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2024-05-18 09:41

1.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有三种,分别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机制、公开市场业务。1、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三种,即: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8年,中国放弃了传统的基于信贷规模控制的直接金融监管,实施了基于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间接货币监管。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强制要求按规定比例提取和上缴存款准备金。由于其调节作用较强,不适合作为日常货币政策操作工具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证券,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它使用灵活主动,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然而,它需要发达金融市场、大量短期国库券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合作。4、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金额,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措施。这也有助于中央银行发挥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但是,它的使用相对被动,利率水平有限。频繁的调整也会导致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拓展资料关于货币性政策1)货币政策,即财政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为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采取“紧”、“松”或“中”等不同的政策取向。2)利用各种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调整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影响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四大工具是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以及基准利率。3)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式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具吸引力、最重要和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由政府支出和税收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国民储蓄、刺激工作和储蓄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4)货币政策经济和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影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和信贷供给的程度,间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从而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理想平衡。5)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的总购买力。具体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央行的重要目标。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⑴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②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③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②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⑵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时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 ① 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 ② 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 ② 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⑶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①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②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局限性: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②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③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3.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拓展资料:一.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内容:1.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的。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类别,一般分为三种:活期存款准备金、储蓄和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有的国家还规定某些特殊的准备金,中央银行一般不计付利息,实际存款低于法定准备限额的,须在法定时限内(一般是当天)补足,否则要受处罚;超过法定准备限额的存款余额为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给予付息并允许随时提用。二.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三.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目的是调节货币供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规模逐步扩大,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4.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采用的三项政策工具有:
①公开市场操作,其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买卖短期国债;
②利率水平的调节;
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

5.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个: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率。   (1)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相对于存款的比例,这一比例是法定又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也能通过货币乘数来降低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存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以前及目前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是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控制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货币流通量。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向商业银行出售国债,可以回笼商业银行资金降低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出售国债的行为会引起国债价格下降,也就是国债利率提高,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率也提高,从而增加货币持有成本及融资成本从而紧缩市场的货币需求及供给。反之则相反。(西方国家及未来我国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   (3)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难度。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达到紧缩市场货币供给的目的。   不知您是否满意。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6. 中央银行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什么?

一、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拓展资料:
中央银行产生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逐步兴盛起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在推动欧洲大陆的货币兑换商转变成商业银行的同时也加速了新银行的涌现。
(4)货币信用与经济关系普遍化。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
(5)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参考资料:
中央银行---百度百科

7.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
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是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扩展资料
当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央行会慎用降息降准这样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更倾向于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保持市场流动性,以及利用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与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这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短期流动性。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有回购、现券交易以及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个品种。央行回购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者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吞吐货币的行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8. 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它们该如何操作?

一、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也被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他们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方法: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节方法:存款准备率及法定准备的构成与应保持的限额,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及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存款准备率提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资产规模,或收缩贷款、减少投资、出售债权以适应被压缩的可用资金规模。
中央银行通过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备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伸缩,以达到稳定通货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项有效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调节方法: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
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
3、公开市场业务的调节方法: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由中央银行充分控制其规模,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公开市场业务是灵活的,多买少卖,多卖少买都可以,对货币供应既可以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具有较大的弹性。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效性强,当中央银行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意向时,交易立即可以执行,参加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相应发生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经常、连续地操作,必要时还可以逆向操作,由买入有价证券转为卖出有价证券,使该项政策工具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大的波动。

扩展资料:
中央银行其它的货币政策工具:
1、选择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特种存款。

2、补充工具: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2)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工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准备金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贴现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开市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