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有次贷危机吗?

2024-05-11 03:17

1. 中国会有次贷危机吗?

不会,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开放,杠杆率较低,如果出现金融问题政府会直接选择行政干预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尽量不干预导致的。
目前国内就咱们自己最大的贷款——房贷而言,不太存在次级贷款。所谓的次级贷款就是把贷款人做信用分级,次级贷款特制指给信用低的人的贷款。特征就是利息高,利率会波动,通过贷款的高额利息收益来弥补其中一部分坏账的风险。

次贷危机产生的微观基础
金融企业家通过创新次贷产品,加剧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为其操纵和引导市场预期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新一轮的金融创新创造条件,其结果是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不断复杂化,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不断加剧。
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和杠杆率不断上升,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不断提高。由此可见,金融机构高的风险承担和高杠杆是金融企业家进行市场操纵和过度创新的必然结果,在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和高杠杆率只是金融危机脆弱性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中国会有次贷危机吗?

2.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不会的
次按风暴并未立刻、真实的冲击中国经济。就如同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还没有形成台风,还没有在中国登陆。但是,这并不是说次按风暴与中国无关。恰恰相反,它未来可能的登陆地点就在亚洲,就在中国。 
中国的管理层时间并不充裕。中国需要果断的、系统的、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并非想象的那末复杂。一言以蔽之,让利于民。但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绝对比想象的困难。因为,涉及中国宏观政策的管理部门繁多,立场和利益错综复杂,协调和统一极其困难。 
让利于民的方式可以体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各个层面: 
例如,财政政策。取消所有针对企业的政策性补贴(如大企业价格垄断、如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低资产资源使用税、如国企利润不分红等等)。 
例如,货币政策。不再执行可耻的负利率;压缩存贷款息差;放弃盯紧美元的汇率政策,逐渐放宽汇率颇动幅度,直至取消联系汇率机制。贫穷的中国不应成为资本输出大国。 
例如,税收政策。弱化针对劳动所得的税收;强化针对资产和资产增值的税收。将税外收费纳入法律约束,减轻人民负担。特别是必须规范土地买卖收入,不能使之既逃脱税法又逃脱预算法的管辖,成为无约束的各级政府大金库,成为中国经济的乱源,成为中国腐败的发源地。 
例如,房地产政策。必须建立中国城市微利房政策。由政府无偿拨出土地,按城市人口比例提供不可转租转售的微利房,补贴低收入居民,抑制房产价格狂涨给城市居民带来的生活贫困化。 
总之,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政策调整,让利于民,迅速而有序的提高国民福利,提高国民的购买力,提高国民购买力在GDP中的比重。用内需的迅速提高,消化供给过剩,抵御通货膨胀危机的冲击和破坏。这无疑严峻的考验着最高管理层的道德勇气和管理水平。 



中国不是没有懂经济的人。中国只是没有勇于并且能够揭穿经济现实,关心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的“经济学家”。目前,活跃于中国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经济学家”,大部分实际上是各种国内外商业机构产品销售的推销员。机构以高薪豢养的“经济学家”或者“分析师”们,关心的是机构的利益或者利润,或者可以直截了当的说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取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不是他们的目标。由于机构庞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足以捧红任何他们需要的代言人,所以他们得以占领几乎一切话语权。不仅仅是占领话语权,他们还大量生产概念、逻辑、理论,形成中国经济学界不遗余力协助机构剥夺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的系统理论解释,形成了十分无耻却万分壮观的“美声”大合唱。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人才。但是,类似于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的种种变革多数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往往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与国家和国民利益相背驰。当特殊利益集团失去了国家观和历史观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愚蠢和凶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滥用话语权和话事权,谋取一己一时之私利,直到王国覆灭,直到悲剧成为历史。 
中国的思想家不熟悉经济问题。中国人实际上没有搞清楚财富和产值这样最简单的经济学概念。我们知道发展是硬道理,将发展简单定义为GDP的高速增长,为了GDP不惜剥夺国民福利、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我们不知道资产和资产增值的含义,更加的不知道财富和财富积累的意义,我们不了解GDP的高速增长,并不意味着资产和财富的增长。我们不知道劳动所得不等同于资本利得。我们知道如何创造价值,却不知道如何拥有价值,甚至不懂得价值转移和价值剥削。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接受价值剥削和价值掠夺。可能我们需要换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国民财富积累是硬道理。 
不过,笔者也并不悲观。毕竟中国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中国有一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党,中国已经有了超过十亿识文断字的国民。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不相信中国会被资本再次殖民。笔者也不相信,已经觉悟了的世界可以长期接受西方国家如此无耻和放肆的价值掠夺。

3.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介绍一下十三年前的次贷危机的发生背景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4. 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暂时还不会,以后的发展要看政府的政策是否得力.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几年,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减息等货币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联储分别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50个和75个基点,减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形成了倒挂。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5. 中国次贷危机可能再次爆发吗?

可能性比较小。

首先要澄清,不是再次,前一次是受到美国次贷的影响,本身中国没有什么危机。


其次,中国政府对银行的监管力度比较大,银行的贷款受到比较严格的管理,所以不会出现像美国那样无限制贷款的情况。

第三,即使银行出现信贷危机,中国政府也会毫不犹豫的大力救援,所以不存在次贷危机的问题。

但同时,如果银行本身不改善经营体制,不大力消除死帐坏帐的话,对将来的经济发展会有极大的影响,容易造成泡沫经济的崩溃

中国次贷危机可能再次爆发吗?

6. 中国真会爆发次贷危机吗

中国银行是国有的,其信贷行为由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政策统筹规划和管理,在中国大政府干预和本身市场不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发生次贷危机的可能性略大于国足勇夺世界杯
 
所谓专家吹嘘的地方债务,中国目前中央加地方债务占GDP比重不超过70%,美国人和日本人等经济大国大概都超过了200%——300%以上,完全不能想象中国能出现他们那种所谓的次贷危机
 
至于中国崩溃论,从2000年炒到现在,崩溃日期从2002一直推迟到现在,并且貌似最新是推迟到2020年,那些专家不烦我都嫌烦了
 
再者,你应该先完全搞清楚什么是次贷危机,学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就不会被那些拿着外国赞助资金的专家糊弄了

7. 次贷危机会来中国吗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中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一)直接影响:比较有限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次贷危机会来中国吗

8. 为什么会有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的原因: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2.次贷危机的影响:
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暴露。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起源于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大影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中国也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金融工具过度创新、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货币政策监管放松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采取的大幅注资、连续降息和直接干预等应对措施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扩展资料美国次贷危机也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有学者指出,“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国次贷危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