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

2024-05-16 18:22

1. 滴滴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

滴滴事件这次闹得很大,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来谈谈事件的细节。
  
  首先滴滴在美股上市,没有敲钟,没有剪彩,总之就是一切非常的低调,低调到了异常的程度,这其实说明它心理清楚从国家层面来讲,这个是很严重的,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不久国家有个规定,中国的所有的大数据储存重心必须在国内,比如特斯拉在中国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运算有很多用处)必须设立在中国境内,这个没得商量。大家知不知道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安全隐患啊,比如我们举例吧,某白领经常打车,大数据通过采集就可以大概推断出其住址,办公地址,经常出入的场所,这是针对个人,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大数据杀熟来针对这个白领,那就是她现在要打车,每周平均打车20次(次数很多),用的手机是苹果12(经济能力较好)就可以直接加价。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 科技 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新闻越短,事情越大,所以这次滴滴怎么收场?绝不是简单的整改,这是国家安全问题,大家经常听到美国领导说网络安全,国际安全,从而排斥华为的5G技术,这是无稽之谈,但是滴滴这个事情就是实打实的大数据收集,运算后可以推断出很多东西,股市今天也有相关网络安全的个股涨停,只是还没怎么成气候,后续可以看看这个版块会不会发酵吧。#股市分析# #A股#

滴滴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

2. 滴滴使用用户数量下降,为何还表示滴滴公司正在走向“胜利”?

滴滴打车一直是领先企业,但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滴滴发生了很多事情,而且还在不断改进。根据最新报道,滴滴遇到了困难。有报道称滴滴的用户数量正在减少,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滴滴公司正在走向“胜利”?
1、更多的打车软件盛行
经常周游全国的人,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可以提供出租车服务,比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美团。以高德地图为例,它整合了包括滴滴在内的多个旅游品牌,有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单独安装一款滴滴应用。

2、软件被卸载
对于大多数在线预订汽车的用户来说,客户已经稳定地使用滴滴软件好几年了。在补贴战争中,一群忠诚的用户愿意追随。如果你想叫一辆车,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开滴滴,那些常用的会放在首页,但是现在新手机的使用,他们正在形成卸载滴滴客户端的新习惯,这种客户端越来越少被使用。

3、高德地图的竞争优势
高德是业内第一个推出“融合平台”的企业,高德地图发布了一站式公共旅游服务平台,该平台已经与首约汽车、曹操出行、神舟专车服务等旅游平台服务相连接。通过这项服务,高德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增加了自己的价值。根据今年数据,高德地图的市场渗透率为45.8%,美国集团为32.9%,滴滴出行为14.6%。高德地图在交通信息采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滴滴用户的数量确实要少得多,因为高德的出现正在瓜分滴滴的比例。滴滴有可能在未来占据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然后也许其他平台真的可以取代滴滴。

3. 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到不足80亿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么看?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本身就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后续发展,滴滴出行也会受到中概股退市危机的影响。
对于滴滴出行这样的企业来讲,当滴滴出行想要到美国上市的时候,滴滴出行的行为本身就不合理。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滴滴出行的系统中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用于审计工作的话,这个行为本身就会严重伤害用户的个人隐私,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用户的权益受到伤害。在滴滴出行从美股上市失败以后,滴滴出行的综合市值也在进一步降低。
滴滴出行的综合市值已经不足80亿美元。
在滴滴出行刚开始上市的时候,因为很多人非常看好滴滴出行,所以愿意购买滴滴出行股票的投资者也非常多。在此之后,滴滴出行没有办法提交相应的审计资料,这也意味着滴滴出行将会正式从美股退市。在此过程当中,包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纷纷抛售滴滴出行的股票,滴滴出行的综合市值总值缩水到了80亿美元。
很多人本身就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后续发展。
对于众多投资人来说,因为滴滴出行基本上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消费潜力,同时也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后续发展。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里,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很多中概股随时有可能会从美股退市,所以很多中概股的股价确实不够理想,有些股票的市值甚至已经缩水了90%以上。
总的来说,滴滴出行只不过是众多中概股中的一个个例而已,如果想要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话,美股市场可能已经不是中概股的优先选择。对于滴滴出行来讲,寻求新的业务突破将会是滴滴出行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到不足80亿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么看?

4. 滴滴下架,大数据杀熟中互联网巨头将无一幸免?

  周末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就是滴滴遭遇集体下架,这样的处罚来自权威部门国新办。而对于前期的阿里巴巴还是其他的互联网巨头反垄断也好,这一次的滴滴显然更加严峻和紧张。那么这些事件背后我们应该得到几点深思? 
        第一、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应值得警惕,因为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所有的互联网运营模式都是搞的模式创新而已,将传统生意模式嫁接互联网平台。前期采用大规模烧钱模式抢占市场,最后再进行大数据杀熟。形成垄断经营后肆无忌惮的加价、杀熟、肆意妄为。 
     第二、举一反三,近年来凡是赴美上市的企业风险很大。   一者来自于不稳定关系的承压,二者来自于内部政策压力。近年来中概股大部分走势均不理想,除了新能源 汽车 方向外,以阿里、京东、好未来等为代表的众多中概股表现很差。这其中除了行业本身发展至瓶颈期所遭遇的政策强监管外,不稳定的关系也是一大原因。 
     第三、对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投资我们均应保持警惕。   对于今天的市场而言,指数在长阴之后展开修复,这样的走势基本合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日走势从基本结构来看不能是认为完全止跌企稳,真正的指数止跌仍需等待多重信号。 
    但对于板块轮动而言,市场的七月特征就更加明显,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轮动上涨的除了景气度超高的半导体方向之外, 科技 整体表现不错,其中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均有轮动。其次锂电上游材料与有色金属概念叠加掀涨停潮,锂电联动的新能源 汽车 方向表现突出,包括光伏新能源材料端也呈现良好的资金介入。 
       所以,七月整体市场格局依旧呈现震荡是大概率事件,而市场上涨的确定性主线则是围绕高景气度板块半导体 科技 +锂电+光伏+高端制造方向展开,主要驱动力则来自于业绩预增的推动。所以,目前我们需要在股指回踩后,积极寻找相关行业中位置偏低方向的堆量滞涨个股,业绩表现也是重要一环。 
    在市场的特殊阶段,一定要通过对市场的梳理细致发现市场的主流方向以及资金轮动轨迹。复杂轮动的背后体现的是市场具备一定持续性的资金流入痕迹,这个更多在于对盘面的观察和对行业和重点个股的梳理上。今年的市场极度分化,其中以中国平安、万科、三一重工、海螺水泥、伊利股份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蓝筹股不断创新低,体现了市场资金更加偏好具备业绩弹性空间的成长股。而赛道的优势在年度市场中不断深化,其中医美、CRO、锂电等均是市场的王牌赛道。因此,深耕赛道研究、轻指数、重方向。 

5. 8年亏损超500亿元,滴滴的“称王”之路在何方?

  作者:里斯战略定位咨询高级分析师 赵婉旭 
   滴滴近期的动作频繁:宣布三年战略、独立旗下多项业务、重启“快的”、打造网约车界的拼多多“花小猪”、加速海外市场的投资布局。但无论是企图通过线上化不到10%的出租车市场、渗透率不足15%的下层级市场,抑或是扩大海外市场规模,没有跑通的盈利模式再复制到更大的市场也只能是扬汤止沸。
    滴滴重构打车模式、开创新物种,出生就已经站在心智的制高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滴滴似乎应该是躺着赚钱,等着顾客上门。但现实却是,美团跨界“打劫”网约车市场,滴滴也无法避免烧钱“守城”,用户随意切换叫车软件,哪个补贴多用哪个。
   滴滴也过得不尽如意,究其根本,笔者认为滴滴在这场防御战中存在两个重大风险。
   在十一等节假日出行或是陆家嘴的下班高峰时,滴滴快车动辄上百人排队,几小时叫不到车的现象屡见不鲜,用户不得不转移到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同步叫车,反而响应更快。同样以上海为例,相同的路程,滴滴快车的价格往往比美团打车贵15%,高峰时段,更有0.2-1倍不等的临时加价率。
       图注:陆家嘴工作日晚18点到23点,滴滴快车的叫车等待时长基本都会超过一个小时,排队100辆车以上,雨天的情况往往更加糟糕。
   滴滴借助互联网渠道的兴起,改造并颠覆着传统的出行模式。相对于传统巡游出租车, 其诞生的根本价值就是解决打车难的问题。 也正是2012年的第一场雪,给了滴滴第一次机会。
    相对于老品类,互联网平台天然具备“多、快、好、省”的优势,选择多、便捷、服务好、有补贴,这是消费者最初选择网约车的理由,也是网约车的第一性。 若忘记出发时的理由,在根本属性上持续落后于竞争对手,滴滴的心智首选也会慢慢成为空中楼阁,看得见摸不着。反过来看,美团也正是抓住了品类的核心属性,轻易蚕食着领导者的市场。
   对滴滴而言,防御战的后半程需要做的是从‘心智首选’到‘心智首选+物超所值‘。
   1885年,佐治亚州的药剂师Dr.John.Stith.Pemberton(约翰·彭伯顿) 酿造了一种加入了古柯叶(Coca)的葡萄酒,用以缓解南北战争时负伤老兵的吗啡成瘾。由于美国禁酒运动,他用苏打水替换了酒精,可口可乐(CocaCola)就此诞生。
   经历了逾百年的发展,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全球市占率近五成的最畅销饮料单品,每天大概有17亿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作为可乐的发明者,可口可乐不仅仅占据了心智首选的位置,构建起品牌强大护城河的还有其物超所值和无处不在。
   "品质是定位的基本前提,如果品质差,你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高品质”本身是一种认知。 
   滴滴有两条路可以走,
   但从现状来看,滴滴似乎不得不选择第二条路,这也是对手给滴滴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心智中的滴滴,除了具有第一家或是最大规模的网约车平台的认知外,它本身到底好在哪?滴滴是叫车响应最快的平台么?滴滴是服务最好的平台么?滴滴是性价比最高的平台么?经常使用网约车的读者心中应该已有答案。
   相反,竞争对手正在慢慢占据心智中的空位,给出消费者选择他们的理由。
      高德对应了“选择多”,美团对应了“性价比”,首汽则是“安全”,神州是“服务好”。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快速思考下的消费者可能会给滴滴第一次机会,但在面临对手强势进攻时,没有差异化优势的滴滴难有还手之力。这也是其在屡次遭遇对手打击时,只能频频陷入价格战的重要原因。
    从心智中的哪一个点突破,占据心智中的什么位置,并提供与之匹配、能承担得起的产品是滴滴下下半场巩固、扩大其领导地位的重要课题。否则,滴滴将长期、不断陷入与前期同样的困扰。 
   也许是迫于资本压力,滴滴不断扩大版图,试图讲述更宏大的故事,从2018年开始,滴滴在主营网约车业务之外,先后涉足了金融服务、货运、外卖、共享单车、租/买车、代驾、跑腿、社区团购,甚至 旅游 等业务。
   3年来,滴滴的业务边界一次又一次被打破。
   业务不断横向延伸,步子越迈越大,滴滴真的准备好了么?
    滴滴近几年在业务上的快速拓展带来三大问题: 
    1. 进入不具备主导性战略机会的市场,拖累企业发展; 
    2. 主战场仍在烧钱、打防御战,抢别人生意的同时大本营却在被动摇; 
    3. 滴滴品牌边界愈发模糊,品类代表性逐渐被稀释。 
   在传统行业尚存在两匹马的竞争,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2018年初,在美团杀入出行市场后,滴滴也开始涉足其占比最大的外卖业务,然而,烧了10亿后暗淡退场。彼时外卖市场已经有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提供同质化服务的滴滴的结局从入局开始就不难预料。 基于现有场景的平台化延伸,企图用一张大网网罗所有生意,而忽视主导性品类机会,短期可能有利,但长期一定有害。 滴滴外卖不但没有为主干输血,反而大量失血。除了已被验证的外卖业务,其在每个细分市场都面临强大的对手,跑腿市场里的达达、闪送,货运市场的货拉拉、快狗,单车市场里的哈罗,虚胖的滴滴存在被逐个“肢解”的风险。
      主战场仍在烧钱守城,前述主干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尚未解决,滴滴仍存在被其他网约车平台分化市场的巨大风险。然而,企业现阶段资源过度分散,快速、盲目延伸,导致枝干脆弱的同时根基又被动摇。
    另一方面,滴滴品牌仍需瘦身。 从子品牌“礼橙专车”、“青菜拼车”、“青桔单车”、“快的新出租”到青桔单车独立APP,再到完全独立运营的“花小猪”,滴滴逐渐向多品牌布局迈进。但滴滴离说清自己是谁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滴滴网约车、滴滴跑腿、滴滴货运、滴滴代驾,滴滴难以和消费者解释滴滴究竟是什么,其“最大网约车品牌”的心智认知也随着业务延伸不断被稀释。
    在延伸领域有强大品牌的时候,消费者心智中已经有所倾向,做的多不如做的精,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心智优势反而会成为其业务拓展的最大阻碍。 
      网约车市场足够大,滴滴真正要做的是 在核心业务上迭代产品、不断进化,将优势极致化,甚至自我攻击,成为真正的网约车品类之王。在主干地位稳固后,再寻找下一个具备主导性的战略机会,聚焦发力。    
   对滴滴来说,起点已经是很多品牌的终点,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初恋情人、世界第一高峰、第一瓶可乐都很难从记忆中抹去。第一个进入顾客心智胜过提供最好的产品。
   滴滴不断犯错却依旧能够守住王座,恰恰是因为心智的强大力量。身为领导品牌在已占据心智制高点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容错机会。但美团不是偶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搅局者。滴滴若不解决上述两大问题,在战略方向上持续犯错的话,依然存在被对手拉下王座的巨大风险。

8年亏损超500亿元,滴滴的“称王”之路在何方?

6. 滴滴迎来最强对手!全国用户已超1.3亿,或将成为网约车大赢家!

滴滴迎来最强对手!全国用户已超1.3亿,或将成为网约车大赢家!
  
 随着互联网和 科技 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其中网络约车出行的出现就是改变之一。说起网约车,我们不得不说到当初领先这个市场上的霸主——滴滴出行。当时的滴滴出行可谓是风靡一时,多数人首选出行绝对是滴滴。但是没有想到火爆一时的滴滴出行因为自身频频爆出安全隐患的原因,开始节节败退,不得不开始自我整改。
  
 
  
 而当滴滴出行开始自我整改的时候,就有不少的网约车平台冒出了头,比如说哈啰出行、曹操出行等等,都想要趁着滴滴整改的阶段彻底拿下网约车的市场。而在这其中,就有一个风头正行的嘀嗒出行。说起嘀嗒出行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了,在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网约车公司,而是一个团购网站。不过因为创始人过于谨慎,错过了团购发展的红利时期,因此在团购这上面嘀嗒出行并未有任何好的发展。在这个时候,创始人选择另走他路,进军到当下很火爆的网约车领域。
  
 
  
 不过在初期,嘀嗒出行依旧没有迅速的抢占市场先机,导致了很多的业务都被其他的平台瓜分。幸运的是,这并没有给嘀嗒出行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依旧坚持做自己的拼车服务。没有想到,这个行为倒是让嘀嗒出行在一众平台中脱颖而出,站稳了自己在网约车平台中的地位。而随着滴滴出行的负面新闻不断爆出,嘀嗒出行的创始人也开始转变了自己的布局,在拼车服务的基础之上,又开始拓展出租车的市场,推出了出租车以及顺风出行等等的业务。
  
 
  
 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现在的嘀嗒出行目前已经拥有1500万的车主和1.3亿的用户。而在在这次疫情阶段,该平台更是联合京东开始在全国布局,在31个省份布局下了2118个出租车的线下点位,通过给顺风车主以及出租车车主提供免费的消毒服务,迎来了更多的平台用户。值得一说的是,在出租车这个领域上,嘀嗒出行更为的优秀,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86个城市开通了嘀嗒出行的出租车服务,有超过90万的出租车司机选择加入了该服务。也正是因为这种和其他平台不同的差异性布局战略,让嘀嗒出行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国内第二大网约车平台,也成为了滴滴出行的最大竞争对手。
  
 
  
 但嘀嗒出行能否超越滴滴出行还是很难说,毕竟现在的滴滴出行在整改之后已经以一个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它的实力同样不可估量。而且滴滴出行的优势在于快车和专车市场,这两点都是嘀嗒出行不具备的。所以编编认为,嘀嗒出行想要超过滴滴出行还是很难。当然了,现在的局面对于嘀嗒出行来说占尽了优势,如果说滴滴出行在之后再被爆出什么负面新闻的话,嘀嗒出行就可以顺势而上,成为领先者。不知道,对于此事你们如何看待呢?你们认为未来的网约车领先者会是谁?

7. 滴滴出行全面下线!如数据被美掌握,后果很严重

   
       6月30日,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在美纽交所低调上市,股价发行价为14美元/股。之所以说滴滴是“低调”上市,主要还是因为其在上市之前,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市之时也没有邀请嘉宾、敲钟等,但是,滴滴的上市,真的很不低调! 
     7月2日,国家网信办正式宣布,滴滴存在严重违法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对其进行安全审查,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  
        让人没想到的是,网信办发布公告之后,苹果App Store、国内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均对滴滴出行做出了下架处理。  
     除此之外,7月8日,滴滴官网也关闭了滴滴出行APP的下载入口!  
     随着滴滴出行APP被下线,滴滴股价遭受到了巨大波及,仅7月6日一天,股价跌幅高达20%,市值蒸发145.8亿美元,约合950亿元人民币。  
        对于滴滴被网信办安全审查,官方的说法是其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但坊间流传的确实滴滴为了能够在美顺利上市,将其收集到的大数据交给了老美。如果真的如传言那样,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数据真的被老美掌握,后果比通话被监听更严重! 
    使用过滴滴出行的用户都知道,我们只要在APP界面上填上目的地,网约车司机就能在我们下单的十米内接到我们,其定位非常准确。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某用户经常使用滴滴出行到某个地方,那么,这个规律就会被记录下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数据。那么,拿到这份数据的人,就可以通过研判,知道他将会在未来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而且多久会去一次。 
     如果是普通用户还好,如果是身份地位比较重要的用户呢?他的竞争对手,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份大数据对他进行研究呢?有时为了竞争的胜利,他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利用这份大数据,对其实施一些不友好的行为。  
       想必不少朋友比较喜欢看抗日时期的谍战片,电影里的主角都会通过分析对手的行动规律,然后制定行动方案,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俗话说,艺术高于生活,但它却来自生活! 
     如果我们的对手掌握了国人的生活规律方式,其后果恐怕要比某个人与他人的通话要严重得多得多!  
        滴滴作为国内出行领域的“一哥”,其用户高达5亿,日订单量超过4000万单,可以想象到,它的这份大数据,每天会记录中国多少个地方,如果被他国的情报部门拿去分析,那我们在他们面前,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我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国只能望其项背,谷歌前CEO早在去年就曾表示:   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我国在这方面的崛起。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为了自己的私利,将这些技术还有收集到的大数据交给老美,那岂不是做到了别人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  
        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他们不是慈善机构,盈利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但笔者也希望,这些企业在盈利的同时,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滴滴出行全面下线!如数据被美掌握,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