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

2024-05-21 07:20

1.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

2.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和负债的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的金额相等。因此,在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时,应当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关的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

3. 复式记账法包括

复式记账法包括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符号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二)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①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
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②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③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④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三)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四)主要原理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二、收付记账法
(一)记账符号
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
(二)分类
①资金收付记账法。账户设置分为三大类,即资金来源类账户、资金占用类账户、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共同类账户。资金来源类账户反映资金的来源渠道,资金运用类账户反映资金的去向,资金结存类账户反映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余存情况。
②现金收付记账法。
③财产收付记账法。账户设置按具体经济内容分为收入、付出和结存三大类。结存类账户亦称主体账户,收入类和付出类账户统称分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反映各种收来源;付出类账户反映各种付出的去向;结存类账户反映钱物的收入、付出及其结存情况。
(三)记账规则
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

三、增减记账法
全部账户固定地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大类,不能设置双重性账户。这两类账户,同增同减,金额相等;同类账户,有增有减,金额相等。增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金占用金额=资金来源总额”。

扩展资料:
复式记账法的作用:

1、复式记账比单式记账更完整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全貌。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复式记账能够把所有的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使账户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2、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复式记账是对每一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在两个方面的账户之间形成了一种数字上的对应平衡关系,如果记账发生错误,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因此可以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包括

4.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
会计上的记账方法,最初是单式记账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实践与总结,单式记账法逐步改进,从而演变为复式记账法。
1. 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500元材料
只在账户中记录银行存款减少500元,而对材料的增加数额,却不在账户中记录
分析:会计资料只能反映银行存款减少、债权的增加的数额,却不能反映出增加、减少的原因。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登记的记账方法。 
用银行存款购买500元材料 
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记录银行存款减少500元,另一方面在材料账户中记录材料增加500元 

评价:这样会计反映的情况既可了解现金的减少是由于购入了材料,也可以知道债权的增加是因为应收的收入未得到。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有如下两个特点: 
⑴复式记账法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 
⑵复式记账法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作记录。 
⑶复式记账法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录 

二、复式记账原理
1.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所反映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复式记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2.复式记账的内容 
复式记账的主要内容由账户、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等相互联系的诸因素组成
三、复式记账法的分类
从其发展历史看,复式记账法有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等几种具体的方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

5. 复式记账法有什么

  复式记账法按种类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符号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二)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①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②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③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④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2]
  (三)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四)主要原理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3]
  收付记账法
  (一)记账符号
  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
  
  (二)分类
  ①资金收付记账法。账户设置分为三大类,即资金来源类账户、资金占用类账户、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共同类账户。资金来源类账户反映资金的来源渠道,资金运用类账户反映资金的去向,资金结存类账户反映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余存情况。
  ②现金收付记账法。
  ③财产收付记账法。账户设置按具体经济内容分为收入、付出和结存三大类。结存类账户亦称主体账户,收入类和付出类账户统称分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反映各种收来源;付出类账户反映各种付出的去向;结存类账户反映钱物的收入、付出及其结存情况。
  (三)记账规则
  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
  增减记账法
  全部账户固定地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大类,不能设置双重性账户。这两类账户,同增同减,金额相等;同类账户,有增有减,金额相等。增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金占用金额=资金来源总额”。

  有帮助记得采纳,谢谢!

复式记账法有什么

6.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就是借贷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和利润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和利润增加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7. 复式记账的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根据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在世界及我国的会计发展史上曾经采用过和正在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有:“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等。各种复式记账法在其基本原理相同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的不同。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从1994年起统一全国企事业单位的记账方法为“借贷记账法”。从而确立了借贷记账法的地位。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法和借贷复式记账法比较在复式记账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借贷记账法了。所谓复式记账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复式记账的复式记账法

8.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具体如下: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在我国,复式记账曾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三种,但规定使用的只有借贷记账法一种。 复式记账主要特点为: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以及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它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能较好地体现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和保证账簿记录结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