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斯曼为什么退出中国?

2024-05-02 00:43

1. 贝塔斯曼为什么退出中国?

贝塔斯曼退出中国不可避免

  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接受记者采访认为——贝塔斯曼退出中国不可避免

  负责任做法值得学习

  《中国新闻出版报》:对近期发生的贝塔斯曼事件,您有什么看法?

  俞渝:我认为贝塔斯曼书友会退出中国市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去过贝塔斯曼在东方新天地的会员店,顾客感觉太差,图书品种少,没有办法和北京图书大厦、当当网这样的书店比。

  就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来讲,它最主要的一个业态特征,应该是出售二手书,价格低进低出,但他们并不是这样。贝塔斯曼的商品没有什么特性,同样的东西还比别的地方贵,所以很难留住顾客。贝塔斯曼的发货周期也较长。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不干图书这一行,是不会成为他们的顾客的。品种少,贵而且慢,顾客感受做的非常不好,这就是我认为贝塔斯曼退出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在定位上贝塔斯曼也有很大的问题。当当网的目录上有几十个分类,每个分类的受众很精准。但贝塔斯曼的定位却很混乱,受众每几个月就换一批。

  另外,作为一个大的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贝塔斯曼的运营成本非常高,例如他们自己培养强大的送货队伍,这就不如利用快递公司外包;早年他们买了一个很昂贵的管理系统,所有开发和实施都在香港进行。

  我们也在贝塔斯曼那里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最近的就是这次。他们退出中国市场很有秩序,首先在报上发声明通知顾客,然后让在书友会有余额的顾客退钱,在供应商方面也是这样很有秩序地清算。这种有责任感、负责任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发行业养得起好品牌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说的贝塔斯曼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都是他们自身经营上的问题,您认为有没有整个业态空间太小的原因?

  俞渝:没有,这些年图书的市场总量是在增加不是在萎缩,这是一个大的市场环境。另外一个就是网上购物还有目录订购越来越成为消费习惯。贝塔斯曼在定位和执行上出了大问题,有一个例子:他们收了二十一世纪锦绣,再把这些店重开,这本身会分散他们在目录销售、网络销售方面的关注程度和专业化程度。

  《中国新闻出版报》:为什么贝塔斯曼有这么好的渠道,最后没做成?会不会因为图书利润太低了,养不起在很多繁华地方的店面呢?

  俞渝:我觉得一个好的消费品牌有很大的商业前景,包括苏宁、国美,他们的毛利其实更少,但规模是他的优势,投入的资金回报率很好。好的消费品牌在中国13亿人的大市场的确有很多商机,所以你看到渠道会好过之前。而图书行业是能养得起这个渠道的。

  《中国新闻出版报》:如果贝塔斯曼做门店的话,是不是必须要开大连锁店?

  俞渝:我觉得做门店是要看总量的,上海季风、光合作用、万圣都是我们喜欢的。万圣品种尽管没有当当多,但已经非常精了,在大学区有很忠实的顾客群。上海季风的一些店品种也都非常好,相对各自不同的人群,定位不一样,但路子都很对。这是一种业态,做的很好,也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还有大店也有可能做的很好,尽管我觉得北京图书大厦购物环境不好,但品种很多。
  所以我觉得大和小都有出路,大家为什么去图书大厦,就因为东西多、全,自己的、家里人想要的都在那里。只要做的好,都会有出路。
      贝塔斯曼事件很中性

  《中国新闻出版报》:贝塔斯曼倒闭对当当网意味着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

  俞渝:很中立,肯定有一部分顾客在他那里买东西然后到当当网来,但是并没有多少,因为这些年他一直走下坡路,所以我认为也没有多少留下来。这个事情很中性,好和坏大家都很好奇,因为毕竟是世界第五大媒体,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500强企业,大家会有很多的关注点,而这个关注点就是大家都会聊聊那个地方。这件事简单概括就是一个公司没有做好,然后跨掉了。

  《中国新闻出版报》:现在当当对出版商货款结算期间是多久?

  俞渝:基本在三四个月。

  《中国新闻出版报》:当当网目前的进货形式是什么,是人工挑选的吗?

  俞渝:当当的品种多。我们基本是无差别进货,只要出版社出的全进,这样顾客有最大的挑选余地,过一段时间销售情况不好的时候再把销不出去的进行退货。到几十万品种的时候,单靠人的判断、经验挑书那是不容易的。

  《中国新闻出版报》:此前当当计划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数据做一些整理,不知道这块进展怎样?数据资源想要怎样利用?

  俞渝:数据资源最大的利用就是自己利用,因为顾客的点击数据、购买数据、今年数据、去年数据可以反映很多潜在的需求,他想要什么、有什么东西。这样不断积攒,下一次才会给顾客一个很好的提醒建议。

  《中国新闻出版报》:当当是否考虑过数据的商业价值,比如可以提供给出版社?
  俞渝:出版社基本是把当当网作为一个选题会的回音板,他们自己在上面磨合,看很多东西。但是创意这个过程跟销售不一样,创意不完全是数据导向,而销售是要数据导向的。像莫言不可能在创作之前中说我要根据数据出什么样的书,创意是需要感性的东西,而作为零售商来讲,当当是需要这些的。
 
  □本报记者 张见悦

贝塔斯曼为什么退出中国?

2. 贝塔斯曼集团的介绍

贝塔斯曼集团拥有176年历史,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是在世界上居于领导地位的媒体和服务集团。贝塔斯曼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电视(RTL集团)、图书(兰登书屋RandomHouse)、杂志(古纳雅尔G+J)、服务(欧唯特集团arvato)和媒体俱乐部(直接集团DirectGroup)等业务。2008年8月5日,索尼宣布收购贝塔斯曼所持有索尼贝塔斯曼另50%股权,成为100%美国索尼子公司,并更名回为“索尼音乐娱乐”(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Inc.,简称SMEI)。

3. 贝塔斯曼集团的发展历史

1835年7月1日,卡尔·贝塔斯曼(CarlBertelsmann)(1791年─1850年)在距特斯洛创建了C.BertelsmannVerlag,主要出版神学方面的书刊。1910年左右,成为著名传教出版商,员工人数达到80人。1930年到1950年间,出版了一些与纳粹相关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甚至反犹太主义的一些作品,成为军方的最大书籍供应商,印刷地点遍布欧洲。1941年,由于官方调整,公司不再出版神学书籍。1950年6月1日,成功建立了“书友会”这种销售模式。1956年,建立“乐友会”,进军唱片市场。1962年,建立在西班牙的书友会,开始跨国扩张。1964年,购入德意志银行的Ufa股份,进入电影和电视行业。1969年,以25%的股权参股汉堡出版社古纳雅尔,进入杂志领域。1971年,贝塔斯曼集团形成,这是一个私人有限公司。1977年,贝塔斯曼基金会建立,1993年大部分股份转移到这个基金会。1987年,全球音乐业务整合到BMG(纽约)。1995年,与AOL美国在线合作,进入互联网时代。1997年,进军中国,建立上海书友会。1997年1月,UFA与卢森堡电视公司合并,成为欧洲最大电视公司。1998年,接管兰登书屋。2000年,又与英国皮尔逊公司合并成立RTL集团。2002年,接管世界最大独立音乐公司Zomba,加强BMG的地位,使之成为世界第三的音乐发行公司。2004年7月,BMG同索尼音乐合作,成立新力博德曼(纽约)。2006年7月,股权发生变动,形成现有股权结构。全部表决权在BertelsmannVerwaltungsgesllschaft(BVG)。该次变动意味着集团自1973年以来第一次没有外界股东。2006年12月,第四家海外总代表处在北京成立。2008年6月13日宣布:终止其全中国范围内(包括北京、深圳、青岛、苏州、无锡、南京、西安等18个城市,上海八家门店除外)之36家零售连锁门店服务;同年7月7日宣布终止其中国书友会(网上书店)与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营运业务,包括仅余之上海八家门店。2008年8月5日,索尼宣布收购贝塔斯曼所持有索尼贝塔斯曼另50%股权,成为100%美国索尼子公司,并更名回为“索尼音乐娱乐”(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Inc.,简称SMEI)。2014年10月23日,据Reuters报道,贝塔斯曼集团欲以上亿美元的价格从 Vista Equity Partners 手中收购美国在线教育公司Relias Learning。这项交易正在等待反垄断机构的审批,预计将于2014年年底前完成。

贝塔斯曼集团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