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智慧,在哪里?

2024-05-15 11:46

1. 慈悲,智慧,在哪里?

  慈悲在人的心里。智慧在人的脑海里。
  慈悲,佛教术语,为慈与悲二者的合称,为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也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大乘佛教中,佛、菩萨以追求慈悲及智慧为最高目标。
  慈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慈是指带给别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扫除别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亦谓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智慧(狭义的),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智慧使大家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慈悲,智慧,在哪里?

2.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增进智慧。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我们将成为好心的傻瓜;相反地,如果我们光注重智力发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我们将变成没有同情心的顽固智者。根据佛教教义,为了求取性灵上的自在,人们必须结合慈悲心和智慧;借由爱的鼓舞和知识的指引,人们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爱心、珍惜、仁慈和宽容。慈悲表现于对生灵的爱心和关怀,尤其是对处于不幸情境者的同情。
  智慧是什么?智慧即是认清事物的本质,将心灵的高贵面发诸于举止间。当一个男人遇见深深吸引着他的女子,他便希望再见到她,他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她的出现。但是,当情况改变,他无法再见到她时,他不可以有不讲理且愚蠢的举止。毕竟,在人类经验中包含了无法满足的一面。假如他对她不存有虚幻的依恋和自私的执著,他就能从这种痛苦中找出相对的自由。在快乐的人生中,痛苦和悲哀仍然存在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由感官快乐中找到快乐的感觉。只是这种愉悦是短暂的,而且无法提供永恒的幸福。对于这项事实的了解,即是智慧。
  幸福的要素是单纯的,他们是一种心灵状态,无法借由我们周遭的事物,例如财富、权力或名声而获得。当人们毕其精力,累积超过他们所需的财富,直到发现尽管拥有全世界的金钱,也无法买到少许幸福时,他们才会醒悟和懊悔浪费了生命,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必须认清追寻感官快乐和幸福是两码子事。感官的 *** 容易消失,无法提供人们永恒的幸福。而且,我们可以用金钱换取感官上的快乐,却无法买到幸福。幸福的基础来自单纯的善良和清晰的是非观念。
  除非人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否则无法感到快乐。心灵的平静,只能藉修行和禅定来获得。我们所需努力的仍多,但做得太少。经由自我分析和净化心灵,我们与生俱有的美德方得以展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决心和毅力。
   
  幸福犹如香水般;当你洒向他人时,你也能沾其芬芳。
  假如你想获得宁静、愉快的生活,请允许他人也拥有这般的生活。除非你根据上述崇高的原则来调适你的生活,你无法冀望幸福与平和。同时,你也不应期望他人的感谢。戴尔·卡内基曾说:「假如我们希望获得幸福,那么,让我们不再介意他人是否为我们的付出而感谢,只要衷心地给予他人你所拥有的。不知感恩图报是很自然的,如同杂草般会轻易蔓延孳长;而感谢的心却如玫瑰般,需要人们的培养、灌溉、爱心和保护。」
  对于容易获得的事物,人们很难存有感激的心。只有在这些事物被取走时,人们才会产生感谢的心态。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和拥有的生存器官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被滥用。但是,人们不该像鱼一样,直到被迫离开水面,方知水的重要性。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根据我的观察,人们唯有决心使自己快乐时,他们才会感到快乐。」
  我们不能希望只靠祈祷就能得到快乐,而必须努力方能得到这些祝福。对神的信仰和祷告是有益的,但是,当你出门时,别忘了锁上门。因为谁也无法保证神会一直替我们看管着这幢房子。我们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假如根据道德规范来生活,可以在现世筑起一座天堂。但是,当违反这些规范时,在现世就会尝到如地狱般的炼火。当人们不知如何根据宇宙自然的常规来生活时,常替自己招惹麻烦,不仅使自己缚手缚脚,更常感到一股不平之气。假如每个人都能循规蹈矩地生活,那么,不用等到往生就能享有天堂般的快乐。因此天堂与地狱就在现世。善行和罪恶在世间循环不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都无法确定「天堂」和「地狱」是否确实存在。对于这项课题,至今没有定论。
  天堂和地狱在何处?从前有位僧侣,他最有兴趣的讲道题目是「天堂与地狱」。有位皈依者却对这位僧侣的反复说词感到厌倦。于是,某天他站起来说:「告诉我天堂和地狱在哪里?假如你不能回答我,你就是说谎!」这位僧侣向来是位单纯的人,他在此时显得相当害怕,他不但没有回答,而且保持缄默。他的沉默使得这位听众更为生气,他大叫着:「告诉我,否则我揍你一顿!」这位僧侣很快地恢复了他的机智,回答说:「地狱就在你身边,而且带着你的愤怒。」那位男士了解到真相之后冷静下来,开始笑了起来,然后,他问道:「那么,天堂在哪里?」僧侣回答说:「它就在你周遭,和你的笑容同在。」天堂和地狱之别,在于我们如何生活。只要是生物存在的宇宙角落,必定同时存在着天堂和地狱。
   

3. 慈悲和智慧哪个更重要,谢谢。

光有慈悲,没有智慧是死的,有真智慧的人才有真慈善悲,智慧生爱,爱生慈悲。
【太5:44】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5:46】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太5:47】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太5:48】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箴1:3】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
【箴1:7】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
【箴3:14】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
【箴9:10】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提后3:16】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或作“凡 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慈悲和智慧哪个更重要,谢谢。

4. 智慧就是慈悲

在生活中,为啥有些好人老是受到排挤和打击?
  
 在历史上,有那么些忠臣,他们反反复复地以死相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要挟皇帝,他们会得到好的下场吗?
  
 庄子借孔子对学生颜回说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你很勉强地把仁义规范之类的言词陈述于暴君之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拿别人的卑鄙来夸耀自己的美德,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对别人的伤害。
  
 你想着自己彪炳千秋,把忠诚的位置占住了,就等于把“昏君”这顶帽子扣给了君主。
  
 也就是说你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无形之中,就相当于把别人定义为恶人。
  
 
                                          
 
  
  
 历史上那些忠臣把自己定义为赤胆忠心,一心为民,那等于让君主犹如芒刺在背,鱼鲠在喉,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愚蠢的人、一个恶人,但是他又说不出来,只能干着急、干生气,找机会抓住你的漏洞来跟你辩论。
  
 到那个时候,你就会百口莫辩、六神无主。一旦你自知说错了话,又会被迫顺从、迁就,与暴君妥协。这就好比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你最终也会沦为他的帮凶。一旦开始顺从这样的暴君,你就再也不能自主了。如果他不相信你的忠厚之言,那你一定会死在暴君面前。
  
  
 归根到底,人世间不管怎么折腾,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仅仅做个有心机的人也很危险,仅仅做个没有觉察的人,还很危险。
  
  
 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不显得那么好?
  
 梁冬讲过他第一次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时发生的事情。他说他感觉很不自然,虽然他并不是第一次见智者。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看出梁冬的不自在。然后,他就跟梁冬分享了他头疼的经历,并且问他中医有什么办法处理这件事情。
  
 原来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也有自己的未知和局限。梁冬放松下来,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侃侃而谈。
  
 后来他才明白,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有多么大的慈悲啊!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见过许多医术精湛的医生,甚至他的弟子里面就有很多顶级的医疗专家,但他为什么要和梁冬谈这个话题呢?
  
 实际上,他只是要让梁冬在那一刹那间感受到他并没有那么神,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他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也是一个和常人无异的人。,由此打消梁冬的顾虑。
  
  
 
                                          
 原来,那些得道的人,他们总是表现出不那么好的样子,体现出他们和光同尘的一面,甚至有意地体现出自己的缺点。
  
 这就是慈悲,这就是智慧。
  
  
 就比如成熟懂事的大人都知道蹲下来和孩子交谈。当孩子在用各种方法“骗”你的时候,你明明洞悉,却还愿意还配合他让他来骗你。
  
 所以,真正的智慧也一定自然长着慈悲的心慈悲。它其实显得并不那么聪明和完美,甚至有些笨拙,有些谦卑。
  
 愿意主动暴露自己的无知和不那么美好的一面,让别人没有办法生起嫉妒之心,这是最大的智慧和慈悲。

5. 智慧与慈悲

就上面文字内容,我请教了如月老师有关智慧和慈悲的问题,将问答内容整理如下:
  
 屿木:早晨也一直想一个问题,真正的智慧可以脱离慈悲单独存在?您有空给讲讲两者的关系,以及他们和观心修行的关系吧。
  
 明空如月:真正的智慧,是慈悲与智慧的圆融一体无二无分,这才是圣者的智慧。只有所谓的智慧而没有慈悲,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为了与其它智慧进行区别,佛教中的智慧,用[般若]来表示。
  
  
 在佛教的[六度]中,六度的具体内容是相互含摄的,这是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
  
 屿木:六度是指?
  
 明空如月: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般若中,已经包含了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同样的,比如布施,也包含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没有包含,那就不是佛教的教义。所以,般若智慧,本自包含了慈悲,即慈悲是智慧的慈悲,智慧是慈悲的智慧。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佛教修行与其他宗教修行的本质区别。 般若的核心是空性 ,但空性中是具足慈悲的,是具备一切诸佛功德的。所以其他宗教的教义,都可能导致对生命的杀戮,唯有佛教的教义不会。 佛教教义里,没有[异教徒],只有迷悟之别。而所有的迷,都需要悟来度..... 
  
 屿木:是不是反过来说, 慈悲也具有空性?
  
 明空如月:佛教里的慈悲,是具足空性智慧的慈悲。而不仅仅是母亲爱孩子的那种慈悲。
  
 屿木: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慈悲的扩展,最后就是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从慈悲入手,也是很好的修法?
  
  
 明空如月: 没有空性智慧,慈悲再怎么扩展,也不会成为空性智慧 。比如基督教中的一些修行人,可以达到与上帝合一的境界,能够爱所有的生命,但没有空性智慧。所以佛教修行,既要修慈悲,也要修空性智慧。最后达到慈悲与空性智慧融为一体无二无别的境界。
  
  
 屿木:观慈悲,或者慈悲地去观,算不算一种悲智双运呢?
  
 明空如月:可以算悲智双运,但与空性无关。 只有悟入了空性之后,才是空性的悲智双运。 
  
 屿木:我再消化消化,谢谢您的讲解 。
  
 空明如月:不客气。
  
 
  
  
 
  
  
 整理时,才发现自己领悟能力太差,一个问题,得让老师揉碎了讲。同时,也越来越感到佛教的博大和殊胜。
  
 感恩明空如月老师悉心解答指导!

智慧与慈悲

6. 慈悲与智慧

慈悲与智慧
  
  
 
  
 真正的慈悲与智慧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
  
  
 今早同姑娘一起去麦香园吃早餐,一碗酸辣粉,一碗牛肉面。
  
  
 快吃完时,听到邻桌的一位中年男子喊住了,起身离开的中年妇女,说道:把餐具收了!
  
  
 只听中年妇女不满地说:不是有服务员吗?他们会收的!说完拉着中年男子扬长而去。
  
  
 我抬头一眼望去满桌狼藉,汤汁、纸巾、一次性碗筷,堆满了一桌,不堪入目。实在是影响食欲。
  
  
 我们快速吃完,用纸巾擦掉汤汁,收好碗筷,一起放入餐盘,收拾妥当,我让姑娘将餐盘放入回收处。
  
  
 姑娘说:最后一步,留给服务员。
  
  
 我问道:为什么?
  
  
 姑娘说: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收拾好,那服务员没活干了,一定会失业。疫情已经有不少失业的人了,餐厅的服务员没有技术含量,失业了很难找到工作。我一般是收拾好,留下最后一步给服务员,这样让服务员轻松一点,又不会失业,还保持了餐桌整洁。一举三得!
  
  
 虽然是件小事,但我感悟了慈悲与智慧。
  
  
 真正的慈悲与智慧是无法看出来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
  
  
 我听过这样一段话:“只有当我们受到很多愚蠢的折磨和深刻的教训时,我们才会感悟生命中的慈悲和智慧。当我们在面临生命的困境、挫折、打击时,才知道智慧和慈悲的重要。”
  
 我最近才真正明了这段话的意义,因为没有真正读懂慈悲与智慧,才徒增了许多烦恼!

7.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
  通常,人有三种生命:一种是肉体的生命,它是由母亲怀胎十月所生;第二种是历史的生命;第三种是智慧的生命。
  短短几十年的肉体生命之后,还有历史的生命,但是仅有少数的人能够留名青史。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场,我们除了有肉体和历史的生命,还有永恒的、无限的、超越于时空的智慧的生命,我们称它为法身慧命。
  当母亲生下我们这个身体,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矿石,要不断地琢磨,才能成为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因此父母生下我们之后,必须经过一再地学习及锻炼,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产生智慧。
  越慈悲越智慧
   
  有智慧的人,才能为自己及他人解决困难,否则,这个人一定生活得没有意义,既为自己带来痛苦,也为他人制造麻烦。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特别聪明,这并不意谓有智慧。事实上,聪明的人也可能是烦恼心很重的人;如果聪明而烦恼很少,乃至没有烦恼,那才是清净的智慧。
  智慧是可以培养的,而佛的智慧便是从慈悲心产生的,慈悲心越重,智慧越高,烦恼也就越少。所谓「慈悲」,就是多为他人设想,常替他人处理问题,相对地,困扰自己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也就越有「智慧」了。
  如何以慈悲心来帮助他人?一定要通过观念和方法的,如果仅仅用财物,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必须要从心理的、观念的、方法的,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样才是根本而能持久。
  所以,慈悲和智能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只是它的功能和表现不同而已。有智慧的人,他的内心世界经常能保持平静、清楚、明白,不受任何环境的情况所困扰,同时能关怀他人,做他人的知音、知心,让自己深入众生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慈悲心的表现。
  曾有一对医生夫妇来看我,这位医生太太总是在我面前赞叹她先生、体谅她先生,而她的先生也非常疼爱她、照顾她。他们彼此谅解、相互赞叹,真是一对知音、知心、知己的伴侣,他们互相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
  一般人所谓的爱,是占有、是征服,希望对方谅解自己,要求对方属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不想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是强迫别人来接受自己的想法,这不是智慧、不是慈悲。
  不同的立场或身份,会有不同的体验表现,能够使自己不产生矛盾、冲突、不愉快,这叫作智慧。
  当人人在恭维你时,你是否骄傲自满、觉得很了不起?倒霉的时候,大家都离开你、不睬你,把你当瘟神来看,你是否觉得很寂寞、很窝囊,并且怀恨这些人?大丈夫能屈能伸,得意时不会发狂,倒霉时更无需自卑。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立场、任何情况下,心里都是坦荡荡的,都是自在的,无牵、无挂、无碍的。
  有智慧就一定有慈悲。譬如说,做父母的如果能进入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懂得孝顺、感恩;否则,只是要他来体谅你、接受你,或强迫他进入你的内心世界,两代间的代沟将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为人子女的也并不是只要买些衣物食品给父母,就叫孝顺,而是要进入老人家的内心世界,随时体验、体谅、体察他们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8.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这在《佛说善生经》中也有所体现。与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是一致的。
  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慈悲心,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是布施,其次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智慧和慈悲,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不过,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听闻、思维经教,如理思维才能获得。
  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宝藏。在我们每天念诵的「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正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像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只是诵经、念佛,还要听闻、思维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狂热。所以信仰需要智慧来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仰的层次,提高信仰的水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