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来评判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 结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

2024-05-06 00:57

1. 用道德来评判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 结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

用道德来评判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 
  
  结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 
  
 ----阿拉丁956
  
 有人的江湖,到处充满博弈行为;不管是工作、亦或生活、亦或其它方方面面;对于博弈,其实属于中性词,不存在褒义贬义之分。如果加入了“道德评判”这一外力,情形的发展就难于估量预判了。
  
 工作层面,类似的案例应该不少。部分人有一种思维惯性,凡是涉及到博弈方面的内容,前提首先是道德考量,尔后才是对正常的博弈行为进行评判。如此,十有八九属于谬之千里。
                                          
 也正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突兀、甚至有点紧张。如果博弈行为涉及到小团体、抱团思维甚于常态思维。并不是因为抱团者团结一致,也不是因为抱团者都心往一处使,而是仅仅因为借助抱团这一外力,让他们意识到必须抱团而已。
  
 于是,解决问题舍弃了关注圈,着眼于影响圈。也就是,不再是考量自身能够控制的内容、不再是考量自身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内容;而是什么人可以影响事态的发展、什么人对事件本身位高言重、什么人有可能改变事态发展的趋势等等。所有这些,均属于从可以影响或改变事件的影响圈考量。如此,事件的本来面目依然难于还原真相。
  
 可就是有人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偏偏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爱因斯坦说的“荒谬”。因为,所有的无力都来自于关注不能解决的东西。
  
 假以时日,类似的“通用”做法只能是惯性叠加,对工作的推动有百害而无一利。部分员工学会了迎合,学会了不需要真理或真相,学会了“无我”,并获得了暂时的优越和稳定。部分坚持己见、守住底线、恪守原则的员工,可能不得其所、亦或“非我族类,必为异端”的惨状并由此获得了被迫逃离。
  
 情绪管理ABC法则,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A作为发生的事件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B作为对事件的判断,属于常态的不同博弈行为,对结果C的影响是致命的。
  
 如果你首先站着道德的高点判断客观事件本身,得出的结果C一定是你想要的答案。于是,人际关系敏感起来了、人们学会了趋利避害、学会了保护自己。当然,也有愣头青的、一根筋的。
  
 无论如何,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一定是脆弱的、不稳定的、甚至是敌对的无法相互合作的。
                                          
 如此一来,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员工,最终受到伤害的一定是单位、是部门、是公司。还原事件本身的真相真的不难,难的就是带了“道德评判”这一有色滤镜。
  
 “道德评判”使正常的博弈行为上升至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派系、小团体思维、小团体利益之上,部分人为了自保在屋檐下选择了雷同、选择了合作,可做出如此选择之人有几个属于真正发自内心的真实意图表达?
  
 如此之合作,基础不牢。万一遇到风吹草动,估计摇摇欲坠、树倒猢狲散、一片狼藉。但愿少一点“道德评判”,多一份客观真实,多一份诚心诚意的合作意愿和内在动力,如此,才是合作之道。
  
 
  
  
                     2021年9月29日星期三

用道德来评判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 结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