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L时代投资品种多吗?

2024-05-15 00:35

1. TFL时代投资品种多吗?

TFL时代投资投资品种丰富,多达几十种投资产品,交易门槛低,即使对中小型的外汇需求单位也很适用呢。

TFL时代投资品种多吗?

2. 做红酒女业务真难,想做点业绩,今晚被一个客户打电话暗示,想要业绩,要先做事,啥意思?

你答应他好了

3. 2008金融危机的评析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008金融危机的评析

4. 怎样理解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二元性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二元性。所谓房地产的二元性,指的是房地产的物质构成,即土地和房屋。所以,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合称。
由此基本定义,不难得出房地产价格=房产价格+地产价格。要分析这二项价格构成因素,首先必须明确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现状。不同于土地私有化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房地产是一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体。一般商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绝大部分是统一的,但对土地和房屋而言则不然。中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土地属于国家,租赁是土地市场的唯一形式。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实质上是有限年的土地使用权价格与房屋所有权价格之和。
房地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其价值可能会呈上升的趋势。这也就是目前大家津津乐道的房地产升值。当然,大家也知道房地产也可能因为其它原因而贬值。因为房地产毕竟不同于古董,其收藏价值必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攀升。
那么房地产的升值亦或是贬值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其实,房地产的价值变化还是取决于土地的价值变化和房屋的价值变化。让我们先来分析房屋的价值变化吧。房屋作为一种耐用消耗品,其使用期比一般商品长,甚至是长许多。但是,房屋作为消耗品其使用价值终有一天会趋向于零。对于一些建筑质量比较好的房屋而言,这一天的到来可能是在一二百年之后。大家不难发现,就房屋自身价值而言,其价值是不断减少的。换言之,房屋价值是不会升值的。因为房屋是在不断折旧的,直至为零。房地产升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地产的升值。
从地产分析,它具有不可毁灭性和永续性,因此土地没有折旧风险。土地会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善,国家政治经济的繁荣而不断升值。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适合于土地所有权而言。在房地产建成时,房屋和土地各占相应的比重。随着时间推移,房屋价值占的比重会不断下降而土地价值占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直至有一天,房屋价值归零,那时该房地产价值即为土地价值。在西方国家,土地所有权是不会发生折旧的;但是在中国,土地使用权是一定有折旧的。在中国购买房地产时,其实购买的是房屋所有权和有限年的土地使用权(最高为70年)。假设,某人用100万元购买了一套房子,使用年限为70年,房屋成本为30万,土地成本为70万。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那么过了10年后,该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是不是应该扣除10年的折旧呢?也许有人会说,在这10年中该房地产的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块地皮应该增值才对啊。这块地皮确确实实是增值了,但是它的增值体现在年土地使用权的增值(具体体现在年租金的增长)。但同时这块地皮也确确实实产生了折旧。所以,这块地皮的增值应该是
(年土地使用权增值´剩余的土地使用年限)—(平均年土地使用权折旧´已使用年限)
这才是土地的增值部分,而房地产的增值则还要减去已发生的房屋折旧。由此可见,购买同一地区近似价格的类似物业时,所购物业的剩余土地使用权年限越长越划算。土地的确是在增值,但购房者未必能从中收益。假设该房地产已经使用了69年,该土地价值已经是当初购买时的69倍,试问有谁会去购买这套房子呢?因为再过一年,该土地使用权就要被国家收回,即使年土地使用权再增值,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土地使用权折旧归零的结局。有人会问,那即使到了70年,房屋价值还没有归零怎么办呢?
对于居住用房,国家应该不会强制搬迁,毕竟这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不是政府所愿意看到的。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应该采取征收地税的方式,这是购房者在期满后继续使用该土地的费用。而该税费的征收依据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年土地使用费。土地升值的越多,年土地使用费就会越高。这会很类似于以后可能会推出的物业税,到那时恐怕不是人人都想看见房地产升值了吧。商业房地产在土地使用期满后,其房屋连同附属设施是肯定要被国家无偿收回的。至于商住楼,笔者就不知道会采取哪一种方式了,或许会用一种折中的方式吧。
下面来谈一下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吧。在西方,由于土地所有权没有折旧问题,所以它的增值计算会简单得多。房地产增值=地产增值-房屋折旧
那么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其实,无限年的土地使用权就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财产物权,它可以买卖、租赁、抵押等。土地使用权价格是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一定的经济代价,其实质是地租。马克思指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资本化的地租表现为土地价格。其公式为:
土地价格=地租(土地纯收益)¸资本还原率	V= 
土地纯收益是指正常情况下,处于最佳利用方向的土地收益。
资本还原率可以近似的看作是当时稳定的投资收益率,如银行利率。一般r要比银行利率要高,否则没有必要进行投资。
因为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人与土地所有权人的经济关系是地租。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年限可长可短,向土地所有权人缴纳地租的形式可以是逐年支付,也可以是一次付清。在逐年支付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一年的价格就是当年支付的地租;如果是一次性付清,则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就是按现值计算的一定年限的地租的总和。这就是土地估价的收益还原法。
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资本化法,它是将土地的纯收益按一定的还原利率资本化,即在一定贴现利率下土地未来纯收益的贴现总和。公式表达为:
设:a为第一年末的土地纯收益;(假设a不变)
        r为还原利率;
        Ri为第i年的纯收益贴现值;
        V为土地价格
则:	 R1=a´ = 
R2=R1´ = 
Rn=Rn-1´ =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为 ,公比为 ,数列之和为 。显然r是大于0的,当n®µ时, 趋向于零,所以数列和就等于 。假设某物业年纯收益为10,000元,资本还原率保守估计为5%,(其实收益率低于这个数,还投资房地产干嘛,贷款利率也有这个数)。那么按70年来算,该物业价格应为
V70= =19.34(万元)
当n®µ时,
V= =20(万元)
这时就体现为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其实,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差距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
再以该物业为例,年纯收益不变仍为10,000元,期望年收益率为10%,按70年计算,该物业价格应为
V70= =9.987(万元)
由上可见,在年收益不变的前提下,购房者对投资收益率的期望越高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收益还原法的关键是确定收益还原率r(近似于投资收益率)。
除了收益还原法之外,还有二大房地产估价方法,即市场比较法和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是通过比较分析近期类似物业的交易实例,来得出待估物业的市场时价。成本法则是按照土地成本+开发成本+合理利润来得出房地产价格的。这也是最基本的经营之道。这三种基本方法各有千秋。市场比较法可以迅速便捷地得出房地产的市场时价,但它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房地产的价值。当整个房地产市场被高估时,估出的价格会偏高;反之当整个房地产市场被低估时,估出的价格会偏低。收益还原法则是抛开了地段、面积、房型等因素,纯粹从投资角度来分析房地产的价格,通过确定房地产的年纯收益、期望投资收益率和剩余土地使用年限来计算得出房地产价格。这种方法可以作为理性房地产投资者的重要价格依据。比如说,用100万元购买一套70年土地使用权的房屋(假设房屋70年后折旧归零、没有房贷、不付物业管理费、期望投资收益率为5%),那么根据收益还原法该房地产的年纯收益应为5.17万。投资者可以通过估算该房地产的年收益,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成本法则完全从开发商角度来确定房地产价格。一般来说,通过成本法估算的价格较容易被买卖双方所接受。但问题的关键是确保房地产的总成本是合理的,没有过多的不必要成本。一些大型房地产公司在这方面控制的是比较好的,而那些新成立的小房地产公司在这方面就要差一点。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来说是健康发展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炒房赚差价的职业投机者。为了能让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遏制投机者的投机行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大银行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防止过热现象的出现。但是这些政策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比如,提高首付比例增加房地产投机者成本。试问真正的大投机客又有几人是贷款炒房的呢?提高首付比例不仅给真正的购房者抬高了门槛,还清除了一批散户投机者,为大投机客进一步扫清障碍。又如,按购买的房屋套数区别对待,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实行不同的房贷政策。试想这项政策的执行难度有多大?怎么去区分呢,一家三口人就可以买三套。再说,大投资客有几人是贷款炒房的呢?再如,期房限转。期房限转能阻止投机客炒房吗,还是暂时减少了一批可售房源使房源更紧张呢?
其实,政府也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政府要抑制投机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化,防止泡沫;另一方面,政府又不能出台过分严厉的政策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迅速回落。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给广大购房者带来损失(老实说房价涨跌对自用购房者来说影响不大,只是心理上有些影响),会给倾其所有的投资客带来致命的打击,还会给银行带来大量的不良贷款。房地产回落对开发商的影响倒不是很大,因为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是些高负债率企业,其负债率往往高达70%左右。说白了,房地产企业多是空麻袋背米(不过这可是投资的一种高境界)。一旦市场行情不对,这些房地产企业可以宣布破产,合法地将大部分损失转嫁给银行。
目前投机房地产主要有三类人:有钱有权和有关系。这些人可以通过种种渠道以较低廉的价格先行购得房地产,然后加价将该房地产转卖给真正的购房者。更有甚者,是先找到下家,再行购买的投机客。这可是毫无风险的好买卖。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一种现象:即一些真正的购房者很难从售楼处买房,而售楼处附近的房产中介却房源充足。不是中介有能耐,而是有能耐的人找中介。甚至有些楼盘连售楼处也没有,就将所有房屋都卖完了,销售人员只是做些售后事宜。要完全依靠政策不让人用钱、用权和用关系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
为了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政府应该鼓励自用或投资的购房行为,打击各种炒房投机行为。要有效区分投资者和投机者,切不可一刀切,否则打击面太广。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房地产投机的本质。房地产投机其实很简单,投机者通过各种渠道以较低廉的价格买进,再加价卖出。如房地产企业的员工以内部价购买房屋,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区分他究竟是自住呢,还是倒卖?投机者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弄到较低廉的房地产,但他们却只有通过出售房屋来实现投机。既然没有有效的手段来阻止投机者获得房地产,但政府可以有非常有效的措施来打击投机抛售。房地产投机的本质在于快速“增值”的差价,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严控这部份差价。比如,个人一年内转售房地产的,对其增值所得征收100%的个人房地产所得税。当然这部分增值所得应该扣除上一次交易的税费。第二年的,对其增值所得征收90%的个人房地产所得税。以此类推,第十年后该增值所得税为零。因为,投机者是不会等十年的。再说十年后还能增值,应该佩服投资者的眼光。如果政府可以出台类似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长远来说可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真正的购房者不会受到该政策的影响,而投机者却会无利可图,他们自然就会放弃投机房地产,从而渐渐挤压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而且,该政策容易执行,政府只需建立一个公正、廉洁、透明、公开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即可。不知这一天的到来,还要等待多久?

5. 中央是否出台关于退伍军人利好消息

暂时还没有。传闻不少。
三月份开两会,看有关政策是否有提案,是否通过。
关键的,还要看十九大。

中央是否出台关于退伍军人利好消息

6. 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动向?

跟着政府走.
大小非不解决1500都不是底

从8月12日开始的这个震荡箱体已经持续了18个交易日了,虽然中间经过过一次靠谣言带来的大涨不过,谣言就是谣言,随着谣言的破灭大盘继续震荡走低,中间的红盘游资的抄底力度越来越弱,而大盘如果继续被均线压制下去震荡走低无法突破,那大盘破位看低2000点就是很轻松的事了.短线请注意2380的均线压制区域,如果无法放1100亿以上的巨量突破并站稳,就不要期盼有较大的反弹空间,后市还会继续探底创新底的.大盘只有放巨量站稳了2380才有看高2500这个压制区域的机会.短线继续有所谓的利好在市面上谣传,机构放出来配合出货的概率很大,不要对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资是理性的活动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里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机构净加仓100多亿的消息小心有猫腻,因为在大涨时候机构都是较大规模净减仓,地量的时候也是净减仓,我不知道这100多亿净加仓是怎么算出来了,小心又是套散户的套子(最新版本的统计显示主力资金是净减仓近200多亿而不是加仓,我个人更倾向于该数据的真实性,机构加仓不可能出现大盘破位创新底的走法)。谨慎相信。而周五不排除再次出现游资赌政策的疯狂行为,但是只要政策不兑现,大盘后市还是看低.而根据最近政监会相关会议精神透露出市场期盼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个救市政策还在探讨阶段,要进入筹划正轨乐观估计2009年初的事.而政监会主席再次表示市场的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不要出了什么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变得市场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问题,要经过国务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监会说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监会没有这个权限. 请跟随政府的政策来投资,而不要对政府善意的风险警告视而不见.
现在市面上的利好谣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证监会“二次发售”解决大小非 (证监会相关人士已经表态,二次发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时表示,限制大小非是违背股改精神和市场的行为国家不会限制的,该消息属于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资者能够看懂?) 
2、融资融券的可能在奥运后出台(没得到证实) 
3、摩根大通龚方雄放言政府将出台千亿级的经济刺激方案(周二该黑嘴表态所谓的千亿级经济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认为国家应该出的,不是国家有出的计划和想法,该传言也遭到了李嘉诚的否认,劝投资者理智点面对现在的行情,他认为到09年为止股市不会太理想,投资者要谨慎介入) 
4、据非常接近证监会高层人士可靠消息,将于8/2*宣布印花税即日起调整为双向征收0.05% (没得到证实) 
5、暂停三个月的新股上市审批 (没得到证实) 
6、国家平准基金将入市救市(相关发言人表示,平准基金现在还没组建,而且组建的资金来源暂时无法确定,所以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监会组织基金经理开会,会议上的重点议题就是救市(但是有与会经理表示,会上更本没有谈到救市,主要是关于基金发行的部分议题) 

而传言始终是传言,利好谣言并没有出现,大盘出现了意料中的回落,把那天大涨跌掉了一大半,而新的资金统计大涨当天靠谣言的掩护基金、保险和QF2净减仓40.8亿,而前几个交易日累积估算净减仓在150亿左右,注意风险了,如果基金真的这么看好后市行情不该现在减仓。机构出货的意志和之前一样坚决,出谣言就是机构出货的时候。在红七月行情进行过程中有过无数的众多利好传言带来了游资推动的那波行情,但是结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传言的利好都没出来.所以稳健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后才介入稳健获利,而不要被游资和减仓的机构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来的时候,政府都是悄悄的进村,而没有出现过提前一个多月干叫唤的情况,是机构制造谣言方便出货还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介入。大盘出现了连续很多个交易日的均线压制震荡走低行情,就算又传出什么利好谣言再冲一波,没兑现的情况下,还是会去2000点的.请参考前几次运行情况,防止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均线压制震荡走低行情后破位大跌。控制仓位控制风险,大盘短线又要选择方向了。 
而基本面投资者现在也将面临一个坏消息878家公司半年报:虽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长1分钱,但是增速已经大幅度减缓,净利润增长现金流下降,降幅高达64.47%,但总体现金流下降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现金流都出现下降,如采掘业上半年现金流同比就有较大增长。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宏观调空的的双重作用,随着宏观调空的继续深入,业绩面支撑股市上行的压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将近,大盘长期趋势不乐观. 
�0�2
大盘靠谣言带来的大涨,又于预料中的没有兑现,短线资金再次出局,夺回来的10日线轻松失守,如果短线继续维持弱势运行,那大盘又要选择方向了,如果传说中的利好继续是传说,那到2000点就不是传说了.由于市场面临的资金面压力仍然巨大,随着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即将到来,如果市场仍然是靠游资放出的谣言或这些假利好来做行情,那我还是不改对大盘后市的看法,一没资金,二没信心,三没实质性的政策,股市靠什么去完成书上说的中级大反弹.政府如果继续维持新华社的观点不出实质性利好,短线看低2000点,中线看低1500.顺势而为吧.没人喜欢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7. 求关于经济和金融危机论文,1500字两篇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
  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
  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
  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
  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
  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
  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
  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从美国更深层次来分析原因的话,有以下三点:
  一是, 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
  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
  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
  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
  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二是,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
  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
  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
  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三是,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
  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
  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的影响,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中国官方储备及商业银行投资的美元资产在本轮危机
  中一度暴露于风险中,但总体而言投资损失有限,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冲击。
  具体影响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
  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进口方面: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
  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
  的数量。
  第二,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
  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
  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第三,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可以获得
  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
  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9.0%,
  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
  第四,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
  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
  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
  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
  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中国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
  收支4方面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正面影响: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
  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
  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
  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
  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计划.

求关于经济和金融危机论文,1500字两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