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为什么在松山战役的伤亡这么大?

2024-05-18 07:38

1. 国军为什么在松山战役的伤亡这么大?

1、国军方面战术指导思想落伍,一贯不重视战地侦查。

 没有派出部队到松山侦查。当时在松山正面驻守的部队是54军,在2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进行过积极侦查,这个毛病在日后塔山之战中再现。

按照日军的记载,当时松山守备队在拉孟曾抓到过两个军统的女情报人员,后被他们虐杀
此外,预备2师曾在这一区域打过游击,但基本被消灭

2、日军碉堡状况,实际上还是土木为主。基本是这样的,用大尺寸树木搭出框架,然后上面附土、石块和钢板,最后将空油桶装满沙土盖在最上面。日军碉堡的火力视野相当不错,属于棱堡设计。但后期,国军使用喷火器以后,这些碉堡就扛不住了



3、缺乏主动意识,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始终缺乏主动进攻精神,都是被动应付

4、武器问题,当时参战部队使用的主力火炮是150口径的德国克虏伯火炮和苏制76毫米野炮。但射击阵地在怒江另一侧,距离远,缺乏直瞄,准确度并不高。

国军为什么在松山战役的伤亡这么大?

2. 松山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中国军队是如何获胜的?

松山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中国军队是如何获胜的?松山的战略意义十分突出松山的战略意义十分关键,它戍守着滇西进到怒江东岸二手房的公共交通喉咙。紧贴怒江惠通桥,“前临幽谷,背连大坡”,上下皆山,松山生硬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纯天然主战场,扼滇缅公路能冲及怒江打黑渡往北40里江水。
并且把握着怒江竞技场的主导地位:可攻,以守为攻;还与腾冲、龙陵县产生犄角之势,相互之间照应,松山不能,滇缅公路堵塞,道路运输艰难,反击龙陵、腾冲,便会失去机会。因此松山战争是滇西战役中至关重要的战争。被称作中国东方的圣马力诺。1942年,中国远征军初次入缅战斗落败,滇缅公路被断开。撤离到怒江东岸二手房的起义军多部与日军雾里僵持。

日军的驻扎与工事建造1942年5月日军入驻怒江西岸后,将松山做为注意核心、攻击聚集点和防御力支点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逐渐组织建设。1943年太平洋溃败中,日军发展战略权威专家预见到松山做为支撑点滇西和缅北防御力管理体系关键支点的功效突显为第一位,遂拟向松山基本建设为永久防御力交通要塞。
日军缅甸方面军15军令第56师团派出工兵联队,并从中国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强征民夫1670多名(在其中印度人80余名,东南亚侨民138人),白天黑夜工程施工。为信息保密,仅容许她们到大垭口才行。工事进行后,为完全保密,1944年2月21日至25日,日军将捉来的民夫以打防疫针之名,所有密秘注入处决,并焚尸埋藏,二战结束在大垭口曾发觉“上千人坑”。[2]
日军工事外景,日军摄于1942—1944年至1942年底进行第一期工程施工。后又以防御力为主导,对松山腹腔阵营加固和改建。至1944年5月,于起义军反击前夜完成松山地域的准交通要塞式碉堡防御力阵营管理体系:在滚龙坡(日军称本道阵营)、大垭口(日军称正中间阵营)、松山、小松山、大寨、黄家水井、黄土坡(日军称横股阵地)、马鹿塘编写成7个聚集点群,每一个堡垒均以多个最稳固的母堡为关键,四周了解身高堡拱卫,一共有字母堡40余个,碉堡相互之间侧防。
而且,其碉堡为堡垒,一般分三层构建,大概等同于以三层楼埋于山体中。1946年,方国瑜专家教授曾现地进到日军工事,叙述日军碉堡为:“敌堡垒行为主体构建,绝大多数为三层,中作枪击,下做掩蔽部或子弹粮食仓库;更于下一层掘斜矿坑,其尾端筑造别墅地下室,又有于下一层之四周筑别墅地下室者。碉堡上遮盖圆径至70cm之木柱,排序成形,积四五层,铺上30Mm厚的厚钢板多层,积土厚逾1米,虽山炮击中,亦不可以毁坏此牢固工事。碉堡出路面之四周,按置装满石料之大油桶,排序三重,桶间复加厚钢板多层,桶外被土,故150Mm手雷自行火炮击中不可以毁坏,内部结构受到之波动亦微
碉堡内三层中间,亦盖以园木径50cm者二三层,故顶层坍塌不至于危害下一层。碉堡外场遍及蛛网状交通壕,以联接各关键阵营,乃至步兵炮也可以挪动。且交通壕外壁凿有很多洞窟式掩蔽部,并连缀很多散兵坑。一部分聚集点外配有铁丝网两三道,深度4米。伴随着碉堡阵营群的完工,全部松山也接近掏空,状如大中型蚁窝,地底道路网四通八达,灯泡、供电俱已处理。因掩藏优良,无论上空或是陆地,均不容易察觉到也不容易毁坏。

中国远征军的战争布署与转变1944年5月,我国为连通滇缅公路,20万中国远征军结集滇西,攻击龙陵、腾冲和松山。计划主要腾冲,便于尽早与驻印度军队建立联系,而对龙陵方位以防御力日军支援为主导。但攻击招生数月前已泄密事件,日军早就做好准备,将龙陵和松山日军主力部分调去腾冲,而龙陵方位比较苦闷。我国对于此事绝不知情人,再次按计划进攻,攻击军队在高黎贡山和腾冲层面严重损失。
中国方面远征军与增援撤编为滇西远征军,所辖第十一第十二方面军总共16数万人,而且接受了少许现代美式武器装备,之中绝大多数军人亦接纳了美国陆军的练习。驻印度军队(X军队)逐渐从印度反击缅甸,依照史迪威的方案为相互配合驻印度军队行为,滇西远征军(Y部队)分左右翼度过怒江攻占腾冲、松山、龙陵。
1944年5月16日,在龙陵方位战斗的11集团军71军88师262、264团在平戛方位的勐糯三村查获日军战斗指令一份,方得知攻击方案泄密事件[4]。长期战斗,正前方补充欠缺,这时,松山变成必争之地。起义军总公司遂指令左翼20方面军再次进攻腾冲,而左翼11集团军由防御力变为主动进攻龙陵、芒市,进行全程反击。因松山久攻不能,子弹粮草等只能依靠人力资源、畜力从保山大后方攀越坡路装运,再加上多雨季节危害,没办法确保战地必须(运弹则没法送粮,运粮即没法运弹)
再加上被调去腾冲支援的原松山守备队113联队长松山秀治又带队1500人于6月11日支援龙陵,我国本已占领的龙陵市区一部之防御被攻克,迫不得已撤到僵持,而腾冲进攻亦深陷胶着状态,至此,滇西对局全程吃紧。松山战争遂变成扭曲滇西对局之重要。

3. 为什么说松山战役是胜利的

很简单,战役胜利与否的判断依据在于是否达成了战役目标,有利于今后的战局发展

然后我们看一下当时的战役态势和目的
当时远征军渡过怒江,兵分两路

一路是11集团军直奔龙陵,还有一路就是20集团军杀向腾冲

部队形成一个Y字形,松山恰好是两条进攻路线和后勤路线的交汇点
但20集团军在腾冲久攻不下,11集团军在龙陵遇上了日军的有力反攻,被打出了龙陵


这时候,松山还在日本人手中,就成了胜负的关键点
如果松山打不下来,后勤无法畅通,随着雨季的到来,11、20集团军必然崩盘,日军可以随后把远征军彻底消灭在怒江边上
而一旦打下龙陵,后勤畅通,此地的8军可用于其他战场,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说,当时的战役目的就是打下松山,确保后勤通畅,消灭掉后方的钉子

只要达成这个目的,战役就胜利了
所以最后,达成了这个目的,松山战役胜利了

为什么说松山战役是胜利的

4. 松山战役的日军伤亡

防守松山的日军部队,又称“拉勐守备队”,包括第56师团第113联队主力及师团直属野炮第56联队1个大队,配属辎重兵、卫生队和防疫给水部一部,常驻兵力3000人。松山地区指挥官,即为野炮兵第56联队第3大队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以及当时守备队兵员,共约1340名,在本次战役中被全歼,仅有一人逃出,113联队不复存在。

5. 松山战役为何打得不够本?有何战略失误?

资料上说: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松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松山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
松山并不只是一个小山包,而是一片山峦。公路在敌人阵地的眼皮底下经过,你要保障补给线通畅如何能做到围而不打?即使你不愿意吭硬骨头只是将兵力摆在那和敌人对峙,那得牵制多少兵力和多久?慢慢消耗也不见得死人少很多,而且实现不了保障补给线的战略目标。
坑道作业也总得尽量靠前开始挖啊,难道从昆明开始挖?起码也要清理外围阵地吧。既然都摆开来打了,当然是先攻几阵试试。要一个想打胜仗的将军只是拿飞机大炮来摆显,没有几个能做到。

松山战役为何打得不够本?有何战略失误?

6. 松山战役的中方伤亡

中国远征军71军新28师、第6军新39师117团,伤亡近1700人(其中阵亡855人,军官50人;负伤士兵736人,军官108人。失踪32人)。第8军伤亡6045人(阵亡3145人)。战果:从6月4日—7月1日历时28天,攻占松山外围阴登山、腊孟街、竹子坡。毙伤日军596人,日军与远征军伤亡比1:2.85,接近1:3(毙伤日军数据存疑)。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8军,伤亡6074人(其中阵亡3145人)。包括阵亡士兵3038人,军官107名;负伤士兵2741人,军官188人。总兵力15975人(含配属炮兵),伤亡率38%,另有18人失踪。战果:7月2日—9月7日历时68天,最终攻克松山。全歼日军拉孟守备队,约击毙日军1250人,俘虏28名(含慰安妇)。中日伤亡比4.86:1,接近5:1。

7. 松山战役中,日军真的把山都挖空了吗?

松山战役中,日军真的把山都挖空了吗?可以去云南松山大战遗址。小日本把整个山挖空做了一个巨大的让人胆寒的防御要塞,切断了滇缅公路。为了打通这条战略物资交通要道,滇西远征军死伤6倍于日军。壮哉我远征军,英魂铸脊梁!砥平里的联军驻守的是个小村庄,没有坚固的工事,环形防线上兵力严重不足(实际上由于军需官的错误最空投补寄没有最需要的迫击炮弹)。以被突破的g连为例,有97人只是满编的80%,为了给炮兵腾出空间还移动了原有阵地使得防御正面更大。事实上自愿军靠人堆也能打下来的,第二夜就突破了最薄弱的g连的防区,等于突破了砥平里鸡蛋壳防御,只要入夜,近战夜战打跑甚至重创23团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并卵,傍晚骑五团的13辆没有弹药的坦克搭载几十名受伤的步兵出现在砥平里,自愿军精神垮了,没有组织的溃退了,被23团火力又杀伤不少了。

松山战役是日军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无论换谁来都会打成那个样子。更何况松山战役我们打赢了。虽然砥平里战斗在法军团的一个营长回忆录里有点将领无能的味道。【事实】证明【攻坚战】是史上至今天,从来都是任何军队的难题,不论是抗战中期的关家垴、后期的松山。还是抗美援朝的上甘岭、砥平里。而且关家垴是以弱武备仰攻日军坚垒,关家垴地形几乎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常态下对付这种地形守军,一般是围困封锁并打援。是所有战斗中最难打的。余戈的《松山战役笔记》拿松山战役与上甘岭战役作比较,其实这两个战役作比较是最好的,余戈的结论是联合国军在上甘岭的表现不如远征军,松山日军的表现不如志愿军。砥平里战役,志愿军除了火力和后勤的劣势外,还有参战的8个团分属不同的部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联合指挥机制,并且联合国军赢得有点侥幸,志愿军曾通过夜战的方式差一点突破联合国军的防线。

松山战役中,日军真的把山都挖空了吗?

8. 在松山战役中,日军死了多少人呢?

在松山战役中,日军死了多少人呢?在松山战役中,远征军对日军兵力之比为24375:1300,约为19:1;远征军与日军伤亡人数之比为7763:1250,约为6:1。我没经历过战争,但我读过“战争与和平”,被其中描写的战争残酷场面震撼到了。战中之残酷就残酷在本来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没仇没怨,切被驱赶到战场上相互屠杀来了。要不我杀掉你,要不你杀掉我,之后很快,杀人者又被另一个人杀掉……如此反复,胜下的就是胜利者!年龄相当,经历相仿,要没有战争,两个国家的年轻人,很可能在某个地方的某个学校做同学并很可能成为好朋友呢。若是异性,谁又保证,他们不会成为情侣而爱的死去活来呢?并且还很可能,他们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呢。

可以说,当代年轻人中大多数的人了解到战争的状态就是从书籍和影视类作品中了解。更多的是看到战场的硝烟、枪声,根本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就算是男女主角身受重伤,似乎现如今的各种作品着重点也是在男女感情上,并非刻画战争的残酷。当然,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如我们被迫卷入战争,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国家、民族,我们舍命,也得去争取胜利!这个胜利肯定也是残酷的,但我们必须面对。战争的残忍,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是战场上死掉的人。还有战场外,那些千千万万的伤员,那些千千万万受欺压的小贩与你我他,还有那些战争后饱受一辈子折磨的心灵创伤。珍爱和平,远离战争!也感谢那些最可爱的人,也感谢那些用血肉为我们筑成的血肉长城!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