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时代到来的时候,人类将会怎样

2024-05-12 17:12

1. 当机器人时代到来的时候,人类将会怎样

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会给人类的就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专家言简意赅

当机器人时代到来的时候,人类将会怎样

2. 人类若开创未来机器人时代,那人类的繁荣还能走多久

年来,机器人取代人类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个比较火热的话题。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因为多数机器人都只会做一些流水线上的简单工作。但是,软银的机器人Pepper竟然能够向顾客推销手机,还能提供一条龙服务。这让很多人觉得“狼真的来了”,机器人在工作中真的会取代人类了。


实际上,这种担心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据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马丁学院联合发表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自动化的崛起和3D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纷纷鼓励企业将制造业务回迁。中国、孟加拉国等国家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过早去工业化”风险。


其中,埃塞俄比亚有85%的工作岗位面临自动化的威胁,而中国和印度分别有77%和69%的工作岗位面临着被机器人剥夺的风险。


这组数据显示出了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制造业,许多公司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机器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机器人不用发工资,也不用考虑任何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节省了金钱;


  机器人工作起来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不用休息,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时间;


  机器人不会有情绪,就算给它们施加再大的压力,也不会像某代工厂的员工被逼到跳楼,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精力;


  机器人工作起来准确度极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


  机器人不存在工种局限性,只要设置好了程序,任何危险的、繁重的工作都能轻松胜任。




除了机器人拥有的种种好处之外,各家企业对机器人青睐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招人难。尽管许多珠三角制造企业给出的待遇都是“月收入5千起,高级单身公寓,配有空调、WIFI、健身房”,但是依然招不到人。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苗圃表示:“我们在两个星期之内,我们要招2000人,这是非常难的,不是一下子能招得到。还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待遇应该说不错的,无论从福利还是工资都不错”。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很多人不再背井离乡;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90后表示:“不愿意做知识含量低的重复劳动”。


对于这种现象,企业老板也看的比较透彻。唯美陶瓷董事长黄建平认为:“招工最难的工种是那些需要出体力的,比如说像搬运工,像包装工,这些工种的话,90后这些新的工人他们不太愿意从事这些重体力劳动,你给再多的钱他们也不愿意从事这一类型的工作”。


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器人逐渐成为了制造业的主力,并且有向着更加高端复杂的工作进军的趋势。机器人取代人工,到底是在消灭人类还是在解放人类?在机器人工作能力提升的时代,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二、机器人可能会抢走人类饭碗,但也会促进人类进步


其实,机器人取代人,并不是“将来”的问题,而是百年前就已经历过的历史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纺织业。


大机器的出现使得人工需求量急剧缩减至原来的2%到5%,而效率的提高导致了剩余产品量的增加,直接提升了对外倾销的需求,这也是近代史上西方对我国进行侵略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一直以来,机器人取代人的说法就甚嚣尘上。虽然人们认为这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有外媒称,最近几年的科技突破,使机器人逐渐能够模仿人的思维。因此,机器人也拥有了从事知识性和服务性工作的能力,而不再只是局限于工厂流水线和事务性质的工作。


此外,在大多数人看来,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去年,《纽约时报》、CBS新闻频道和凯泽家族基金会联合对25岁到54岁年龄段的无业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在具备求职意愿的受访者中,有37%的人认为,他们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导致的机器换人。


与美国相比,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速等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可以预见,随着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岗位的范围逐渐扩大,许多从事最底层工作或是简单的脑力劳动工作的人将会面临着失业问题,也会让工作变得更加难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机器人抢了人的饭碗”这种想法,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作用。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土地的数量有限,养羊就不能种地,因为羊会抢了人的饭碗。


到了工业时代,现实就改变了。虽然生产汽车的工业机器人会抢汽车工人的饭碗,但却带来了设计、制造、销售、组装等更多的岗位。依此类推,如今的机器人换人风潮,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岗位。这有利于把人类从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境况中解救出来。


在制造业工厂的车间流水线上工作的员工,通常都处于每天重复机械性操作十二小时以上的状态,农民工们则要在高危的工作环境下承受着风吹日晒。机器人的介入,确实会使许多这样的人失业。但是比起让生命在这种重复中浪费,机器人在这些岗位上工作则可以使他们得到解放。


例如201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K5的安保机器人,可以有效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上报给控制中心。有了它,人类就可以从保安这种简单枯燥又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岗位中解放出来了。


但问题在于,机器人所替代的岗位多数还是体力工作或流水线工作。就算有新的岗位产生,也轮不到被机器人抢了饭碗的农民工等群体。另外,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确实会产生大量的新工作,但其新产生的岗位数必然要少于被机器人取代的岗位数量。


一方面是对机器人的需求,一方面是失业问题的渐趋严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国民的基础素质。


目前,我国国民素质虽普遍提高,但文化程度仍然偏低。许多底层劳动者仍是初中文化甚至小学文化。所以,机器人的介入也促使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培养劳动者的技能,提升他们的知识层次,使他们有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新产生的岗位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在失业之后不感到恐慌。


实际上,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从工业时代到来之初,就总有人担心因技术而造成失业的问题。不过到今天,从事现代工业以及相关岗位的人数比早期要多得多,也未出现岗位被填满的现象。


机器人能力的提升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在一些岗位上使用机器人可以促使人类接受更多的知识,从而将宝贵的时间成本投入到更高级的事业中。在机器人能力提升的时代,人类应该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能力,用有限的时间从事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更加快速地向前发展,从而使人类得到进步。

3. 面对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我们能做什么?

关于机器人的书籍,还要关于机器人的电影,我基本都很少阅读和观看,之前是从未有过这个想法,不是特别好奇这类信息。但是自从上次看到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女机器人的时候,突然的就有一些想法。
  
 关于机器人,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噢,机器人嘛,离我们还很远呢。” “跟我们又没什么太大关系”... 但是有些人会敏锐的发现,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商机和许多机会的来临。 
  
 但是有一点之后会让很多人都清楚的是,他们现在所作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机器人替代掉。这是在早几年之前就有人研究发现过的,关于服务员、洗碗等等,这些最基础的,都会被替代掉,现在已经出现了机器人餐厅, 可以去搜索‘机器人餐厅’这个关键词,会出现相关的信息。
  
 并非危言耸听,只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处于 高速变化 的世界,当我们身处这个高速变化期,如果不做出一些改变,依旧不思进取整天无所事事,那就太浪费时间和这么宝贵的生命了。而且,别想着说,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变化了,在你目之所及就发生了很多改变。
  
 那么,我们处于现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期,我们要做一些什么?就算未来转变成机器人时代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能够不轻易被取代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过这些类似的话题?
  
  关于个人的成长,那必定是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的,只能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并且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重温和复习。 
  
 关于工作方面,我想,大家应该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在保持做好现在的工作之余,开始更多的去尝试新的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例如摄影、例如画画、例如花艺、手工等等。
  
 当把一件事做成只有你才能够做成的样子,你就成功了一半。
  
 没有什么人能够在你没有将你的想法变成现实之前看到你的想法,所以想象力是尤为重要的,也是未来你的决胜点。
  
 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最大的同时,也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开放的头脑和心,能够接纳世界、人的大不同。纵使,会颠覆你的人生观。
  
 关于经常被人强调的: 阅读、观影和旅行 等。我想再强调一次,这些能够更好的累积你的潜能基底。
  
 再有就是: 美学、哲学、艺术 等。如果看起来没有任何美可言的东西,你仅仅凭着你的想象力去创造,结果真的惨不忍睹,你觉得会是一件好作品吗?会有价值可言吗?说白了,就是谁会为了一件没有任何美的含义的事物买单?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几点: 
  
 1. 保持每年学习新的技能和接触新的事物;
  
 2.保持不断的多领域地去学习;
  
 3.持续地行动力+执行力;   —— 这一条请记得是持续哦~
  
 4.开放的头脑和心。
  
 5.每天做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更好的点子和做法,欢迎补充。
  
 长期以往如此下去,你会发现,就算机器人的时代真的到来了,你也不会感到压力和慌张,或许你会和我一样,兴奋地 跃跃欲试。

面对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我们能做什么?

4. 机器人是什么世纪什么年代问世的。

古代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的名称,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5. 机器时代是什么时候到来的?

机器时代是工业革命第一次,蒸汽机的出现,从而使人们进入了机器时代。蒸汽机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这时候人们正式进入到了机器时代。在各种需求的强烈刺激下,蒸汽动力的发明使人们满足了这种需求。
在18世纪的英国,人们从矿井里打一桶水上来,需要一种新的动力,这时候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雏形制造出了大规模的蒸汽机,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自然力到机器驱动力里,蒸汽机被运用到了各行各业,引发了生产和生活的巨大改革。这时候人们正式进入机器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出现使英国的纺织工业不断的发展,英国这时候的纺织工业需要一种轻巧便利的动力。

这时候英国人约瑟夫.雅卡尔德发明了第一台织布机。这一台小小的织布机只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大量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使英国再次迅速发展。

18世纪英国率先进入了蒸汽时代,开始对外进行贸易,创建来先进的信用和金融制度。英国的伦敦成为了欧洲时髦的城市。

人体区出现和被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如交通,家具制造,印刷等,引起了许多部门的技术革新。就拿印刷来说,蒸汽机动力改变了印刷技术的陈旧,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使得印刷行业飞速的发展。
这时候1814年,就连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都率先报道了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也是他的报纸的发行量,从每天的1500份增长到了11,000份。

所以蒸汽机促进了人们加速进入机器时代,为全球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机器时代的快捷与方便使人们快速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机器时代是什么时候到来的?

6. 机器人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2117年11月,和一百年前的11月相比,地球上的变化是惊人的。绿色植物变得非常稀有,空气和土壤是干燥的,阳光是灼热和不友善的,大地进入烧烤状态,处处像沙漠,处处透露着孤寂和荒凉。地球的环境越来越像火星,越来越像一个衰老的垂危者。
  
  
 这已经是一个机器人服务于一切的时代,对于拥有一个亿人口的W国,也是如此。
  
 他们由两类人群组成,有钱人和穷人。有钱人拥有一切,穷人不但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都不能拥有。他们像遥远世代的奴隶们一样,被富人统治着他们生存的一切。
  
 区别是,他们不再做体力活,因为机器人比他们干得好,还不要任何报酬和福利。
  
 他们是一点点被机器人挤掉工作机会的。开始的时候,机器人让每个人都感到兴奋,不管是企业主还是工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简化脑力付出,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在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的眼里,机器人简直是最可爱、最听话,又最划算的天使级奴隶。相反,要让一个人类毫无怨言地工作太难了,关键是他们的效率,还那么差强人意。
  
 所以他们整天疯狂地呼喊:“机器人万岁!”
  
 为了利润最大化,一切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运作。开始的时候,机器人让老板们尝到了巨大的甜头。那些毛病多得数不清,又不好使唤的人类,先是退出工厂车间,然后退出医院,学校,银行,然后是退出各类场所和设施,退出几乎所有领域……
  
 机器人无所不在,又无所不能!
  
 总之,机器人抢走了工薪层的一切岗位。司机,会计,教练,服务员,车间工人……等等……无数人的工作,都被机器替代了。
  
 短暂的狂欢之后,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人类面前。虽然机器人有极高的生产效率,大量的产品,以低成本、快速和精准地被生产出来,但是,市场却失去了大量的购买者。因为在W国一亿人口中,只有10%的富有人群,剩余90%都是穷光蛋。以前,在他们有工作的时候,尚有些许收入,可以用来消费购买商品。现在他们失业了,也就没有了收入。没有收入的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再去购物。
  
 人们发现,机器人抢夺了人们的就业机会之后,机器人制造出来的大量商品,也出现了可怕的滞销。因为富人占极少数,穷人占大多数,机器人制造出来的东西,是需要针对大多数穷人来消费的。
  
 可是,没有工作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购买力的穷人们,又拿什么去买那些东西呢?他们处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
  
 贫富悬殊的僵滞和固化,使人们曾经幻想过的新的就业机会没有诞生出来。过剩的产品当然要烂在库房和路途中,穷人不会免费得到任何一餐。
  
 但是没有一个富人企业家愿意放弃机器人。情况愈演愈烈,环境也愈来愈差。每天都有穷人像深秋的树叶那样,枯黄凋落。富人们看在眼里,心里也有点急。穷人都死光了,他们还跟谁去炫富呀?少数富人互相炫,怕互相打起来,影响安定团结。
  
 这个世界若没有穷人的陪衬,富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谁还能知道富人到底有多富?谁还会景仰富人的才华和好命?富人还能去统治谁?
  
 不过他们后来不再喜欢富人这个称呼,他们认为这是个庸俗的称呼。他们早就应当有自己赋予自己的称呼,于是他们决定把自己称作——“豪者”。“豪”,透露着气派和自信!
  
 拯救穷人的政策还没来得及出台,意外的情况却发生了。人类一方面陷入商品的过剩,一方面又面临了粮食的枯竭。这对豪者也是致命的。
  
 W国一直以来都在从事生物基因研究,他们从一百年前开始推广基因种子计划。他们放弃了天然育种,随着技术的深化,人工的基因改造后的种子,全部替代了原有的种子,直到再也寻找不到一粒天然种子。有人靠这个,赚到了喜马拉雅山那样分量无比的金钱。
  
 但是万万没想到,历经数十年之后,种子出现了意外。人工改造的基因种子,忽然不再发芽,而且全国都是如此,每块土地都颗粒无收。虽然有人拿来少量存留的天然种子,可是种到喷洒多年基因种子农药的土壤里,却同样是怎么也发不了芽。
  
 豪者们也开始面临饥饿和死亡了。紧要关头,一位著名专家学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目光投向了那数量达八九千万的穷人。
  
 曾经,W国人遥远的祖先们,在饥荒降临的时候,曾以吃人肉熬过了某些艰难的岁月。现在是2116年了,不能再像先祖那样不文明。
  
 怎样在饥饿面前文明地继续活下去呢?豪者们聚集在一起开会。经过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在他们看来,这个办法已经把对穷人的伤害降到了最低最低。
  
 在绝种事件出现之前,已经有科学工作者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针对穷人做的。他们从被污染的土壤里提取一种精华,研制出一种营养药丸,这种药丸可以让人吃过之后获得一个月的生存所需,只不过他们的寿命,会缩短到原来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豪者是无论如何也不希望自己短寿的,所以这种药丸对他们无异于毒品,无异于自戕,他们只想敬而远之。对豪者们来说,活一万年都太短暂,长生不死才好呢!
  
 但是对穷人来说,活着这么受罪,又何必活那么久呢?!
  
 豪者们开始为穷人着手打造一种幸福机器,它尺寸小巧玲珑,跟胶囊公寓类似,人呆在里面可躺可坐,它又是椅子又是床,椅子同时也兼着马桶功能,里面有一台先进的支持VR虚拟现实的电脑,营养药丸由外面的机器人痛过管道输送进来。
  
 这意味着穷人不必马上死了。要不他们这些穷人,会更快被饿死。现在他们进了幸福机器,在里面寻求虚拟人生,想做国王或者海盗都是小事一桩。他们只要尽情去享受,那比真实世界还要善意、狂喜和恣肆的虚拟人生就够了。这样,他们一直到死都是幸福着的。
  
 穷人们几乎都是主动进入幸福机器里面的。他们其实除了马上死或钻进机器里面,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那么豪者们又怎么办呢?
  
 他们已经有办法了。他们这一千万豪者无论怎样也会比吃土的穷人活得更高级。他们在每个穷人的胳膊上套上一个特殊的机器臂,它会定期从穷人身体里抽血出来,经由管道输送到外面,然后利用特殊工艺,将这些血液加工成宝贵的营养液,豪者有的将之称为血奶。
  
 虽然有九千万之众的穷人为豪者供应血奶,但毕竟这些人的寿命太短,因而供不应求。于是一项新的产业在豪者那里诞生了,他们脱离早已僵死的商业,开始热捧养殖业。
  
 但是他们不再养殖鸡鸭猪牛马羊那类动物,他们没有植物和粮食。他们养的是人类。准确地说是为他们生产血奶的穷人。
  
 此前他们就发现,穷人的繁殖能力大大降低了,有人说是违反天然规律的人工基因粮食导致的,也有意见不一致的。那些所谓有文化的人不但各执己见,还特别喜欢否定别人。
  
 但是人类的生育能力下降,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于是他们就像祖先们繁殖克隆羊多利那样繁殖穷人,他们用从污染的水土中提炼的营养物质,滋养这些毕生服务于他们的穷人们。
  
 他们喝着穷人的血,也用它们美容、泡澡、染红色布料做衣服穿……他们也制造出一系列的血制品,供豪者们比较和选购。
  
 每当穷人在固有的养殖集中营里长到了十三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被送到胶囊式幸福机器里,一方面过完自己的一生,一方面为富人提供血液营养。他们所使用的电脑如果出现故障,会有机器人来修理,修理之前会先注射麻醉剂,让穷人们先昏睡过去,等修好后他们再慢慢醒来,这样他们就什么也不会发现什么也不会察觉,他们的虚拟人生快乐疯狂,带给他们的满足贯穿一生。
  
 外面的世界不再属于他们,那是属于极少数富人的,这极少数豪者也在分化,其中的10%占有绝对资源,另90%要服从并服务于他们,去做他们的仆从。但他们至少还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机器人带来的极高生产率,现在都用于生产幸福机器。豪者们炫富就是看谁拥有的幸福机器和生活在里面的穷人多。穷人提供的血液几乎可以制造一切,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些穷人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现自己生活在虚拟现实中,因为这种生存方式已经延续了好几代的穷人了,最初的那些穷人早就死光了。不过,即使他们知道又如何?他们都是行尸走肉而已。
  
 那个可以使用一辈子的胶囊居所,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他们的家,他们死了则就是他们的棺材。不过豪者们聪明得很,可以利用技术,把他们的尸体化作液体肥料用来浇花养草。那些花草看起来都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妖气,并有了一种特殊本领,虽然无法从花盆里跳出来,但是都会对自己回到家里的主人宠物般撒娇,它们有了一半的动物性,只是嘟嘟囔囔,还没学会像八哥那样模仿人类语言。
  
 喝了几代血奶的豪者们,身体也产生了惊人的变化。他们无论男女在额头两侧都长出了触角,皮肤上的毛越来越厚重,剃都来不及剃干净,后来干脆不用剃了,做保养,焗毛发,比赛谁的毛漂亮。他们正在返璞归真,曾经鲜艳靓丽的服装早已淘汰,长毛覆体使他们冬天很暖和,夏天也没关系,毛发会变得稀疏一些。
  
 一百年前曾经出现在电脑游戏里面的怪兽,正在慢慢形成现实版本。他们见面时还是有浓烈的攀比心,过去比谁的皮肤白,衣服美,现在他们比的是谁的犄角俏,毛毛亮。
  
 他们丢掉了一百年前的很多东西,但没有丢掉权力欲和虚荣心。他们的占有欲依然强烈亢奋,彼此之间仍然互不体谅和信任。他们也依然不会团结。灾难或其他可怕的状况来临时,他们怀揣的仍然是自己的私利。他们的口号是:“多活一秒也赚了。”
  
 所以,只要是坏事,他们从来不出头。出头者先烂。
  
 后来不知道是从哪个角落飞来了无数的入侵者,他们的历史被改写了。这些入侵者都有着强劲的翅膀,像直径一米的、硕大无比的铁蝗虫,它们凶猛残暴,这些豪者们曾经作威作福,此时却被立马被吓破了胆。
  
 有个虽然吓坏了,但还能说出话来的年老豪者,哆哆嗦嗦地质疑那些侵略者,到底为什么要来剿灭他们,那些铁蝗虫只给出了一串字母,让他们自己猜: 
  
 “LXSSRGDLJDZSZHZ。”
  
 但这没有人看得懂,至死也就成了一个谜。
  
 更为遗憾的是,流淌在他们身上的穷人的血液,不但没有带给他们力量,还让他们不堪一击,一捅就破。他们就跟很多年前被迫同类相食的英国疯牛病的起源类似。他们也患上了可怕的怪病,只要有东西扎破他们,他们很快就会全身溃烂,化作一滩泥水般的污物。这比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死去的男女主人公被人碰后化作尘土,并非一个档次,这是极端恶心的。他们连尘土也配不上。
  
 铁蝗虫给了他们两个出路,一个是化作还能再活一两天的蝴蝶,美丽着死去;一个是化作蟑螂,低级顽强地永生。据说他们几乎全部选择了后者。
  
 多少年后,所有人类终于彻底从地球上散去。只有W国的蟑螂还在活着。不信你随便翻开一块石头,就会有一群受到惊扰的蟑螂,飞快而盲目地爬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