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论文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2024-05-13 03:17

1. 求论文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报告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那么本校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本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作了调查。
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情况:统计结果表明,本校学生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及500元以下。其中约54%的同学月消费额在500—800元,约24%在500元以下,而伙食费又占消费额的七成以上。由此可见,我们身边的大学生消费还算合理。
通讯费用:根据问卷得到的结果,每月通讯费用50—100元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一半。花费高于100元的约占23%。月支出在50元以下的则占到约78%。即接近八成的同学通讯费用较少,所以说,大家在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
恋爱支出:调查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竟达到400元(比如送给对方名贵的礼物)。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方面令人感到忧虑。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女方全部承担和男女双方共同承担。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储蓄方面:数据表明,约37%的同学在拿到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大多数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在调查中,只有约24%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做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本校学生储蓄观念并不是很强。
生活资金来源: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的,这种情况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无法改变,但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兼职,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兼职方面:大部分学生做兼职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了增加社会阅历。
自我评价:结果显示,约5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同时不合理和非常糟糕的也占到了约29%。
结论:我们应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社会应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确立公正的市场环境,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观。

求论文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2. 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一)依赖性消费

大学生没有完全独立的经济来源,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或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同学靠自己劳动所得、奖学金或贷款,目前,大学生消费基本上仍属于依赖性消费。而且,这也正是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的特殊之处。

(二)消费缺乏计划性

很多大学生要么消费无计划,要么时有时无,不能很好地坚持,要么就只有大笔消费才有计划,大学生中消费有计划的不到三分之一。针对大学生的无计划消费,一些学者提出了冲动消费的概念。冲动消费不是必须的消费,大多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引起的消费行为。现在有一部分学生进行消费时,随意购买,凭感觉,没有计划性,也不管自己能不能真正用得上。部分大学生还比较容易受广告、促销的影响,遇到商场打折,觉得东西便宜就买,或者轻信广告,什么广告做得好就买什么,引起不必要的消费行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情绪性消费,即消费行为受心情的影响,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苦闷时,就疯狂地购物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当然,在心情大好时也会出现大量购物的情况。结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化,除正常吃饭费用外,还涉及个人发展消费、人际交往及娱乐消费、通讯上网消费和其他生活费用等。由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过程中冲动大于理性,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购买生活用品与学习资料,在生活费用方面用于饮食的费用是最重要的。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除通讯、上网费用在大学生中是最重要的,甚至个人发展消费还排在服装鞋帽、化妆品消费的后面。大学生往往咬紧牙关,压缩开支,把省下的费用,用于购买衣服或化妆品、人际交往、恋爱、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而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大学生的手机花费成了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生依赖于手机进行通讯、上网,学生除跟家里联系外主要用以与同学朋友联系以及社团或工作上的联系,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每月高额的通信、上网费用只能从其他开支中挤取或者向父母索取。由于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偶尔有借钱度日的经历,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借钱度日。

(四)理财意识淡薄

前面提到的消费无计划性,其实也是大学生缺乏理财意识的表现。有些大学生不具备理财意识,所以才会冲动消费,才会受心情、同学、朋友、家长、亲戚的影响买下对自己没有太多用处的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个月生活费所剩无几,甚至花光光,甚至有借钱度日的时候。缺乏理财意识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不会管理自己的钱财,很大一部分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有盈余,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马上花光。另外,一半以上的学生一直没有记账的习惯,学生一直保持记账的习惯且从未间断过的学生人数不到十分之一。

(五)独生子女存在高消费现象

独生子女在高消费水平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疼爱或者是溺爱,往往给独生子女高出非独生子女很多的生活费,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让他买什么,完全不考虑价格或者家庭的经济能力,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现象的发生。

3. 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有哪些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及原因
当前大学生出现消费节奏快、交方式快捷、追求时尚、前卫,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等特点,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
(一)消费节奏加快、消费方式快捷
据我院调查,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对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减少了,对消费品的购买和更新的速度加快。从实际情况看,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娱乐方面的消费过高,已明显的超出了大学生正常的消费轨迹。如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个月约支出1000-1500元,最少的也有800元,最高的达到几千元。他们认为,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进行物质投入,经常是把握不住适度消费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快捷的交易方式,大部分学生拥有银行卡,交通IC卡。各类打折卡等,刷卡消费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崇,如今网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消费方式,网购的省时、快捷、方便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
(二)、追求时尚和新潮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商品不仅蕴含经济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随着科技高速发达,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竞争,人们而更多地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势。品牌代表的“质量”的权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权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者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浮躁心态向更趋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为较成熟的价值取向。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而日趋成熟。当他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超消费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最新的调查表明:80%受访学生选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名牌产品。追求名牌,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观点,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品质,重名牌,有品位的生活的需求与消费观念。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如为了追求一款手机或者换上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
(三)、追求个性化、多样化
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样个性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可以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运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
多样化,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被有的研究者称为“通俗的、一次性的、消费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这种解释描述了大众文化的某些特征。其中“年轻的”直观上使我们都会意识到:大众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烘托和鼓噪。
(四)攀比心理突出,且消费者(大学生)间差异较大
有些大学生虚荣心很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一件名牌服装,情愿节衣缩食,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个别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谎称学习费用开支增大,再次向节俭的父母伸手,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虚荣心的膨胀,又极容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最后导致人格上的缺陷。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加剧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在校园内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但也有富裕的学生,如上述一样,他们消费得起品牌名牌,每月的生活费非常庞大,且大都来自于父母的支持。
(五)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以上消费特点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消费观受到严重的冲击,形成新的消费观。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向的倾向。当学生家庭经济可以满足较高消费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这只是社会因素。但是家庭因素也影响着他们的消费特点。我国家庭的独生子女化越来越明显。家长从小都把自己的孩子作做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孩子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的政策。这就加剧了消费攀比心理;然而学校的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特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比较重视对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素质的,而对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置之不理或知之不多。另外,不断恶化的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催化剂。当然,大学生本身也存在一些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有没有理财的经验,故而到了原理家园而独立生活时,就不能正确合理地支配生活费。
二、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对消费文化方式的正确引导
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寄希望并依赖于社会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摒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生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特点。
(二)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
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权的同时要注意“家情”的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三)切实重视对大学生争消费观的培养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应包括: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强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反对及时享乐、奢侈腐化、挥霍浪费等消费主义观;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等等。说到底,消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消费道德观点。

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有哪些

4. 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

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5. 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行为和生活状况?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您密切关注网络秘书基地!
  二、问卷情况。
  本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2.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打工目的方面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网上秘书网将竭诚为您服务!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
  3.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4.自我评价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浙江秘书网期待你的访问!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克服攀比情绪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2.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

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行为和生活状况?

6. 大学生消费不当的原因?

大学生消费不当我觉得是很少一部分的,虽然说可能每一个学校里面都有这样的大学生。
然后,原因我看无非就是买一些贵重的东西。比如买笔记本,然后又买手机,完了还要给女朋友买礼物。每个月送个礼物还是要的吧。
但是呢,像是我们朋友之间,大学生贷款的事情也是经常提到,我这边就提到过那种已经被催债的给威胁了的,而且还威胁这个人的朋友。把这个人欠钱的事情居然直接发到他的朋友的手机上。然后就被那个人的朋友报警了, 好像后面学校出面解决了。不过大家顶多是讲这个大学生怎么去这样借贷。大家都觉得这个催债的活该被警察抓。
我想能消费不当的,大多是都是要面子要得不行的。我自己用的手机还是oppo r9s。也不会怎么样啊,现在用苹果又不能体现说你有本事,分期一下只要有稳定收入的都能买,一个月200元谁付不起?(iphone 11还有之前的型号都降价了)

7. 大学生过度消费,不理性消费的例子,越多越好

1、请客吃饭。
“我请你吃饭”是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或是嫌饭堂的饭菜不合口味,隔三岔五地下馆子,一些人就是这样吃穷的。真正的感情不是吃出来的,既然选择了一个地方就要适应它的风土人情,包括食物。
2、疯狂购物。
购物狂,这主要出现在部分女生身上,逛街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漂亮,一次又一次买回一大堆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最后大部分都用来压箱底。
3、信用卡,眼不见,没底线。
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又导致我们盲目消费,刷卡的时候完全不晓得自己还剩多少钱,直到在柜员机前点击余额查询键时再如梦初醒,还是一个恶梦。
4、谈恋爱。
上百元一束的玫瑰,生日礼物要有分量才能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其实简简单单的浪漫也能打动人心,况且真正爱你的人应该不会希望花费那么多不必要的金钱反而要委屈自己节衣缩食过生活。
5、追求名牌。
高档消费品,无意义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一些穿的用的都要求名牌,其实大可不必,学生还都是花父母的血汗钱,东西能满足需求就好,不该浪费。



扩展资料
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选树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方面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盲目消费

大学生过度消费,不理性消费的例子,越多越好

8.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消费差距较大,出现两极分化。大学校园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父母收入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家庭困难的学生与条件优裕的学生消费差距逐渐拉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些学生仅可以解决温饱,而有些同学是顿顿大鱼大肉,铺张浪费。
        二是大学生之间容易出现󰀂攀比现象 。大学生中的攀比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他们不再是中学时的比勤奋、比学习成绩、比文化素质,而变成了比吃、穿、用、打扮。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有了更多的钱供自己支配,但是大学生的自制力还很欠缺,自己对钱的控制力很薄弱,因而造成了大学生盲目地乱花钱:今天你买了一件名牌衣服,明天我就买一套;你买一个时尚的手机,我会买一个更新款的;你买个MP4,我就会买个MP5;你做了个直板离子烫,我会做个大卷;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父母好不容易凑足用来交学费的钱挪作他用,买手机、买电脑;还有的同学将助学金、奖学金用于穿着打扮买奢侈品上。真是󰀂一群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养活了一大群商家。 
        三是理财观念与理财能力缺乏。大部分大学生首次拥有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力,往往表现为不会理财。󰀂∀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 [3]他们花起钱来如流水,无限度、无计划,有时一个月就会花掉一学期的生活费,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费用。到学期结束时,大部分同学都是消费严重超额,但钱都用到哪里去了,连自己也不清楚;略有节余的同学也力争在回家时将钱花完,缺乏储蓄意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