅增加。当供给大于需求时,销售变得越来越重要。厂商有专门的销售部门。
    再后来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内涵。
    再再后来,人们会不仅仅满足于功能强大,质量可靠的彩电。他们会考虑彩电的造型、色彩、人机工程学的应用,等等。作为家具的延伸,还必须于装修、房子相匹配。到那时厂商拼的就是工业设计,也只有到那时工业设计才会大放异彩。
    简而言之,工业设计在中国大发展的两个条件是:
1、工业产品的质量大幅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至少是国家标准。但现在只要达到国标的都是国家名牌,免检产品了。不过,咱们国家工业产品的质量确实在提高。
2、知识产权得到有效、切实地保护。这点,暂时还看不到头。
至于政府重视,那没用。强权压不住规律。现今年代,任何事都得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经济规律。
    建议,如果你想继续干下去,最好还是去外企。他们中的一些会在中国设立设计所,利用廉价劳动设计投放于全球的产品。
    我一个同学,一个我学长在富士康设计部门。是专门做外包的,他给诺基亚设计手机,7500就是他设计的。还不错,他们是按步骤给钱的。貌似设计行业都这样。诺基亚找到他,付一定的钱,他画20张草图,他们挑几张。再给一定的钱,画细节,他们看后定诺干方案。再给钱,将方案的细节,结构,材料都做出来。他们看了,同一,再给钱,买设计。
    还行了,你混到30来岁,积极一点,有点创意,一年7位数有的。以后工业设计进入快车道就更值钱了。哈哈,和密斯凡德罗、沙里宁 、沙里宁 、培根 一样了。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