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的时期,谁在经济、资源、军事,美国、苏联谁强?

2024-05-01 06:40

1. 美苏争霸的时期,谁在经济、资源、军事,美国、苏联谁强?

先从资源方面来分析,苏联本身就地大物博,其国内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的储量都胜过美国,加之美苏两极争霸期间,中东地区(世界的能源中心)基本上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因此,苏联可以在这一点先得一分~

再从军事方面比较,苏联为了应付冷战,无论是核武库的规模还是常规武器和军队的数量都远胜美国(如果只是美苏单独比较的话)。这主要是因为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的对抗中,苏联在华约里是一家独大,“有事”的时候老大亲自出马,“没事”的时候老大得罩得住下面的小弟。而美国则更注重均衡发展(当然,这并不是美国真心想去照顾其他的北约国家,尤其是北约中的欧洲国家。更主要的它希望一旦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爆发,更多的是让其他的小喽啰去当炮灰)。所以说,美苏在冷战中,军事政策上的区别就是“老大”和“老板”的区别。

最后谈谈经济,美国的经济实力自始自终都要强于苏联。虽然在后来的两极争霸期间,相对于美国之前实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也搞了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互助委员会”,但规模、方式和效果都比美国差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苏联自身经济基础不及美国、实力有限。另一方面也跟它的这种所谓的“互助”形式严重制约,甚至是打击了华约其他成员国的积极性有关。再加上冷战后期,里根上台后推行新经济政策,令美国的经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并不一定完全体现在军事上),从而让它的对手苏联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直至最终崩溃。因此,我们说里根的新经济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外因。

美苏争霸的时期,谁在经济、资源、军事,美国、苏联谁强?

2. 同样是超级大国,为什么美苏冷战,苏联垮了,美国没有垮?

美苏冷战从1947年开始,到1991年以苏联解体而告终。双方的较量在政治、经济、军事多个领域展开,结果是苏联在冷战中败下阵来,元气大伤的苏联也步入了解体的命运。同样是超级大国,两国冷战,苏联垮了而美国却最终获胜,主要原因是美国在自身发展和团结盟友方面都比苏联做的要好。

说是美苏冷战,其实两国谁也不是自己在“战斗”,各自都有一大帮子小兄弟围绕在身边。国家和人一样,一旦拉帮结伙团结就很重要,在这方面美国显然比苏联更胜一筹。美国人采取的办法是让盟友在经济上依赖自己。

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向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合计达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由于得到了美国的无私帮助,这些国家心甘情愿地团结在美国周围,华盛顿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在对付苏联方面更是团结一致,分工配合。
再加上美国的经济发展比较均衡,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轻工业,都有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个国家一片欣欣向荣,抗压能力和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多。在与苏联的对抗中,既有盟友的鼎立支持,又有自身强大的实力为依托,更具韧性。

苏联在援助盟友方面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水平的限制,力度比美国弱得多,其在盟友中的感召力自然没有美国那么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只能采取一些强权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盟友的离心力,导致整个苏联阵营的内部裂痕越来越大,削弱了集体力量。由于没有盟友的全力配合,苏联在对抗美国上必然要投入更多自己的资源,导致自身力量被削弱。

除了无法团结盟友,苏联自身的发展策略也出现了问题。出于与美国对抗的需要,苏联优先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忽略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与此同时,苏联高层却在逐渐腐化,享有各种特权、生活奢侈,脱离人民群众,引发了普遍的不满,苏联人巴不得苏共早点倒台。因此,当叶利钦在红场振臂一挥,苏共就被赶出了克里姆林宫宫,最终苏联解体。
总之,苏联解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压力是外因,自身发展不均衡、执政的苏共脱离群众是内因,内外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轰然倒塌,而美国笑到了最后。

3. 冷战时期,美苏哪方更牛些?指的是军事实力

先看一下什么是冷战。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
第二,美苏军事力量的对比。1、海军实力对比:美国海军有96艘攻击潜艇, 
15艘航母,4艘战列舰, 36艘巡洋舰,驱逐舰68艘,护卫舰115艘,支援辅助舰船约100艘, 海面巡逻舰船91艘。此外,当时美国海军还有36艘SSBN搭载着640枚导弹。苏联海军:潜艇360艘,其中62艘SSBN,14艘常规动力导弹潜艇, 200艘攻击潜艇,84艘储备,航母6艘,巡洋舰37艘,驱逐舰63艘,护卫舰168。特种船只80.。2、双方地面部队和地面支援部队总对比:苏联有主战坦克55200辆,各型压制火炮/火箭炮51700门/辆,共有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师190个,炮兵师10多个,机械化空降师7个,战术攻击机:4900架。美国有主战坦克11920辆,各型压制火炮/火箭炮9130门,共有重装师9个,步兵师3个,空降/空降突击师2个,海军陆战师3个,战术攻击机:3210架。
第三,总体来看,陆军苏联占优势;海军美国占据优势,空军两国差距不大。苏联的坦克,压制炮,火箭炮,战术攻击机,机械化步兵师,数量都远远超于美国,苏联的军队数量同样远超美国,苏联的军事实力雄厚,苏联坦克质量要领先于美国,苏联最先进的坦克数量是美国的20倍左右;美国在经济方面独霸,苏联的经济总量和生产能力都大大不及美国,美国的航空母舰,科学技术,国际地位,影响力,重要性和盟友实力都遥遥领先于苏联;苏联的军费开支前期不如美国,但在中后期赶超;两国核实力相当。

冷战时期,美苏哪方更牛些?指的是军事实力

4. 美国和苏联两大核心对抗,分别构建了什么经济体系。其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先说苏联   

    总体说来,战后一段时期,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矛盾的: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苏联无疑是足以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一流强国,但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苏联却处在十分软弱和危险的境地。而形成这种局面,并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和苏联在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物质代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法西斯国家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苏联领导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这一胜利充分证明了苏联战前坚持的超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优越性和正确性。而苏联这种过分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实际上相当于战时经济体制和准战时经济体制,其特点和优势在于资源的动员和调配,而不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为赢得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战争似乎也为战前的苏联经济体制注射了一支强心针,使斯大林等人认为进入和平时期以后,仍然可以继续沿着过去的经济道路发展。1946年2月斯大林的著名演说充分反映了苏联领导人当时的这种认识水平,特别是在冷战的格局形成以后,更加重了这种看法。就对外经济政策而言,苏联则以对抗马歇尔计划为由,坚持对东欧各国的经济实行统一指挥和领导,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推行这种经济模式。于是,苏联在战后的许多年中,计划经济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集中,通过进一步扩大和完善集体农庄体制提高对农业的税收,仍是靠剥夺农民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其结果造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紧张和落后。


美国

1944年 在美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接着开始建立以美元为主导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45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然后 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47年 美国 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简称关贸总协定
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下面影响
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经济霸主地位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进行经济扩张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 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这个高中都学过

5. 探析:苏联曾是比肩美国的超级大国,其地位什么时间确定的?

  历史 上冷战时期最典型的事就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说实话,美国能成为超级大国,没人怀疑。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本土都没有遭到打击,而且美国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了巨额的战争财,美国的富有而且国内并没有战乱,躺着都能强大。
   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是苏联拼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苏德战争中,德国入侵苏联,险些占领苏联。斯大林在关键时候,带领苏联民众抵挡住强大德军的进攻,最后反败为胜。 苏联在二战中受到重创,损失惨重。因此,苏联战后也进行了重建。但西方国家以为苏联元气大伤,需要几十年才能重建,但苏联在战后几年内迅速重建,并举全国之力,此后苏联又研制出原子弹,有了与美国较量的大国重器。
      丘吉尔“铁幕演说”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苏美两个大国争霸。当时有种说法“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并与美国真正争霸,他的地位是什么奠定的?
   从 历史 资料来看,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实现的。在 历史 上,俄罗斯对勃列日涅夫评价不高,认为他没什么能力。其实勃列日涅夫后期就迷糊了,进入“病人治国”时期,苏联特权主义和腐败问题严重。但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里,前期他的治理能力还算可以。此人也有一定手腕,勃列日涅夫能把赫鲁晓夫赶下台,而且最后大权在握,说明勃总有自己的斗争手段,当然勃总还还有一帮能力强的幕僚。在列宁、斯大林的基础上,苏联实现强大并不难。
        
   勃列日涅夫掌握权力后,他加强了对苏联党政体制的领导,进一步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恢复了赫鲁晓夫之前的集权体制,当时勃总欲望很大,他想做第二个斯大林。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批评前任赫鲁晓夫个人专权,强调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基本上恢复了苏联原有体制,也被 历史 学家认为是苏联体制的成熟期。 
   勃列日涅夫想恢复斯大林时期的体制,但受到强大阻力。他也想在政治上进行大的改革,但没有成功,也只是进行了很小的调整。不过勃列日涅夫 首先对党政组织体制采取措施,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基本上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 
    其次,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再次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 勃列日涅夫在干部培养、人民监督机制、苏维埃地位提高、国家治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观。
   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 社会 主义”理论,取代赫鲁晓夫提出的“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两者都很大。不过到1967年,他居然宣布已经建成了“ 发达 社会 主义 ”,1977年,还提出“ 成熟发达 社会 主义阶段,是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道路上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
   虽然有所修正,但至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过他提出的不现实的目标,被苏联的繁荣所掩盖。
        
    在经济上改革上,勃列日涅夫放手让柯西金主持经济体制改革,采用1962年有争议的“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发展。 
   柯西金的新经济体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主要制定加强工业生产的措施文件,并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管理。
   第二阶段,进一步改革工业管理机构,成立联合公司,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的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进一步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措施。
   不过苏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放缓,甚至出现停滞。这个新经济体制实际上就结束了。虽然是改革,不过并没有改变苏联模式,但促进了经济发展。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差距缩小,经济力量到1970年达到美国60%。但苏联依然偏重工业、军事工业。不过此时,苏联与西方关系缓和,对苏联经济军事发展提供机遇。
        
   勃列日涅夫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提出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 他提出进攻性的战略,加紧与美国争霸。 勃总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 社会 主义大家庭”理论,控制东欧国家,还干涉一些 社会 主义国家的内政。这些都是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了。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与美国战略核武器势均力敌的优势,常规武器则超出美国。美国也失去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对苏联的优势。
   苏联还建立一支让美国害怕的远洋海军。不过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搞的军事装备竞赛,想以此拖垮苏联。但没想到苏联举全国之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美国没想到的。
        
   综合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得益于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的建设。也得益于西方被苏联和平外交所忽悠,对苏联进行了援助。 当然美国与英国的想搞垮苏联的阴谋不仅没实现,反而让苏联受益。 
   难怪 历史 上称勃列日涅夫是一员“福将”,他并没有做多少事,苏联就强大了。

探析:苏联曾是比肩美国的超级大国,其地位什么时间确定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