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在美国被阻吗?

2024-05-18 18:10

1. 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在美国被阻吗?

美国时间1月2日,速汇金在收盘后宣布,与蚂蚁金服的相关并购事宜正式终止。而双方由股权合作转而演化成业务合作:双方计划在汇款和数字支付市场的新战略举措上携手合作。
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经济保护主义继续抬头的趋势又增加一个典型案例。
蚂蚁金服作为一家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并不是一家中国国有公司,虽然属于高科技行业,但也并未涉及任何敏感领域,但仍然被美国著名的经济保护主义前台执行者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所阻止。
据记者从海外渠道了解,在过去的一年中,蚂蚁金服为此交易做了至少3次资料提交和1次加价,但仍未获得审核通过。

在以往,被外资投资委员会阻止的并购交易,要么涉及收购方是国有公司,要么认为被收购的公司是敏感行业或拥有敏感技术,但是,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美国的经济保护主义在新任总统特朗普带领下攀上了新的高峰。
美国保护主义的 “打手”
这个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的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并不让人陌生,在多次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公司被阻止时,都是这个机构充当了执行者。
该机构成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1975年,正值美元贬值,外国资本开始频频进入美国收购。不过,该机构成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禁止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隐患的外国投资。正因为如此,这一机构在当时被形容成“华盛顿众多模糊且没有牙齿的跨部门机构之一”。
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开始进入美国大肆收购时,美国正是赋予外资投资委员会实权,该委员会对在美国收购的提案有权判断是否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而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越来越熟悉,因为屡屡能够见到该机构否决中国资本收购的消息,应该说,该机构对来自中国的收购有着更严苛的审核标准。在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审查中,近几年来中国一直是被审查数量最多的国家。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而从此次被并购公司速汇金首席执行官Alex Holmes的话,似乎也能看出该机构对中国公司并购所带的“有色眼镜”。 Alex Holmes在一篇新闻稿中坦言:“自从我们在一年前首次宣布与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的拟议交易以来,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尽管我们尽最大努力与美国政府合作,但现在已经很清楚,CFIUS不会批准这一合并。”
特朗普的保护主义继续抬头
蚂蚁金服的收购被阻止,再一次证明美国在走向保守主义,尤其面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审查更加严格。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美富律师事务所在去年10月发布的技术并购行业调查显示:特朗普政府修订贸易政策和优先事项,此后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对干预外资并购交易事项的意愿更强,这正在影响跨国交易活动。
实际上,美国保护主义情绪在特朗普上任前就已经升温。据英国《金融时报》总结报道,2016年,总共有价值590亿美元的10笔美国并购交易被取消,相当于被取消总额(750亿美元)的近80%。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
而有些并购资产也并不属于美国公司,却仍然遭到阻止。例如一家中资财团试图以30亿美元收购荷兰飞利浦(Philips)位于美国的照明设备分部,但却被外资投资委员会阻挠。
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收购德国芯片制造商Aixtron,该收购已经获得德国政府的同意,因为该公司在美国的资产也在被收购之列,居然也被美国以“信息安全”为由阻止。
进入特朗普上台的2017年,中国资本遭遇美国审查延误或叫停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其中就有:中国华信能源对纽约精品投行Cowen的2.75亿美元投资;中国泛海(ChinaOceanwide)在2016年12月宣布的以27亿美元收购Genworth Financial;中资背景私募基金峡谷桥(Canyon Bridge)收购美国半导体制造商莱迪思(Lattice)等交易。
中国公司不断遭遇“特殊”待遇
据《金融时报》报道,2016年中国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额总数超过了750亿美元,共有30多个对欧洲和美国企业的收购案因监管和外汇限制而被迫“流产”。2015年,被取消的交易金额相比起来仅约为100亿美元。
关于中国公司在海外收购,曾一度有“有组织性、有选择性”的收购高新技术的阴谋论。这也被很多政府监管机构用来审核中国公司收购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断有被否决的案例,中国资本在海外收购也有所下降。汤森路透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美国并购规模大降,截至2017年11月,已经披露的中资在美国的并购规模为138.8亿美元,而2016年同期为603.6亿美元,降幅近8成。
不过,中国公司减少海外投资,一个直接结果是,一些标的公司由于没有中国公司的参与收购,其估值也下降很多,这已经引起了部分公司的抱怨。
在Aixtron收购案被否决之后,其最大股东、位于伦敦的投资公司ArgonautCapital公司就发表声明,痛斥美国否决该项收购的逻辑荒唐。

▲Aixtron德国总部大楼
由于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中国资本在海外并购资产以寻求公司快速发展理所当然,这也是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大幅蹿升的主要因素。但是,不少欧美国家也对中国资本有着格外的关注,并频频在涉及本国资产被收购时阻挠。
实际上,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好的经济活力,工业体系健全,基础施舍完善,任何一家公司都想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应用,中国都是最大的吸引力。但是在遭遇审查之后,不少公司都丧失了中国资本的助力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时间将会证明,审核严格的国家,很多公司会错失和中国资本、市场对接的机遇,他们将会成为输家”。一位长期关注海外并购的专业投资人士说。
美国也怕了。

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在美国被阻吗?

2. 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同比下降了多少?

1月16日,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介绍了2017年全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有关情况。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200.8亿美元,同比下降29.4%,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切实有效遏制。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8%;新签合同额2652.8亿美元,同比增长8.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7.9万人。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高对外投资质量和效益,落实对外投资备案报告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推动我国从对外投资大国向对外投资强国迈进,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3.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面临哪些并购风险

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端人才,消化不良。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面临哪些并购风险

4. 什么是金融危机?我对金融危机摸风.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特征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新特点: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并非近年方才出现的现象。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加之当年10 月纽约发生金融危机,伦敦一系列企业倒闭,巴林银行几乎于当年11月份倒闭,只是在英格兰银行行长威廉·利德代尔牵头组织的银团担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幸免,但英国对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贷款因此事而锐减,致使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893年;1928年春,纽约股市开始繁荣,汲干了本可投向德国、拉丁美洲的信贷源泉,导致上述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萧条。中止发放海外信贷很可能加速海外经济衰退,后者又会反过来对导致这一切的国家发生影响。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国际游资的膨胀,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根据巴里·艾森格林和迈克尔·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项研究,现在随机挑出的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也大大增强,往往爆发不久就如同传染病一样迅速从最早爆发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舆论界留下了许多描绘这一现象的词汇:1994年墨西哥危机的“龙舌兰酒效应”、“亚洲流感”、 “俄罗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对货币、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由于多种危机传染机制需要在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依靠资本项目的适度管制和金融服务市场低开放度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尽管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危机传染的风险已经大大上升,震撼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了新特点。 
广义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指在危机爆发前的稳定期和危机期都同样存在的传染渠道;后者指仅出现于危机爆发后的传染渠道。由于第一类传染渠道源于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危机的传染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因此又称为“真实联系渠道”,或“基于基本面的传染”,主要包括贸易联系与竞争性贬值、政策调整、随机总需求流动性冲击等途径。偶发性传染与经济基本面无关,仅仅是投资者或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行为(特别是非理性行为)的结果,因而又有“真正的传染”、“纯粹的传染”之称,主要包括内生流动性冲击、多重均衡和唤醒效应、政治影响传染等途径。但这些传染机制往往是建立在贸易联系和“中心”国家对“边缘” 国家投资的基础之上,是因为来自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弃新兴市场资产而追逐母国优质资产所致。而就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而言,贸易联系与外国对华投资机制的作用可能并不十分关键,反而是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危机传染途径,而且这样的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还会日趋提升。 
贸易联系和外国对华投资传染机制重要性有限 : 
美国次级按揭规模庞大,危机初起之时公布的2005~2006年间美国累计发放次级按揭统计数字是1.5万亿美元;且房地产业是本次美国经济景气期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近5年来美国新增GDP中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次贷危机的发展与应对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走势的决定因素之一。中美双边经贸规模庞大,按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美贸易额已达2627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035亿美元;2007年1~7月中美贸易额167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277亿美元。按照美方统计,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额已达3430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2878 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对华贸易额为1785.9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1480亿美元。许多人由此担心,如果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发生衰退,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将因此蒙受重创。然而,在高度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下,尽管经济萧条在总体上将削弱一个发达国家的进口能力,但却将增加其对进口低档次廉价商品的需求;尽管我国近年来努力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口依然以廉价商品为主,因此,发达国家经济萧条未必会减少我国对其出口,反而可能有所增进。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逐步滑入萧条,但我国对美出口却逐年增长,1999年为419.47亿美元,2000年为521.04亿美元,2002年已达 699.51亿美元,原因即在于此。 
任何投资者都存在“本土偏好”,西方投资者通常将新兴市场投资视为边际投资,其主要功效不过是在主流投资收益率不高时加以补充而已。一旦西方母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提高利率从而削减新兴市场的投资收益优势),或是蒙受重大损失而需要重新配置资产,西方投资者就可能大规模抽回在新兴市场的投资,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易变性较高的组合投资,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直接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惊恐逃离的潜在冲击也不宜高估。对华外商直接投资中受此次危机冲击最大的当属并购基金开展的外资并购,原因是并购基金惯用杠杆收购手法,而次贷危机后海外银行等金融机构明显收紧了对并购基金的融资。但我国外资并购绝对规模并不很大,2006年我国批准外资并购项目约1300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不过14亿美元,占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数的2%左右。即使这条渠道的外资流入彻底停止,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无足轻重。 
就组合投资而言,不可否认,根据美国等国的一些统计数据,尽管我国已经批准的 QFII投资额度尚未用满100亿美元上限,但仅仅美国统计的美国居民持有中国证券规模就是这个数字的数倍,表明确实有不少海外游资变相流入中国股市。据美国统计,截至 2005年12月13日,美国居民持有的中国大陆证券合计284.43亿美元,其中股票268. 88亿美元;持有的香港特区证券合计462.25亿美元,其中股票444.65亿美元。2006年,美国居民对外国股票的净购买为1063.47亿美元,其中后三个季度对中国大陆股票的净购买为46.11亿美元,对香港特区股票的净购买为119亿美元。根据新兴组合基金研究(EPFR)提供的资料,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末,投入中国股市的全球共同基金为 64亿美元,同期投入香港股市27亿美元,对亚洲区其他经济体则是净卖出18亿美元。但国际游资操纵引发发展中东道国资产市场崩盘的能力主要来自其作为“头羊”的号召力,在海外机构数次踏空中国股市之后,其作为“头羊”的号召力已经削弱不少,就目前而言,即使将变相内流的游资纳入考虑,以其规模也难以在抽逃之后引发股市大规模崩盘。 
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作为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趋向上升 : 
截至目前,中国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蒙受的最明显损失来自对外金融投资,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所持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此外还包括中国计划和已经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因这场危机股价下跌的损失。8月初,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的美国按揭证券从559亿美元猛增至1075亿美元,占同期亚洲投资美国按揭证券总额的47.6%,市场传言其中相当部分为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证券,从而引起了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根据有关银行中报等公开信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金融机构损失仍然有限。截至 6月底,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按揭债券和相关资产情况如下: 
中国银行对美国次级按揭债券(MBS)的投资规模为89.65亿美元,占其证券投资总额的3.51%,其中AAA级次级债67.58亿美元,占75.38%;AA级19.45亿美元,占 21.7%;A级2.62亿美元,占2.92%。中国银行另持有与此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CDO) 6.82亿美元,占其证券投资总额的0.27%,其中AAA评级、AA评级分别占81.8%、 18.2%。中国银行对MBS、CDO分别计提了3.88亿元人民币、7.58亿元人民币未实现减值拨备,拨备比率为0.6%和14.6%。 
中国工商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按揭债券(MBS)面值12.29亿美元,仅占其284亿美元外汇债券资产的4.3%,占总资产的0.0012%,且全部为第一留置权贷款支持债券,信用评级均在AA级以上,没有计提减值拨备。 
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对美国次级按揭债券的投资额分别为10.6亿美元和300多万美元,评级也都在AA级以上。建设银行计提了0.18亿美元拨备,拨备比率为1.69%。 
然而,上述数据不足以充分体现对外投资作为一种风险传染渠道的现实和潜在重要性。随着美国次级按揭违约情况恶化,以及形成“次级按揭违约情况恶化——房价下降”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上述损失数字可能增长。 
更重要的是,中资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损失预示着对外投资损失在涉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中重要性上升的趋势。我国对外资产已经发展到了庞大的规模,2006 年末即达16266亿美元,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但其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官方储备资产所占比例过高,2006年末储备资产占对外资产总额的66%,在以储备资产占比高著称的亚洲经济体中仅次于印度。优化我国对外资产结构的方向就是提高企业、居民资产所占比重,事实上我国也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而中国民间对外资产一旦增长到足够规模,就将创造新的涉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途径:一方面,在国外发生危机时,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居民海外投资蒙受的损失可能在国内引发危机;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国内市场发生金融危机,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居民因而重新配置其资产,抽回海外投资,危机就有可能传染到海外。甚至如果国内经济繁荣而导致对外投资回流也可能在别国引起危机。 
另外一条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潜在危机传染渠道是通过海外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而发挥作用的。论者常常谈及此次美国次贷危机触发我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的风险,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不太相同。由于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且透明度不足,我国固然存在类似美国次级按揭市场那样高估购房者支付能力的风险,但也有不少情况下存在相反的低估情况,危机的国际传染不太可能是直接因国内已购房者大面积违约而造成,风险更大的危机传染渠道是海外投资者冷淡中国房地产公司,从而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崩盘。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走高而成交量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主要是依靠维持虚高价格和高价收购、囤积土地,制造上市圈钱题材,从而维持其现金流量。近年我国房地产企业纷纷奔赴海外上市,海外投资者也在包装炒作作用下忽视风险盲目追捧中国房地产股。次贷危机爆发后,海外投资者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危机,今年7月31日至8月17日,香港股市中国内地房地产股票跌幅普遍为同期恒生指数跌幅的两倍以上,方兴地产8月7日挂牌首日竟然跌破招股价的7.2%,与此前碧桂园等公司上市首日动辄比招股价上涨20%乃至超过30%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就揭示了这条危机传染渠道的潜在风险

5. 银行种类的区别

中国大陆的银行主要有: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中心结构,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调控国家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具有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中央银行仅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

2、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创立,执行政府经济政策,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非盈利目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中国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2015年从政策性银行剥离,成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3、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是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3、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相对国有商业银行公有制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有许多投资资金在里面,换句话说,就是非国有资本参股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
4、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特殊群体,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业务定位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严格来说,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商业银行的一种!
5、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社员入股组成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6、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地方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7、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职责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

银行种类的区别

6. 美联储降息意味着什么?

1、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降息是一国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一种工具,降息会导致市面上流动的现金变多,也就意味着会出现货币贬值的情况。美元贬值相对的就是人民币升值,升值之后大家的生活成本就降低了,当然这主要体现在了进出口这一块的商品上。
2、对股市来说是利好。美国降息了,意味着人民币跟美元之间的息差缩小了,导致游资会不断的进入中国市场以博得更多的利润,游资不断注入中国市场,对股市等金融市场的推动力就不断加强,股市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表现为上涨,股民在这段时间内比较容易获得收益。

扩展资料
美联储降息降的是联邦基准利率,是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美国是不对银行利率作出具体规定的,但是联储利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融资成本,对于美国银行的利率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间接的影响了整个美国银行业的利率水平。
降息时间表
当地时间2019年7月31日下午2点,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2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2%至2.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北京时间2019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75%-2.00%。
加息时间表
北京时间2016年3月17日凌晨,美联储正如市场预期般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将年内加息次数由此前的4次下降至2次,全球经济暗藏的下行风险以及美国仍处于低位的通胀率成为此次美联储暂缓加息的两大顾虑。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5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提升至0.5%-0.75%,决议声明获得一致通过。这是美联储自2015年12月首次加息以来的二度加息,时隔整整一年。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5日,在美联储宣布年内首次加息之后,香港金管局也随后表示,将基准利率从0.75%上调至1%,即加息25个基点。 
北京时间2017年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
北京时间2017年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75%~1%调升到1%~1.25%。
北京时间2017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同时从10月开始逐渐削减其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仍预计2017年再加息一次。预估显示2018年加息三次,2019年加息两次,2020年加息一次。 
美东时间2018年12月19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后公布,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联储

7.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哪些问题及危机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等等问题都有。这些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危机公关的导火索。因此,处理危机公关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以下是如何防范、应对这些危机隐患,具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十分贴切的形容了企业与媒体间的密切关系,媒体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的渠道、速度也在升级,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旦爆发舆情危机,一定要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做好良好的信息沟通工作,学会借媒体的力,将社会舆论导向对自身有利的一面,以赢得公众的同情与支持,为解除危机公关创造条件。
2.正确处理与客户以及内部员工的关系
“顾客至上”的准则在哪里都适用,商业银行在客户面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形象,切忌与客户争执。
其次是正确处理与内部员工的关系,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内部的团结才能解决后顾之忧,掌握化解危机的主动权。建议可以尝试建立内部问责与奖惩机制,对挽救危机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赏,对失职或有损银行形象的职员进行严惩。
3.建立商业银行危机公关小组
建立公关小组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处理危机时不束手无策,从制度化层面规范流程。在危机发生时,能够有专职人员进行操作,有领导和处理当次危机事件的相机决策权利等最高权力。
4.舆情监测
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舆情发展瞬息万变,传统的人工收集舆情信息难以避免出现“漏网之鱼”,监测防控不到位,监测处置滞后。识微舆情监测系统,7*24小时实时监测,日处理10亿条互联网数据,及时分析及时告警,为企业危机公关方案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回答摘自识微科技-营销技巧栏目)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哪些问题及危机

8. 15页小论文《金融危机与风险管理》,求意见

论文摘要: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宣布破产。而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飓风”一词比喻这场危机,无论哪种比喻,这场风暴以极快的速度震动了全球,与危机中心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中国股市,也以2000点告破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称:“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首先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业价值约200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在美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产无异于把华尔街向地狱又推进了一步,而国内金融机构购买的证券产品也面临着巨额贬值甚至清算的厄运。例如华安基金已于9月16日在其网站上贴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幸运的是,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直接购买次级债产品是我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从目前公布的各银行年报来看,这部分的风险是可控的。因此,经济学家景学成指出更值得注意是次贷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股市的心理压力。他说:“股市是个信心产物,如今周边股市狂跌,投资者心理压力沉重,这些都成为一块巨石,加速股指下行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投资者恐慌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染效应。” 
  除了资产缩水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引起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债权等,这可能对中国外汇和资产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这也正是去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外资机构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占据显赫地位,他们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从2007年6月~2008年6月末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今年5月为净买入之外,其余各个月均为净抛售,累计套现499亿美元。在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还在亚洲货币仍然对美元显著升值之时,韩元已经早早开始对美元贬值。今年年初,美元兑韩元汇率还在950韩元兑1美元左右,到9月1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46个月以来低点,近4年来首度跌破1100韩元兑1美元,韩国主要股指随之暴跌。令人倍感侥幸的是,虽然前几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成风,但雷曼兄弟这家“举世公认”的“华尔街一流投行”还没有成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投资者。不过,雷曼在金蝶软件、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等公司的股本投资将面临转手。
  其次,是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我国近年来GDP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美国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产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国金融业更加风雨飘摇,而这势必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外贸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5%,进口数量增长9.8%。与之相对,中国前七个月名义出口额增长22.6%,名义进口额增长31.1%。 
  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曾于今年3月向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自200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0%左右降至10%以下。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 
  作为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海关总署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9.9%,增幅下滑8.1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幅首次回落至个位数。1月~7月,美国仍然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6.2%下降至目前的12.8%。 
  海关总署将中国对美出口减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须警惕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继续蔓延,对其连锁后果要予以密切关注。”海关总署在报告中指出。 
  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危机初步爆发时,部分中国出口企业转向欧洲市场,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保持强劲,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些国家经济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进口需求显著下降。 
  这些因素在近几个月逐步显现。中国到欧洲出口已从年初30%~40%的高增长降至8月的22%。中国出口日本的情形与此类似,且下滑趋势可能延续。除巴西以外,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也明显放慢,到俄罗斯的出口已经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 
  因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的深入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放缓,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他还强调,由于出口制造商面向外需的产业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转移成本上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最后,是对我国的挑战也可能是机遇。毫无疑问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这是美国100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从前拥有着数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掌管美国金融业1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很有可能将让位于伦敦或者东京,可以说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经受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安永全球CEO特黎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反而为中资银行提供了一个融入全球的好机会。他对近期中国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行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并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降,如果收购对象符合中资银行的战略利益,中资银行可以考虑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着手走向海外。不过他同时提醒中资银行,应借鉴美国同行的教训,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要保持稳定而良好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