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的物价水平和货币体系

2024-05-17 18:44

1. 明末时期的物价水平和货币体系

明朝的物价(万历年)。 
  
    明朝物价: 
  
    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 
  
    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会试用黄绢伞二把价白银六分合人民币3元/把 
  
    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以上物价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两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约20元,考虑到当时没有工业化炼铁,这个菜刀价格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这600多元钱在我们现在大酒店里还不够,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确实可以随便上菜了。 
  
    房产价格:“可成道:‘在坟边左近,有一所空房要卖,只要五十两银子。若买得他的,到也方便。’春儿就凑五十两银子,把与可成买房。”—— 《三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低档房产50两一宅,约人民币33040元。高等大宅院:1000万以上。“施小舍人急于求售,落其圈套,房产值数千金,郭刁儿于中议估,只值四百金。”——《三言·桂员外途穷忏悔》。看来明朝有钱人的房子还是真够贵的。 
  
    物价的稳定。明朝初几年和末期时物价曾有过一两白银买一石大米,正统年间也有一两可以买四石的年景,崇祯帝国乱时还有过二两一石的物价。但比起民国末年物价天涨,总算银子还是硬通货。明朝的物价基本是平稳的,尤其是官俸硬比例,一两比二石大米。对稳定货币价格有相当作用。 
  
  
  
  税收。 
  
    《明史·食货五》“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宛署杂谈》“至万历十年内,又蒙题,将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明史·食货二》建文二年诏曰:“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科,特以惩一时顽民,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明史·食货二》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一,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这算是照顾弱势群体吗?农民税在洪武初原先有三至四斗,后来民田税收减为每亩一斗米,约 18.9斤。官田为一至三斗多一点。人民税收少,也跟明朝的政府机构精减有关,但发生战争时费用大量不够,崇祯国乱时期,为求一点兵费,皇帝几乎四处求告。万历年间最好收成时全国财政一年有200万两白银,还是张居正改革搞下来的。明朝万历时总人口约6000万,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0.033两白银,约人民币22元。 
  
  
  
  福利。 
  
    《明史·食货一》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然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 
  
    明朝没有叫化子和流浪汉,每个县都有养济院免费收留。《宛署杂记》载“每名口月给太仓米三斗,岁给甲字库布一匹。”入养济院的条件是:“查都城内外之老疾孤贫者,籍其年以请。”由于有待遇以至于某些人发达了也不走,“间有家饶衣食、富于士民者。”也在里面混个名字捞个实惠。遇水灾旱灾流亡的人,凡有力可耕者,国家给田每人15亩耕种,给牛和农具。贫民没钱买地葬的,国家给地。老人八十岁以上的,国家赐爵。爵是有收入的。也就是国家养老。不过要等到八十岁。 
  
  
  
   过节。 
  
    春节、元宵、清明、瑞午、中秋、重阳。对于现代瑞午节来说来说明代比较这个节日。 
  
    “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明代《菽园杂记》。 
  
    明代人生活如此。清兵入关后,强权政治,焚典改史、剃发易服,税收重重,民皆奴才,生活档次降低,难怪反清复明一直进行了半个清朝。 
  
  
  
  大体的水平是: 
  
  唐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2000元; 
  元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1900元; 
  宋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800-1600元; 
  明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700-1400元; 
  清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300-1000元。
1640年(崇祯)苏州的大米有多贵呢?100个铜钱一斤,也就是大约50-100元人民币一斤。想想吧,一个3口之家每月要花3000元人民币买米,一个月的食品成本就到4000元以上,那是个什么概念 当然 这是末末期了。。。快崩了

明末时期的物价水平和货币体系

2. 明朝时期使用的货币都有哪些?

明朝使用的货币分为两种,一种是铜钱银子这样的固体的货币,另外一种是纸质的货币,明朝初期的时候发现过纸质的货币。那时候一度是以纸质货币为主,不允许使用其他货币,但后来逐渐恢复了两种货币并存的制度。 
从前是普通百姓使用最为频繁的,因为铜钱本身价值比较低,铜钱之上就是白银银子,那就是大额钞票了吧,就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100块钱起码是100块钱,因为白银的价值是比较高的铜钱,普通百姓使用比较多,像买一些日常的用品,买一些吃食,那可能就会用到铜钱。有没有这东西量很大,价值也不高,但一般来说贵重的物品还有富裕的家庭,所使用的都是银子。
明朝初期的时候推行过纸质的货币,这些纸质的货币就和我们现在的钞票有些类似,但这个东西因为保管起来不好弄。虽然说装在兜里面很容易,但它容易出现破损之类的这很麻烦,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就比较结实了,因为我们是用的现代技术现代技术跟明朝的技术,那肯定不一样啊,那时候涉及到防伪的问题,涉及到网管的问题虽然携带起来方便了。但真正完整的保存下去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初期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就逐渐允许白银铜钱和纸币共存。
明朝的这些货币和历史上很多其他朝代的货币都有类似类似的地方,就是使用铜钱白银这些,但是使用纸质的钞票,这确实比较少见的,因为到明清时期纸质的钞票就比较常见了,但像唐朝乃至之前的朝代,说使用纸质的货币的时候并不多。到宋朝的时候才第1次出现了,纸质的类似于存折一样的东西叫做交子至此,之前还基本上没什么。

3. 明朝时期货币是怎样的?

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而使纸币崩溃。如明朝初朱元璋就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
如明朝“班匠”以银代役、雇工工资,富豪家产等都主要用银量了。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名“元宝”,这是我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同时民间流行铜制钱,质材由青铜转黄铜,铸行以年号为号的通宝钱。

明朝时期货币是怎样的?

4. 求明朝时期的货币换算单位

明朝因为开国的时候印刷发行纸钞,可是纸钞又没有等价物进行对比。属于泛滥,导致物价虚高,自然银两能买到的东西就少很多。所以购买力下降。

金属货币的症结就在于,金属在古代是可开发产品,也就是说,它的价值不确定,银子开挖的越多,就越降低购买力。而到了后期,因为产量已经明确,价值就更不稳定,因为它就丧失了价值对比的功能。

明朝纸币——大明通行宝钞   

明朝铜钱——
明初:洪武通宝
洪武通宝钱制沿续元末朱元璋所铸“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

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

明中:弘治通宝
孝宗弘治年间铸行“弘治通宝”,此钱皆为小平钱。“弘治通宝”曾由原重一钱增加到一钱二分。

嘉靖通宝
明世宗嘉靖六年开铸“嘉靖通宝”,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

5. 明代货币的明朝各阶段货币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到了明朝末期诸侯称帝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鲁王监国朱以海在江浙铸大明,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造弘光,隆武帝朱聿键据福州铸隆武,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与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朝通宝。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又铸昭武通宝;其孙吴世璠即位后铸洪化通宝。

明代货币的明朝各阶段货币

6.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你都了解哪些呢?

明朝的货币大部分以纸币为主,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开始制造纸币,叫做“大明宝钞”在制作纸钞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的铜币,明朝所有的钱币都叫“通宝”,那个时候的交易金额大部分还是白银,因为白银可以保值,交易时金额小的用钞钱,因为钱和钞制作工艺和通货膨胀容易贬值。

其中铜钱在每个皇帝时期都会发生一点变化,比如洪武通宝,明朝洪武年间,全国除了少数省外,都没有用来制造钱币的炉具,年造钱约十九万铜钱,其中洪武年间造钱最多,洪武造钱规定,造钱应该用生铜,因为那时铜矿稀缺,所以就用费铁或者旧铜来铸造钱币,每个钱币纯度都不一,导致生产出的钱币颜色不一样的情况,洪武通宝的特点就是上面有着洪武通宝四个字,普通人要是想要模仿恐怕是件难事。
 

明成祖在位期间的钱币为“永乐通宝”这种钱币铜色紫红,真书直读全部是小平钱,光背无文,制作精度统一,文钱字体整齐,基本明朝在位期间的每位皇帝都有铸造属于自己的钱币,但是大部分还是以模仿洪武通宝来铸造,如隆庆通宝,这种钱币为小文钱,隆庆通宝只有洪武通宝重量的三分之一,但是隆庆通宝色渍成金黄色,万历通宝,铸钱量上升是在明神宗万历时期,这是明朝铸钱的转折,也是明朝的转折,神宗万历四年,开始铸造“万历通宝”这种钱币的版本比较多,万历小平钱真书直读,大多背无文,少数铸造完背面有文字或者星月纹比较罕见,
 

不同帝王在位时,合法的货比都是用当代帝王称号的通宝,在民间可以根据铜币的成色来换当时帝王称号的通宝。

7. 明朝经济的货币

在中国明朝,人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商业资本是在国内的许多商业活动中,一步一步地积累、壮大起来。从明史的记叙中,看到人们在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时,所获得的暴利:一是铸钱获暴利:在明朝,公元1522年—1572年,明世宗嘉靖和明穆宗隆庆年间,民间私自铸造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尽管“死罪日报,终不能止”:据史书记载,当时铸钱用铜,每百斤铜料,销售后可得钱16 000文,折合白银23两,而百斤铜料的成本价只有白银十两,这样计算,利润率就高达150%以上;如果铸钱者心术再坏一点,铸造次质铜钱,那么获得的利润还会更高。二是贩铅从中得到白银。当时湖南、湖北一带,盛产白铅,当地售价每担白铅可得白银2两,商人运到广东,卖给出海做生意的商人,每担可得白银6两;海船把白铅运送到日本,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18两;提炼剩下的白铅,再运送回国,每担白铅还可以卖白银6两:这样一算,每贩运一次白铅,可以净赚白银8两,利润率最高达到200%!在明朝的商品交换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流转的扩大,货币反映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明朝初年,或明朝初年以前,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在市场交换中表现的是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货币在中间起着媒介作用,明朝两大商人集团代表了这些情况。 明朝的货币是白银,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不是白银的主要生产国,白银大量依靠进口。魏斐德在著作中写道,在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26.5万公斤。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研究的美国学者艾维斯认为,1560到1600年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在33750-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则达到57500-86250公斤。而且马尼拉不是南美洲白银进入中国的唯一门户,还有一部分从澳门、台湾、东南亚进入中国。艾维斯估计,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的白银平均每年143吨,仅1597年就有345吨。一个不富藏银的国家,竟然选择银作为自己的货币,是一件把金融命脉委于他人的荒唐之事。 钱庄也于这时出现,并成为独立的行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也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但是,明朝已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更加腐朽,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加尖锐。

明朝经济的货币

8. 明朝商品货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明朝农村副业的产品及手工业大量进入市场。商业资本活跃,山西商人开设的票号、银号,主要的业务是代官府解钱粮、收赋税以及代官商办理汇兑、存款、放款、捐纳等事,始终没有超出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范围。但是也有很少一部分商业资本投到手工业生产,转化为最初的工业资本。
工商业城镇兴起,不平衡,除两京外,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和河两岸,江南最繁华。白银使用更为广泛:银租:政府开支:代役银(班匠银)普遍出现。

这为清朝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的发达奠定基础。各地商业城市:清代长江沿岸的无锡是著名的“布码头”,汉口是“船码头”,镇江是“银码头”。清朝前期,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一一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它们与作为州县治所的传统城市不同,行政级别低下,机构设置简单,完全是因为经济发展而崛起的工商业中心。西北地区也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标志着各族人民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北京为全国贸易中心:“里馆”与“外馆”:专门接待从蒙古来京的客商。

商人集团的出现与发展。徽商、西商(山西、陕西商人)、江右商。全国最富有的商人是票商(山西的票号商人)、盐商和行商(所谓广东十三行),这些人很多都是官商,或者是政府的官员。内地商人、小手工业者和工人相继到西北、西南各地。对外贸易更发展。

明中期以后,农业人口“弃本逐末”;工商业竞争激烈;金钱崇拜和追求侈奢高消费之风盛行:逾礼违制现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