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益慈善事业?

2024-05-18 17:42

1. 什么是公益慈善事业?

  公益事业: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供应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体育娱乐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园林绿化系统等。 公益事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外在性。属于公益事业的部门和企业及其活动一般处在直接生产过程、个别经营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外,独立存在、并行运转,并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②社会性。大部分公益事业主要依靠社会投资和建设,资金依靠国家财政解决,投资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共享性。公益事业的服务是为许多单位和居民共享的。④无形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大多是无形的服务,而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⑤福利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性质。 公益事业的建设、经营和管理一般分为3类:①由私人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并从中实现资本的周转获得一定利润的纯营业性质的公益事业,如电力的生产和供应等。②由国家投资、建设,并交给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公益事业,如公共交通公司等。这类公益事业的投资额较大,使用期较长,并且带有一定成分的福利性质。③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组织或责成有关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的公益事业,如公园、游泳池、中小学校等。这类公益事业福利性成分较高,营业收入较低。
  慈善事业: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其活动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慈善事业常常采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这类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团体和工作机构统称为慈善团体,如1949年中国民间举办的各种慈善堂(如育婴、养老、恤孤、习艺、施医、施药、赠棺、赈灾等组织),国外的慈善学校、救济院、慈善姊妹会,以及现代的各种社会福利院、国际SOS儿童村、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在现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各种将私人财富用于公共慈善事业的基金会,这种慈善基金旨在资助诸如教育、科学、医学、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研究或服务项目,通常采用慈善信托公司或非盈利社团的合法形式。1949年前中国的慈善事业,常常由国外势力或地方封建势力把持,进行文化侵略活动或从中渔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对此进行接收改造,使之成为社会救济福利事业。

什么是公益慈善事业?

2. 公益慈善是什么

“公益”是社会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政府力量之外主动谋求公共利益的满足与维护,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慈善”通常是基于怜悯、同情或不忍之心,致力于帮助因社会问题陷于困境的个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公益慈善这两个维度可以相互转化或同时推进。当慈善主体从关注个体利益转变为关注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利益时,就必须解决背后的根源“社会问题”(通常由文化观念、制度与市场等因素导致),比如通过社会倡导和实际行动推动政策立法的进步,社会文化与观念的改变,这时就转换至公益维度。反之,在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时,开始为满足个体利益而行动时,就进入慈善维度。

3. 国家对慈善公益有规定要求吗

有
    我国涉及公益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下简称《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 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 《个人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等,而志愿服务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政策性文件、社团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省、市志愿服务地方性规范文件。

国家对慈善公益有规定要求吗

4. 慈善家做慈善事业真的白捐吗

你好
这个问题很纠结。2010年第27期《新民周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尴尬的“中国式公益”》,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慈善事业的思考。
文章说:“社会企业是介于纯粹的非营利机构与商业企业之间的组织,它与前者一样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但不用等着人家给钱才能办事;与后者一样追求商业利益,但并不以赚钱为最终目的,或者说,不以股东分红为目的。”“社会企业家的理想是,以企业模式解决教育、环保、乡村开发、扶贫、人权、医疗保健、助残等社会问题,走出一条兼具公共利益和商业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好事的同时,也能自给自足。”
“社会企业在中国落地、发芽,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批关心社会之士、特别是年轻人的理想主义的冲动。然而在传统观念中,‘慈善’散财并不求回报,‘商业’却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要,两者泾渭分明。对于商业企业而言,高利润对应着高风险,赚赔自有股东承担。‘慈善事业就不同,它既不是出于自利,又不能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监督就在所难免。可是监督永远有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大的慈善机构手里往往掌握着巨额捐赠资金,如果能干的管理者能够用这笔资金在市场上运作赚钱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同胞,是不是被允许?该不该给奖励?万一运作失败,要负什么责任?”
“有人说,在中国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各阶层因为占有社会资源严重不均等,而引发更大社会失衡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福利系统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社会企业这种新型模式的诞生,恰好填补了政府和传统慈善机构力所不能及的空白,只要认清赚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赚钱之后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为更多人群提供服务,又能维持自身运营,还为政府解了忧,岂不一举多得?”
“也有另一种质疑的声音:当真有一大堆钱摆在面前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守住‘公益’与‘私利’的平衡,记得最初的社会使命?往往到最后,钱不但是手段,也成了目的。”
文章后面用了大量的篇幅(三个版面的文章用了两个多版面)讲了“要不要赚钱、要不要做大?”讲很多社会企业“头两年做的时候在那里死撑,过了两年就撑死。”“自己先撑死了,还怎么去帮助别人?”等等,尽管文章没有最后定论说做公益是需要赚钱的,只有赚钱才能把事业做大,但倾向还是十分明显的,即“做公益赚钱并不可耻”,“不可能要求所有企业或个人一夜之间同时变成白求恩”,“只要合法,做慈善不必面对道德审判”,“具有可投资的社会企业必须有盈利

5. 慈善的慈善事业

世界史述写着从希腊、罗马时代起社会助的传统;美国史述说着这种传统随移民带到美洲的史实。美国的慈善事业于独立战争后空前兴盛,如组织美国反奴协会,提供纽约劳工受教育的机会,创立儿童救助协会,成立全美收容所、医院、文化组织等;二战后,个人捐赠免税入法,富豪纷纷热心于慈善事业。如洛克菲勒家族四代连续捐款超10亿美元;比尔·盖茨为慈善事业已投入 260 亿美元,占全部财产的 54% ,甚至早早立下遗嘱:死后 99% 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中国的慈善事业,同样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的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医疗救助的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首屈一指 。更有当今国门开放以来,涌现出一批批社会贤达、名流、企业家、离退休干部为水灾、为贫困大中小学生、为艾滋病、白内障的贫困患者,默默从事的慈善救助。统计表明,至少一半的富豪要求对其捐款事实及数额“保密”。只是眼下先富起来的人们对社会的回报难如人意。中华慈善总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获捐赠的 70% 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国内富豪的捐赠 15% 还不到。 2009年被选入各种“慈善家排行榜”的 135 个名人,共捐款 9.85 亿元人民币,约合 1 亿多美元,资产总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中国企业有过捐赠行为的比例却不到 1% 。 而 2000 至 2004 年美国 50 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 650 亿美元,平均每年约 130 亿美元。两国虽无多大可比性,但是否也反映出其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方面的差距呢?眼下国内慈善组织数量的缺少,动员社会资源能力的有限,政府税收鼓励政策的滞后,慈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缺乏, 已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是否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所反映的“慈善观”,有着某种关联呢?慈善事业既是经济事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调节贫富差别的平衡器。通过市场实现收入的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实行收入的第二次分配;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个人出于自愿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社会,乃是不可小觑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它有助于缩小两极分化,减弱“仇富”心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我们是否应当像看重劳模、看重各类专家一样看重“慈善家”?

慈善的慈善事业

6. 政府的公益性事业是慈善事业吗?

您好,政府的公益性事业是慈善事业吗?
公益就是公益,慈善就是慈善,不可以相互包括,不能比较谁的范围大,谁的范围小。公益是公共利益,公益和慈善同源于对生命及世界的爱,即博爱精神或利他主义。

公益,是社会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比如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科学事业发展等。公益的行动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有时政府和企业也会参与进来。

慈善满足的是个体利益。慈善的主体同样可以是个人,比如针对个体的疾病救助、物质援助、精神抚慰、赋权增能等等。【摘要】
政府的公益性事业是慈善事业吗?【提问】
您好,政府的公益性事业是慈善事业吗?
公益就是公益,慈善就是慈善,不可以相互包括,不能比较谁的范围大,谁的范围小。公益是公共利益,公益和慈善同源于对生命及世界的爱,即博爱精神或利他主义。

公益,是社会成员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比如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科学事业发展等。公益的行动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有时政府和企业也会参与进来。

慈善满足的是个体利益。慈善的主体同样可以是个人,比如针对个体的疾病救助、物质援助、精神抚慰、赋权增能等等。【回答】

7. 公益和慈善,你真的分清了吗?

小编我在一年多前一不小心踏入公益这个圈子以后,一直对公益充满了热爱之情。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从参加了志愿者培训之后,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小编我是个大学生,自然所带领的公益团队以大学生为主,也自然非常坎坷,大部分事情均由我亲自操作。作为一个新生的团队,在公益创业为站稳脚跟之前,的确是需要创始人的一番奋斗的汗水以获得期待的回报。然而,对于那些新加的成员,难免会混淆公益与慈善的区别,造成了人员变动变得非常频繁。为了让大家了解公益与慈善,这篇文章将为大家科普公益与慈善的区别。
所谓公益,相当于授之以渔;所谓慈善,相当于授之以鱼。前者是平民百姓们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后者基本是有钱人们的专属。简单的说,慈善就是去送钱的。
有这样一条法则:公益不等于慈善,慈善产生公益,公益源于慈善。
举个例子吧。我们现在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做过慈善,而只有少部分人是做过公益的。慈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捐款,如腾讯月捐,轻松筹等平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也都捐过款,不管你捐了多少,你的这个行为就是在做慈善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慈善是个人的行为,公益是社会现象。慈善考虑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情感释放,公益考虑的更多的是理念的传播与群体效应。公益更多的是体现分享,分享公益理念,分享做事经验,分享行善的机会,分享做事的快乐,分享大家的所得。
在百度中查询“公益”这个词条,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解释:
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为后起词,五四运动后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缩写。当今社会的公益通常指的是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所称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让我们在百度一下“慈善”这个词条:
慈善应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现在慈善的含义应涉及赈灾、助教、助医、扶老助残救孤、环保、科技文体、新农村与社区建设等领域,是民间广泛参与的“大慈善”概念,与公益的含义和内容本质相近。
现今,社会上从事公益的大部分都是草根公益组织,即未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公益组织或团队。由于繁琐的注册程序以及税款缴纳政策,使得本就不“富裕”的草根公益组织选择非注册。是否需要简化公益组织的注册程序,实行免税政策,确实值得思考。
如果你不知道草根公益组织是什么,我也有必要告诉你。“草根”一词是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是指以当地为基础,充分自治,由志愿者运作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非营利组织,并将这类自愿为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集结为一个整体,以形成组织化管理。因此,草根组织通常会由正式志愿者完成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工作。草根公益组织之所以被称作草根,其原因是他们通常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与已经注册的公益组织相比。在身份认定、资金规模等方面有一定差距。
----------
文:董天武,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的个人博客。
QQ订阅号,搜狐公众号:MY分享客

公益和慈善,你真的分清了吗?

8. 公益与慈善有什么区别?

公益与慈善的具体区别:
1、从隶属范围来说,公益包含了慈善在内的。慈善是公益的一部分,但却不能代替公益,而公益却可以代表慈善。
2、在工作理念上,慈善是针对当事人当前的困难而采取的一种与之对应的措施,不需要关注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果等等;而对于公益,它则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会追溯到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的最终影响,包括从思想观念,制度、文化、经济甚至是政治层面去解决问题。
3、从工作方法上,慈善大多是给予受助者物质、金钱或者人力等看得见的;而公益除了投入这样看得见的之外,还会包括一些概念的普及、思想的转变、移风易俗等无形的内容。同时,慈善侧重去做什么,而公益还会包括不做什么,比如公共场合不吸烟、不适用鱼翅等等。

4、在工作对象上,慈善主要指的是一些特定需要帮助的人群,比如受难者,处于生活困境中的人群等等;而公益的对象则是真个社会所有的人。比如二手烟所伤害的人,比如存在歧视少数人的人群等等。
所以公益的对象不仅仅是受害者,还包括施害者,需要通过公益宣传来改变他们的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
5、从从事者来说,做慈善的人多是经济与生活条件上有优势,愿意去帮助处于弱势地位人群的人;而公益则是我们社会上的每个公民,甚至受助者也可以从事公益。
6、从社会地位来说,慈善的受助者和捐赠者在社会地位和行动角色中都是不平等的,而公益则是人人平等,人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慈善是单向的给予,是有能力的人对弱势的给予,弱势是单纯的接受者,工艺中,强势和弱势是可以转换的。
7、从价值观上,慈善多是强调的做好事,是处于人道主义关怀,体现的是同情怜悯之心;而公益则关注人权与民权问题,体现尊重、多元、包容、非暴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