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什么年代开始有的

2024-05-16 01:30

1. 糖是什么年代开始有的

但“糖”这个字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早,但也有至少1500年的历史,因为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了。

糖是什么年代开始有的

2. 最早的零食糖块出现在哪个朝代

唐朝。
从唐宋开始形成的手工业制糖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东周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交州在现今的广东、广西一带,与上述的楚国同是中国的南方,是甘蔗制糖最早的地区。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这里的加工技术已经提高了一大步。
东汉张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饴石蜜”之句。这里“沙饴”二字,是指制得的糖有微小的晶体,可看作是砂糖的雏形。
6世纪时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中写到:“蔗出江东为胜,卢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里描述的种蔗区域更加广阔了,种蔗的技术也已提高,且已经制出砂糖。这种砂糖是将蔗汁浓缩至自然起晶,成为带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饧的加工技术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间
手工业制糖阶段 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经近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制糖业。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说明在中、印频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制糖技术的经验交流。
从唐宋开始形成的手工业制糖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公元674年,中国发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该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设施,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从上淋入黄泥浆,借助黄泥浆的吸附脱色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土法制糖在中国沿用了千余年。
唐大历年间(766~779),四川遂宁一带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冰糖的制作,为制糖业增添了独特的产品。
唐宋制糖手工业昌盛,所产之糖的品种和质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糖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各地,还远销波斯、罗马等地,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广泛兴起的制糖手工业,扩展至全国的很多区域,如现今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间,大量的闽、粤移民至台湾,同时也带去了种蔗制糖技术。由于台湾气候适宜于种植甘蔗,制糖业很快得到发展,并成为中国主要制糖基地之一。
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在长期的制糖实践中,很多制糖方法逐步被总结出来。 北宋王灼于 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记述了种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一书更系统、更详尽。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20世纪。书中记述的采用牛拉石辘(或木辘)多次压榨取汁的方法(压榨法),与现代的甘蔗多重压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首次总结了石灰法澄清工艺,其原理在现代的制糖业中仍有沿用。“甘嗜”中总结的具有系统性的压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浓缩煮糖等手工业制糖工艺,成为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基础。

3. 中国最早发祥的糖果出现在哪个朝代

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很确定有四个选项之一是对的:唐朝,汉朝,宋朝,明朝。

中国最早发祥的糖果出现在哪个朝代

4. 红糖的是什么朝代就有

红糖传之于中医古籍,唐《新修本草》中在“甘蔗”条下有如下记述“……取法以为砂糖,甚益人”;公元1596年,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中“砂糖”条下记载:砂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

5. 什么朝代开始有菜系之说

鲁、川、苏、粤、闽、浙、湘、徽

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清代的时候,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民国时分为华北、江浙、华南和西南四种流派。后来华北流派分出鲁菜,成为八大菜系之首,江浙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华南流派分为粤菜、闽菜,西南流派分为川菜和湘菜。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经过竞争,排次发生变化,首先川菜上升到第二,苏菜退居第三。后来形成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什么朝代开始有菜系之说

6. 吃元宵开始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闹红火,观灯丶赏谜语、办社火,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关于元宵的源由,我国民间传说甚多,但太原县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传说。
相传,汉文帝刘恒在做代王时,就一直生活在晋阳城里(太原古县城一带),期间他对民间的一种圆形包馅食品,糯米团很感兴趣,便将其引入晋阳宫中食用。汉高后吕雉死后,诸吕阴谋作乱,太尉周勃等荡平叛乱,迎接代王刘恒进京即位,时为汉文帝。
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文帝心中高兴,便于随从、宫女夜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百姓张灯结彩,表示欢庆。直至夜深回宫,文帝觉得腹中饥饿,便让随从宫女煮一锅晋阳糯米团,让大家分食,食后都说味美可口,争问其名。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7. 吃元宵的习俗开始于哪个朝代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节吃汤圆,其风俗大行于宋代。宋人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之说。
后来,元宵又称为“汤元”。清代李调元的诗句“风雨夜祭人散尽,孤灯又唤卖汤元”即是指此。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这种小吃的名称,几经变易,才被固定下来。

吃元宵的习俗开始于哪个朝代

8. 中国佛教最早在哪个朝代开始出现?

应该是在三国吧~~
康僧会,主籍康居(传说他是西域康居国大丞相的大儿子,单名叫会),世居天竺。他的父亲因经商而移于交趾(今越南河内)。康僧会十余岁时,父母双亡,他在“守孝”期满之后,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他不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图纬,多所贯涉”。 并曾跟从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学道。他于公元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他在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佛寺。是继支谦之后在江南传教的人,他边传教边翻译、注释佛经。在《安般守意经序》文中对数、随、止、观、还、净六妙门,解释得既深且透,清楚地说明了他对禅观的重视和修禅的体会,对后世修习禅观者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康僧会在江南译经传法40余年,吴天纪四年(280年)九月,亦即晋太康元年,因病去世,世寿不详。

康僧会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这一点可以在他所注释的佛经上见到。

康僧会翻译的佛经很多。有关康僧会在东吴的译经活动主要记载在《高僧传》中:“会(康僧会)于建初寺译出众经,所谓《阿难念弥》、《镜面王》、《察微王》、《梵皇经》等,又出《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等,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又传泥洹呗声,清糜哀亮,一代模式。又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制经序,辞趣雅便,义旨微密,并见于世。”从此段记载来看,康僧会不但译经,而且注经并为经典写序。

康僧会翻译的佛教经典有《阿难念弥经》、《镜面王经》、《察微王经》、《梵皇经》、《小品》及《六度集经》、《杂譬喻经》等,共计七部20卷。康僧会与支谦成长的环境有相似之处,祖上虽系西域人士,但生于中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都是深通汉言的胡僧。康僧会如经传所说,所译经典“妙得经体,文义允正”,崇尚文雅,重视文辞藻饰,经常使用中华的名言警句和理论。康僧会的译经一反汉时崇尚直译之风,重视意译,质文并重,可视为中国佛典翻译的一大进步。翻译风格的变化,究其原因,与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密不可分。《高僧传》又载其“传泥洹呗声,清糜哀亮,一代模式”,说明了康僧会译经还给江南的诗歌文学引进了新的血液。

除了从事译经活动外,康僧会在佛典方面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其为经典做注和撰写经序。其有三部注经,即:《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这为江南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埋下了种子。在佛教传华初期,译经者大多只通晓梵语、胡语或者是汉语中的一种,即使兼善两种语言,也是非常粗浅的,这为“转胡为汉”,“改梵为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所以佛教传入初期汉译佛经多有“胡音”,大大地影响了汉地信教群众对佛经本旨的理解。康僧会生于中国,深悉华文,在对佛经的理解方面更胜一筹。于是对佛经进行注释,以便其更好的流通。其所注经典有《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等。康僧会对佛经作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当时的汉土僧人,开始用中国固有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去融合佛经的思想,将西域的宗教思想为自己所用。这种注经活动也为佛教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相传在三国时期,康僧会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一日,来到龙华荡,见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染,认为是块修行宝地,就在这里结庐而居。他不知道,这里之所以景致幽静不凡,是因为广泽龙王在这兴建了龙宫。广泽龙王见来了个和尚居住,心中很不高兴。一时起了恶念,要兴风起雾,掀翻和尚的草庐,把和尚吓走。可是龙王突然发现草庐上放射出一道毫光,上有五色祥云,龙王吃了一惊,他挨近一看,见康僧会神色端详,正在打座诵经。龙王听了一会儿,被和尚所诵的佛旨所感动,他不仅打消了原来的恶念,还走上前对康僧会说:自己愿回东海去住,把龙王宫让给康僧会,用来兴建梵宇。康僧会接受了龙王的一番好意,他就把龙宫改建成龙华寺,还专程赶到南京拜会吴国君主孙权,请他帮助建造佛塔,好安置自己所请到的佛舍利。就这样,在龙华寺中又建了13座佛塔,安放13颗佛舍利。 

在民间传说中,这位“康僧会”还做过一件至今对上海乃至周边地区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他曾在龙华寺附近设立“沪生堂”,传授自印度流传过来的制糖之法,造福当地百姓。后来虽然上海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等原因,不再种植甘蔗熬红糖(但在上海周边地区(例如浙江义乌等地)至今仍保持着种蔗熬糖的习俗)。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饮食中都要加一些糖的生活习惯却保留至今,并有“不可一餐无糖”的说法,从而形成上海独特的饮食文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