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是谁所做?

2024-05-16 02:18

1. 《易传》是谁所做?

1、出自孔子。
2、《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出自《易传·系辞》上面的话有你所要提问的意思。
3、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易传》是谁所做?

2. 易学·易说述略·《易大传》

 易学·易说述略·《易大传》
   易学创始于伏牺,完备于黄帝,改革于姬昌。阐释易道则始于《易大传》。周易原只有经上下,爻辞。旧说以为卜筮之书,自《易大传》出,易学才具有哲学意义。易大传即所谓《十翼》。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篇。《易纬·乾坤凿度》说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战国时称《易传》,司马迁史记征引称《易大传》。旧说多以《十翼》为孔子所作。然据今人考证,多予否定。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一文认为“《易大传》之作当在老子之后,庄子以前”。《系辞》的基本部分是战国中期的作品,著作年代在老子以后,惠子、庄子以前。彖传应在荀子以前。《文言》与《系辞》相类,《象传》与《彖传》相类,应当是战国中后期的作品。从象传的内容看,可能较《彖传》晚些。总之,《易大传》的基本部分是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的著作。至今,也仍然有人认为《易传》大部为孔子所作。《易传》思想属于孔子思想。不过《易大传》之名;始见于西汉,当时解释易的,都称《易大传》,并不只限于《十翼》。例如:《汉书.郊祀志》引《易大传》曰:“诬神者殃及三世。”引文不见于《十翼》,或称“易曰”,如《淮南子·缪称训》故《易》曰:“《剥》之不可以遂尽也,故受之以复”。《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如此者甚多,均不见《十翼》。可以证明当时解《易》的不同传本在当时是很多的。《十翼》不过是解易的传本中的一种罢了。在西汉时,经和传还是分开的。到东汉,郑玄将经传合为一书。但《彖》和《象》尚不与经文相连。直到魏晋时期,王弼才将《彖》、象拆开,分别配在每卦的卦辞和爻辞后面,又将《文言》拆开,附在乾、坤两卦的后面,成了现在的样子。汉朝儒学独尊,《周易》尊为六经之首,《易大传》也成了经。
  不管《易大传》是否为孔子所作。他所反映的思想和孔子思想相符则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易传是孔子学生记录孔子之言。《易系辞传》说《周易》的性质是“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认为它包括一切事物发生、发展以及终结的全过程。是一部哲学书。而且,“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这样,《易传》把“周易”从“卜筮之书”中区别出来。并认为如《系辞》所说:“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效用。《易传》对卦义、卦爻辞的说解都明显地反映这种思想。《系辞》三次说到履、谦、复、恒、损、益、井、困、巽等九卦的卦义。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须之基也。谦,须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在《彖传》、《象传》中也无不从卦象、卦义的理解引申到人事。谈到君子的道德价值、道德原则以及品格修养和人生理想等。如《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中自然对卦辞中提到的祸福休咎,加以解释。例如《鼎卦》:“鼎,元亨吉。”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享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都是要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逢凶化吉的手段。《易传》不是把《周易》中的蓍和卦看作是卜筮的工具,而是在对蓍卦的解释中贯穿着哲理。
  《易传》继承前人的解释,继续对卦象的取象及取义作出解释。如“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是说,乾、坤两卦象征的物象是天、地、父、母。又用八经卦所象征的物象说明重卦的物象。如师卦䷆,象曰:地中多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卦上坤下水。水在地下,用之不竭,有师(多)象,所以称师。作君子的看到此象,应该像地下蓄水那样容民养众。至于卦象的取义,《说卦》:“乾,健也,坤,顺也。……”乾卦具有健的性质,坤卦具有顺的性质,等等。八卦组成的六十四重卦,其取名也都有意义。如屯卦䷂,彖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屯卦上坎下震。震,动也,始交,指震。坎,陷也;难生,指坎。所以说动乎险中。然而,经过苦难磨练,必更坚强,其发展前途无可 *** ,故曰大亨贞。《易大传》还以爻象在整个卦象中所处的地位来解说卦爻辞。《系辞》:“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与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易大传》即以阴阳、刚柔的理论说明卦爻辞的意义及阴阳奇、偶的性质。《易大传》将六个爻画分成三部分。上两爻为天,中两爻为人,下两爻为地。初爻、三爻、五爻称阳位,二爻四爻上爻称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就是 “得位”,或“得正”。主吉祥。反之,若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就是“失位”,或“不正”。就是不吉了。这就是“爻位说”。爻位说还就六爻的相互关系,即应(初、四爻,二、五爻、三、上爻有呼应关系)、承 (一阴爻在下,数阳爻在上,阴爻对其上的阳爻都可称承)、乘(阴爻在上,阳爻在下,此阴爻对下面的阳爻叫乘)、比(相邻两爻有亲密关系)、据(在一卦体中阳爻立于阴爻之上,此阳爻对此阴爻称据)、得中(指一卦体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等等,说明它们的意义。但这些说法,在《易大传》中说得并不很明确。汉初传今文易,有田何、杨叔、丁将军、施、孟、梁邱等,而且 “大谊略同,最为正统”。只有费直传古文《易》。“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邱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后来,马融、郑玄注易,都采用费氏易说。上述诸说,很可能是传《易》正统人物的发挥。《易大传》是解易义理派之祖。 
   
   

3. 论述《易传》的思想体系

总括起来主要有:仁、义、礼、智、勇、忠、孝等,《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其中有10篇文章,又叫《十翼》;
一、太极
太极是《易传》的重要范畴.语出《易传,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这段话本身来看,太极一方面与二仪、四象、八卦一道作为筮法的一个基本范畴,用来指称大衍之数或奇偶未分状态,并作为六十四卦的最初根源.从这一方面看,它不具有哲学意义.另一方面,太极又包含着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内涵,揭示了一种宇宙生成的基本模式,这又使它具有了哲学的内涵,成为一个哲学范畴.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易传》认为《易经》是一部可以预测未来、决断吉凶的筮书,而《易经》之所以能预测未来、决断吉凶,是因为《易经》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缩影,整个宇宙和世界生存发展变化的奥妙全在其中.它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正说明这个道理.
《易传》的太极作为一个基本哲学范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吕氏春秋·大乐》中讲“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还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这一说法与《易传》中太极的含义极其相似,如出一辙,联系到《吕氏春秋》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关于太一的思想当是对《易传》太极思想的继承、运用、发挥和发展.
太极关于宇宙生成说的涵义在汉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当时,《易经·乾凿度》认为易是无形、无象、无气、无质的,由于它处在宇宙最原始的阶段,故称之为太易.太易之后,逐渐产生了气,再演化成形态,这时称为太始.从太始开始有形,但无质地,后来有了质地,这时,被称为太素.从有气始,到有形、有质,统称为太极.宋代学者周敦颐根据太极生两仪的模式,提出了太极图说,认为宇宙开始是无极,后来生出太极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和天地.二气结合为阳变、阴合,便生出了五行,五行相生,又形成万物和人类.而宋代另一学者邵雍则按照二分法的模式提出他的看法.这使得我国古代对宇宙生
成的看法出现两大基本观点:一是由虚向实转化,二是由实向虚转化.虽然看法不一样,但二者实际上都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统一体,并把人和万物的出现看成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从宇宙本体论看,《易传》把太极看成是天地所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根据.《易传》认为卦爻象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且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其变化的根由在太极,由太极生出乾坤,乾坤二卦相互推移又生出其它的六十二卦,其卦象虽有形,但其变化的规则是无形的,前者为器,后者为道.后来的易学大师对此大加发挥,形成了宇宙本体论的四个重要派别,即以王弼为代表的无本论,他认为无极为无,是天地万物之本;二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他认为无形无象的太极即为理,是天地阴阳之所以然及其当然的法则;三是以杨简为代表的心本论,认为心为太极,把心看成是宇宙的本体;四是以张载为代表的气本论,他们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而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来看,在宇宙观方面,气本论和理本论是宋代以后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阴阳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也是《易传》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周易哲学中其它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都是以阴阳这一范畴为基础而展开讨论和阐释的.实际上,从易学哲学来看,阴阳是贯穿这一哲学体系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庄子·天下篇》曾指出“《易》以道阴阳”,这一语道出了易学哲学的核心在于阴阳.
《易传·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把阴阳提到道的高度上.一方面,它把易理概括为阴阳.例如:从卦画上讲,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二卦等都是一阴一阳.而就乾坤以外的各卦来讲,也都是由阴阳二爻组成,同样是一阴一阳;八卦中的六个子卦也都是相互成对,一阴一阳.六十四卦从总体上来看,它是由三十二个对立面构成的,同样体现为一阴一阳.从卦爻的变化来看,老阴和老阳的互变,本卦变为之卦,也都是一阴一阳.一卦之中,刚柔上下往来,也表现为一阴一阳.因此,离开了阴阳,《周易》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卦本意上的一阴一阳.难能可贵的是,《易传》把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
及其变化的法则,它把许多具体的事物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从自然现象看,它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易传·系辞》指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从社会现象方面看,它又以男为阳,以女为阴;以君为阳,以民为阴;以君子为阳,以小人为阴.所以它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
小人之道也.”(《易传·系辞》)另外,它还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辟开、伸屈、贵贱、高低,它认为都是一阴一阳.从这个角度看,《易传》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当然,对立着的这些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运动变化的.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屈信(伸)相感而利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天地交而万物通”,“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彖·泰》)
《易传》在自然方面对阴阳的阐释体现了一种自然哲学,而天地万物生成的宇宙法则是它探讨的重要问题.它认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它以三个阳爻和三个阴爻分别代表乾坤,并以乾坤象征天地,由天地生出万物来,因此,它认为阴阳就是物,即它所谓的“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而且把阴阳看成是生育万物的实体.
值得指出的是阴阳在《易传》中作为一种实体的观点,在秦汉时期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得到了发展,并成为当时自然科学重要的指导思想.如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的宇宙理论就体现了阴阳与气化相结合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界思潮的主流.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讲,《易传》第一次把阴阳当成最高的哲学范畴来看待一切、对待一切和解释一切的.后代的哲学家通过动静等哲学范畴把阴阳、太极等范畴结合起来,因此,阴阳不仅是《易传》的最高哲学范畴,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论述《易传》的思想体系

4. 论述《易传》的思想体系

总括起来主要有:仁、义、礼、智、勇、忠、孝等,《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其中有10篇文章,又叫《十翼》;
一、太极
太极是《易传》的重要范畴.语出《易传,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这段话本身来看,太极一方面与二仪、四象、八卦一道作为筮法的一个基本范畴,用来指称大衍之数或奇偶未分状态,并作为六十四卦的最初根源.从这一方面看,它不具有哲学意义.另一方面,太极又包含着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内涵,揭示了一种宇宙生成的基本模式,这又使它具有了哲学的内涵,成为一个哲学范畴.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易传》认为《易经》是一部可以预测未来、决断吉凶的筮书,而《易经》之所以能预测未来、决断吉凶,是因为《易经》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缩影,整个宇宙和世界生存发展变化的奥妙全在其中.它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正说明这个道理.
《易传》的太极作为一个基本哲学范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吕氏春秋·大乐》中讲“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还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这一说法与《易传》中太极的含义极其相似,如出一辙,联系到《吕氏春秋》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关于太一的思想当是对《易传》太极思想的继承、运用、发挥和发展.
太极关于宇宙生成说的涵义在汉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当时,《易经·乾凿度》认为易是无形、无象、无气、无质的,由于它处在宇宙最原始的阶段,故称之为太易.太易之后,逐渐产生了气,再演化成形态,这时称为太始.从太始开始有形,但无质地,后来有了质地,这时,被称为太素.从有气始,到有形、有质,统称为太极.宋代学者周敦颐根据太极生两仪的模式,提出了太极图说,认为宇宙开始是无极,后来生出太极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和天地.二气结合为阳变、阴合,便生出了五行,五行相生,又形成万物和人类.而宋代另一学者邵雍则按照二分法的模式提出他的看法.这使得我国古代对宇宙生
成的看法出现两大基本观点:一是由虚向实转化,二是由实向虚转化.虽然看法不一样,但二者实际上都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统一体,并把人和万物的出现看成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从宇宙本体论看,《易传》把太极看成是天地所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根据.《易传》认为卦爻象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且其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其变化的根由在太极,由太极生出乾坤,乾坤二卦相互推移又生出其它的六十二卦,其卦象虽有形,但其变化的规则是无形的,前者为器,后者为道.后来的易学大师对此大加发挥,形成了宇宙本体论的四个重要派别,即以王弼为代表的无本论,他认为无极为无,是天地万物之本;二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他认为无形无象的太极即为理,是天地阴阳之所以然及其当然的法则;三是以杨简为代表的心本论,认为心为太极,把心看成是宇宙的本体;四是以张载为代表的气本论,他们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而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来看,在宇宙观方面,气本论和理本论是宋代以后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阴阳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也是《易传》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周易哲学中其它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都是以阴阳这一范畴为基础而展开讨论和阐释的.实际上,从易学哲学来看,阴阳是贯穿这一哲学体系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庄子·天下篇》曾指出“《易》以道阴阳”,这一语道出了易学哲学的核心在于阴阳.
《易传·系辞》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把阴阳提到道的高度上.一方面,它把易理概括为阴阳.例如:从卦画上讲,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二卦等都是一阴一阳.而就乾坤以外的各卦来讲,也都是由阴阳二爻组成,同样是一阴一阳;八卦中的六个子卦也都是相互成对,一阴一阳.六十四卦从总体上来看,它是由三十二个对立面构成的,同样体现为一阴一阳.从卦爻的变化来看,老阴和老阳的互变,本卦变为之卦,也都是一阴一阳.一卦之中,刚柔上下往来,也表现为一阴一阳.因此,离开了阴阳,《周易》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卦本意上的一阴一阳.难能可贵的是,《易传》把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

5. 易学文化的《周易》流传

《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认为《易》经历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相继推演、加工和阐述,其发展历经上古、中古、下古三个阶段。孟康曰:“《易·系辞》曰:‘《易》之兴其于中古乎?’然则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我们认为,八卦早已先于《易经》而存在,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文本化的《易经》在占筮的形式、内容、功能上较前代大有进步,并蕴含了某些条理性、系统性、规律性的东西,显示出理性思维和逻辑推衍的因素。春秋时期,诸子蜂起,理性文化逐渐与卜筮文化分离,易学也开始摆脱卜筮的外衣,朝向哲理化、抽象化发展,《易经》开始被赋予各种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孔子学派作为诸子一支,在《易经》性质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最大限度地发掘岀了其中的伦理政治内涵。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出现了多家治《易》的局面,但其授受源流难以究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仅对孔子之后《易》的传授作了记录,其先后次序分别为:孔子-(商)瞿-楚人馯臂子弘-江东人矫子庸疵-燕人周子家竖-淳于人光子乘羽-齐人田子庄何。《汉书·儒林传》与此略有不同。《史记》、《汉书》所记可能未尽属实,但至少能够说明《易》在儒家是传授相继的。秦代焚书,《易》以卜筮之书而幸免于难。汉代去古未远,象数易学盛行,且迈向正统官学之路,故传授纷繁,流派多歧,大致分为今古文两派,其授受源流如下表:(据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进入东汉,费氏易学兴起,马融继承并发展了费氏治学传统,对古文《周易》文本做了必要的校订,并开启了以传解经的注《易》方式。郑玄学于马融门下,继承了费氏易学,为《易》作注,并能今古文兼治,象数、义理并行。魏代王肃、王弼为《易》作注亦用费氏,费氏由此大兴,梁丘、施氏、高氏《易》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易》有书无师。梁、陈二朝,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官学,齐代唯传郑玄《易注》。至隋,郑学浸微,王注大盛。唐代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将王注与晋韩康伯注合为完整的《周易注》,并对经、传及注文详加疏解,成《周易正义》。《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王注“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王注流行后世,并被纳入《十三经注疏》而成为经注的标准读本。李鼎祚不满王注引老、庄入《易》,遂作《周易集解》,以存汉注,被清代《易》汉学家奉为圭臬。至北宋,易学的研究和传播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象数派和义理派均有较大发展和变化。陈抟为宋代象数派的重要倡导者,他提出许多图式,以图解《易》,后经种放、刘牧、李之才、周敦颐等学者的传承和发挥,最终形成易学史上的图书之学。胡瑗则是宋代义理派的重要开创者,程颐传胡氏之学,著《伊川易传》,创立理学派的易学体系。而与此同时的张载则秉持气论学说,著《横渠易说》、《正蒙》,创立了气学派的易学体系。南宋,义理象数相互杂陈,各家之学并肩流传。理学大师朱熹融会各家之长,著《周易本义》,成为宋代易学的集大成之作。元明两代的易学基本是对宋代易学的传承和沿袭。在义理方面,先后出现了一批注解和阐发《周易本义》的著作,并逐渐将其推上官方学术的宝座。由于朱熹易学并不排斥象数之学,所以元明时期的图书之学和先天之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方以智父子将象数之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整个明代的易学基本上就是对程朱易学的注释,发明新意,见解独到者并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来知德,他撰《周易集注》一书,创立“卦错”“卦综”诸说,颇有可取之处,在易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站在气学派的立场上,广泛吸收宋明易学的成果,对古代义理学作了一次大总结,成为以往义理易学的集大成者。明朝的灭亡和满清入主中原,对当时的思想界、学术界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学者文人一时崇实弃虚,薄今爱古,学术风气幡然一变。以考证训诂为特色的汉易逐渐受到重视,但宋易因继续得到官方的支持而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于是出现了汉易和宋易相互攻击诘难的现象。由于统治者采取了“兼收并采,不病异同”的方针,清初易学界出现了汉易、宋易共同繁荣的局面。顺治、康熙之后,汉易逐渐占据上风。到乾嘉时期,复兴汉易成为易学界的学术趣向,代表人物是惠栋、张惠言。惠栋著有《周易述》、《易汉学》、《易例》、《周易古义》等书,发挥易汉学,唯汉易是从。张惠言著《周易虞氏易》、《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事》、《虞氏易言》等,全面回复虞翻易学。焦循则是不同与惠栋、张惠言的另一汉易代表人物,他著《易学三书》,一改惠栋、张惠言的唯汉是从的学风,依汉人解易的精神,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清儒对汉易的整理和恢复实功不可没。受汉易兴盛的影响,清代易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带有明显的扬汉抑宋的学术偏见,但其对前人易著的评论还是非常深刻、比较允当的。

易学文化的《周易》流传

6. 关于《易》学

《易经》概述
       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
  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易经》与三《易》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因为中国文化,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以及编写鲁国史书《春秋》以后,冠以《周易》一书,统称六经(后因《乐》丢失所剩书籍即:《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易经》成为六经之首。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之说的异同出现了。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学派的理论,根据《易纬乾凿度》这本书的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两家学者通用的观念,根据《周礼·大卜篇》对于“三易”的涵义,是指上古以来直到周代初期之间的《易经》学术思想,约分为三个系统:(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现在留传的《周易》为宝典,首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故《连山易》又称《夏易》),殷代的易学是《归藏》(又称《殷易》)。当然,周代的易学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说:认为上古的神农氏世系名“连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谓“连山”,便是“列山”的音别。黄帝的世系又名“归藏氏”。《连山易》相传为宓戏所作;《归藏易》相传为轩辕黄帝所作。
  因此两说,又有异同的问题存在其间。如果认为夏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连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归藏易》,到了周代,经过文王的整理,才构成《周易》体系的易学,那么关于这两个分岐的意见,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据学者的观点来看《易纬乾凿度》和《周礼·大卜篇》这两种文献资料,应该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历来考据学家们认为《易纬乾凿度》等书,纯出汉末或魏、晋人的伪作,假托是上古的传承。这种观念,并非完全无理,也的确值得研究、考虑。
  可是两汉以后的学者,硬性舍弃《周礼·大卜篇》的观念而不采信,偏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纬乾凿度》之说,认为“简易、变易、不易”为天经地义的易学内涵,这便是后世以儒理说《易》的根据。那是不顾考据,只取所谓“三易”原理的内义,用之说明易学的大要而已。
  此外,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之说,在汉魏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中,便又发生了两种观念。
(一)认为《连山》、《归藏》这两个系统的易学,早已失传。
(二)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便是《连山》、《归藏》的遗留,颇为合理。而且《连山》、《归藏》易学的精义,确已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如十二辟卦之说,便是以《归藏》的坤卦为主。卦气起中孚说,便是以艮卦的半象为用。


易名的定义
       后世有人从《易经》内容所举例的动物,如龙啊、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着眼,并且采用《系辞传》所说,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开始画卦时有“远取诸物”的说明,认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飞鸟的观念。不过,此说并未引起重视。
  到了近代,有人认为‘易便是蜥蜴的简化。蜥蜴这种生物,它的本身颜色随时随地变化多端,当它依附在某种物体时,它的颜色,便会变成某种物体的色相相同。《易经》是说明天地间事物的必然变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征,犹如经书中的龙、象等一样。但总不能叫它是蜴经,因此便起名为“易”。主张此说的,以日本的学者中最为强调。这等于在第二次大战前,说“尧”是香炉,“舜”为蜡烛台,“禹”是爬虫,同样的都含有轻薄的恶意诬蔑,不值得有识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么,《易经》的“易”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根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所标出,认为“日月之谓易”的定义,最为合理。“易”字,因此更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的定义之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加大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文化道统的尊严。


《易经》的作者
  

7. 《易传》

《易传》是解释《易经》中蕴含的哲理、思想、观念的文字。广义的“易传”指的是所有解释、传疏《易经》的著作,包括王弼的《周易注》、程颐的《伊川易传》等。狭义的“易传”专指《周易》附录中的“十翼”。
  
 《汉书▪艺文志》认为《周易》最初主要用于占卜,直到孔子才对其进行解说,赋予了义理的内涵,通过它来阐明自然和社会的道理。《论语》中的记载可知,孔子的确曾教授学生《周易》,且对《周易》的内容十分熟悉。但《易传》的内容十分博杂,风格各异,讨论问题的思路也不一样甚至还有自相矛盾之处,鉴于古人有代圣人立言的传统,可以认为《易传》不是一人所写,也不是一时所著,而是由孔子弟子不断的累加而形成的。

《易传》

8. 易传的介绍

《易传》是一部古代汉族哲学伦理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众多学者考证今本受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相当多儒家伦理色彩较浓,而帛书本阴阳家自然色彩浓厚。我们还是要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就《易传》的思想体系来看,其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其由天道推衍人事的整体思维模式,其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想等,有许多都与阴阳家相一致1。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