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疯狂布局在线教育领域,BAT更看好什么样的企业

2024-05-19 06:05

1. 三巨头疯狂布局在线教育领域,BAT更看好什么样的企业

BAT凭借其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和雄厚的自己,做平台比做教育目标更大,市场更广,先占领市场未来盈利更大。BAT更看好的企业应包含以下几点:
1、目标用户群大,或者非常垂直。
2、适合做网络教育,用户有硬件配置,如电脑、手机等。
3、适合用户碎片化时间学习;
4、课程适合做成小节,能够独立观看。
5、有线下教育经验的机构,与线上有契合点。
6、有成熟的教育管理体系和经验丰富也是很重要的。

三巨头疯狂布局在线教育领域,BAT更看好什么样的企业

2. BAT频繁布局在线教育,到底有何不同

BAT分别是百度、阿里和腾讯。从三者优势来看整体布局的不同。
       1、百度最早入局,流量优势明显
  百度作为BAT三家中最早入局在线教育领域的公司,可谓动作最频繁、速度最快、布局最广。其从2012年起就开始通过百度文库推出文库课程切入进来;2013年起,百度便陆续推出百度教育、度学堂、作业帮(2015年9月独立分拆融资)等教育平台及APP;其中,度学堂在上线不到半年内,就与被百度并购的传课网合并,变身百度传课,最终发展成为百度的核心教育业务。此外,百度还投资万学教育、沪江网、智课网等教育机构,强化其在垂直领域和线下的布局。
  整体而言,百度通过自有与投资的方式,在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在在线教育领域多次布下棋子,主攻K12领域的学生用户和18至30岁偏职业群体。凭借百度文库的流量积累,以及百度引以为傲的搜索引擎的导流,百度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流量优势较为明显。
     2、阿里力推交易,商业化进程相对较快
  相比之下,在O2O、传媒等领域一向比较“进击”的阿里,却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方面比较谨慎。阿里自2013年推出淘宝同学后,当年便再无进一步消息;次年通过投资在线英语学习平台TutorGroup和超级课程表,加大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步伐。今年,阿里云与金智教育达成合作,为高校推出云计算课程。
  淘宝同学作为阿里在教育行业的重磅自有产品,意图通过搭建2B+2C的混合型平台,整合教育机构、教师、课程等资源;供给端用户可通过淘宝同学免费推广,课程品类相对丰富。
  总的来说,阿里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布局仍延续其电商基因、以交易为核心,将教育内容当做商品进行售卖,在商业化发展道路上更进一步。
  3、腾讯侧重社交属性,易抢占社交场景 
  社交属性极强的腾讯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布局方面相对较晚,其自有教育分发平台腾讯课堂于2014年4月上线,聚合了教育机构、教师和课程资源。与淘宝同学相比,腾讯课堂侧重社交,而淘宝同学更侧重于撮合交易。
  不仅如此,腾讯在其他教育领域的布局也始终以社交为核心;2015年7月通过QQ推出QQ智慧校园后,又以微信为基础发布腾讯智慧校园。
  在线教育存在较强的交流与互动性,而腾讯凭借QQ和微信,在社交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有足够强的场景基础;因此,腾讯在在线教育领域中最有能力抢占社交场景。

3. 在线教育巨头瞄准新风口:市场规模4000亿

  作者 | 黄燕华 
    编辑 | 蛋总 
    出品 | 子弹 财经  
    K12在线教育巨头转型又有了新动作。 
    10月20日,猿辅导宣布正式进军to B智能教育市场,即将推出面向政府和学校的教育 科技 新品牌“飞象星球”,满足公立学校教学全场景的技术与服务需求。 
    同一天,掌门教育也传出进一步加码B端业务布局的消息,且目前其智慧教育服务、优质课程内容进入课后延时服务等进校业务已在全国多个区域落地展开。 
    为何K12在线教育机构转型瞄准智慧教育领域?在后“双减”时代,智慧教育会是一门好生意吗?这个新市场有哪些不得不啃的“硬骨头”? 
    什么是“智慧教育”? 
    简单来说,智慧教育又称“教育信息化”,是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有两个关键作用:一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方式。   由于我国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明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突破时空限制和技术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偏远地区输送。 
     二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育信息化集顶尖的学校资源、优秀的教师资源和丰富的素材资源于一体,能够实现资源的跨区、跨校传播和分享,解决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同时,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再者,教育信息化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多种需求,智能设备还能更生动地展示抽象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过,要充分发挥上述关键作用并非易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均衡问题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平均约977亿元,而江苏、广东等区域教育经费一度超过2000亿元,宁夏、青海等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不足200亿元。 
    事实上,各区域的教育经费差距巨大直接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水平,所以,目前与当地财政挂钩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制度,较难缩短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 
     而说起教育信息化,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两个“时代”——教育信息化1.0时代和教育信息化2.0时代。  
    先看教育信息化1.0时代(2000年-2017年)。 
    在这一阶段,学校以硬件采购为主,是硬件普及的时代,主要实现“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课堂教学多以录音机、录像机等作为辅助设备,且普及率低。 
    不过,虽说这17年里已初步完成学校网络接入和智能设备等终端部署目标,但教育信息化产品对于“教与学”环节的改变极少。 
    再看教育信息化2.0时代(2018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采用的多媒体设备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主导,多媒体中控系统、触屏一体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成为了教学领域中的主要教学设备,网络教学播录系统等融入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共享化优势对于二、三线城市以及边远地区教学机构教学品质提升带来了极大助力。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这份行动计划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  
    同时,该行动计划里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论断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这也是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之后,对教育信息化地位和作用的又一个全新定位。 
    另需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2.0是一个时期的概念,持续时间不确定,或5年或10年甚至更长。 
    而2020年的全球疫情爆发,则进一步凸显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国家更强调软件、教学资源及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构,这涉及教育理念、方式和体制的全方位转变。 
     至此,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浪潮为智慧教育的到来做好了硬件、软件及人们思想上的准备,尤其自“双减”政策出台后,国内智慧教育的大幕已然拉开,正吸引着各大教育巨头闻风而至。  
    事实上,在“双减”政策之后,K12教培机构转型杀向智慧教育赛道并非毫无依据。 
     首先,智慧教育市场空间大。据「子弹 财经 」了解,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2920亿元,其中,9%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被用于智慧教育建设。照此测算,2020年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大概在3863亿元,而预计2021年将超过4000亿元。  
    对K12在线教育巨头们来说,其失去重要支柱业务后,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只有新进行业是一片大海,其才能在上面远航;如果只是一个小湖泊,则很难将其撑起。 
    “智慧教育赛道再做10家上市公司都没有问题。”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陈晶对「子弹 财经 」说道。 
     其次,智慧教育的政策利好不断。「子弹 财经 」注意到,仅今年7月,便有两项重要政策出台。  
    先是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接着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质量以及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此外,K12在线教育机构转战智慧教育这一战略也受投资机构看好。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松鼠Ai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绿地、东方国资和中信,且投资款已全部到账。而松鼠Ai将获投原因之一归于投资方看重其在智慧教育版块的发展,及在智能硬件方面的突破。 
    不过,陈晶认为,K12教培机构转战智慧教育领域并非十分理性。 
    因为to B或to G是一门复杂生意,而非简单生意。“所谓‘简单生意’,是说你只需要在某个环节里做到最好就行,但to B或to G的生意需要你面面俱到,每一环都要比较强。”陈晶坦言。 
    既然是一门“复杂生意”,就意味着机构服务的周期相对会比较长,同时需要具备极为优质的客户服务能力,而这并非各玩家在一朝一夕间便能炼成的“内功”。 
      除了有望获得更多优质资源,K12教培机构的进入还将对主打工具、管理平台的智慧教育玩家起到补充性作用。 
    晓羊集团创始人周林向「子弹 财经 」表示,K12教培机构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题库、课件、教学、教研等内容和资源体系的构建上,而非校内使用的工具和管理平台的打造上。“他们的加入,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较好的补充。” 
    不过,周林也提到,他们的加入,将给那些原本为学校提供各种智慧教育内容资源的机构带来较大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K12教培机构们的入局,大概率会导致智慧教育行业竞争加剧。而竞争加剧,或将拉低既有智慧教育玩家的利润。 
    在陈晶看来,如果新玩家们进场后,围绕一线老师的实际需求去研发智慧教育产品和系统,则将真正帮到后者。否则,他们的加入,对一线老师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客观来看,在中短期内,智慧教育行业玩家面临的挑战并不会因K12在线教育巨头的加入而得到缓解。 
    当前,业内普遍认为提升地方主管部门对智慧教育的认知度是首要任务,而且还要在智慧教育推广进各地的公立学校时,妥善地处理决策者和付费者的关系——这两项任务恐怕就能“劝退”不少玩家。 
    此外,横亘在各企业面前的挑战还有——如何管理好现金流。 
    业内人士向「子弹 财经 」透露,很多公立学校愿意为智能硬件这类基础设施买单,却不太愿意为软件买单。更要紧的是,to B或to G类机构通常会面临回款的难题,而此前to C类教培机构一般采用预收费模式。 
     陈晶提到,如果是五万元或十万元以内的订单,由学校校长直接签字支付即可,而订单金额一旦超出上述范围,则需要公开招投标,及走后续审批流程。走审批流程意味着会产生账期。  
    “比如,50万-200万的订单,回款至少需要半年时间,5个亿的订单,回款至少需要三年。甚至一些应收账款被拖欠太久,机构最终只能按坏账处理。”她说。 
    据她了解,在业内类似的坏账情况较为常见,“很多人都觉得选择接受to B服务的机构有钱、有预算,没错,机构是有钱是有预算,可问题是机构也有账期,大部分玩家在进入这个市场时,根本意识不到账期有多长,要承担的风险有多大。” 
     当然,很多智慧教育玩家正通过提升销售价格的方式来缓解账期问题。比如,成本仅需1000元的智慧教育产品向公立学校售卖高达1万元,多出来的9000元利润被用于走关系、激励老师、渠道抽佣以及填补坏账窟窿等。  
    此外,“如何在决策者、付费者和使用者三方需求中寻得平衡”也成为诸多智慧教育玩家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 
    这是因为智慧教育产品或系统的决策者、付费者和使用者等三方分离,各有所需。据陈晶介绍,学校的决策者更关心学校升学率、生源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而教育局等付费者更偏向酷炫、技术含量高等卖点十足的智慧教育产品或系统。 
    不过,教师这类一线使用者更在乎智慧教育产品或系统是否稳定可操作,以及能否为其降本增效。“酷炫的东西未必好用,公立学校如同‘拼多多市场’,很多一线老师对产品的功能要求是能用就行。”陈晶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to C类机构转型G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无法适应另一个组织和体系下,完全陌生的、漫长的决策链。“他们不会很快理解教育局局长、校长、老师等不同角色的各自考虑。”陈晶称。  
    而摆在智慧教育玩家们面前还有另一个难题——要如何做到 科技 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周林看来,要实现上述融合,机构不仅要懂技术,也要深刻理解教育,尤其是理解公办教育管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唯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款真正帮老师减负增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产品。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 科技 企业或互联网企业想做就能做成功的。”周林说。 
    当然,有些机构给出了一个相对可行的解决思路。就拿晓羊集团来说,该公司的大部分管理层人员,曾在公办学校当过校长、信息中心主任、老师和教务等,对学校教学和整体运作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了能够及时响应不同地区的学校提出的需求,晓羊集团还组建了一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服务团队。 
    另据「子弹 财经 」了解,在未来,智慧教育玩家除了解决上述难题外,还需要打造一个数据完全融通的整体解决方案。 
     周林提到,很多学校面临严重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的问题。而因为数据都留存在各个碎片化的系统中,导致一个老师需要记忆和管理多套用户名和密码,一个同样的期末考试数据需要老师在多个系统进行重复的操作。  
    这样的问题显然使学校无法真正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有效的数据画像,更无法为学校留存有价值的数据资产。 
    所以,一个数据完全融通的整体解决方案,对学校来说是最为渴求且迫切的。“但问题是,要想把所有底层数据融合打通,除了需要深刻理解公办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也需要竭力攻克来自技术层面的难关。”周林说。 
     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一轮智慧教育的新混战中,每一个进场的玩家都无法逃避上述任何一个挑战,因为公立学校在筛选合作伙伴上越来越严格。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不再是领导一人决策,他们在采购之前,通常都会要求机构提供一段时间的试用,且试用过程中会听取老师的使用反馈,并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后才做出采购决策。”周林表示。 
    当公立学校的决策流程愈趋谨慎,采购标准愈趋严格,就会助推智慧教育行业不断升级迭代。“现在,很多学校也逐步意识到,其实最有生命力的还是产品和服务,所以最终还是产品说了算。”周林补充道。 
    不可否认,K12在线教育巨头的加入,势必将带动智慧教育行业热度的上升,吸纳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聚集,从而让整个行业想象空间变得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智慧教育的玩家们接下来会一路坦途。 
    进军这个近4000亿元规模的智慧教育市场,注定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比赛,而无论是新入局者或者老玩家,不管使出什么“杀手锏”,最终能为学校解决管理与教学的实际需求才是“硬道理”。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线教育巨头瞄准新风口:市场规模4000亿

4. 在线教育企业竞争越发激烈,这个行业存在什么问题?

由于今年的疫情状况,很多线下补习班也不允许办理,所以今年也是线上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很多企业和品牌都已经看到了线上教育的前景,纷纷开始推出各种营销策略,但是在进行招生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着很多不正当竞争方式,这也是发展过快的诟病,只有经过不断的整改和改善才能变得更加正规。
现在的线上教育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在宣传过程当中存在虚假宣传
宣传是线上教育招生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得到多少报名学生,就要看宣传方式和招生老师的能力了,目前的宣传方式分为两种线上和线下,各个品牌的线上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地区都有设立门店,会经常去学校做宣传,这种宣传方式很正规。
但是线上的宣传模式便是及其混乱,在线上宣传中竟然出现了“多家平台共用一个宣传老师”的宣传视频,究竟企业品牌的师资力量能否从线上宣传上看出来?究竟线上宣传可不可信?
试听课的上课模式较为”特殊“
一般的线上课程都有所谓的试听课,先给家长一节或者是两节试听课的特权,然后有选定科目的老师进行讲解,但是在上课期间,老师及其会吸引小朋友的归属感,通过各种游戏和提问去抓住有兴趣学生的心,最后学生报名可能不是因为教学质量和方法强的原因,而是被老师喜欢迷惑了,凭借喜欢报班是一方面,但是听懂听不懂又是一回事,这样许多孩子深受其害,白白浪费时间和钱。


整体来说线上模式还是优势众多的可以选择
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上课,不论孩子家长是否有空,只要有一部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跟着老师开心上课,同时不需要家长操心,老师会进行作业布置,同时还有协助老师的学管老师督促孩子上下课和交作业。家长也可以跟学管老师随时交流学习情况。
同时,一般教学课件都是老师制作的PPT,老师会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会汇聚不同的做题方法,让孩子横竖都会做。
师资力量强大
现在线上教育的老师都是资质很高的老师,因为线上教育的薪资和待遇更高,所以很多有能力的老师会选择加入,而由于线上教育的热度,所以根本不缺老师,因此要求的入门门槛比较高。

5. 在今年教育行业的关键节点上,巨头为什么进军在线教育?

对于现在来说,教育是刚需,尤其是在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教育,家家户户都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如今,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在今年风头更火,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网易、百度,以及后来者字节跳动、快手,近几年都在在线教育上进行发展。
目前,在线教育行业风云涌动,巨头纷纷涌,新手也在加快布局,房产大鳄也不甘示弱,纷纷跨行做起了教育行业。
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流量大增,线下机构却迟迟无法开门,行业淘汰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据统计,2020年前四个月,教育领域共发生了70起融资事件。金额方面,今年前四个月,共计完成129.21亿元融资,去年同期为126.45亿元。
向教育赛道加注的玩家也越来越趋于头部:投资方中,既有教育领域上市公司,也不乏跨界巨头的身影。
面对现在热度升温教育,许多之前看似与教育交集不深的巨头也开始涉足这个邻域。例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就已经纷纷跨入在线教育,目前巨头们的路径包括投资教育项目和自己的一些孵化教育产品。
其实,教育并不是一个来钱很快的行业,而且在倒闭跑路、资质成谜、模式瓶颈、投资收益低等现实硬伤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众多玩家想要做教育?事实上,国内在线教育市场前景好,整体大环境好。在德勤报告显示中,预期至2020年,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36万亿元,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万亿元,并实现10.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但目前教育市场尚且分散,新东方、好未来两传统教育巨头一共占不到10%的行业份额,教育赛道存在着巨大潜力。

在今年教育行业的关键节点上,巨头为什么进军在线教育?

6. 在线教育企业竞争愈发激烈之下,哪几个问题备受关注?

在线教育企业竞争愈发激烈之下,在线教育内容缺乏以及市场门槛备受关注。
在线教育企业竞争激烈的基础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随着现代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工作运营商以及投资者会把目光放在在线教育企业的身上,他们认为在线教育企业会有一个非常长远的发展和盈利空间,但这些前提都是需要解决在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够让在线教育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一、市场缺乏准确门槛在我们上网的时候点击网页,我们可以看到网页上面有许多的广告,或者说我们在观看综艺节目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关于线上教育的广告,但是这些线上教育往往都存在于这些小广告中啊,没有一个正式的平台来公布这些线上教育企业。这说明线上教育缺乏准确市场门槛,只要投资者想要投资某一个线上教育企业,他们就能够让这些线上教育企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线上教育没有经过一个系统的标准和要求,导致线上教育产品参差不齐,同样五花八门的线上教育宣传让许多人都看花了眼这让许多人都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更好的线上教育。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线上教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相比于线下来说得到了一些更好的资源,但为孩子选择一个正确的线上教育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在线教育内容缺乏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领域来说,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应试教育,都每一门功课都需要经过期末考试才能够合格。中国的教材都是根据我们中国基本国情以及中国文化所制定而选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教材缺乏独立内容的可开发性。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因此想要在线上教育,让孩子得更好的教育理念开发出更好的内容,就得先确认孩子学什么才有用。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我们所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每一门课程都大大小小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观念,这就导致了线上教育企业很难去规划和确定教育内容,这样就很难吸引到更多的人来线上教育学习,而线上教育得不到利润的保证也就自然而然的办不下去了!
在线教育企业投资者和规划者需要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才能够让在线教育企业走的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