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斯指数是什么?什么时候谁提出?

2024-05-19 01:51

1. 杜琼斯指数是什么?什么时候谁提出?

1、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 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 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 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 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56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 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
2、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编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但作为样本股的公司已经历过多次调整。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杜琼斯指数是什么?什么时候谁提出?

2. 什么是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K.E.戴维斯1965年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对应推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从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可以推断其对应的内在特质,如人格、态度等,此为所谓“对应推论”.
一个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正确性的主要条件:
1.社会期望水平(social desirability):即社会赞许水平,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
2.非共同性结果(noncommon effects):指个体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如单是关窗可能是冷也可能是吵,但关窗再穿上衣服就代表他冷
3.行为的自由选择性(freedom of choice):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
4、行为结果的严重性
理论局限:
1.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关注寻常的偶发行为,而非不寻常行为
2.按照理论,合乎社会期望的行为也可能会被归因为个人特质

3.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称作什么

杜氏理论


跌市前徵兆

牛市和熊市的分析

有关牛市和熊市的市场特徵,美国股票分析祖师杜琼斯早就作出全盤的分析研究,值得每一位投资者一让再读,大家可从「杜氏理论」中互相印证与香港熊市异同之处。

牛市第一期

杜琼斯根据美股多年的经脸,总结出牛市和熊市不同的市场特徵;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市场特徵,判别市场处於哪一个阶段。

牛市(「多头市场」)是指持续多年的大升市,一般来说牛市共可分作三期。其中牛市第一期初段和熊市第三期末段互相混合在一起,或者我们可以说牛市第一期初段相等於

熊市第三期末段。

牛市第一期通常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形下出现,当时投资者对市场已经完全心灰意冷,他们不计成本抛出所有的股票,准备离开市场。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入货良机!因此,那些有远见的投资者,虽然看见整体经济仍然处於不景气的阶段,利淡的经济消息接踵而来,但已感觉到市场正处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情况即将会有改变。於是他们开始有耐性地限价买入,市场的交投渐渐出现改变的

徵兆,成交当时虽然还十分低沉,但在回升时已见有微量的增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低徊,大部分股票从弱者流向强者手上之後熊市便真正宣告死亡,另一次漫长的升市亦届开步了。

牛市第一期经过强者有耐心的吸入後,大市开始稳步上升,每一次回落时的低点都较上次为高,於是引来新的投资者入市,形成大市上升成交增加的现象。这时候上市公司利好的消息开始出现,公司业绩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入市的兴趣。

牛市第二期

不过,熊市的教训记忆犹新,投资者当股价升抵某水平时便裹足不前;但市场的发展仍然是乐观的,大市基调十分良好。这情形便令到市场形成既非上升,也非下跌的争持局面。於是股价(或大市)在高水平反覆上落。这段时间可能维持数个月至超过一年不等,主要视乎上次熊市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深浅而论。杜氏理论把上述整个过程归纳为第二期,但一般投资者为容易区分市场特徵,把牛市初期的上升划分为第一期,而争持徘徊之局则作为第二期。牛市第三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争持之後,牛市第三期出现了。这一期市场有很明显的特徵让我们辨别到。首先是股市的成交量不断增加。这反映出愈来愈多投资者进入市场,大市每一次回落调整不是令投资者离市,而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跟进。市场的投资情绪高涨,投资者充满一片乐观气氛,股市的交易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报章不断报导有关股市的情形,而且还是头号新闻。亲戚朋友谈话之间总离不开股市这个话题,而且市场消息满天飞,每一个人都有「可靠的内幕贴士」,互相推荐买入的股票。这就是我们经常说连擦鞋仔都讲股票的现象了。

此外,公司的利好传闻不断出现,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等。上市公司亦不断乘时大举集资,或送股、拆细以讨好小股东。

在这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因此垃圾股、冷门股不断大幅标升,长期没派息、财政有问题的公司股票照升如仪,反而愈来愈多业绩优良的实力股只,投资者拒绝买入。

当这情形去到某一个极点时,市场便会出现崩溃了。

熊市第一期

熊市又称作「空头市场」,是指持续经年的大跌市。同样地熊市也是分作三期,而熊市第一期初段亦即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

熊市第一期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形下,当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後市完全没有戒心,相信大市将会继续大幅再升。而且市场也尽是利好消息,公司的业绩盈利到达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业更加在这段期间加速膨胀,收睛合并消息频传,总是牛市第三期末段的一切市场特徵完全浮现出来。

正当所有投资者疯狂沉迷於股市的上升之际,先知先觉的醒目资金已开,始撤离市场;所以,当时市场的交投虽然仍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下降的倾向。

因此,熊市的第一期可说是「出货期」,当大市再创向新高,而成交却没法同步创出新纪录之时,大跌便届随时出现。

熊市第二期

由於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已悄然离市,市场在乐观之馀,开始隐隐感到有点不妥,这时侯市场出现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都会触发「恐慌性抛售」。

因为市场累积太多的好仓,当想要买进的人退缩不前,而愈来愈多的投资者急於沽售,股价(或大市)跌势便告转急。股价的急跌导致部分持好仓的因未有足够按金而被迫斩仓,进一步使跌势恶化。於是股价愈跌愈急,愈急愈跌,形成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经过一轮疯狂性的恐慌性抛售(这段期间市场的成交量仍然十分庞大)之後,投资者觉得跌势似乎有点过分,目前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和股市此较,未免是过於悲观,於是大市出现一次较大幅的回升局面。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将可能持续数星期至数个月之久,而回升的幅度一般是整次跌市总跌幅的三分一至二分一之间。

杜氏理论把上述整个过程归为熊市第二期,不过我们为了清楚识别市场,所以把「恐慌性抛售」划分为第一期,而中期性反弹则视作第二期。

熊市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之後,经济方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出现了恶化,不利消息接踵而来,进一步摧毁投资信心。

这时侯,整个市场弥漫著悲观的气氛(但不是恐慌的情绪),公司业绩倒退、财政困难、停牌清盤等消息接二连三地出现,整个经济陷入极度不景气中。

於是那些缺乏信心的投资者沽出,早几个月前认为股价抵买的,现在也加入沽售的行列。在熊市第三期中,大市(或股价)只是持续下跌,但跌势并没有加剧,而且下跌的股票大多集中在业续一向长好的蓝筹股和实力股身上;那些二、三线低质股份,可能在熊市第一期与第二期时已经跌够,因此再跌幅度灭少,甚至不再下跌,跌势全都集中在

优质股。这些股票是投资者最後失去信心的。

其实这时期也就是牛市的第一期初段,有远见的投资者已开始有耐性地作选择性吸纳,市场这时砾正处於黎明前最思唁的时刻,很快地黎明便出现了。

杜氏指出,牛巿及熊巿均可分为三个阶段。

? ?? ???牛巿分以下三个阶段:

? ?? ???第一期 ── 经过经济衰退以至萧条之後,股市累积了庞大跌幅,利好因素悄悄地出现,刺激股市见底回升,但这个时期巿场的气氛仍然悲观,投资者还在担心熊巿尚未结束之际,牛巿却已在不经不觉间静静诞生。

? ?? ???第二期 ── 当牛巿一期升势渐渐完成,巿场开始醒觉到熊巿已经远去,投资者对股市的前景开始重拾信心。在这个时期,股市上升动力强劲,股市的参与者开始增加。

? ?? ???第三期 ── 经过牛巿二期,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逐渐增加,股市升势亦会慢慢变得疯狂。在这个阶段,各类股票鸡犬皆升,人人都热衷於股票投资,但当最後的购买力亦被消耗时,牛巿便随之结束。

? ?? ???熊巿亦分三个阶段:

? ?? ???第一期 ── 牛巿三期投资者陷於疯狂,令股价远高於实际价值,但这时候股市的升势亦都最为脆弱,当有外来利淡因素出现,将会触发庞大的获利沽盤,股市正式进入熊巿。

? ?? ???第二期 ── 熊巿一期的跌势完结後,股市会横行或反弹来消化跌幅,这个阶段便是熊巿二期。熊巿二期时,投资者仍然勇於捞底沟淡,尚未醒觉自己已置身熊巿之中。

? ?? ???第三期 ── 熊巿二期将所馀无几的购买力消化後,熊巿的下跌趋势再次延续,进入熊巿三期。在这时期巿场上任何的憧憬都幻灭,极度悲观的情绪令股价远低於其实际价值。但当人人闻股色变时,熊巿又静静结束。



记得采纳答案哦,谢谢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称作什么

4. 什么是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1965年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也称为归因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对应推论。一个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5. 最开始的时候,道-琼斯指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这,看书把。那个不重要的就是个 加权平均

最开始的时候,道-琼斯指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6. 香港“杜工苏皇二零六沽”认沽权证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认沽权证的名字,没有什么特别代表的意思。杜工是指“纽约杜琼斯工业指数”苏皇是指“苏格兰皇家银行”,是认沽证的发行商。二零六其实是表示12年06月到期。
全部的意思即是指,这是一支以“纽约杜琼斯工业指数”为标的的,由“苏格兰皇家银行”发行的,2012年6月份到期的认沽权证。

7. 人物询问: 最近听到一个名字 蔡琰培(不是蔡元培哈)。 百度不到,不知为什么,貌似民国初年得人物!

  是蔡炎培吧
  蔡炎培笔名杜红、PS、叶影予、易象、陆丑、李孝铜、杜杜等。1935出生于广州。 战前移居香港。1954年开始写诗。
  一位年纪更大的前辈,就是有名的诗人蔡炎培在大陆几乎是不为人所知,但是在香港是个非常重要的诗人。
  在蔡炎培质言的传统以外,还可见另一种文化的结合。什么文化的结合呢?就香港市民文学,文言白话和粤语,这种语言我们在香港叫做三及第。三及第是什么呢?就是白话文加上了我们粤语的方言,加上了文言文,夹杂起来的文体我们叫做“三及第”。而这诗里面的广东语言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有政治指向。这也是一种香港文化人对政治参与的方式,不是采取一种既成的限定意识形态。在那个年代,当然也有很多爱国的左派。但除了爱国左派之外,还有这么一些人,既不完全能够同意共XX走的路线,也更讨厌英XXX当局,他要用一种本土的自己的方式来解构这些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比如说蔡炎培有这么一首诗,让你觉得很难看得出他的立场。他写1997年,香港的立法局解散的时候,他说:“他们陆续散去,声言再来,他们一定会来的。他们是某一天的股票价位,某一天的杜琼斯指数。”这里暗含一种看破政治游戏的戏谑,但又好像带着期许。这种戏谑到了虚无的态度,也是一种很香港的态度,但这个虚无跟我们今天讲的犬儒式的虚无不一样,这个虚无是什么呢?这个虚无是有破坏力的,有颠覆力的,因此是革命的。因此他不相信任何既存的、人家告诉他的教条,他总是怀疑这一切。但怀疑完这一切的时候,他并不是冷漠的那种犬儒,而是那种积极的,带着饱满热情去质疑一切建制里面现存的价值观。
  做了三十年《明报》副刊编辑,蔡炎培认为诗人是没有特权的。“你有写诗的兴趣,但也有另外的职业,两样事分开。诗是你的事业,但你也要找一个生活的基点,然后慢慢来。”“先学做人,再学做诗人”是蔡炎培的名句。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平常人,写的诗又多来自生活,那些生活形象,那些生活记忆,妙手偶得,便放进诗作。“一生人,如果出到一本诗集已是不简单,诗集中如果有一首可以流传下去,已算挺不错……做不成大诗人,做一个可爱的小诗人,也蛮不错。”
  蔡炎培五十年代在香港《人人文学》、《诗朵》、《香港时报》、《文艺新潮》等刊物发表诗作,六十年代中曾主编《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七十年代在《星岛日报》撰写专栏「碎影集」。1965年毕业於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1966-1969年间任职《明报》副刊编辑,历任多届青年文学奖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诗组评判。2003年曾被提名诺贝尔奖文学奖。
  蔡炎培自五十年代至今创作不辍,著有诗集《小诗三卷》(1978)、《变种的红豆》(1984)、《蓝田日暖》(1992)、《中国时间》(1996)等。最新作品有《水调歌头》。

人物询问: 最近听到一个名字 蔡琰培(不是蔡元培哈)。 百度不到,不知为什么,貌似民国初年得人物!

8. 均线理论:均线有什么优缺点

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股价技术分析者利用平均线来分析股价动向,主要因为移动平均线具有几项。特性:
1、趋势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趋势的方向,所以具有趋势性的性质。
2、稳重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不象日线会起落落地震荡。而是起落相当平稳,向上的移动
平均线通常是缓缓的向上,向下的移动平均线则会缓缓朝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愈能表现安定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是轻易往上往下,必须股价涨势真正明朗了,移动平均线才会往上延伸;而且 经常股价开始回落之初,移动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股价落势显著时, 才见移动平均线走下坡,这是移动平均线最大的特色。愈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安定性愈差,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安定愈强。但也因此使得移动平 均线有延迟反映的特性。
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移,可以看做是多头支撑线,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 平均线向上移动速度较快,中长期平均线向上移动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 定期间内平均成本增加,买方力量若仍强于卖方,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便是买进时机,这是平均线的助涨功效,直到股价上升缓慢回跌,平均线 开始减速移动,股价再回至平均线附近,平均线失去助涨效能,将有重返 平均线下方的趋势,最好不要买进。
5、助跌的特性:反过来说,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下方移动,成为空头阻力线,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产生阻力, 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走回升到平均线附近便是卖出时机,平均线此时有助 跌作用,直到股价下跌缓慢或回升,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股价若是再与平均线接近,平均线便失去助跌意义,将有重返平均线上方的趋势,不需 急于卖出。
(三)平均线之种类:3日 5日 12日 20日 30日 60日 240日 等
(四)各种平均线之关系:
1、多头市场:股价>3日>5日>10日>20日>60日
2、空头市场:股价<3日<5日<10日<20日<60日
3、多头市场反转时,5日、10日将敏感向下翻转,如多头力量不足,则只 有次级移动
4、空头市场反转时,5日、10日将敏感向上翻转,如多头力量不足,或环 境不乐观,则只有次级移动.
5、股价盘整时,平均线可能与股价交错一起,且各种平均线呈不规则之排列。
6、中长期线向上移动,股价与短期线向下,是为回档。
7、中长期线向下移动,股价与短期线向上,是为反弹。
(五)葛蓝碧法则: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为买进信号。
2、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降,但未跌破上升的平均线,股价又再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3、股价虽一时跌破平均线之下,但平均线仍在上扬且股价不久马上恢复到平均线之上时;仍为买进信号.
4、股价跌破平均线之下,突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时,很可能再向平均线弹升,这也是买进信号.
5、股价急速上升远超过上升的平均线时,将出现短期线的回跌,再趋向于平均线,这是卖出信号。
6、平均线走势从上升逐渐走弯下跌,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应是卖出信号。
7、股价跌落于平均线之下,然后向平均线弹升,但未突破平均线即又回落,仍是卖出信号。
8、股价虽上升突破平均线,但立刻又恢复到平均线之下而此时平均线又继续下跌,则是卖出信号。
葛氏法则第四条与第五条虽是可使用的原则,但是没有明示投资人股价距平均线究竟多远才可买进或卖出,这是一大缺憾,幸好可用乘离 率补救.
综合葛蓝碧所创的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以平均线变动的趋势而言,严格的 划分,其买卖时机的认定与运用,应该只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平均线上升时, 为 买进时机;一种是移动平均线下降时,为卖出时机。
(六)十三周与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周移动平均线的主要用途,主要在于辨认股价趋势维持不变或已有反转迹象,因为周移动平均线的设计,目的即是为显示股价的长期趋势指标。理论上十三周 及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的基本运用原则大约有下列数项:
1.与前述葛氏八法则的买卖时机大致相同。
2.只要周K线仍停留在十三及二十六周平均线之上, 仍可确认为一多头市场。
3.当周股价上涨时,向上突破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而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 呈反转向上时,表示空头市场结束,多头市场已经开始。
4.多头市场中,当周股价上升幅度高于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其三十周乘离率达+10以上时,可能产生中期回档,因两者乘离程度度愈大,其反压愈 重.
5.只要周K线低于十三周及二十六周平均线之下, 仍应认为是空头市场。
6.当周股价下跌,向下跌破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而二十六周平均线已呈反 转向下时,表示空头市场开始.
7.空头市场中,当周股价下跌幅度低于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其三十周乘离率达-10以上时, 可能产生中期反弹,因而两者乘离程度愈大, 其反弹愈 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