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那么厉害,为何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

2024-05-27 00:47

1. 清华北大那么厉害,为何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国内是顶尖的名牌大学,也是莘莘学子心中最向往的大学。考上清华和北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义非常大。所以几乎所有家长在心中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要求和期望。那就是能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能够考上清华和北大不仅意味着孩子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父母来说也能光宗耀祖,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
清华和北大没有诺贝尔奖的原因,首先是清华和别打跟世界名校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说清华和北大在国内是顶尖的大学,但是在世界上还是不是顶尖的大学,所以说没偶拿到诺贝尔奖也是正常的;其次,不精于一门。凡是能够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所有科目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没有精于一科,没有在一个学科上精益求精,这样也是很难在某一方面有突破的;最后,诺贝尔的偏颇。由于诺贝尔奖主要是有外国人评选的一个奖,西方对我国一直存在着偏见和傲慢,在诺贝尔评选的过程中有失偏颇。
一、清华和北大实力不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虽然是国内的顶尖大学,但是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靠前,实力和水平和外国著名的大学还有差距。所以没有能够培养出诺贝奖科学家也是正常的,实力不济我们要承认。
二、没有精于一科。考入清华和北大的学生大多是各科都很优秀的学生。单单一科优秀是没有机会进入北大清华的。这样每科都均衡的情况也会导致没有专门的精于一科,所以也对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就有影响。
三、评选有失偏颇。由于诺贝尔奖大多数是国外的评委,他们不愿意承认我国在一些领域的成就,也不愿意将比诺贝尔的成就奖颁给我国的科学家。现在的诺贝尔奖的含金量已经远远没有之前重了。
你觉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可以

清华北大那么厉害,为何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

2. 已经上百年了,清华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看了前面很多答主的回答,基本是清一色、高屋建瓴地喷,但缺少逻辑和数据采集分析。因此我来强答一发。回到题主问题,清华没有培养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主要是真正像所大学那样运作的时间还不够长。下面我展开说说具体原因。
地球人都知道,要得诺贝尔奖,除了研究成果要够牛,候选人还必须长寿。站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的人,很多是花甲之年,古稀之年的也不在少数,反而四五十岁的比较少见。截止2016年,诺奖共授予880人,其中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获奖年龄51岁,但已经可以排在最年轻诺奖得主排行榜的第13位。
诺奖得主年龄偏大,是因为从研究出成果到被学术界知晓并认可,要花很长时间,因为你的研究成果需要实践去检验。这方面约翰·纳什(John Nash)最为典型。纳什生于1928年,1950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写的博士论文仅有27页,但有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年轻时的约翰·纳什(John Nash)因为“纳什均衡",约翰·纳什(John Nash)和另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离他发现“纳什均衡"已经有44年。1994年领奖时,纳什已经66岁,年近古稀,是下图的样子。
纳什一生既坎坷又充满传奇,30岁时精神失常,在妻子艾莉西亚的照顾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渐渐康复,否则一直疯癫的话都领不了诺贝尔奖。他们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片名《美丽心灵》,由罗素·克劳和詹妮弗·康纳利主演。

2002年电影《美丽心灵》夺得4项奥斯卡大奖,詹妮弗·康纳利抱了个最佳女配角奖小金人。有人会说,约翰·纳什(John Nash)的事既然能拍成电影,这个案例难免太特殊,不具普遍性。好吧,我们来说一说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第一个诺奖是1949年的汤川秀树,获奖原因是提出介子理论,而理论提出时间在1935年,和获奖隔了14年。
2000年后日本诺奖人品爆发,有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出成果和获奖的时间间隔,最短的有10余年,长的有27年。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翻翻诺奖记录,这里不啰嗦了。出成果和得诺奖的时间间隔普遍偏长,不仅仅说明诺奖得主年龄偏大,更重要的是,证明了科研成果需要时间沉淀。清华成立于1911年,到现在正好沉淀了107年,按理也该出成绩了。

但是这107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波折,大家想必应该知道的: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然后是军阀混战,国家方显统一迹象,日本入侵,抗战胜利,又是国共内战,然后是一波接一波的各种运动折腾……。一百年来,真正适合科研学术的黄金时期就是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正好40年。所以,尽管清华校史有107年,但真正正儿八经像所大学运转也就40年。
其它67年,清华学生都在干嘛呢?民国建立忙着剪辫子,军阀混战集体上街散步,日本入侵再集体上街散步,然后……还是上街,参加各种运动,哪有心思和时间坐在教室上课,或者到实验室摆弄仪器?当一个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时,最先崩塌的就是科研,然后就是落后,然后是挨打。诺奖?想都别想,这个奖和动荡战乱之地无缘。

我们来参观一下诺奖大国(数据截止2015年):美国325人英国 98 人德国 76 人法国 48 人瑞典 27人日本 27人俄罗斯 19人瑞士 17人荷兰 14人意大利 14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诺奖大国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长期远离战乱,即使被战火烧到,比如一战、二战,时间都在五六年内,文化、科研体系根本未受波及,战火一熄灭,又能从灰烬中重生。如果欧洲或者北美,把我们1840年以来遭过的罪来一遍,他们还能成为诺奖大国……才怪!

3. 清华北大那么厉害,为何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诺贝尔奖都必须是上过非常知名大学的人才能够得到的奖项。
虽然我对诺贝尔奖知道并不是很透彻。但是我也知道诺贝尔奖得主是需要在科学方面做出了新的发现和对人类有很大帮助的人才能够到,所以我又认为诺贝尔奖并不局限于知名大学出来的人才能够得到。因此清华大学的学生没有得到过诺贝尔奖并不是一件很值得惊讶的事情。诺贝尔奖能够得到是非常困难,这是一个国际大奖,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的人无一不是对全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做出贡献。而且得到了诺贝尔奖,需要的时间也是很长久的,就像屠呦呦研究出了青蒿素,经过了很多很多年的验证试验,临床实验,又过了很多很多多年才经过评选获得了诺尔奖。
然后让我们来说说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大学。或许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大学在中国是最高级的大学,但是在对于全世界来说,清华和北大仅仅只是在全世界的大学中稍微排得上名的两所大学而已。我想清华和北大是我们很多人都进不去的大学。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和清华和北大在中国的知名度一样,在国际上国外也有很多的大学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不然为什么有很多人选择了出国深造。而且诺贝尔奖的获奖范围面对的是全世界的所有人,因此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大学里面无论是学生,老师或者是教授,他们得到诺贝尔奖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对于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大学为什么没有出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并不是一件让人困惑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件很值得丢脸的事情。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项荣誉,但没有获得也并不是代表自己没有成就。

清华北大那么厉害,为何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

4. 为什么迄今为止清华大学没有一个诺贝尔奖金得主?

  迄今为止清华大学没有一个诺贝尔奖金得主的原因:
  1、基础研究还很薄弱;
  2、诺贝尔奖严重意识形态化;
  3、“学而优则仕”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至今,仕途仍然被视为最具价值的出路,所以“学”成了“仕”的前奏和铺垫,“仕”成了万人追捧的目的。在这样的意识支配下出不了本土制造的摘诺奖大师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5. 清华大学多年来学霸云集,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诺奖得主?

目前来说,大多数的诺贝尔得主分布在美国和英国。美国的哈佛大学有151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名列第一;第二是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101人;第三是英国的剑桥大学,90人;第四是美国的芝加哥大学,89人,第五还是美国的,麻省理工,83人,在前十名中美国占了7个名额。


对于中国的名校来讲,为什么就很少获得诺贝尔奖呢?在2015年的时候,北大的屠呦呦教授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北大获诺奖有了0的突破。然而在中国与之起名的并且更偏向与理科的,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上更是越居亚洲第一的清华大学,为何无人获得诺贝尔奖?



1、教育观念。中国的家庭教育包括学校一般都是直接灌输而非引导,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比如孩子问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中国的家长就会含糊其辞甚至有的加加以责备;而国外的家长就会表扬孩子问题问得好,然后耐心地启发孩子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和孩子一同讨论,并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答案,引导孩子查阅有关资料,不断激发孩子去想象、去创造。孩子们便越来越爱想象,爱创造,爱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这就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宽进严出的高教体制。在欧美,高等教育就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在中国的学生,在高中受到老师的严加看管,到大学没有老师跟着后面追着学,就懈怠了,有的专注别的方面。

3、 质疑精神。西方教育的特点就是认真探讨研究已有的思想观点理论学术研究成功,但是他们不受权威的束缚,甚至敢于挑战质疑权威,但是中国大学的环境就完全不同。也许你知道权威的缺陷或者是错误,但是你人微言轻,说话没太多人相信,甚至会有人骂你炒作。

4、 科技发展起步晚。相较于那些西方国家,他们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还在求新和守旧中挣扎,所以在科技这方面我们落后了,并且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经过很多年的追赶,正在逐渐缩小与对方之间的差距,这点是可以看到的。

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来看,西方的教育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我国的教育盲目的模仿可能并不一定行得通,我国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可喜的是看到国家正在着手改变的决心。

清华大学多年来学霸云集,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诺奖得主?

6. 清华大学多年来学霸云集,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诺奖得主?

目前来说,大多数的诺贝尔得主分布在美国和英国。美国的哈佛大学有151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名列第一;第二是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101人;第三是英国的剑桥大学,90人;第四是美国的芝加哥大学,89人,第五还是美国的,麻省理工,83人,在前十名中美国占了7个名额。


为什么中国的一所著名学校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2015年,北京大学的屠呦呦教授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北京大学的诺贝尔奖以前则高居零位。但是,以科学着称,对中国更感兴趣的中国清华大学在2019年英国世界大学高等教育排名中位居亚洲第一,为什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1.教育理念。在中国,包括学校,家庭教育通常是直接的学说而不是指导,而学生总是被动的。例如,如果一个孩子问一个问题,那么中国父母就会模棱两可并受到指责。外国父母很好地称赞了孩子的问题,然后激发了他们的耐心去思考与孩子有关的问题。给您的孩子尽可能准确的答案和讨论,指导他们获取相关信息,并不断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造。孩子们越来越富于想象力,创造了爱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爱,从而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严格的高等教育制度。在学习高等教育的欧美国家,中国的学生受到高中老师的严格保护。如果老师不上大学的课程,他们会放松并专注于其他方面。
3.质疑你的想法。西方教育的标志是认真研究对现有思想的学术研究是否成功,但是即使不受权威的束缚甚至挑战权威,中国大学的环境也完全不同。也许您知道权限上的缺陷或错误,但是您太轻便,太多人不敢相信,有些人会夸大您。
4.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与正在经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相比,我们仍在努力应对老式的新技术,因此我们落后于技术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从获得诺贝尔奖的角度来看,西方教育很棒,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在中国模仿教育可能行不通。中国的教育存在问题。国家决定已经开始改变。

7. 清华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学院,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纵观清华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清华大学的建立是从美国退赔庚子赔款那时候开始的,刚开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留美预备学校。而且在民国时候,清华也的确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到处都是风雨飘摇,民不聊生,所以清华也不可能像一支军队一样快速的崛起。这必然有一个过渡进程。

在1952年之后,清华大学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各大高校院系都进行了大的调整。这时,清华正式变成了一所理工科大学,在此后的道路上,当代大学的调整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对于文理分科方面于莘莘学子的求学路上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清华大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工科方面的人才是比较多,发展也很好,但是,在文科方面就稍显弱势。

所以文理科之前,形成明显的对比。从清华大学出来的科研级人才,会遵寻惯有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工作细心,超强的思维逻辑能力,但是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缺点,就是性格不够灵活,没有强大的思想空间。所以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有突破局限的想象力,如果说缺乏想象力,只能按部就班,那么也只能是原地踏步,达不到想要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在后期的清华在中国的历史也没创造出很大的成果。连诺贝尔奖都不曾拿过,这样的结果也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加之,当时整个社会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化,对于科研也不太重视,所以让整个科研界产生了消极心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取得很大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困难的。

在历经艰难困苦之后,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才的付出,现在的中国已明白科研人才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性,在教育的路上不断的探索,寻找更好更全的方法,相信未来的清华一定会迎来辉煌。

清华没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8.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得上诺贝尔奖的?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得上诺贝尔奖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言论,实际上中国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就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
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在西方作家中,莫言最推崇两位,即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小说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的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具有明显的空间形式小说的特征,与福克纳的风格遥相呼应。而他引用神话传说以及动物角度叙事则明显带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意识流是莫言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法,这在莫言早期的作品里就已经明显体现出来,比如他发表于1985年的《枯河》,小说运用了意识流的蒙太奇手法将过去与现实交融在一起,并且以儿童“小虎”的感觉描写代替叙事,令故事诗意化和梦境化。
还有《爆炸》里的意象比喻,《球状闪电》里的慢镜头描写,《欢乐》里的自由联想等等,都是莫言意识流艺术的体现,莫言在运用意识流手法的过程中,兑现了自己对于仿梦小说的追求,形成了他独特的幻觉现实主义。 
莫言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是广泛的,不只局限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天堂蒜薹之歌》中对于农民被收各种花样的赋税的夸张描写就具有黑色幽默的风格;《幽默与趣味》写人进城市后变成猴子,则有着卡夫卡《变形记》的荒诞。
但莫言并非单纯的借鉴,他对西方现代主义极具探索精神,《十三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他发表于1993年的《酒国》更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创新实验性小说,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