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2024-05-19 05:25

1.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来源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指的是一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心理现象,即预言本身是假的,但它被说出来、被相信,以至于最后预言成真。俄狄浦斯效应也叫“自我实现预言”、“自证预言”。
俄狄浦斯在先知的揭示下,终于探明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亲生儿子。“为丈夫生下丈夫,为儿子诞下儿子”的伊俄卡斯忒羞愤难当,上吊自杀。而俄狄浦斯难以承受悲剧的命运,在痛苦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国家四方漂泊。

故事梗概
希腊传说中的底比斯国王。他无意中证实了在特尔斐的神谕,即他将杀死亲生父亲并娶生身母亲。他由科林斯国王波吕玻斯抚养长大。在一次路边争吵中,杀死了亲生父亲拉伊俄斯,之后,他因说破了斯芬克斯(Sphinx)的谜底而被拥为底比斯国王并娶他的母亲为妻,即孀居的王后伊俄卡斯忒。
真相大白之后,他母亲自缢而死,他则自瞎其眼,并把自己流放出国。这个故事是索福克勒斯最有名的悲剧的主题。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2.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是一个对于现实的错误认知会导致新的行为发生,从而促使原来的错误设想成真。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卡尔·波普的政治思想基础是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其中核心论据就是对历史预测可能引发“俄狄浦斯”效应。

卡尔·波普在思想界被尊称为“开放社会之父”,他的政治思想基础以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为基础。其中,他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预测,不仅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会重复的,不存在规律,而且还有关于“俄狄浦斯效应”的论断。
因为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的事件,这种影响或者会引起被预测事件,或者会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卡尔·波普把这种影响称为“俄狄浦斯效应。”

3.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是心理学术语,为卡尔·波普的政治思想基础是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其中核心论据就是对历史预测可能引发“俄狄浦斯”效应。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

俄狄浦斯效应对历史决定论的否定 
卡尔·波普在思想界被尊称为“开放社会之父”,他的政治思想基础以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为基础。其中,他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预测,不仅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会重复的,不存在规律,而且还有关于“俄狄浦斯效应”的论断。因为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的事件,这种影响或者会引起被预测事件,或者会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卡尔·波普把这种影响称为“俄狄浦斯效应。”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4.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来源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指的是一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心理现象,即预言本身是假的,但它被说出来、被相信,以至于最后预言成真。俄狄浦斯效应也叫“自我实现预言”、“自证预言”。
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

对历史决定论的否定
卡尔波普在思想界被尊称为“开放社会之父”,他的政治思想基础以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为基础。其中,他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预测,不仅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会重复的,不存在规律,而且还有关于“俄狄浦斯效应”的论断。
因为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的事件,这种影响或者会引起被预测事件,或者会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

5. 俄狄浦斯效应的介绍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卡尔·波普的政治思想基础是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其中核心论据就是对历史预测可能引发“俄狄浦斯”效应。

俄狄浦斯效应的介绍

6. 俄狄浦斯效应是什么 俄狄浦斯效应说明了什么

1、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卡尔·波普的政治思想基础是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其中核心论据就是对历史预测可能引发“俄狄浦斯”效应。
 
 2、俄狄浦斯的悲剧显示了命运的强悍有力,他一家子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行为又导致神谕得以应验。如果拉伊俄斯不知道神谕,也许就不会弃婴;如果俄狄浦斯不知道神谕,也许就不会离开科林斯;如果......历史很难假设,也许在另一条历史路径中会有更加狗血的剧情(俄狄浦斯一家子怕的就是这个),也许这本来就是神明设计好的很大一局棋。

7. 俄狄普斯效应是什么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娥卡斯忒得到一个神谕,说他俩的儿子将来是要杀父娶母的,为了避免这个神谕的应验,国王和王后将自己亲生的儿子两个脚跟刺穿,并用绳子缚住,差牧羊人把他丢弃到荒僻的山峡中让其饿死或者喂狼,但牧羊人不忍心残害这可爱的孩子,把他交给了另一个牧羊人,另一个牧羊人又把孩子送给了波吕玻斯的国王,被波吕玻斯国王和王后当作亲生儿子抚养。而俄狄浦斯长大以后,同样得到了自己将来要杀父娶母的神谕,为了避免应验这个可怕的神谕,他离家出走,流浪到他的出生之地忒拜王国,在一个十字路口,竟不意杀死了与自己邂逅相遇的生身父王拉伊俄斯,随后又在忒拜城门外的悬崖下除掉了大量吃人的人面狮身美女怪兽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国王并且娶了自己的生身母后伊娥卡斯忒为妻,从而应验了自己一直在努力避免应验的那个可怕神谕。
显然,杀父娶母这个神谕的应验,完全是由拉伊俄斯与俄狄浦斯父子俩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俩的心理都过于虚弱,父子俩本来为了避免神谕应验所采取的行动,却恰恰促成了神谕的应验。这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对未来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未来的变化。社会进程与自然进程不同,在自然领域,上天不会因为人们预言要地震就发生地震,也不会因为人们预言不会发生地震而不发生地震。社会进程渗透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人们的心理预期是推动社会变化的最直接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由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预期统治着,而这种心理预期的形成,则是千千万万个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把社会历史领域中这种预期影响被预期事物的现象称为“俄狄浦斯效应”。对于那些悲观的心理预期,我们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你怕鬼了,鬼就会找上门来”,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最直观的关系看,社会经济变化的推动者就是心理预期,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股票市场,如果股民们都预期三天以后股市会下跌,那么第三天大家就会纷纷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市真的下跌。
上述是经济领域发生俄狄浦斯效应的例子,社会政治领域也同样。在我国历史上,两千多年以来,每一次皇朝的更迭,几乎都伴随着“慧星袭月”、“母鸡司晨”、“青龙绕梁”之类的各种异象,这些异象引起了种种传言。陈胜吴广在起义前,一面把写有“陈胜王”三字的布帛放到鱼肚子里,另一面派人半夜到附近的神祠里假装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意在士兵中引起陈胜将要起义成王的心理预期。东汉黄巾起义时,巨鹿人张角的太平道教四处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暗示汉皇朝的崩溃已成定局。清末“长毛乱”前夕,洪秀全和冯云山他们也宣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太平天国”即将降临中华大地。这些传言之所以能够起作用,恐怕不在传言本身,而在于能够使传言得以起作用的社会现实,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在人们中间引起了一种普遍性的心理预期,这是俄狄浦斯效应起作用的真正原因。

俄狄普斯效应是什么

8. 俄狄浦斯效应≠俄狄浦斯情节

谈到“俄狄浦斯效应”,人们总会把其与“俄狄浦斯情结”相挂钩。
  
 虽然两者都与俄狄浦斯的悲剧有关,但其实际表示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信大家对“俄狄浦斯情结”都比较熟悉。
  
 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是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
  
 相传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子因应验一个神谕,无意杀死生父,娶母为妻。弗洛伊德借此论证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儿童在性器期(3~5岁)男孩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到了青春期,这种冲动还会出现。直到有了性爱对象才会获得解决
  
 那么什么是“俄狄浦斯效应”呢?首先了解一下俄狄浦斯的故事。
  
 据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而俄狄浦斯长大以后,同样得到了自己将来要杀父娶母的神谕。为了避免应验这个可怕的神谕,他离家出走,流浪到他的出生之地忒拜王国。在一个十字路口,竟不意杀死了与自己邂逅相遇的亲身父亲拉伊俄斯,随后又在忒拜城门外的悬崖下除掉了大量吃人的人面狮身美女怪兽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国王并且娶了自己的亲身母亲伊俄卡斯忒为妻,从而应验了自己一直在努力避免应验的那个可怕神谕。
  
 然而这个故事的吊诡之处在于:
  
 1.假若当初拉伊俄斯不相信神谕,那么,俄狄浦斯就会在他和妻子的抚养下长大,就绝不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
  
 2. 假若长大后的俄狄浦斯不相信神谕,那么,他就不会离开养父母,也就不可能回到忒拜,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
  
 然而正是因为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都相信了这个预言,才让这个预言一步一步成了真。这就是“俄狄浦斯效应”。
  
 “俄狄浦斯效应”指的是这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现象,最早出自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36年一次题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演讲,1944、1945年间部分的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 正式成书出版是1957年。
  
 社会进程渗透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人们的心理预期是推动社会变化的最直接的动力。
  
 我们能在多个领域看到“俄狄浦斯效应”的表现。
  
 经济领域的表现从最直观的关系看,社会经济变化的推动者就是心理预期,典型的例子就是股票市场,如果股民们都预期三天以后股市会下跌,那么第三天大家就会纷纷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市真正的下跌。
  
 社会政治领域的表现在我国历史上,两千多年以来,每一次皇朝的更迭,几乎都伴随着“慧星袭月”、“牝鸡司晨”、“青龙绕梁”之类的各种异象,这些异象引起了种种传言。东汉黄巾起义时,巨鹿人张角的太平道教四处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暗示汉皇朝的崩溃已成定局。清末“长毛乱”前夕,洪秀全和冯云山他们也宣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太平天国”即将降临中华大地。
  
 这些传言能够起作用之处,恐怕不在传言本身,而在于能够使传言得以起作用的社会现实。 这就是“俄狄浦斯效应”起作用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