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

2024-05-05 04:23

1. 三国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

曹魏
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孙吴
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富裕,但孙权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到头来是官民交困,财政极度亏空,国基不稳,最后走向灭亡。

蜀汉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均优,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刘蜀所铸钱币亦有悖民意,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即使想方设法整治币制,最后还逃脱不了失败亡国的命运。

三国时期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

2. 汉朝时期五铢钱的流通,对现代有什么作用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拥有很多的朝代,大多数的朝代都使用铜钱,银子,金子做为货币,那就有些朝代拥有自己的货币,比如说战国时期的很多诸侯国都拥有自己的货币,他们国家的货币形状不同,也有的十分相似,有三个诸侯国货币为圆形铜钱币,四个诸侯国铜钱接近人形,剩下两个诸侯国为砍刀形货币。

在古诗一个铜钱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先前古时老百姓交易方式为一个铜钱一个铜钱拿出去进行交易,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要是想买一个比较贵重的东西,那么老百姓要掏出很多的铜钱来进行购买,众所周知老百姓在古时没有大量的收入,所以必须一个铜钱一个铜钱攒下来,平时我们看古代型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时都可以看到他们攒钱时都是把钱放进一个箱子或者容器里面,但是在古时穷困的老百姓怎么可能有这么一个箱子或者容器呢。

放在其他地方比较容易丢失或者遗忘又或者被抢,自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铜钱中间是有一个孔的,就有聪明人用绳子把数量巨大的铜钱穿在一起,这样就不会轻易的丢失了,那么在需要使用这些钱财的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他们觉得一个一个慢慢的解开绳子过于漫长,干脆使用刀具把绳子割断,需要多少个铜钱就割多长,百姓:老板你这肉怎么卖的,老板:两个铜钱一斤,百姓把串好的铜钱给老板,老板也怕麻烦没解用来买东西,慢慢的串钱货币就流传起来。

在慢慢的传承中,人们慢慢适应了这种交易方式,在后来出现纸币后人们就把纸币的价格设置在一个数目上,比如一块钱的纸币,五块钱的纸币等等,现在的毛爷爷也是一样的,所以说古代人们的智慧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拥有很大的关联。

3. 如何分辨是东汉的五铢还是西汉的五铢

我上传的是东汉的五铢;圆形,圆钮,主纹饰为龙虎左右夹钮对峙,兽首间置一五铢钱纹,水银沁,品相较好,流行于东汉晚期
西汉的五铢:、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如何分辨是东汉的五铢还是西汉的五铢

4. 西汉五铢和东汉五铢如何区分?

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


早期东汉五铢形制较规整,钱文端正,面、背有横划后星点;直径2.5厘米,重3—3.4克,边郭较窄,铜色赭红,“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折,中竖两头变细;“金”字四点变长。中期后制作粗糙,钱体轻而大,钱面出现平浅横划;晚期东汉五铢更劣。铜色略黄,钱文笔画粗浅,常见错范或晕文、重文,重量减至2 —2.5克,除星纹、横划纹外,穿上另有“丁”纹,或数道短线纹,如无竖纹等。

5. 西汉,东汉五铢钱有哪些区分

东汉五铢:有建武五铢,四出五铢。

建武五铢:直径2.5厘米,重4—3.5克。外郭较窄,“五”字交叉弯曲,“金”字头比西汉五铢大,四点也较长,“铢”字头圆折,中间直笔,两头较细。四出五铢:为灵帝所铸,五铢钱背上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外郭,又叫“四角钱”。直径2.5厘米,重3克。还有一种社会上都比较熟悉的“董卓小钱”,董卓小钱是东汉末年董卓占领长安后,取秦始皇金人铸小钱细薄脆弱,似鸡目鹅眼,字迹模糊,肉好无轮郭,粗制滥造的典型。

东汉时还有一种“更始五铢”,是绿林军与刘缤、刘秀为首联合推出的更始帝刘玄铸造的。直径2.5厘米,重3.5克。“五”字交笔弯曲,体较长,“朱”字圆折,“金”字头呈等腰三角形,较大,“金”字的四点排列整齐,比较少见。

西汉,东汉五铢钱有哪些区分

6. 西汉五铢与东汉五铢区别,附图

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


早期东汉五铢形制较规整,钱文端正,面、背有横划后星点;直径2.5厘米,重3—3.4克,边郭较窄,铜色赭红,“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折,中竖两头变细;“金”字四点变长。中期后制作粗糙,钱体轻而大,钱面出现平浅横划;晚期东汉五铢更劣。铜色略黄,钱文笔画粗浅,常见错范或晕文、重文,重量减至2 —2.5克,除星纹、横划纹外,穿上另有“丁”纹,或数道短线纹,如无竖纹等。

7. 西汉,东汉五铢钱有哪些区分

东汉五铢:有建武五铢,四出五铢。
建武五铢:直径2.5厘米,重4—3.5克。外郭较窄,“五”字交叉弯曲,“金”字头比西汉五铢大,四点也较长,“铢”字头圆折,中间直笔,两头较细。四出五铢:为灵帝所铸,五铢钱背上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外郭,又叫“四角钱”。直径2.5厘米,重3克。还有一种社会上都比较熟悉的“董卓小钱”,董卓小钱是东汉末年董卓占领长安后,取秦始皇金人铸小钱细薄脆弱,似鸡目鹅眼,字迹模糊,肉好无轮郭,粗制滥造的典型。
东汉时还有一种“更始五铢”,是绿林军与刘缤、刘秀为首联合推出的更始帝刘玄铸造的。直径2.5厘米,重3.5克。“五”字交笔弯曲,体较长,“朱”字圆折,“金”字头呈等腰三角形,较大,“金”字的四点排列整齐,比较少见。

西汉,东汉五铢钱有哪些区分

8. 西汉的五铢钱有几种材料的?

五铢钱
 中国古铜币。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  ,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汉初允许私铸 ,“钱益多而轻” ,币制混乱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采用桑弘羊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令、技巧令(一说为均输)三官统一督造,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五铢钱轻重适宜,量足成色好,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  。此后至隋 700 多年间  ,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 ,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

       名  称: 五铢钱
  制造年代: 隋 
  材  料: 铜 
  规  格: 直径2.3~2.5厘米 
  收 藏 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  绍

  隋代货币。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隋初钱币混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图示四枚隋五铢有较宽外部,内部边缘中,只有右侧“五”字直划形成一内部线。钱文“五铢”两字瘦长工整,笔划略显粗壮,但仍不失精良秀美的风格气息。左下一枚五铢钱色较白,俗称“白钱”。然而并非真正白铜所铸,唯因青铜合金中锡的比例略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