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三个陷阱不要往里跳

2024-05-19 14:22

1.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三个陷阱不要往里跳

      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直线下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从余额宝等各类宝宝大军中撤身,而随之受益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其实银行理财产品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权威和正气,有些不太为人所知的银行理财陷阱一旦遭遇,投资者将遭受巨大损失。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应该谨慎哪些陷阱呢?1、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不平衡支付      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计算上,银行玩了两个花招。一是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并不等同于理财产品到期后的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不是投资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一种保障,而是一种预估,而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往往被销售人员诱导成了前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有24款未实现预期最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这些产品也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二是被没收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既然有达不到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情况,当然也会出现超过乐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情形。此时,超过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部分不会摊给投资者,而是归银行所有。风险要自己承担,而利益确贵银行所有,这其中的原委听起来的确让人略感不公。2、募集期的隐性压榨      银行理财产品的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募集期,募集期内银行理财产品是不计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时间的。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和资金到账日期间也是不计利息的。这也告诉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用户,可以根据资金的流动性来决定购买日期,尽量减少由于募集期占用的无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天数。3、销售概念的误导      投资者尤其是老年人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常常会受到销售人员的误导而买下来自身不想要的保险产品。银行职员经常会向客户推销保险,但却不跟您说是保险,而是说是理财产品或者是定期存款,然后最后送您份保险来混淆用户。这些保险虽然是在银行销售的,但是跟银行的存款预期年化利率是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根据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利息。很多投资者粗心听了销售人员的“指导”直呼上当受骗。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三个陷阱不要往里跳

2.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七大误区

      随着居民理财需求的不断增长,银行理财产品便成为投资者,尤其是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首选。不过,在银行理财产品大军迅速扩张的同时,产品到期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不达标”也成为投资者高频投诉的问题之一。但需要提醒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存款,其也存在一定风险。在此为投资者指出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中常见的误区,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误区一: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亏本”,肯定安全。      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跟银行存款一样,不会亏本,这种想法其实是存在误区的。归根结底,银行理财产品是金融投资产品,与储蓄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些理财产品和股票、基金一样都是存在着风险的,即使是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般来说,根据获取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可划分为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非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两大类。      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包括了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和有最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前者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到期为固定的。以中信银行一款名为“新股申购理财计划9号A(增强型)”产品为例,在其说明书上就看到该产品的资金投资方向为中信银行委托中信信托设立的新股申购与信贷资产投资信托,与在银行存款最大的区别是存款是放在银行当然安全,而理财产品的钱是要交给其它机构进行投资当然就有一定的风险。并且理财产品大多有最低的投资金额如5万起步,增加的认缴金额还要是以1万元的整数倍开始。误区二:预期最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等同于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很多投资者往往把“预期最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等同于其最终能够获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味追求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指标,而在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出现最终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低于预期最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时,投资者便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预期最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情况,这其中是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投资者在阅读产品指南及条款内容时,须同时关注其中列出的较差或最差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情形。误区三:没有手续费,可以省很多钱      比如打新产品,大多都没有参与费、退出费之类的,但是产品管理费是有的,部分银行也叫做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费,这些都是在申购新股成功获得的净价差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中提取的,有的为净价差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18%,有的为20%。误区四:只买合同上写明保本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产品。      有的客户对理财产品合同中有关是否保本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条款特别看中,认为这个要素最为关键。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大部分都属于不保本型,但是银行会通过各种保障措施,来保障产品本金和利息如期支付给客户。举例来说,D产品是某高速公路项目信托理财产品,产品到期有国家开发银行做后续贷款,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实际上该类产品反而比写明100%本金保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要小。误区五:不敢买不写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产品。      有的投资者对合同上面写不写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很在乎,认为写了就一定可以拿到这样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实际上,有些产品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如新股申购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可能产品合同上面写的只是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可能性较大的一个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区间,无法写明具体数字。举个例子,E产品是投资全球资源类基金精选配置的理财产品,合同上面没有写明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因为该产品是创新类理财产品,并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参考,但不代表产品设计有缺点,反而这类产品最可能是较快抓住投资机会的新产品。误区六:在银行卖的理财产品都是银行发的。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误区七:销售的口头承诺可信      在不少银行,很多理财产品销售喜欢"报喜不报忧"的片面宣传手法,只讲产品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和高流动性,而忽视产品的潜在风险,不少投资者对于销售的口头承诺是深信不疑,但往往最后容易出事。因此,投资者在购买产品之前要仔细研读产品的说明书,剖析其中的潜在风险,不能一味相信销售终端的口头宣传。

3. 买银行理财产品,哪些坑要避开?


买银行理财产品,哪些坑要避开?

4. 买银行理财产品,这个坑你一定要避开的


5.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如何避坑呢?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如何避坑呢?

6. 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些什么

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注意:
1、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问题对于任何投资来说没有百分百的安全,只要是投资必定伴随风险,收益越高风险也越大。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相对而言风险较低,由银行风控团队审核的理财项目在把关上更加严格,不过也不一定就不会出现问题,而是出现的概率相对而言很低。国家规定超过50万的存款不被保障,银行也有可能倒闭。新手投资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看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往往比较担心,生怕风险太大会出现问题。实际上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在银行理财市场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产品本金亏损的情况,而且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能达到99%以上。部分结构性产品及风险等级为r3级或以上的产品收益不确定性较大,风险等级为r2的非保本类产品则可以放心购买。
2、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包括申购费、销售费、管理费、托管费等,一般来说银行不收取申购费,不过其它费用还是要收的,每样费用大多不超过投资金额的0.3%,总费用通常不超过0.6%。但是一般银行在测算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时候已经把这部分算进去了,也就是说银行测算出理财资金的收益率,扣除各种手续费,剩下那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预期收益率”。所以,按照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就能算出你实际获取的收益,不必考虑手续费的问题。
比如投资者购买10万元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是4.5%,手续费率一共是0.5%,产品到期后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是100000×4.5%=4500元。
3、银行理财产品在筹集期间收益计算问题银行理财产品在发布后有5-6天的筹集期,遇到节假日时间可延长到10天以上。产品收益一般是T+1天开始计算,按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0.3%计算收益。所以,钱香金融理财师建议尽量避免购买筹集期长、投资期短的产品,这样可以避免资金站岗的问题。
4、理财产品到期后回款问题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满之后,理财资金会自动返回投资者的银行卡活期账户,其中多数银行会在到期日当天下午或晚上将本金与收益打回投资者账户,少数银行会在第二天打入。
5、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向银行把投资者的资金都募集之后,会拿去投资,一般投资渠道包括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债权类资产等,说明书上都会提及,但是银行不会跟你说每部分的具体投资比例,投资者是无法得知资金的具体配置情况。不过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资金大部分都投向于各类债券,风险相对可控。

7. 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些什么

票据、债券和货币才是真正风险低  近期,由于管理严格,银行理财产品在变少,发售的多为预期收益率不太高、主要投向票据、债券和货币市场的。虽不承诺保本,但适合绝大多数投资者。
  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收益率和其他渠道的相关产品差别很小。
小心选择结构性产品  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率是一个区间,可分为保本型、保证最低收益型和非保本型,这类产品往往都有一个较高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但最低预期收益率则各不相同。
  结构性产品的挂钩标的较多,国内卖的主要挂钩股票、汇率、基金、利率、商品、信贷、指数以及这些的组合,应该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挂钩产品,否则不妨回避结构性产品。历史证明,很多结构性产品都有仅获得预期最低收益率的可能性。
  多数结构性产品是保本类的,有的产品是100%保本,有的是部分保本,例如保障本金的95%或90%。若是100%保证本金的产品,到期最差的情况就是零收益,但不会亏损本金。
别太关注净值类产品的波动  理财产品的监管逐渐严格以后,产品投向明确、以真实投资资产收益为基准、按净值方式分配的“基金化”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与购买基金产品类似,购买净值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将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不仅可能享受更高的收益,也可能出现更大的亏损。
  从风险收益角度来看,这是银行理财产品中波动最大的,因此产品的管理费一般与业绩挂钩,对投资者的要求也相对高一些。
悉心读理财产品说明书买什么东西都要看产品说明书,理财产品最关键要看风险。
  比如购买一款由某银行代销的产品,那么就要看看合同中有没有写清楚;比如购买一款保本比例为95%的产品,就要看清合同中有没有注明。
  银行理财有猫腻,有一些产品有高额的手续费或管理费,在购买时也要咨询业务员费用的情况。
牢记风险等级  监管机构规定,不同风险评级的产品,只能销售给对应评级以上的投资者。由于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没有统一规定,各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采用了不同的符号。
  风险等级一般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风险收益特点、流动性等不同因素来设定的。包括: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激进型产品(R5)
  R1和R2级:投资范围基本一样,多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资金拆借、信托计划及其他金融资产等。通常来看,R1级别投资低风险部分的比例更高,且通常具有保本条款,也就是常见的“保本保收益类”或“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
  R3级:这一级别的产品除可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放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外,还可投资于股票、商品、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后者的投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该级别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有一定的本金风险,结构性产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收益浮动且有一定波动。
  R4级:该级别产品挂钩股票、黄金、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比例可超过30%,不保证本金偿付,本金风险较大,收益浮动且波动较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亏损的可能性较高。
  R5级:该级别产品可完全投资于股票、外汇、黄金等各类高波动性的金融产品,并可采用衍生交易、分层等杠杆放大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本金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浮动且波动极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当然,对应的预期收益也会较高。
买理财产品还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看产品投资组合里面是否有“股票”字样,如果有风险级别至少在R3以上。

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些什么

8. 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些什么

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对理财市场的争夺越发激烈,产品发售的频率也从“你方唱罢我登场”演变成“同台共舞,百花齐放”。一时间,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琳琅满目:保本保息的、保本不保息的、不保本不保息的;挂钩汇率的、挂钩利率的、挂钩黄金的、挂钩股票的、挂钩石油的、挂钩水资源的等等,可谓是“玩转了概念,赚足了眼球”。然而对于老百姓来说,要在这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世界中选择真正合适自己的产品,还真得好好做个研究和分析。
流动性风险不可忽视
世上没有比现金流断裂更可怕的事了,对于企业来说致命,对于个人来说,则可能意味着一次重大投资机会的丧失,或者无力应对一起突发事件,其代价是高昂的。因此专家提醒,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请明确这笔资金在多长的期间内是没有支付可能性的,然后再选择相应投资期限的产品。
例如,工行上海分行的“聚金”、“汇神”系列产品涵盖了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乃至更长期间的产品,适合投资者不同的流动性需求。并且在紧急情况下还可提前支取,灵活性更佳。
当然,具体投资期限的选择还要根据投资标的的市场情况来判断。比如:在美元升息进入尾声的时期,如不考虑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的因素,那么选择较长期间的产品以锁定较高的收益率是上策。
风险承受能力非常关键
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产品更高预期收益的背后,往往是更高的风险。拿工行自身的产品进行比较,一年期港股挂钩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为同期固定收益产品的1.5倍。投资者在此时可能会左右为难,并且疑惑到底取得高收益的可能有多大,就是这种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潜在投资风险依然存在。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要考虑资金的用途以及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用来养老、子女教育的,稳妥为上;资金富余的,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对市场风吹草动就寝食难安的,同样还是稳妥为上。工行的理财产品在销售前都会要求投资者填写风险测试问卷,这是对自己很好的一次评估。
另外,引入一个“资产配置、组合投资”的概念也是比较好的选择:投资者不妨有比例的进行产品组合,比如将固定收益产品和风险型产品以一定比例进行组合,一旦达成最高收益,组合收益率就大幅提升,就算最高收益没拿到,产品的组合收益率也远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对于这种通过产品组合降低单一投资风险的方法,投资者不妨在专业的金融理财师的帮助下进行尝试。
其它细节值得考量
在许多情况下,收益率不是投资的唯一考虑,如果为了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而将资金从银行搬来搬去,同时失去了熟悉的客户经理的周到服务,失去了强大信息系统的及时到期提醒,失去了多样化便利的渠道服务,还增加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这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也请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
1、产品的税收情况,有的产品收益率令你眼睛一亮,其实它标示的是税前收益;
2、产品的年收益率折算,有的产品收益率高得吓人,其实写的是几年的总收益率;
3、获取产品运作信息的便利情况,尤其一些不为非专业人士熟知的市场,通常信息比较封闭,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4、产品汇兑损失的可能性,有的产品明确保证本金无损失,但是投资运作需要进行币种转换,结果产品到期后转成了另一种货币,再兑换回来收益率大大降低,甚至亏损。
总之,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评估自己、擦亮眼睛,必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