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是什么意思?

2024-05-09 02:38

1. ARM架构是什么意思?


ARM架构是什么意思?

2. ARM架构是什么东西,不用ARM不行吗?

不用ARM架构不行吗?英特尔这么想过,苹果也这么想过,三星也这么想过,然并卵,用ARM架构的,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比如苹果,也有好歹能恰口饭的,比如三星,不用ARM架构的,交了数以百亿美元的学费,至今还只能在移动芯片门外徘徊,比如英特尔。
说到CPU,有必要硬核科普一下指令集、架构和微架构之间的关系,因为前面有不少回答把它们搞混了。在芯片领域,是这样划分处理器的:首先看属于何种指令集,这块类似于江湖门派,可分为两大门派,一是最古老的复杂指令集(简称CISC),帮主是英特尔

二是较晚出现的精简指令集(简称RISC),这一门派又抽枝展叶分出三派:IBM RISC,Berkeley RISC和Stanford RISC;再看具体指令集体系架构(简称ISA),主要包含一套指令集和寄存器信息,注意,ISA常被简称为Architecture(架构);然后看微架构(Microarchitecture),架构和为微架构的关系,最容易搞混
简单说,架构是处理器的设计规范,定义处理器能做什么,微架构是设计实现,描述处理器怎么去实现架构定义的功能,微架构通常也认为等同于内核(core);然后是具体的处理器,包括内核、存储器、外设与接口;以ARM的Cortex-A76为例,它属于精简指令集下的Berkeley RISC指令集,采用ARM的ARMv8.2架构,微架构(或内核)名为Cortex-A76。

如果把指令集比作CPU设计中的语言,那么上面这句话可以接地气地表示为:一个叫ARM的大牛,精通RISC这门语言,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Berkeley RISC指令集”,然后在“Berkeley RISC指令集”写作风格的驱使下,列出了一份叫“ARMv8.2架构”的提纲,并在“ARMv8.2架构”提纲的基础上,写出了一本题目叫《Cortex-A76》的书。这本书的书稿卖给高通和华为两家书商,他们加入其它一些不同的内容(GPU、基带、NPU)后,书名分别叫骁龙855、麒麟980,然后推向市场售卖。
Cortex-A76的微架构示意图,包含了各种功能模块。而ARM刚发布的Cortex-A77,和Cortex-A76一样,同属于Berkeley RISC指令集,架构同样是ARMv8.2。从相同的指令集体系架构可以看出,Cortex-A77并不是全新开发的微架构,属于微调Cortex-A76内核的结果(详见下图)。所以,市面上常说采用ARM某某架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ARM的某某内核或微架构。

说到这里,需要顺带说一句什么是ARM IP核授权。其实就是指ARM将内核卖给高通、华为、联发科和三星这样的芯片集成设计厂商,而ARM拥有出售的内核的知识版权(简称IP)。当然,ARM的授权不只内核授权,还有指令集授权。苹果公司的A系列芯片没有购买ARM公司的CPU内核授权,而是购买了ARM的指令集体系架构授权,然后独立开发内核/微架构。
可以看出,芯片集成设计厂商是可以不用ARM的内核的,但却不得不用ARM的架构(指令集体系架构)。因为ARM的架构已经成为移动芯片的标准,形成了庞大的生态系统。说实话,定义一套指令集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难点在于一旦形成成熟的生态系统,就很难撼动。
如果重新使用一套指令集,意味着要重新编写编译器、操作系统,同时各种应用软件也要另起炉灶,重写一遍。编译器和操作系统比较好办,公司实力强大,软硬通吃的话,可以自己搞定编译器,至于操作系统,可以拉一家合作伙伴搞定,但应用软件不好办。

基于ARM+安卓+iOS的生态系统,背后是上百万应用开发者支撑。英特尔曾想将X86指令集扩展到移动芯片领域,在2008年推出Atom项目,2018年正式停止。在这场对抗ARM的战争中,英特尔最终以惨败收场,据摩根士丹利估算,仅在2014和2013年,英特尔在Atom上就亏损了70亿美元。Atom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英特尔始在移动芯片领域终没有建立起强大的生态系统。

3. 除了ARM架构,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比ARM架构还好的?

处理器的架构一直以来是x86和ARM的天下,而自2010年RISC-V诞生以后,隐约呈现出了三足鼎立的趋势。

x86主要应用于传统PC市场,善于处理大数据,IP掌握在英特尔和AMD手中。ARM主要统治移动市场,处理快数据为主。RISC-V可以同时兼顾数据传输速度与传输量,而x86和ARM并不是很胜任。

x86属于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ARM、MIPS和RISC-V属于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x86已经不对外授权,而ARM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授权费才能使用。RISC-V允许任何人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而不必支付专利授权费。

能够完全买断ARM架构的只有苹果、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这样资金雄厚的公司,他们有几十至几百人的研发团队可以快速的消化ARM架构产出自己的芯片。但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想深入的了解和学习ARM架构是非常困难的。

RISC-V允许几个人的小团队花费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芯片。开放免费的生态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生态系统,如Linux和Android。

RISC-V的缺点在于还没有形成赖以它生长的一整套生态系统,比如:Windows基于x86,Android基于ARM。RISC-V基金会其实对此并不做任何定义,生态系统的搭建交予使用者来自行发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态系统并非一蹴而就。

但RISC-V基金会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圈。迄今为止,该基金会已经吸引了全球28个国家300多家会员加入。

RISC与ARM、RISC-V指令集架构其实一直分为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和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在传统电脑领域复杂指令集占据了优势,在移动端为王的时代以及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精简指令集将会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复杂指令集架构需要足够多的训练,才能完成“吃饭”的一系列的动作,如果要完成其他的动作,又要与之相对应的指令。而精简指令集拆解成了最简单的步骤,“舀一勺饭”改成“舀一勺菜”就完成了从吃饭到吃菜的动作。我们不能通过人的正常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对于机器精简指令集的执行效率比复杂指令集高,反应速度也会更快,这样就可以减少硬件的复杂程度从而减少功耗。

RISC是1981年在David Patterson的带领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起草了RISC-1,就是今天的RISC架构的基础。RISC的设计理念催生了一系列新架构,如:MIPS、IBM PowerPC、ARM。

2010年伯克利大学并行计算实验室(Par Lab)的1位教授和2个研究生想要做一个项目,需要选一种计算机架构来做。当时面临的选择是x86、ARM,但不管选择哪个都或多或少的出现问题,比如:授权费价格高昂、不能开源、不能扩展更改等等。

所以他们在2010年5月开始规划自己做的一个新的、开源的指令集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到了2015年,RISC-C在学术界已经开始出名了,3位创始人还从两个方面推动RISC-V在技术和商业上的发展:成立RISC-V基金会,维护RISC-V指令集架构的完整性和非碎片化。成立SiFive公司,推动RISC-V商业化。开发了用于RISC-V处理器设计的Chisel语言。

x86和ARM的架构篇幅动则数千页,RISC-V的规范文档仅有145页,且“特权架构文档”的篇幅页仅有91页,基本的RISC-V指令数目仅有40多条。

现在可能大家还看不出精简指令集的优势,在未来的物联网大概会有300亿个设备被链接起来。
它们并没有很强悍的硬件去匹配比较复杂的指令集架构,它们需要的是功耗小、响应快、故障率低。在这个时候,精简指令集的潜力就完全的被挖掘出来了。正如基于x86的CPU并不适用于移动设备一样,ARM就是乘着这样一阵风飞起来的,未来精简指令集也会,并且会飞得更高。为什么这里没有明确指出是RISC-V,因为还有其他的精简指令集架构,如:MIPS。MIPS或将成为RISC-V未来赛道上的最强竞争者MIPS、RISC-V两者的架构相差不大,MIPS也在2018年12月宣布开源。



MIPS是最早出现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在80年代中期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MIPS的身影,如:Sony、Nitendo的游戏机、Cisco路由器、SGI超级计算机等,基于MIPS指令集的芯片已经有100亿颗的出货,这就意味着MIPS处理器在很多的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



RISC体系遭到x86碾压式竞争的时候,MIPS是RISC中唯一一个盈利的。在智能手机时代,由于MIPS选择消费电子,而ARM选择了手机市场,就导致了它们两不同的命运。中国企业大爱RISC-V架构,或将借IOT实现弯道超车RISC-V的开源、免费的特性,使得国内渴望掌握芯片核心技术的企业可以持续的使用和壮大下去。同时因为RISC-V是模块化的设计,可以直接应用模块,它的使用、开发门槛也低。



美国加码实体清单针对中国企业,会更加坚定国内企业研究自主可控芯片的决心。在未来,中国或将借着IOT这波东风实现弯道超车。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除了ARM架构,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比ARM架构还好的?

4. ARM架构芯片是什么 ARM架构只能ARM公司用吗

1、ARM架构就如同盖房子的总体设计,是芯片的大框架,是一个芯片设计方案(构架),是一个公开的技术方案,任何人都可以按这个方案做出芯片,但如果你做芯片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商品出售,就必须要经过ARM的授权才行。目前,全世界所有的芯片生产厂都按这个方案设计制造,所有的软件商也按这个标准来进行软件设计,所以产品的兼容性不成问题,经过好多年的迭代,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2、ARM公司自1990年正式成立以来, 在32位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CPU)开发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其结构已经从V3发展到V7。由于ARM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IP(Intelligence Property)提供者的身份向各大半导体制造商出售知识产权,而自己从不介入芯片的生产销售,加上其设计的芯核具有功耗低、成本低等显著优点,因此获得众多的半导体厂家和整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在32位嵌入式应用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占有75%以上的32位RISC嵌入式产品市场。在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应用领域确立了市场领导地位。设计、生产ARM芯片的国际大公司已经超过50多家,国内中兴通讯和华为通讯等公司也已经购买ARM公司的芯核用于通讯专用芯片的设计。

5. 除了ARM架构,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比ARM架构还好的?

芯片的架构就好比建房子的框架结构,框架是设计房子的关键,造芯片也是类似的道理,设计前就要先选择好架构。目前除了ARM架构,还有X86、RISC-V和MIPS。  
   四大架构的基本介绍与特点   
 1、X86主要使用在PC端的CPU,1978年发明,目前是英特尔公司运营,主要应用在Inter、AMD的CPU,它的特点是性能高、速度快、兼容性好。 
  
 2、ARM架构是32位指令集,由英国Acorn公司1983年发明,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功耗低,被苹果、三星、华为、高通等客户广泛应用在移动通讯和嵌入式系统中。 
  
 3、RISC-V架构是开源的指令集,起步比较晚,由RISC-V基金会在2014年发明。它的特点是模块化、简化、可扩展,可以根据场景设计合适的指令集,使用者有三星、英伟达、西部数据等,用在工控,电器,服务器,传感器等产品的CPU。 
  
 4、MIPS架构是精简指令集,1971年MIPS公司发明,特点是简洁、优化方便、高扩展性,主要代表的产品是龙芯。   
  
   
  
  
   ARM架构在芯片市场占95%的份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     
 ARM公司在移动芯片市场有95%的份额,通过授权赚取专利费,去年的营收达到16亿美元。采用ARM架构必须授权才可以,目前全球设计的芯片都是按ARM公司的方案,开发的软件也是按照这个方案来设计,所以各种各样的手机都不会有兼容性的问题,经过好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架构体系。   
  
   
  
  
   除了ARM架构,还在开发的RISC-V架构有望可以发起挑战,但有很大的难度    
 除了ARM架构,目前还在开发的RISC-V架构有望展开竞争。因为ARM授权费不断上涨,印度政府大力协助开发RISC-V,我国也在上海将其列入研究的对象,中科院在内的160多家企业加入到科研中。这个开源的指令集受到大家的关注,令ARM公司感到了很大压力。ARM是封闭的指令集,不能随意进行更改,架构不够灵活,而开源的RISC-V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由定制,更改指令集。RISC-V架构是后起之秀,目前还在开发阶段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无法建立完善的生态圈,缺乏大型公司的支持,要想与ARM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常用的处理器架构有ARM、x86、MIPS、RISC-V等,按照指令集分为CISC和RISC两种。不同的架构应用场合不同,下文具体说一说。 
  
 
  
       1、x86架构  
     我们使用的电脑以及公司的服务器,大部分采用了x86架构的处理器,以intel和AMD的处理器为主。
  
      x86架构的处理器采用了CISC指令集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x86架构的CPU分为x86和x86-64两类,目前主流的是x86-64,即64位的处理器。
  
   
  
 
  
       2、ARM架构  
      我们的手机几乎全部使用了ARM架构,采用了RISC指令集(精简指令集) ,ARM的优势在于低功耗,因此非常适合手机等终端使用,x86架构的处理器无法解决低功耗的问题,所以移动终端很少使用x86架构的处理器。
  
 
  
  
     华为麒麟处理器、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高通骁龙处理器无一例外的采用了ARM架构,此外大部分的工控系统、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家庭的机顶盒等也采用了ARM架构。
  
   
  
     随着美国“禁售令”的影响,ARM中断了与华为的业务往来,ARM这家公司走进了人们的视野,ARM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英国的公司,后来被日本软银收购。ARM公司只出售IP(技术知识产权),不设计和制造自己的芯片,位于ARM架构的最顶端。 如果ARM不再给华为授权,那么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凌霄处理器等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使用最新的架构。 
  
 
  
       3、MIPS架构  
     MIPS架构同样是一种RISC(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1981年由MIPS 科技 公司开发并授权,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网络设备、个人 娱乐 设备等。比如家庭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如果是MTK芯片,那么大部分是MIPS架构的处理器。
  
 
  
  
     这里说一下我国自主的“龙芯”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所购买了MIPS的永久性结构授权,兼容MIPS架构的处理器,也就是可以贴上“兼容MIPS指令集”的商标,所有核心的架构都是自己研发的。
  
   
       4、RISC-V架构  
     RISC-V架构是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开源架构,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容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并不需要ARM、MIPS那样需要经过授权,受到各种使用的限制。
  
 
  
  
     相比x86、arm架构,RISC-V比较“年轻”,RISC-V诞生于2010年,由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发布。
  
   
  
     RISC-V架构可以说是解决国产民用处理器困局的终极方案。从长远利益来看,基于各种x86、arm等架构的处理器属于“假自主”,仍然受到intel、arm等授权的限制,比如最近由于“禁售令”影响,arm中断与华为的业务往来,停止相关授权服务,长远来看,对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很多厂商参与了RISC-V生态系统,建立了RISC-V产业联盟,包括了原微电子、紫光展锐、安徽华米等,去年小米发布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可穿戴芯片黄山1号。RISC-V是ARM架构最大的威胁,前景虽好,但是毕竟还在起步阶段,随着技术的迭代,相信一定会推动RISC-V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
  
 
  
  
      以上就是目前常见的CPU架构,x86是PC和服务器的主流,ARM是移动设备的主流,RISC-V可能是未来的主流。 
  
 每一种构架都有在自己的行业里有很大的优势,ARM主要就是在移动终端,最大的就是手机行业。
  
 现在世界上芯片构架技术比较好的有四种,也是主流的构架技术,分别是X86、ARM、RiSC-V和MIPS,而手机行业主要的就是ARM公司。
    
  
   ARM  
 ARM架构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它主要从事低费用、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研发,所以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所以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家族占了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75%的比例,使它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之一。ARM主要是面向移动、低功耗领域,因此在设计上更偏重节能、能效方面。
  
 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移动基站、企业服务器、医疗器械、智能驾驶以及物联网等其他 科技 领域基本上都适用ARM架构。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软件都是基于arm架构开发的,所以它在移动设备上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在很多的CPU都是基于ARM Cortex A5、A8、A9,A15微架构的。
  
 在手机芯片设计领域,就拿华为来说。华为设计芯片通常先从ARM取得芯片设计构架然后再进行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再最终交给台积电进行代工,这才是一个完整芯品的设计流程。就像建造一栋房子,先有基本的构架,然后才有设计师的设计,制造。而且不止华为,例如苹果,三星,英特尔都是基于ARM构架的。
        
  
  
  
   X85  
 X86主要面对的是计算机行业的。它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指一个intel通用计算机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计算机指令集合。1978年6月8日,x86架构诞生。它的CPU基本上是1G以上、双核、四核大行其道,通常使用45nm甚至更高级制程的工艺进行生产。X86结构的电脑采用“桥”的方式与扩展设备进行连接,所以可以使电脑更容易进行性能拓展。
  
 它在近三十年基本上垄断了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行业,同时也拥有着大量的用户。它有着成熟用户应用、软件配套、软件开发工具的配套及兼容等工作,还有许多第三方软件和软件编程工具来帮助用户去使用。
      
   RISC-V
    
 RiSC-V架构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它在指令集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建立的全新指令。这种指令集不会垄断或者盈利,它架构简单,完全开源,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它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基于它的一些处理器,例如服务器CPU,家用电器cpu,工控cpu和总在传感器中的CPU。
    
   MIPS  
 MIPS架构是一种采取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1981年被开发出来。可以说它是RISC的一个小的分支,但是又不同于RISC。毕竟RISC是开源的,MIPS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的比较好,比较成功的。
  
 基于MIPS的MCU的应用涉及了很多的行业之中,在工业、办公自动化、 汽车 、消费电子系统和先进技术中都有很大的应用。
  在2007年8月16日,MIPS 科技 宣布,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龙芯中央处理器获得其处理器IP的全部专利和总线、指令集授权。
    如果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请在下方评论中指出,谢谢观看。
  
 真心说CPU架构及微指令集不是十分的难,但是难的是要搞出对应的开发工具性软件否则没用,国内没有公司开发过这类工具性软件,说大家不爱听的话,如果国外全面封锁工具性软件,不要说集成电路产业,就算是机械加工,都没法过日子了,所有的图纸设计软件都是用的国外的,国内没有一家公司在搞,全是拿别人的。
  
 提问的还忘了alpha(已经作古多年的DEC留下的顶尖处理器遗产,当年远远优于x86),中国申威处理器。
  
 16核用于桌面和服务器,260众核((64+1)*4)用于超算,该架构不仅数值计算能力强大(太湖之光),还有着无与伦比的单位算力的低功耗。
  
 IBM的PP和MIPS都具有嵌入式应用的强大优势,而手机AP就是典型的嵌入式应用。

除了ARM架构,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比ARM架构还好的?

6. X86架构与ARM架构有什么区别?

X86主要用于PC领域如笔记本、台式机、小型服务器;ARM主要用于移动领域如手机、平板。
1.X86的功耗比较高比如我们常用的台式机的CPU的TDP可达65W甚至更高;ARM的功耗很低只有个位数。
2.X86性能很牛,比如我们可以单只利用1颗i5就能够编辑转换视频;ARM性能较弱多数在对性能要求不算高的移动领域工作.X86发热量比较大,需要主动散热;ARM发热量小,不需要主动散热,X86通用性很好,ARM的通用性不太好。
3.X86是英特尔Intel首先开发制造的一种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泛称,包括Intel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以86结尾系列,英特尔统治整个CPU产业链长达数十年。但是,Intel以增加处理器本身复杂度作为代价,去换取更高的性能,但集成的指令集数量越来越多,给硬件带来的负荷也就越来越大,无形中增加了功耗和设计难度。
4.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公司是苹果、Acorn、VLSI、Technology等公司的合资企业。ARM采用将芯片的设计方案授权(licensing)给其他公司生产的模式,在世界范围结成了超过100个的合作伙伴(Partners),将封闭设计的Intel公司变成全民公敌。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和低耗电的特性,ARM的高性价比和低耗能在移动市场比英特尔更具优势。

7. 什么是ARM架构服务器

基于ARM架构处理器开发的服务器,统称为ARM架构服务器。
ARM架构服务器分两种:
1、通用型ARM服务器
        类似于华为Thaishan,基于鲲鹏920 服务器专用ARM处理器开发。
2、ARM集群服务器
        类似于凌点MARS3000,基于Rockchip 高性能ARM处理器开发。


                                                    MARS3000 ARM集群服务器

什么是ARM架构服务器

8. ARM架构是神马???

以下是arm架构的概述:

1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在CISC指令集的各种指令中,大约有20%的指令会被反复使用,占整个程序代码的80%。而余下的80%的指令却不经常使用,在程序设计中只占20%。
2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RISC结构优先选取使用频最高的简单指令,避免复杂指令;将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种类减少;以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用微码控制等
RISC体系结构应具有如下特点:
1 采用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归整、简单、基本寻址方式有2~3种。
2 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
3 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只有加载/ 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除此以外,ARM体系结构还采用了一些特别的技术,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芯片的面积,并降低功耗:
4 所有的指令都可根据前面的执行结果决定是否被执行,从而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5 可用加载/存储指令批量传输数据,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6 可在一条数据处理指令中同时完成逻辑处理和移位处理。
7 在循环处理中使用地址的自动增减来提高运行效率。
寄存器结构
ARM处理器共有37个寄存器,被分为若干个组(BANK),这些寄存器包括:
1 31个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针),均为32位的寄存器。
2 6个状态寄存器,用以标识CPU的工作状态及程序的运行状态,均为32位,目前只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
指令结构
ARM微处理器的在较新的体系结构中支持两种指令集: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其中,ARM指令为32位的长度,Thumb指令为16位长度。Thumb指令集为ARM指令集的功能子集,但与等价的ARM代码相比较,可节省30%~40%以上的存储空间,同时具备32位代码的所有优点。
体系结构扩充
当前ARM体系结构的扩充包括:
·Thumb 16位指令集,为了改善代码密度;
·DSP DSP应用的算术运算指令集;
·Jazeller 允许直接执行Java字节码。
ARM处理器系列提供的解决方案有:
·无线、消费类电子和图像应用的开放平台;
·存储、自动化、工业和网络应用的嵌入式实时系统;
·智能卡和SIM卡的安全应用。

而 X86是由Intel推出的一种复杂指令集,用于控制芯片的运行的程序,现在X86已经广泛运用到了家用PC领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