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疫苗的预防的疾病

2024-05-05 08:52

1. 鼠疫疫苗的预防的疾病

鼠疫俗名“黑死病”(死于鼠疫的人一般都有皮下出血,全身呈青黑色),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急性传染病,是中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又称“一号病”。鼠疫的流行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中国流行十分猖獗。解放后,中国国内人间鼠疫已基本消灭,但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鼠疫的的传播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类的原发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传播。人类发生鼠疫之前,通常在鼠类之间已经发病和流行。当大批病鼠死亡之后,失去宿主的病原菌经鼠蚤传播给人。人患鼠疫后,就可通过人蚤或呼吸道引起人群间的流行。人鼠疫主要有三种类型:腺鼠疫是由病鼠身上的蚤在吸取人血时,将其胃内携带的鼠疫杆菌注入人体内,引起局部淋巴腺(多为腹股沟淋巴腺)发炎肿胀所致;败血型鼠疫是因鼠疫杆菌侵入血液引起;肺鼠疫是由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继发形成。印度此次流行的就是肺鼠疫,之所以如此骇人听闻,是因为其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吸入飞沫感染。属于直接空气传染,使人防不胜防。加之潜伏期短,死亡率很高,极易导致大面积流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任何国家和地区,发现鼠疫病人后都要及时报告。中国卫生部也有这个规定。鼠疫杆菌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分别发现的,故以耶尔森(Yersinia)作为属名。菌体杆状卵圆粗短,长1.0~2.0μm,宽0.5~1.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多数分散存在,液体培养基内可生成短链状。在慢性病灶、陈旧培养物或3%食盐琼脂培养基上能形成粗大的球形、棒状、酵母样、哑铃状、弯曲丝状、球杆状以及不易着色的“菌影”等多种形态。无芽胞,亦无鞭毛,但在动物体内或37℃早期培养物能形成荚膜。最适生长温度为27~28℃,PH6.9~7.1,需氧。菌落细小圆形,无色透明,中央厚、致密,周围有不整齐较薄的边缘。鼠疫杆菌以鼠蚤为媒介传给人类,故人类鼠疫的流行与鼠类活动季节及鼠蚤繁殖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我国东北、内蒙一带流行常在九、十月,在南方则常年流行。流行的开始通常限于腺鼠疫,当腺鼠疫的病人续发成肺鼠疫后,便可借飞沫传染方式直接传染给他人,造成肺鼠疫的流行。临床症状被带菌跳蚤叮咬1-7天后出现症状。淋巴腺鼠疫的最初症状包括淋巴结疼痛、肿大、发烧。这时最靠近叮咬处的淋巴结疼痛,可有寒战、肌痛、虚弱、疲劳、呕吐、头痛。如果肺部受染,发生极严重的肺炎,甚至致死。肺鼠疫的典型症状是发烧、淋巴结肿大、咳嗽、胸痛、唾液含血。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鼠疫疫苗的预防的疾病

2. 鼠疫高级细菌学的病原理论

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约1~1.5μm宽约0.5~0.7μm,两端染色较深。无鞭毛,不能活动,不形成芽胞。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有荚膜。可在变通培养基上生长。在陈旧培养基及化脓 病灶中呈多形性。本菌的抗原成份:①荚膜FI(fraction I)抗原,分为两种,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F--IB)。抗原性较强,特异性较高,有白细胞吞噬作用,可用凝集、补体结合或间接血凝检测;②毒力V/W抗原,在细胞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机体产生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故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鼠疫杆菌产生二种毒素,一为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质),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毒性,另一为内毒素(脂多糖),较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Shwartzman)反应。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即死,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

3. 鼠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鼠疫疫苗1、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于2006年致力于研究烟草鼠疫疫苗,一旦成功表示将继续展开蔬果疫苗以预防鼠疫。2、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人员于2006年正在开展鼠疫亚单位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认为亚单位疫苗融合蛋白的保护效果较好,有望进一步研究。

鼠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4. 鼠疫疫苗的历史

鼠疫疫苗全细胞鼠疫死疫苗1946年首次用于人类,通常只有高危人群接受疫苗防护,疫苗减毒活菌苗自1908年开始使用,对腺鼠疫有较好的免疫力,对肺鼠疫效果不佳。由于目前使用的鼠疫疫苗的有效性和方便性均存在不足,故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型高效疫苗。

5. 鼠疫的介绍


鼠疫的介绍

6.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的鼠疫理论

腺鼠疫(Bubonic plague)与败血性鼠疫(septicaemic plague)会经由与跳蚤的直接接触而传染,其中最主要的一类跳蚤,是鼠类身上的Xenopsylla cheopsis。许多细菌生活在这些跳蚤的身体中,阻塞跳蚤的胃部并使其变得饥饿。由于无法得到饱足,导致跳蚤不断地叮咬宿主。在叮咬与进食的期间,跳蚤胃里的细菌便经由血液流动到开放的伤口中,使得细菌散布到新的宿主身上。此外,被感染的跳蚤最后会死于饥饿。人类的肺炎性鼠疫(pneumonic plague)有不同的传染方式。这类鼠疫是经由血液或肺部受到感染者所咳出的唾液来散布,而这些部位的感染,可能是始于淋巴腺类型鼠疫。以空气为传播方式的细菌,可能被附近的人吸入,造成肺部与喉咙的直接感染,而不需经过淋巴腺。鼠疫杆菌生活在泥土中,以皮外寄生(ectoparasites)的方式生存于啮齿类与人类身上。Michel Drancourt将这些细菌的生态整理出散布模型。对于农场中的狗所做的动物鼠疫(epizootic plague)观察显示,被细菌感染的动物尸体,可能比跳蚤更适合用来解释疾病的传染方式。关于欧洲地区鼠疫的出现、散布与消失有一种假设:带有跳蚤并受到感染的啮齿类,能够将疾病传给不同物种。最早因贸易活动而经由黑鼠(Rattus rattus)自亚洲传入欧洲;但是到了欧洲之后,又经由褐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更进一步的扩散。棕色的老鼠似乎没有传染性的功能,也没有能力将跳蚤病传染至人类身上,而将其致死。老鼠的生态学中有很多错综复杂的事物,例如︰老鼠的储液囊竟能和人类的互相影响。所以,说起间接性的传染,或者非跳蚤的传染病,储液囊就能分析出病毒的暴发与散播,而导致几个世纪的鼠疫。

7. 鼠疫疫苗的适应症

鼠疫疫苗用于疫区2-60岁居民的预防接种,使产生对鼠疫的主动免疫。每年接种1次,遇有疫情,疫区居民在第一次接种后6月再种一次。接种后10日开始产生免疫力。接种后10日开始产生免疫力,1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后消失。

鼠疫疫苗的适应症

8. 鼠疫的介绍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