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的两次大会师及其时间

2024-05-20 04:16

1. 长征途中的两次大会师及其时间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在贵州东部木黄的一次会师。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的一次会师。


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永坪会师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的一次会师。


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陕北会师

    1935年11月,中央和红军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甘泉一带的一次会师。

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同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甘孜的一次会师。



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大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于甘肃省会宁、静宁地区,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长征途中的两次大会师及其时间

2. 长征途中的两次大会师以及时间

1935年四川的松潘,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3. 长征什么时候会师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什么时候会师

4. 红军长征中的五次著名会师是什么

1.懋功会师,1935年6月10日,野战军司令部命令红1军团2师继续前进,赶于l2日攻占懋功。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在夹金山、达维之间与红四方面军第9军第25师第74团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6月18日到达四川懋功,同先期到达这里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2.吴起镇会师,1935年俄界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走过难以通行的栈道,攻克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脱离了雪山草地地区,于10月19日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3.永坪会师,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坪镇。9月16日,刘志丹率红26、红27军到达永坪镇,3个军胜利会师。
4.甘孜会师,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转战湖南、云南广大地区,于1936年7月初到达西康甘孜(今属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6军团翻越雪山之后,于1936年6月3日到达理化以南甲洼地区,同前来迎接的红32军会师。
5.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1936年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于10月9日到达会宁县城,与红一方面军会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率总指挥部到达隆德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

5. 请写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及三军会师的时间地点

一、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的。
二、红军长征三军会师的时间地点。
1、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2、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3、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扩展资料:
一、井冈山会师路线
井冈山会师是指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路线由整个会师历程刻画。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细致策划党的进一步路线,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党中央的命令与安排下,再加上当地农民军的支持,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同年三月,湘南苏维埃政府成立。
三月底,起义军难以支撑,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井冈山会师路线由着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
二、井冈山会师的意义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在于大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是壮大了武装力量,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已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
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
在伟大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优秀红军指挥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历经艰辛磨砺,遍尝甜酸苦辣,脱颖而出,锻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勋。井冈山会师,保存了一大批红军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还有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朱毛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井冈山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冈山会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镇会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宁会师

请写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及三军会师的时间地点

6. 红军第一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队伍是什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成功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1、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2、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3、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4、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扩展资料:
选在会宁会师的原因
(一)会宁北邻靖远,是红军北渡黄河实施"宁夏战役"的必经之地。夺取宁夏,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央确定的红军会师以后的主要军事任务。
(二)会宁是陇中战略要地,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
(三)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会宁是合力歼敌,威慑敌军,争取运动防御作战胜利的需要。党中央部署"静会战役",其目的就是为会师扫清道路,同时在运动防御作战中给敌以有力打击。当时在静会地区红军与国民党部队进行大小十余次战斗,三大主力红军是在战斗状态中实现会师的。
(四)会宁是陇中产粮大县,村落集中,加之民风朴实厚道,对红军集结休整极为有利。

7. 红军第一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队伍是什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成功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1、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2、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3、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4、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扩展资料:
选在会宁会师的原因
(一)会宁北邻靖远,是红军北渡黄河实施"宁夏战役"的必经之地。夺取宁夏,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央确定的红军会师以后的主要军事任务。
(二)会宁是陇中战略要地,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
(三)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会宁是合力歼敌,威慑敌军,争取运动防御作战胜利的需要。党中央部署"静会战役",其目的就是为会师扫清道路,同时在运动防御作战中给敌以有力打击。当时在静会地区红军与国民党部队进行大小十余次战斗,三大主力红军是在战斗状态中实现会师的。
(四)会宁是陇中产粮大县,村落集中,加之民风朴实厚道,对红军集结休整极为有利。

红军第一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队伍是什么?

8. 长征路上会师指的是什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基本路线
瑞金(1934年7月7日)→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