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给出一些建议

2024-05-19 19:27

1.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给出一些建议

1、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导向。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没有政府作后盾,没有政府资助,单个个人或企业很难做到。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迅速转化,首先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政策有:《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防科工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等,这些政策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更好地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由于我国的科技体制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必然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亟待转化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当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强职能建设,出台相关引导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相关科研机构和研发平台,尽快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重任,推动搞好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应组织金融、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和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可持速健康发展。
2、加强企业创新,促进科技转化。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企业可以自行发布信息或者委托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征集其单位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寻科技成果的合作者,也可以独立或者与境内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合作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承担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还可以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仍然通过资金、人力投入来实现量的扩张,通过上规模来增加企业的效益。而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增强,而不是仅靠资金、人力的投入、上规模来实现量的扩张及效益的提高。企业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科技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勇挑重担,努力实现适应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自担、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将科技创新成果融于产品开发和生产发展之中,真正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3、提升高校实力,有利成果转化。高校等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也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随着“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实行“985工程”和“211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加大了我国高校科技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高等教育在“联合、共建、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导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校已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高校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及科研机构承担建设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务,高校总体科技实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已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提高了知识对于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率,促进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改变。 
4、建立中介机构,推动科技转化。 我国自技术市场开放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量涌现。特别是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重点要加强以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一大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让他们介入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的各阶段,沟通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联系,解决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使技术真正进入市场的重要渠道,推动技术市场化的进程,切实发挥技术经纪人在技术市场中的作用。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技术转移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创新驿站建设和技术经纪人培训工作,建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形成了一支技术经纪人队伍。但是,技术经纪人和资格认定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必须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稳定技术经纪人队伍,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和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希望科技部门、各地科委和成果推广机构积极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技洽谈会、技术成果交易会、校企科技对接活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和形式,加速技术转移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挥科学技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给出一些建议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该怎么办

  一篇来自于《中国青年报》的文章供你参考!
  “国家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下称《修正案》)强调。《修正案》完善了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处置收益分配等制度,突出了企业在科研方向选择、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
  引人注意的是,大学教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将更加自由。《修正案》规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在一定期限内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制度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兼职、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期间和期满后的权利和义务。
  《修正案》的推出无疑是我国经济从坐享人口红利到释放改革红利的踏实一步。遥遥相对应的是李约瑟之问,这位对中国社会深有研究的英国学者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对这个问题的诸多答案之中,“转化应用”是个频频出现的关键词。鲁迅先生恨铁不成钢地写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有创造,却无创新;有创业,却无产业。这不得不令人惋惜。抛开中西国民性的争议,如何从聪明的创造走向智慧的应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无论围观网友如何痛惜某大学已经不是当年的某大学,就发表的科研成果而言,外国的月亮真的不那么圆了,实打实的数据证明中国有大楼亦有大师的的高校、尤其是顶尖高校在世界PK中并不含糊。
  另一方面,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根据国家科技部提供的资料,目前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5%。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影响因子高学术影响力大的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好文章、在试验和实践中漫漫求索获得的专利该怎么应用?谁来应用?
  《修正案》提供了一种可能:高校教授兼职或者离岗创业。
  理想的情况下,创造者最熟悉自己的成果,他们投身市场,在市场中发挥自己智慧的价值,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打磨产品。兼职及离岗期限的设置,也可以为教授保留学者的身份,降低失败的成本。
  科研与创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成果诞生时根本看不出未来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毕达哥拉斯讲解勾股定理,有人问他:有什么用处呢?他嘲笑地给了那人几个钱,说:这就是你要的用处。必然有许多有志于投身科研的人如严耕望所说“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对象牙塔外的市场并不感兴趣。保护他们工作的纯粹也是大学的责任之一。
  同时,对于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者而言,格物致知后的经世致用也是人生的追求之一。高校严格的财务和人事制度多少是一种束缚。老老实实地做学校的项目,项目结束时还需要绞尽脑汁地凑发票,何况进入市场每天真金白银的进出呢?既做老师又做老板,算不算不务正业?评估怎么算?会不会影响以后升副教授、教授?
  《修正案》为这类人打开了一扇窗户。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的细则尤为重要。不仅要杜绝一边抓钱一边抓身份的投机,也要防止政策传达不灵创业老师两头受气的情况。更关键的是在财务、人事评估机制上有所变化,规则明白清晰。
  此外,毕竟会搞科研不等同于懂经营,直接把创业学者丢到市场上,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或许是好事,但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转换效率来说有点危险。在市场和高校之间的创业服务衔接,或许是需要抓紧的关键一步。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会这么难

1、高校科研机制的限制高校内容很多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和专利都是老师在承担职级评定、为了完成某项科研任务、完成某些奖励政策、支持论文和学术观点而开始的结果。很多项目理论性较强,但是实际操作和市场可行性缺少验证。2、经费和精力的投入不足很多项目是为了一个初步的结果而订立的,在完成初期实验后,国家、院校很少有多余的资金支持老师的进一步研究,这就导致了项目的夭折和中止。学校不能进一步提供可试行的场所、资金,老师也有其他项目和教学工作在身,没有更多的时间。3、研究和市场脱节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必须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体验,而老师的研究除了纯理论性较多外,很多都属于闭门造车型。而围绕市场的研究时间长、周期多、成熟度要求比实验室高出许多,这也导致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较难转化。4、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知识产权办公室,高校的成果转化办公室和科研中心也相对独立。尤其是在初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不能很专业、直观、准确地表达技术难题的参数,双方出于谨慎考虑的原因,都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等情况。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找广东文华氏,文华氏拥有一支500+的医学资深科研专家团队针对您的研究方向,结合你的思路和想法,匹配最合适专家,一直以来,文华氏专注科研,创新研究思路,确保数据真实,坚持严谨逻辑,力争呈现完美科研成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会这么难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哪些问题?

一、转化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老师缺乏足够的动力。
二、和企业缺乏沟通,科技成果多掌握在高校以及各科研机构手中,要想发挥其作用,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则需要和投资机构合作,但是企业和高校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信息不对等,或者是找不到关键负责人。

5. 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一批机制灵活、面向市场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探索有效机制与模式。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互动融合,调动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积极性,支持以核心技术为源头的创新创业。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化、市场化的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挂牌交易与公示,解决成果交易流通与市场化定价问题。鼓励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发展,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功能。大力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军人才纳入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
三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国家财政科技计划成果和科技奖励成果为重点,发布一批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四是发挥地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大政策、服务、金融等创新力度,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完善基层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和机制,通过成果转化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强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健全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支持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贷联动、众筹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宽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推动军民科技成果融合转化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6.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一是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是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创新认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奖励机制与模式,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互动融合,
二是重视科技成果转移中间机构。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由三方组成,一是由科研机构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等,无法高校的沟通,这个时候就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移中间机构的,充分发挥其沟通协同的作用。让企业和高校能够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国家财政科技计划成果和科技奖励成果为重点,发布一批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7.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现鞍山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市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迫切需要。当前,鞍山要想真正实现“三个不低于”和“两个融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都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应当看到,我市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只有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优秀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自主创新、重点推进、支撑发展、惠及社会”。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基点,贯穿到科学发展鞍山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以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转化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着力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领域,大力发展支撑科学发展鞍山的战略产业。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统领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培育一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提升“一个基地、三大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高效农业生产示范体系,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一批技术密集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推进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鞍山科技创新活动,形成科学发展鞍山的新的爆发力。一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以高等院校、重点工程为载体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优势企业辐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科技成果交流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科技成果鉴定、检测与评价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大型科学装置、科学数据系统、网络科技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科技基础服务体系等五大科技创新体系。二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力争在2010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构建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新机制,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保障,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深化科技体制和科研机构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决定性因素。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科学发展鞍山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二是不拘一格选拔创新人才。三是着眼于全球引进创新人才。同时,积极打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为科学发展鞍山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鞍山的关键性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狠抓落实,不断把我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科学发展鞍山的全局高度,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推进。要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全市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全力打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良好环境。要实施激励成果转化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金融企业支持成果转化项目,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引导平台。要加大投入支持,对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打造多元化投入、多渠道筹资的资金吸引平台。要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参与、携手奋斗。因此,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共同推进,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自觉投身到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8.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所谓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商品化、规模化、国际化,最终形成科技产业的能力.\x0d\x0a1、国家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x0d\x0a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财政、税收、产业、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协同,增强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x0d\x0a3、国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