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重症监护室(ICU)一天要多少钱?

2024-05-16 04:29

1. 住重症监护室(ICU)一天要多少钱?

截至2020年,5000左右。
进入ICU接受救治的患者往往会涉及到申请成分输血的救治项目。血制品在政府主管的当地血站需要进行检测、检验、存储,并需要人力送至各家医院,这个过程也会产生费用,其中一部分费用需要患者支付。此外,有些患者因为病情的特殊性,需要接受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支持、手术等,则需要支付其它费用。

扩展资料
比如急性心梗患者常要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此项费用往往是数万元;肾衰竭患者需在床边持续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该项治疗费用一天大概在5000元以上;对于需要进行ECMO(即体外膜氧合)支持的患者,其治疗一周的费用至少在20万元以上等。
一旦涉及以上特殊治疗,ICU医生会单独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告知进行该项操作的原因、风险、预后,同时说明费用预算,并征求患者家属同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ICU:听说住ICU要花好多钱,这是真的吗?

住重症监护室(ICU)一天要多少钱?

2. 重症监护室一天花多少钱?

每天要花费3000-5000元,而对于有名大医院的ICU一天至少花费6000元,甚至是上万元。对于一些重大疾病,医院里面会有一个叫做“ICU”的地方。众所周知,ICU是重症监护室的英文简称,一般进了ICU就说明身体已经出现了重大病变,如若不及时医治,就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ICU里面使用的都是整个医院最先进最昂贵的设备,比如一些专业的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心电图机、起搏器、血液生化分析仪等等,这些先进昂贵的医疗器械使用时产生的电费、折旧费、清洗费,最后都要分摊到患者身上,那么肯定价格不菲。
那么ICU病房的花费也是高昂的,我们都知道,一般医院的ICU每天要花费3000-5000元,而对于有名大医院的ICU一天至少花费6000元,甚至是上万元。

扩展资料
一般重症监护室第一天进去的话可能费用会高于一万五左右,因为第一天可能检查比较多,以后稳定了也得每天接近上万元,里面的收费主要是根据所用的药物以及仪器来收费的,里面的护理是非常全面的,仪器设施全面,所以费用是非常的高。
有些严重的疾病或者是手术治疗以后都需要进监护室,一般情况下监护室每天有专职护士和医生。在不同级别的医院监护室收费是不一样的,大多数情况下监护室每天需要300元左右。具体的医疗收费需要根据当地的医疗水平以及医院等级来确定最终的收费价格是多少。

3. 一般三甲医院住院一天的费用是多少?


一般三甲医院住院一天的费用是多少?

4. 哪位知道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范瑞新是哪里人?

我母亲谈夫廉,60岁,被发现有房间隔缺损,心脏手术的医院,一个月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安排黄劲松,简旭华两个庸医出席。检查和评估了一个星期,简嘎嘎告诉我们的家人可以安排手术的第二个星期四,它被安排,然而,星期六会给我妈妈安排手术,我们的家人都非常高兴。上周四没有动静,星期六仍然没有动静,到第三周嘎嘎说,我的母亲没有足够的床搬到康复住一段时间,我的母亲不同意,走出手术。那些庸医结果已经拖了两个星期会安排手术,中间给我妈了很多检查,也怀疑她得了胃癌检查。简嘎嘎直到两个星期前,他们将我的母亲安排了手术,它是说,两叶,要改变,否则他们无法手术。两叶光材料费50,000超过我们的家庭成员同意。手术后,简,这两个庸医说,手术很成功,但我的母亲在那里住了10天在ICU,最终没有出来,2012年11月25日去世。那些庸医(如曾荣)在ICU,我的母亲烦躁不安,家属只能看到每天一次,你只能看到10分钟,大部分时间我的母亲绑手绑脚。后来发烧40度,那些庸医让我妈睡在一张床上的冰,导致手,脚抽搐。前两天,我的母亲,谁嘎嘎2000元一针,打我的妈妈,妈妈把活活亡。术前检查结果显示我的母亲来到广东好,你可以帮我做家务,出去散步都不错,其他指标均正常。我们家总共花了2300万美元,我的母亲谁庸医或活活被置于地。这是什么世道啊!这家医院是如何有这样一个庸医!

5. 医生们说说,在自己职业生涯印象最深的手术经历是什么?

骨科做腰椎手术的时候,麻醉打好了,病人趴着,我连铺巾都铺好了,病人突然大喊“医生,我要大便了!”我当时就雷了,说一定要坚持住……可病人说自己坚持不住了,然后还放了个屁,当时我们几个医生急的面面相觑,最后我让护士拿了手术皮肤贴膜,用了三大块贴在病人屁股那个位置。

医生们说说,在自己职业生涯印象最深的手术经历是什么?

6. 广东省人民医院做法乐氏四联症手术多少钱?

你好,法乐氏四联症手术费用和病人年龄有关,婴幼儿3-4万,成人3-4万,3-4岁的话可能两万多,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可能显著不同。

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7. 有什么医生背后感人的故事啊?

叶欣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东西。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叶欣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
  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学习。
  1976年毕业,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
  1983年,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广东省中医院建立二沙分院时,叶欣主动请缨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在急诊科护士长连续工作二十年。
  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共13篇。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3月29日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在广州殡仪馆青松厅举行叶欣遗体告别仪式,全体员工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记得她那永远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拼搏的战场上。
  担任公司老总的爱人不相信,总是泰然处之、波澜不惊,危险和死亡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地走进明亮双眸的妻子,会永远离开了他和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以前连家中水电费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为命,从烧菜、洗衣开始照料自己。他强忍悲痛从叶欣工作的科室取来了她心爱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让她与人们作最后的诀别。因为,“她喜欢工作服,哪怕再旧再破她也喜欢”。眼含热泪,他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其实,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当病魔袭来时,叶欣是迎着上去的。她没有当逃兵,我们为她骄傲!”“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超负荷、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常常无暇顾及没戴紧的口罩;体力的严重透支,使病魔乘虚而入。有的护士病倒了,叶欣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实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也不能落下。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在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叶护士长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原本虚弱的身体明显不敌新疾,多脏器衰竭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挽救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原有冠心病,且处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可谁能想到,此刻的叶欣,是强忍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着一次次的抢救和护理。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或少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们心甘情愿!“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2月24日,对于叶欣来说是一个紧张而又寻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时只觉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从急诊科出现“非典”患者以来,她已经没有节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她明显地感到精力不济,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和膝关节病似乎凑热闹般一齐袭来,可急诊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她更不敢将自己的病痛告诉同事和领导,否则她又要被强迫休息了。上午,一位怀疑肠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来急诊,需要紧急手术,同时患者的某些症状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注意。随着检查结果的反馈,怀疑终于被证实:是非典型肺炎!紧接着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一切严重的症状都出现了,这是一位“毒”性极大的重症患者!叶护士长与专家组的成员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患者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可“非典”病毒就在这个时候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叶欣身体。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觉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注意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水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只觉得周身困痛,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极度疲倦的叶护士长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不得不到病房隔离留观。体温在升,补液在滴,但叶护士长记挂的还是科室里的几个危重病人。通过呼叫仪,急诊科的同事们又听到她那微弱但亲切的声音:“9床上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上去没有?下午每隔两小时的吸痰量多不多?”“7床每两小时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时翻身并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哦!”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在她刚进呼吸科的那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什么不行?”院领导前来探望,她首先讲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检讨自己的不足,责怪自己不慎染病,给医院和领导添了麻烦。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干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
  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抽调一名主任负责全程治疗方案的实施。吕玉波院长要求医疗小组用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段和药物为叶欣治疗。治疗小组还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的专家参与了整个治疗方案的制订,同时积极向全国寻求支援。一次专家会诊时,吕玉波院长听说天津有位医学专家对治疗多脏器衰竭有独到心得,当晚即打电话给这位远在天津的专家,专家被吕院长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动,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机赶来广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护士长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
  不知有多少人在挂念着叶护士长,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关切地询问“叶护士长怎么样了,好转了吗?”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在叶欣转入ICU病房不久,由于戴上了面罩,她已经不方便讲话了。一天,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同事,但大家仍不怕危险,积极抢救。院长吕玉波回忆:“叶欣刚入院时,我去看她,为怕我靠近,隔着老远她就说,‘我39摄氏度,能顶住!’”现在已痊愈的张忠德主任哽咽着说:“当时我和叶欣都被传染了,同住在ICU病房,我们常写纸条,相互鼓励。”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3月25日凌晨1:30,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省中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一位熟悉叶欣的医学专家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
  叶欣1956年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很快,年轻的叶欣从同期护理班学员中脱颖而出,1976年毕业时她的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叶欣留院工作了。光阴荏苒,1983年叶欣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二十年。同伴们忘不了,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这买那。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在叶欣的护理生涯中,她的温情护理不知感动了多少绝望的患者。救死扶伤已经化成了她人性的一部分,护理工作对叶欣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本能的奉献!院长吕玉波忘不了,叶欣是知青返城后和他同时进入省中医院卫训队的。在他做院长后,叶欣只在电话里找他两次约谈。一次是二沙分院刚建立,她主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另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然后打电话给他作自我批评。
  伴随着急诊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急诊救治设备的快速更新,叶欣从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连那些自视甚高的小护士都觉得汗颜。1995年,叶欣关于《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她前后共有13篇论文发表。
  在叶欣担任护士长期间,她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院领导戏言:急诊科是医院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窗口。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用生命书写精诚》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
  “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
  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
  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
  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
  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面对危重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
  “叶护长可能是2月24日那天被感染的。”护士小容回忆起那晚,一位40岁的急腹症肠梗阻患者,在外科紧急手术后,发现还合并高烧、肺部阴影等非典型肺炎症状,于是送急诊留院观察,很快就出现呼吸衰竭。叶护长冲在第一线,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当时患者的分泌物很多,可能在抢救时喷在护长身上了……
  “可能是小陈病倒以后,叶护长大搞清洁时感染的。”护士小余清楚地记得,2月底科里发生第一例护士感染后,叶护长一直冥思苦想,不知道到底哪个环节做得不够,才给病毒有机可乘。她亲自给每台电话消毒、每个门把手清洁,连工作服放在哪里、在哪里换工作鞋、鞋垫的位置,都一一巡视并消毒。小余认为,叶护长在消毒时接触过这么多可疑的带毒物,没准就是那时给感染的。
  “可能是3月1日早上,我们有四个医护人员都在抢救那位病人后病倒的。”同样病倒的急诊科主任张忠德对那次抢救的情形很难忘怀:三天后的3月4日中午12时、下午6时、晚上10时,急诊科叶护长、张主任和江医生分别发烧接受隔离,同一天麻醉师也发病了。
  3月1日早上8时10分,急诊科正在交班。一位87岁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的家属冲进医生办公室:病人不行了!叶护长等火速奔到病人床前:只见病人面唇发紫、呼吸微弱,规律的心电图形变成了紊乱的波浪……大家当即把病房里其他三位病人和家属全部疏散出去,然后紧急进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心脏电击、建立静脉通道,反复推注急救、强心药物,插管上呼吸机…… 早上9时15分,病人抢救无效死亡。这是一例高度危险的病人,谁都知道应当换上隔离衣再抢救,但是在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中,谁都不肯离开病人哪怕是几分钟去做好自我保护。
  躺在病床还惦念工作
  医生护士靠近她时,她艰难地在纸上写“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隔离治疗早期,叶欣还能打电话。她每天打电话回科里,叫大家记得吃预防药,叫和她接触过的同事注意体检,叫护士给7床的病人记录尿量、给9床的病人翻身、拍背……
  发病第四天,她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急诊科主任一起送进了重症监护室ICU。大家都戴上了氧气罩,只能靠发短信息和写纸条互相勉励,大家戏称急诊科的护长和主任在ICU还“鸿雁传情”呢……
  为了减少同事接触她被传染的机会,她给自己接补液。医生、护士靠近她听肺、吸痰时,她艰难地在纸上写:“不要靠近我,会传染。”院长和其他同事来探望时,她写着:“我很辛苦,但我顶得住。谢谢关心,但以后不要来看我,我不想传染给大家。”
  3月11日,急诊科张主任收到叶护长写的最后一张字条:“我实在顶不住,要上呼吸机了。”同样呼吸困难的张主任颤抖着写字回复她:“护长,你一定要坚持住!全院的医生护士都在支持我们!”
  张主任再也没有等到叶护长的回信。她在插管上呼吸机后,就被注射了镇静药物进入“冬眠”状态,避免因为躁动使呼吸机脱落。3月24日凌晨辞世时,叶欣很平静。
  同一天,ICU有一位病人康复出院。他就是2月24日晚叶欣冒死抢救的那例肠梗阻合并非典型肺炎的病人。为了不给他将来的生活留下阴影,出院时谁都没有告诉他:抢救他的护长,现在已经长眠在她奉献了半生的医院里。 集中专家尽全力抢救

有什么医生背后感人的故事啊?

8.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能做脑血管照影吗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任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双和医院友好合作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南方医科大学等6所院校教学基地。
医院学科齐全,综合实力精强,设有40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3个市立研究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60名,其中高级职称157人,中级职称260人,韶关市拔尖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骨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病理科为广东省重点专科,腹部肝胆外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为韶关市重点、特色专科,拥有“血液净化”、“心血管疾病”、“骨科”3个市立研究所。已开展多例肝、肾移植,医院医疗及学术水平处于先进行列,具有精深的专科特色,拥有一支“亲患者、重责任、爱荣誉、守诚信”的高水平、高素质技术队伍。
作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各临床科室均设有教学研究室。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教授、副教授98名,讲师148名,承担着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的临床教学,成人本科医疗、护理教学及多院校临床实习教学和下级医院临床进修任务。
开展的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心、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已开展肝、肾移植术,为韶关地区唯一开展了肝移植手术的医院;在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等微创外科手术、颈动脉、腹主动脉置换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妇产科的腔镜诊疗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脑血管病的治疗与康复、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多学科治疗康复具有特色;小儿脑瘫的评估监测和干预治疗技术等在韶关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切除,颅底、脑膜瘤切除,脊髓、肿瘤切除,颅内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甲状腺癌根治;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等先进技术。
医院努力打造品牌专科,提高了技术含金量,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朝着与省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同步发展的目标迈进。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创建于1982年,是广东省地市级医院中较早独立建科的医院,是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博士生联合培养点,为广东医学院培养了首位骨科硕士研究生,现已有 8名硕士研究生毕业,5人在读(2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
骨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广东省特色专科,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设,现已独立建有两个病区,病床90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骨科界知名的科室,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主任医师、教授5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8人。设备精良,配备有先进的进口骨密度检测仪、c臂x光机、关节镜、椎间盘镜等一批高精医疗设备,以及功能完善的骨科功能康复中心,为专科疾病的诊治及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立了骨病与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三个专业学组,广泛深层次开展了各专科高难度手术,技术水平处于省内先进水平,部分手术达到全国先进及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骨盆、四肢创伤诊疗技术上有独特的见解和研究。在广东粤北地区80年代后期率先开展了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检查治疗术。韶关市骨科研究所建立在该科,拥有生物力学测试仪等一批高精尖设备,对四肢创伤治疗生物力学有较深入的研究,为研究生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平台。学科带头人李文锐教授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韶关市连续五届科技拔尖人才,广东省五? 一劳动勋章获得者。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工作始终紧跟国家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管理一直走在全省市级医院的前列,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是韶关地区唯一的广东省“科教兴医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广东医学院呼吸专业硕士培养点,最近又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省重点专科。该科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与研究,承担了多项卫生部及国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参与了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和生物燃料是慢阻肺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被国际医学界多次引用。
科室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韶关市拔尖人才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6 人,主管技师1人,呼吸治疗师3人,技师1人,经呼吸专业培训护理师以上职称人员8人。目前呼吸内科科由临床科室和重点呼吸实验室组成,实验室包括纤支镜室、肺功能室、变应原检测室及细胞室,睡眠监测中心等,成立了慢性呼吸疾病康复中心,拥有美国生产的Alice4多导睡眠监测仪、肺功能仪、电子支气管镜、日本OLYMPUS纤支镜、瑞士哈美顿和德国西门子多功能呼吸机及多台进口的无创呼吸机等,检查及急救设备齐全。经过努力我院呼吸内科不断发展壮大,现设为由李冬梅主任医师任主任的呼吸内科一科,曾祥毅主任医师任主任的呼吸内科二科。
目前能高质量地诊治呼吸专业的各种疾病,以及各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系统损害,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诊疗技术、肺栓塞诊疗、慢性呼吸疾病康复在韶关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近年以来,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承接了国家级、卫生部、省级科研课题各1项,市级课题多项,科研成果奖硕果累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韶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同时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省级杂志上发表20多篇。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是粤北地区疑难病理会诊中心之一。病理科室承担着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诊断工作及周围各县区医院病理会诊工作,全科人员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等院校进修学习,技术力量雄厚,诊断水平在粤北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是粤北地区制片质量最好、质控最完善、发展速度最快的病理学科,是韶关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病理质控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受到省内及国内病理专家的好评,成为广东省病理质控的标杆,在省内享有极高知名度。病理活检在病例数尤其在诊断质量方面处于粤北地区的前列,且活检量每年以 20-25% 的速度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特殊染色的质量是粤北地区最好的病理学科,对肿瘤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我科成为承担我市基层医院病理工作人员进修和病理会诊的工作,我科每年接受来自我市基层医院的病理会诊量达200多例以上,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中级1人,初级5人。分诊断组及技术组。科主任主任医师 杜日昌,为广东省病理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韶关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腹部.肝胆外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学科水平在韶关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设有肝胆胰脾外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外科、疝外科、血管外科等专科学组。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门脉高压症、胆石症、结直肠癌、疝外科、血管外科的诊治居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在医院开展的腹腔镜胆道手术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2003年率先在韶关地区开展首例肝脏移植手术。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点,建科以来一直是医院重点专科。近十几年来学科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颇具实力的专业技术队伍,对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现已发展为韶关地区神经内科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的专业科室。
科研成果
近年来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近三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文章3篇;出版专著共9部。
获奖荣誉
是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爱婴医院”,省、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百佳优质示范医院、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韶关市首批医保定点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A级守法诚信单位”、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先进设备
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全数字化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多层螺旋CT系统、X线CR、DR系统、菲利浦1.5T超导磁共振系统、德国西门子大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进口各专科内窥镜检查治疗系统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空气净化手术室、重症医学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标准内窥镜中心、血透中心及供应室等先进设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