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呢

2024-05-16 02:52

1.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呢

何谓“广场协议”?最简单直观而又合乎逻辑的表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了,美元上涨了,大量国外产品,特别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产品输入到美国。于是,美国人民认为国外产品挤占了美国国内市场,剥夺了“应该”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导致美国的失业率显著上升。类似推论通过舆论和国会对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个经济体(G5,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财政首脑邀请到纽约,说服他们共同致力于美元的贬值。善解人意的五国财长当即同意,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
  声明发表几个小时后,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进程。国际外汇市场开始疯狂抛售美元,持续了两年之久,仍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以至于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们的后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议采取措施,以阻止美元进一步下跌。这就是1987年达成的卢浮协议,那是后话。
  “广场协议”后,日元和马克开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动汇率体制实施之后,美元开始对马克和日元贬值。进入80年代之后,美元稳步走强,这一慢性走高的趋势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断,日元和马克又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美元急剧贬值。马克的升值水平恢复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则升到了战后的历史新高。这正是日元成为“广场协议”焦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
  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过去曾以物美价廉驰骋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虽说日元升值对那些具有无可替代性的产品出口影响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产品中,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会抑制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对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打击。这种打击还会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产业,甚至有可能形成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条”。
  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这固然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廉价的外国制成品也同时涌入日本,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使日元成为投机资本的炒作对象。此后日元汇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动荡,都有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
  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维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带来经济萧条。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在财政方面,从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预算,都将克服“日元升值萧条”作为重要政策课题。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连续5次下调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此外,日本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
  然而,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预期的驱动,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于是,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日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泡沫经济。到1989年末,日经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从表面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来看,“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经济似乎确有某种联系。“广场协议”促成了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成为改变日本经济增长基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始点。
  但从另一方面看,“广场协议”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国家并没有发生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泡沫经济。这说明,“广场协议”与泡沫经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内部。这些原因包括:在追赶型经济增长结束后,未能主动向自主开拓型经济增长转变,制度和体制老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原有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已趋饱和,但却人为刺激景气,造成经济虚涨;金融体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风潮中,银行监管缺位;对剩余资本流向缺乏引导,致使大量资金流向投机市场等等。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呢

2. 为什么经济危机货币贬值

拿亚洲金融危机来说,
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马上买入该国或地区大量的货币,短期内大肆进行抛售。那么该国或地区的货币就会大幅贬值。如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泰铢、印尼盾、日元等货币的大幅贬值。

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其国内的货币供应过多,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拿当前的金融危机来说,
美国为了解决其对外贸易逆差,千方百计使美元贬值。其方法是多印一些美钞出来,美钞发行量的增加就可以抵消其贸易逆差。

3.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呢???

1首先你要弄明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简单说就是货币太多,导致我们手上的钱不值钱了(货币的实际价值降低了),而通货紧缩是指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人们的购买里下降。物价下跌,而且你要知道我们一般说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就是指通货紧缩(所以你会发现外国经常说通胀但很少说紧缩,因为经济危机就是紧缩)。再看你的问题,签订了“广场协议”之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你别看贬值就以为是不好,其实对外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是好事,这样才能有利出口,所以美国总喜欢把美元贬值,让人民币升值)。这是在压制日本,因为日本之前发展太迅猛了(有点像现在的中国),美国再花钱把日本的经济搞出很多泡沫,于是日本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等时机到了,美国撤资了,泡沫破灭了,这时候日元对内是升值的,而且升值的很厉害,这是因为货币供应的不足,物价下降,人们购买里下降,这是什么现象?这就是通货紧缩,就是经济危机,萧条就来了。这里你要注意无极必反,危机不是突然来到的,危机恰恰是发展到一个极端才产生的,你知道货币对内升值我们的钱就值钱了,但是发展到极端就出现危机了。所以经济危机都是发展到很极端在产生(有泡沫了,你可以看看美国的金融危机都是这样,成周期的)。所以我们的政策很多是矛盾的关键就是在把握好度。所以日本经济大萧条是通货紧缩。
2.你说的不错。美国的确不希望中国经济彻底跨掉,因为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上举足轻重了,没了中国世界经济是玩不转的。所以外国对中国是又爱又怕,他们很需要中国的市场,需要中国参与他们的经济游戏但他们也很怕中国太强盛了。美国正是这样,他希望与中国接触但不希望被中国超过。以前的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时它发展太猛了所以被美国阴了一下。现在还是元气未复。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呢???

4.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

何谓“广场协议”?最简单直观而又合乎逻辑的表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了,美元上涨了,大量国外产品,特别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产品输入到美国。于是,美国人民认为国外产品挤占了美国国内市场,剥夺了“应该”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导致美国的失业率显著上升。类似推论通过舆论和国会对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个经济体(G5,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财政首脑邀请到纽约,说服他们共同致力于美元的贬值。善解人意的五国财长当即同意,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
  声明发表几个小时后,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进程。国际外汇市场开始疯狂抛售美元,持续了两年之久,仍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以至于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们的后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议采取措施,以阻止美元进一步下跌。这就是1987年达成的卢浮协议,那是后话。
  “广场协议”后,日元和马克开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动汇率体制实施之后,美元开始对马克和日元贬值。进入80年代之后,美元稳步走强,这一慢性走高的趋势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断,日元和马克又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美元急剧贬值。马克的升值水平恢复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则升到了战后的历史新高。这正是日元成为“广场协议”焦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
  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过去曾以物美价廉驰骋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虽说日元升值对那些具有无可替代性的产品出口影响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产品中,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会抑制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对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打击。这种打击还会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产业,甚至有可能形成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条”。
  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这固然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廉价的外国制成品也同时涌入日本,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使日元成为投机资本的炒作对象。此后日元汇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动荡,都有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
  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维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带来经济萧条。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在财政方面,从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预算,都将克服“日元升值萧条”作为重要政策课题。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连续5次下调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此外,日本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
  然而,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预期的驱动,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于是,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日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泡沫经济。到1989年末,日经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从表面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来看,“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经济似乎确有某种联系。“广场协议”促成了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成为改变日本经济增长基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始点。
  但从另一方面看,“广场协议”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国家并没有发生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泡沫经济。这说明,“广场协议”与泡沫经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内部。这些原因包括:在追赶型经济增长结束后,未能主动向自主开拓型经济增长转变,制度和体制老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原有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已趋饱和,但却人为刺激景气,造成经济虚涨;金融体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风潮中,银行监管缺位;对剩余资本流向缺乏引导,致使大量资金流向投机市场等等。

5.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

何谓“广场协议”?最简单直观而又合乎逻辑的表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了,美元上涨了,大量国外产品,特别是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产品输入到美国。于是,美国人民认为国外产品挤占了美国国内市场,剥夺了“应该”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导致美国的失业率显著上升。类似推论通过舆论和国会对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他们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个经济体(G5,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财政首脑邀请到纽约,说服他们共同致力于美元的贬值。善解人意的五国财长当即同意,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声明发表几个小时后,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进程。国际外汇市场开始疯狂抛售美元,持续了两年之久,仍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以至于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们的后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议采取措施,以阻止美元进一步下跌。这就是1987年达成的卢浮协议,那是后话。“广场协议”后,日元和马克开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动汇率体制实施之后,美元开始对马克和日元贬值。进入80年代之后,美元稳步走强,这一慢性走高的趋势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断,日元和马克又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美元急剧贬值。马克的升值水平恢复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则升到了战后的历史新高。这正是日元成为“广场协议”焦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过去曾以物美价廉驰骋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虽说日元升值对那些具有无可替代性的产品出口影响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产品中,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会抑制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对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打击。这种打击还会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产业,甚至有可能形成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条”。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这固然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廉价的外国制成品也同时涌入日本,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使日元成为投机资本的炒作对象。此后日元汇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动荡,都有国际投机资本在兴风作浪。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四、“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维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带来经济萧条。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的政策。在财政方面,从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预算,都将克服“日元升值萧条”作为重要政策课题。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连续5次下调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此外,日本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然而,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预期的驱动,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于是,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日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泡沫经济。到1989年末,日经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从表面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来看,“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经济似乎确有某种联系。“广场协议”促成了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成为改变日本经济增长基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始点。但从另一方面看,“广场协议”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国家并没有发生像日本那样严重的泡沫经济。这说明,“广场协议”与泡沫经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内部。这些原因包括:在追赶型经济增长结束后,未能主动向自主开拓型经济增长转变,制度和体制老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原有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已趋饱和,但却人为刺激景气,造成经济虚涨;金融体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风潮中,银行监管缺位;对剩余资本流向缺乏引导,致使大量资金流向投机市场等等。

经济危机后货币是否贬值?

6. 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的资产不贬值?

金融危机是很多人都害怕的一个词,在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总是存在周期性的发生,这主要与资本主义国家高度自由经济和资本市场复杂运作原理有关,每次金融危机发生,都会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带来资产价格的崩跌。

那么如果发生了金融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资产不贬值呢?
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由流动性危机诱发的兑付危机。
因为种种原因,经济运转流程中出现了资金流的断裂,这会导致企业出现大量债券违约,而债券违约又波及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坏账过大,引发储户担忧,出现挤兑,导致银行出现破产。
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美国房地产绑定的大量次级债违约,带来的连环冲击。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各类资产价格都会受到明显冲击,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股市和美国楼市都出现了大幅下跌,要保护自己资产不贬值,首先需要回避楼市和股市。
不过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国的金融体系监管完善,金融衍生品风险敞口较小,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金融危机一般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发,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导致所有资产价格下跌。
在危机发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钱存银行,拿银行利息就行了。而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会注入大量流动性,当流动性冲击缓解后,股市不再大跌,黄金会开始出现明显上涨,在这一阶段可以适当投资黄金。
当危机过去,经济复苏,投资者就会抛弃黄金,买入以股市为代表的风险类资产,而股市一般会领先于实体经济,所以一般会在股市上涨一段时间后,人们才看到宏观经济的复苏。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看不清的时候现金为王是最好的选择,而对金融市场较为熟愁的投资者,则在流动性危机解决之后投资黄金,在股市开始走强后卖掉黄金拥抱股市优质资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