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影响了鲍勃 迪伦

2024-05-17 04:39

1. 谁影响了鲍勃 迪伦

迪伦的影响力是主要体现在60年代,如果有是没有迪伦,毫无疑问的岩石将采取绕道而行,有将是没有“的披头士”(THE BEATLES)“胡椒中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胡椒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那里将是没有“滚动的石头”“乞丐的宴会”(危机重重),将不会是一个“乐队”的音乐来自大平克“(音乐形式巨头粉)的,这是他的冲击力。最重要的贡献,他的音乐,这也影响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之后,很多歌手,同样是深意的歌词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的抗议歌曲,显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令人兴奋的。他形成了一整代工业国家的灵敏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音乐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
纵观他的音乐生涯中,鲍勃·迪伦真正赋予了摇滚的灵魂。
 <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0234.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60234.htm

谁影响了鲍勃 迪伦

2. 鲍勃·迪伦的介绍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1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2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31963年起,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

3. 如何评价鲍勃·迪伦这位被音乐耽误的文学家?

一、《滚雷日志:鲍勃·迪伦的传奇巡演》
1、“滚雷不仅是一次巡回演出,更是一次朝圣之旅,我们从周围的一切中追寻自己,从每一站停留中追寻自己。”
2、1975年深秋,作者受鲍勃·迪伦的邀请,担任他此次“滚雷巡演”记录电影拍摄的编剧,即使电影未呈现在大荧幕上,但由此诞生的这部日志,算是弥补了遗憾。
3、作者在引言的时候就这样写:“这本书很不连贯,倒不是追求什么‘艺术’,或者实验某种写作方法,而是因为那段经历本身就毫无连贯可言,书只不过是记忆的直接成果。”

二、这本书或许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一部文学作品
1、它就是一部真实的日志,用来记录作者在整个“滚雷巡演”中的所见所感。
2、作者将自己遇见的巡演成员逐个记录:有诗人艾伦·金斯堡;民谣歌手琼·贝兹;小提琴手斯嘉丽·瑞艾拉。
3、他们一起走过整个新英格兰的城镇,一路如朝圣者,又像流浪者。

二、书里最令我震撼的一幕是
1、他们在凯鲁亚克墓前吟唱——诗人金斯堡在墓前朗诵了凯鲁亚克最爱的几句莎士比亚的诗歌之后,摇动风琴,跟随着鲍勃·迪伦拨动的吉他声,不一会就创作出一首完整的诗,一首献给天地,献给凯鲁亚克的诗。
2、我将永远记得书中对这段场景的描写:“两个人看上去都那样生机盎然,为逝去的和活着的一切人吟唱,就像现在这样,坐在土地上,脚下是逝者的骸骨,头顶是苍天大树。”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信懿V,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育儿干货。

如何评价鲍勃·迪伦这位被音乐耽误的文学家?

4. 为什么喜欢摇滚的人大多都喜欢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并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他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和后来的音乐人,例如尼尔·杨、大卫·波维、娄·里得、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约翰·列农等人,并被时代杂志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的名单。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THE BEATLES)的《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 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 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农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激动人心。纵观其音乐生涯,Bob Dylan 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

5. 音乐人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怎样的传奇

其实早在1996年,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向媒体宣读艾伦·金斯伯格的推荐信:“虽然他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十年后的2006年,鲍勃·迪伦凭借回忆录《像一块滚石》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当时诺贝尔奖评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鲍勃·迪伦还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08年摘得普利策文学奖时,评委会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尽管三十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
主要成就
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2000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2001年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2008年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音乐人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怎样的传奇

6. 鲍勃迪伦写过什么作品?

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迪伦成名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等,成为在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被广泛传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受欢迎的艺人之一,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第一名:《甲壳虫四选集》,上映时间1995年11月19日,评分8.8分。
第二名:《飓风》,上映时间2010年11月29日,评分8.2分。
第二名:《最后华尔兹》,上映时间1978年04月26日,评分8.2分。
第四名:《飓风》,上映时间1999年12月14日,评分8.1分。
第五名:《比利小子》,上映时间1973年05月23日,评分8.0分。
第六名:《没有方向的家》,上映时间2005年09月03日,评分6.9分。
第七名:《蒙面与匿名》,上映时间2003年01月22日,评分6.0分。
第八名:《赤面煞星》,上映时间1990年04月03日,评分5.8分。

7. 连鲍勃·迪伦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听过民谣和摇滚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  1963年起,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

连鲍勃·迪伦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听过民谣和摇滚

8. 音乐人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怎样的传奇

1962年鲍勃·迪伦发表第一张专辑专辑《BobDylan》[2]  。

鲍勃·迪伦口琴演奏(4张)
 1965年,鲍勃发行专辑《重访61号公路》[8]  。

1971年鲍勃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9]  。1973年鲍勃参演山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
70年代中期,鲍勃与琼·贝兹在“滚雷”巡回演出。
1974年发行专辑《轨道上的血》[10]  。隔年,发行专辑《欲望》。
1977年鲍勃与妻子萨拉正式离婚,同年鲍勃又投入到另一次“滚雷”乐队巡回演出中,并据此推出了一部长

鲍勃·迪伦中国行(5张)
 达4小时的影片《雷纳多和克拉拉》,影片中还插入了一段由鲍勃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11]  。

1978年,鲍勃发行了唱片《合法街区》。1979年,鲍勃宣布自己成为“再生基督徒”[12] ,后期他的创作中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后鲍勃发行的4张唱片《慢车开来》、《得救》、《爱的爆发》和《异教徒》均带有宗教意味。
1985年发行了《帝国讽刺剧》和《疲惫装载》。
1986年,鲍勃恢复巡回演出。1989年发行专辑1992年的《Good 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谣,翻唱许多并不广为人知的歌曲。
1991年为庆祝鲍勃50岁生日,CBS公司发行三合一专辑《私录卡带系列》此专辑收录了他1961-1991年的出版的歌曲。[13] 
1992年10月16日,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了一场纪念迪伦踏入歌坛三十年的演唱会,其中包括尼尔·杨(Neil Young)、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前披头士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人均到场表演。
1994年,迪伦在MTV音乐台录制不插电演唱会;1997年初,由于突发心脏病,当年的欧洲巡演被迫取消,但他很快就康复出院,甚至还于当年9月27日,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面前表演。
1997年9月30日,迪伦发行了由Daniel Lanois制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他上一张原创专辑《Oh Mercy》有八年之久。
2001年9月11日,鲍勃发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为《Chronicles, Vol. 1》的自传,书中主要记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纽约奋斗的经过;中年陷入创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后,该书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该书中文简体版译名为《编年史》(也译为《像一块滚石》);繁体中文版译名为《摇滚记》。[14] 
2005年,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了鲍勃自传记录片《No Direction Home》。
2006年8月底,鲍勃发行了他第四十八张专辑《Modern Times》,随即登上美国排行榜第一名。
2011年4月3日、4月6日、4月8日分别在台北小巨蛋、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海大舞台举办演唱会。  从4月12日,连续三晚,在香港献唱。这是现年70岁的鲍勃·迪伦首次在中国登台演出。
2012年发行专辑《Tempest》。
2015年发行最新专辑《Shadows in the Night》。
2015年2月6日,鲍勃迪伦在格莱美慈善晚宴上正式被授予2015年格莱美音乐关怀年度人物这一奖项。[19] 
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