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心理学博弈》浅读

2024-05-17 07:34

1. 《股市心理学博弈》浅读

一、摘录
  
  
 1、 你确实期待被愚弄,那种所谓的“魔术师的手比我们的眼睛快”的说法,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它只是一种用来解释自己所不能够理解的事物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从本质上讲,魔术师并不是在愚弄你的眼睛,“愚弄眼睛”根本不是魔术之道。试想,如果魔术师能够愚弄你的心智,能够让你相信某种虚构的事物确实存在于某处(或是坚信某种司空见惯的事物突然间不存在),那么,他又何必去愚弄你的眼睛呢?   
  
 评:这种借口,只能用懒惰来解释,尤其是在失败后懒于思考。更关键的是这种心理对比暗示,实际上是将股市与自我价值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人们为什么总会在失败后第一时间寻找借口,常常将自己的失败怪罪于庄家。根本上,不是庄家有多厉害,而是我们沉醉于图表所表现出的趋势,忽视了原因。多说无益,与我自己而言,切记是自己做的决策,所以股市的成败几乎完全可以归结于个人。
  
 2、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有时很难去面对现实、面对事实的真相。所以,有时,当你被要求去正视某些事实的时候,你往往会抵触地转过身去。这些事实与你头脑中的“常识”简直是背道而驰。也许根本就不去看它,干脆就忽略它的存在,对你来说更容易。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变的更睿智,你就不得不勇敢地正视这一切。你必须学会忍受陌生的阳光照射下的伤痛。   
  
 评:与自身背道而驰的事物本来就很难被自己发现,更难说改变它,就比如人性。但就可操作性而言,一味地改错,可能只能从技术层面暂时隐蔽自己的错误,真正的只有努力洞悉内在价值、讨论原因,才能从思想上改正。总之,难!
  
 3、 当我们面对的只是客观事物的记号或代表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它们自身的局限,当你的理解与现实产生差距时,千万不要依靠单纯的想象来填补它们之间的任何差距。   
  
 评:这是我最常见的错误,单纯用自己的缺乏证据所以为去分析,尤其是失败之后更往往是一厢情愿得后悔。我相信,绝没有要是...... 那就...... 的现实。想来,面对差距,只有对应的往后的数据才能完好地填补差距,但我们又没有可靠的预知性,所以趋势、通道的掌握尤为重要。
  
 4、 我曾经亲眼看见过一些股市投资者,看到他们如何以自己归纳的股票的一般特征来对待个别的某只股票,并从此一步一步走向了无尽的迷途......如果你想知道某只股票的走势,那么你也必须去揣测他的个性特征。并不是说,只要给所有的股票都贴上标签,我们就可以抹杀掉股票之间的个体差异。事实上,个体之间的差异永恒存在,没有人能够让它变得一模一样。   
  
 评:这是通病,也是懒病。然而我相信这条原则是可以谨记,但不必严格遵守,毕竟所有个体必有相似性。
  
 5、 有两个简单的小问题,它们的妙处便在于能够击破和揭穿许多无意义的声明和表述,它们就是:“真是这样的吗?”和“你怎么知道的?”   
  
 评:这是全书的精华,至少对我最有启示。这不光适用于股票,对很多似是而非、缺乏预见的问题都是有效的,正如作者所声称的那样。“真的这样的吗?”是就知识真实性、原理所发出的;“你怎么知道的?”是就信息来源、真假的判断。
  
 二、简评
  
 这本书不是我现在的水平所能看懂的,也并非我目前的需求,完全可以说这是资深股民才需要的进阶版书籍。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点,惭愧!!!
  
 2016/9/30
  
 �

《股市心理学博弈》浅读

2. 股市心理博弈的介绍

《股市心理博弈》是2010年6月1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迈吉。本书是一本帮助股民们,在其股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能力。本书的作用是为你提供有效的金融市场运作的心理准备。股票操作也是一场心理游戏,不仅是与市场本身角逐,更是与内心顽固的自我对抗。阻碍成功投资的正是潜移默化的思维定势和误导性习惯。虽然它的论述含蓄而微妙,认真阅读一定会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对心灵的深深震撼。

3. 《股市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7年9月16日李笑来老师推荐了一本书《股市心理学》,这本书写于 105 年前,(Pychology of the stock market),作者是 G.C. Selden。
                                          
 这本书的中文版名字叫做《股市心理操空术》
  
 
  
                                          
  作者简介 
  
  
   
  
 G. C. 塞尔登,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新闻撰稿人、数据分析师、《华尔街杂志》(The Magazine of Wall Street)编辑等职位。他因《股市心理操控术》这本在今天看来依然适用且短小精湛的投资心理学著作,而被业界所熟知。
  
  本书内容 
  
 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情绪恐惧、贪婪、焦虑等,但这些情绪并不适合放在股市里。作者说到:“股市是一场神秘的心理战,在股市中25%依靠我们所学的金融知识,75%依靠的是心理学”。严格来说,本书大约有2万子左右,更像是一本小册子,但这本小册子却成为经典和名著,救了很多人。
  
  重点内容 
  
 本书内容重点说明投资市场大家比较的是心理素质的高低,而不是资产的多少。
  
  股市生存法则之一,认清市场的趋势,不要和市场相背离 。
  
 暂时不赚钱也应该做好逆向调整的思想准备,我理解的意思是要设置好自己的止损价格,防止因为股价下跌带来更大的损失。
  
 还有就是不要听信各种小道消息和各种流言蜚语,当大量流言在投资者中传播时,就会有很多人上当,并且深信不疑的去相信,然后是打乱投资计划,频繁操作之后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投资和投机,世界上任何一个证券市场,都离不开投资者和投机客。要想了解股市,首先得明白投资和投机有什么区别。
  
 一提到投资和投机,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炒股中的长线和短线,并且习惯于把长线叫做投资,而将短线称为投机。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都应该有投资和投机两种能力。在股市里他们是并存的,投资和投机就像孪生兄弟,投资和投机都是根据市场做出的决策。
  
  伯纳德-巴鲁克说:我年轻时人们称我投机客,以后是投资家,后又敬我为银行家,现在称我为慈善家,其实从始至终,我做的都是相同的事。 
  
  股市格存法则之二: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想赚钱就得投资大众“对着干”。
  
 惯性思维-----99%的活跃交易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顶部看多、底部看空
  
 打破惯性思维
  
 我们习惯用固定的角度和同一个角度来思考观察一件事,但是,惯性思维常会导致思考问题时出现盲点,并且缺乏创新,导致我们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有惯性思维的股民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使自己在无形中受到束缚,从而陷人投资思维的僵局。
  
 年初就是犯了这种投资上的错误,在高的时候买入,低的时候也没买入,市场跌了感觉信心就没了,看到账户里的钱一点点减少,很少有人能保持理性吧。李笑来老师也说过:牛市攒钱,熊市囤票。还有类似的“不要追涨杀跌”,当我们看到行情大涨的时候也很难保持理性不去追涨。股票飞涨的时候根本就舍不得卖,反而热切地想再买入,事实上这样做是最危险的。
  
  股市格存法则之三:罝身“市”外—旦看不清情形,就一定要置身市场之外。 
  
  牛市的贪婪和熊市的恐惧
   
  
 人在心理上有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它们像两只无形的大手操纵着我们,在股市上,贪婪就是贪得无厌,赢了小利还要赢大利,翻一番还要翻两番。在火热的牛市中,当股市涨势汹汹时,人们心里就会蠢蠢欲动:“嘿嘿,形势一片大好,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轻易放过?”
  
  股市格存法则之四:果断抉择 
  
 股票的价格瞬息万变,什么时候决定买,什么时候决定卖虽然只是几分钟的操作,但是带来的损失和后果却是无法估计的。我们总是太容易有从众心理,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人的三言两语或是其他股民的不同做法都会使他们改变初衷:原本打算抛出的也不敢抛了,原本打算买进的股票也换成另一种。这种心理就是股票投资中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股市格存法则之五:心态平和——切记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 
  
 、 要“理智”,不要“冲动” 
  
 纵观股市,有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冲动型”,一种是“理智型”。举个例子,“冲动型”的人会想:“基本面和技术面都保证股价会上涨,快买吧。”得出这个结论后,他就会急着买进,而不是等着抄底。相反,只要是有上涨的势头,他更愿意在高位买进,然后,在他认为市场转熊,或者价格上涨已经透支了基本面的时候卖出。
  
 不能保持平和心态的炒股人,在股市上是很难有什么收获的。因为,总是不能接受现实的股民,遇到挫折就会情绪失控,这样不但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更加会使人的理智受到影响。炒股需要一个冷静理智的头脑,需要用理智来控制感情进行思考。只有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做出最冷静的决策。平和的心态是一种磨炼,如果决定开始炒股,就要磨炼好这种心态
  
  我的一点思考 
  
 不论是家庭投资还是对自己投资还是理财方面的投资,都要讲策略,没有策略乱投看来是不行的。越来越觉得心理学才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就想盖房子一样,心理学是地基,要把地基扎的稳稳地才能盖出结识和漂亮的房子。
  
 看了一遍《股市心理学》,理解的不全面,向看十遍进军。

《股市心理学》读书笔记

4. 股市心理博弈的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迈吉(John Magee) 译者:吴溪约翰·迈吉(John Magee),约翰·迈吉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创立了著名的股价图表绘制方法,在20世纪中期对股票市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因提出“股价平均指数”理论而奠定了技术分析的基石,被誉为“技术分析之父”。他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创建了自己的投资咨询公司,该公司一直经营到20世纪70年代被出售给约翰·迈吉有限公司为止。1987年,迈吉去世。迈吉坚持每周进行股票及股票市场的分析,并以周记的方式发表,这为迈吉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声誉。迈吉的经典之作包括与爱德华兹合著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和(《股市心理博弈》等书。

5. 股市心理博弈的内容简介

《股市心理博弈(珍藏版)》如同《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扮演着华尔街股票交易系统和分析技术的基石一样,《股市心理博弈(珍藏版)》就像是华尔街的心理基石。《股市心理博弈(珍藏版)》的作用便是为你提供有效的金融市场运作的心理准备。虽然它的论述含蓄而微妙,认真阅读《股市心理博弈(珍藏版)》的读者一定会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对心灵的深深震撼,也一定会因此改变自己对股票市场的根本看法。

股市心理博弈的内容简介

6. 股市心理博弈的作品目录

推荐序序言第1章 简介华尔街是一种象征,它所代表的抽象意义,远不止大多数人所熟悉的金融业务。第2章 赌博游戏尽管华尔街看似一个大赌场,但它其实是一种经济机制,它具有更为基本的重要意义和完整特征。第3章 障眼术障眼术投资者眼中的股市风云,其实发生在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第4章 股市老千新手们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指责股市老千的存在。事实上,他们所做的,只是向那些更富有经验的股市老手们支付学费。第5章 盲人我们中大多数人的投资生涯,都始于某种无意识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濒临盲目的境地。第6章 走出黑暗男人和女人,都是黑暗中的空白石板,直到他们像海伦·凯勒移样,开始接受教育并睁开双眼。第7章 照相机我们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像是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它未加过多的分析,便把所有的信息完整地记录下来。第8章 主要接收者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其功能就像是一部照相机,而我们的各个感觉器官所记录的信息,其实并不来源于我们的意识,而是来自外界的客观事实。第9章 出发点尽管人类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动物,但是人类在有意识地研究和学等方面,远远高出动物一筹。第10章 一一对应我们的大脑总在不断地绘制外界客观现实的-一幅幅地图。每一幅完美的地图,都存在着与其所描绘的客观现实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第11章 地图与地图之间存在着不同精度即不同抽象程度的地图,它们所反映或所包括的地域特征的详尽程度,取决于不同的需求和目的。第12章 地图的不断更新我们必须标注地图的绘制日期,这样我们才能够确定地图的有效性。那些最新的地图,通常也是最有用的地图。第13章 引入各项最新数据一幅完成于1950年的IBM地图,一定不会与一幅绘制于2000年的IBM地图完全相同。地图中的某些部分,例如股票的价格必定会得到更新。第14章 26个开路先锋26个字母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文字,使人们得以相互交流心目中的一幅幅地图。第15章 地图的地图人们能够绘制地图的地图,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事物进行连续的、更高层次的分类和概括,然后赋予它们不同的符号。第16章 鸽巢当人们赋予鸽巢——标签的含义不尽相同时,冲突也将由此产生。第17章 标签我们必须仔细地判断标签所在的抽象层级:“办公室文件”并不等同于第10002号发票。第18章 并非一模一样除了纯粹的理论世界,我们根本无法在现实中找出两件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例如轴承等任何东西。此外,即便是同一事物本身,今天的情况与明天的情况也是不同的。第19章 上梯子和下梯子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使用详细程度不同、抽象层次不同的地图。第20章 相似性与差异性一张近距离拍摄的班级集体照,将让我们更多地看出班级成费之间的个体差异。越往后退,拍摄的视角越广,我们则越能够找出全部同学的相似特征,而不是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别。第21章 超越客观世界人们的看法(例如“好”)或人们所采用的形容词(例如“红色”)等,都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它们并不能够完全确定和统一。第22章 为地图标注含义观点或品位所包含的意义,都带有个人化的特征,它们不仅无可厚非,甚至还可能与客观事实相悖。第23章 没有地形地貌的地图某些符号根本就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客观事物,例如:“上帝”、“永恒的真理”、“好的”等。第24章 超常复杂的机器人类度过了公元后的第二个千禧年,而直到此时,人脑仍然是最复杂、最非凡的自然奇观。第25章 意识的层级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意识,来源于不同的途径,它们既可以来自于详细而精确的实地观察,也可以是缺乏实际检验的,基于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主观归纳和总结。第26章 时光的回旋被科日布斯基称为“时光的回旋”能力,便是指人们从前人所流传下来的文字中学知识的能力。第27章 停一停!看一看!听一听!在我们接受那些神圣的教诲以及那些历史地图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冷静客观地检验它们的适用性和正确性。第28章 矛盾在实际的经验和现行的权威面前,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现行的权威(以及权威的地图),而有见地的投资者将明察秋毫,注意到权威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出入和矛盾。第29章 放弃以人为中心的宇宙观我们无法测量高层级上的抽象概念。为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我们必须就其定义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共识。第30章 必须获得理性如果我们不加检验便接受文化给予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势必丧失理性。为了获得足够的理性,我们必须学会考察客观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