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乡村振兴中该如何作为?

2024-05-04 12:03

1. 企业在乡村振兴中该如何作为?

12月1日,中国乡村振兴高峰会议暨首届“县委书记共话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清华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两岸研究院院长顾秉林,全国政协农委副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北京三润泰克国际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科,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刘明国及百名县委书记出席会议共话乡村振兴。

在中国乡村振兴高峰会议暨首届“县委书记共话乡村振兴”研讨会上,三润泰克董事长吕科作为农业产业化企业代表受邀发言。吕科董事长首先对三润集团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介绍。三润集团是以高端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智慧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式的发展企业,目前在全国已经有了六个园区基地,企业自有的园区面积将近7000亩,未来几年还有一系列的扩展计划。然后与在座嘉宾分享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如何通过农业生产来实现真正的盈利?”

目前,农业产业化企业要想提高盈利水平面临以下几个难题:一、农业的生产周期长,这是自然规律。二、因为各种原因,农业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差,投入到农业土地上的资产很难流通起来。三、劳动力短缺,有素质的劳动力缺少培训。四、针对一系列的问题。三润集团董事长吕科表示,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难题,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三润集团摸索出了五点。

第一、作为农业产业化企业一定要做到单一品种规模化

只有在一、两个单项的品种中实现大规模的生产,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培训费用,增加产品的品质,才能真正跟销售平台、销售市场实现对接。对农业生产来讲,一个品种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个黄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研究其中几个品种,但是黄瓜有那么多种品种。番茄呢,这是蔬菜,还有花卉、还有果树,所以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太多,所以单一品种规模化,这是三润集团认为农业生产盈利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农业园区设施化

农业的园区一定要实现设施化生产。大家都是做设施农业的,所以对寿光非常熟悉,也经常到那里开会。只有农业生产设施化,才能真正做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效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做到水肥一体化过程控制,才能量体裁衣,保障环境的同时适当地调配农业生产的周期,出产的时间,来跟市场对接,才能真正保证品质。所以,园区生产必须要设施化,如果没有设施化的生产,企业就没有办法有效地稳定地完成市场的订单。

第三、农业的生产技术一定要科技化

农业产业化企业一定不能用原始的手段进行生产,一是市场不认可,二是这样也争不过农民,一定会被市场淘汰。所以,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定要尽可能地实现机械化。用机械来代替重复的繁琐的劳动,当然只能是尽可能的代替,有一些劳动是代替不了的。

2、尽可能实现智能化。要通过一些参数、一些技术标准、一些智能的控制手段,来减少企业对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依赖,这就是工厂化农业的核心所在。

企业做到精准,才能做到某种程度上的可复制,才能做到生产团队、技术团队的流程化、标准化和阶梯化。只有做到这种程度也才能延伸。

第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如果是作坊式的管理,那是没有办法的,肯定规范不了,方方面面的资源引入不来,又混乱。

第五、企业效益的社会化

三润集团园区的生产劳动工人都是当地的农户,以家庭为单元进行承包的,他们就是将来家庭农场和新型农民的代表。三润集团对外以园区为核心,组建了一系列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把我们的技术产品辐射出去,通过不同类别的农产品进行社会分工。这样新型农民得到了培养,农业科技得到了普及,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实现,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市场,面对所有的销售渠道和平台。

三润泰克吕科董事长的激情分享迎来阵阵掌声,成功经验让在座的嘉宾受益匪浅。乡村振兴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项很艰巨的工作,这是中国的历史国情造成的,也是当下的农业格局使然。作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代表,三润集团一直探索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如何实现真正盈利,换句话说是不依赖国家补贴如何通过农业生产来实现真正的盈利,还有这种盈利如何能够实现和农村、农业、农民的有机结合,两者成功结合实现真正盈利也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目的。

中国乡村振兴高峰会议暨首届“县委书记共话乡村振兴”研讨会是由清华大学、农民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系列活动,会议邀请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表现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作用县(市、区)的县委书记,及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及企业界代表参加,旨在深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与路径,交流研讨县域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共同为乡村振兴战略顺

企业在乡村振兴中该如何作为?

2. 振兴农村我们应该怎么做?

1、以加强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兴农即根据各地情况及特点,依托科学技术解决“三农”现实痛点,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科技兴农是针对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助力器,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源动力。
首先,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相关流程、机制和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例如北京通州漷县镇种植园,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大幅降低成本,提高了收益。
其次,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等新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并利用云技术、大数据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展认养农业、共享农业、“网红+农产品”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营销模式,打造平台农业。
再次,实施“引进+创新”战略,借鉴成功经验,排除发展痛点,充分利用独特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最后,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农专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与培育,深入落实科普工作,大力提升基层科技人员素质;筑巢引凤,工农结合,以工补农,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2、以促进教育兴农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应优先发展乡村教育。教育兴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发展乡村教育,应全面统筹规划乡村基础教育学校,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配套设施,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主体,地方政府应关注乡村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质量提升,逐步改善乡村教育人员教学条件和福利待遇,完善乡村教育人才政策。充分吸收好家风、好民俗等地方文化精华,结合我国德育及教育的基本要求,打造独具乡村特色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
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课堂内+课堂外”的多维融合教学模式,促进资源共享。
3、以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统筹城乡融合总体战略布局,促进城乡资源互补互惠,为城乡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推进乡村建设工作,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改善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振兴。
不断推进农村改革与创新,鼓励开拓多种经营形式。继续落实土地承包三十年政策,鼓励扶植成立农民合作社,打造家庭农场,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结合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逐步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推行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模式,注重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4、以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创造了中华民族扶贫史上的一个奇迹,形成了值得弘扬与传承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精神。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我国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创新扶贫方式,积极探寻扶贫长效机制,加强区域协作与对口支援,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力量,打造专项扶贫、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多元化扶贫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应继续稳固脱贫攻坚基础与成效,加强致贫返贫监测,不断完善防止致贫返贫预警体系。防止返贫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应积极进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工作方案,科学预防,从根本上阻断致贫返贫。



5、以创新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乡村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鼓励多主体参与,加强自治、法治与德治的“三治”融合。
首先,自治是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发性与主动性的体现,应积极引导并鼓励村民自治,科学组建村民自治组织,完善自治管理流程及相关配套制度,激发乡村治理新动力。
其次,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法律保障与科学武器,应加强乡村法治宣传与法治教育,提升居民法治意识,注重乡村法律服务平台搭建,夯实乡村治理的法治基础。
最后,德治是乡村治理的道德后盾,应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榜样力量,彰显社会正能量。
积极宣传与引导善行义举,提升村民道德情操与综合素养,提高居民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鼓励并扶持乡村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与专业指导,让乡村文化遍地开花,推动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新阶段乡村文化新生态。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打造乡村振兴新格局

3. 乡村振兴怎么做?

1、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加工企业重心下沉,把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
发掘乡村多种功能,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培育返乡农民工、入乡科技人员、在乡能人等创业主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强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施村庄道路、农村供水安全、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住房质量提升等一批工程项目,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
3、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振兴实施意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乡村振兴怎么做?

4. 乡村振兴实施中如何实现产业兴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有利于化解经济危机
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提出:相对于风险集中于城市“资本池”而言,生态化的乡村社会客观上发挥了“劳动力蓄水池”作用,遂使国家得以借助“三农”为载体多次实现经济危机“软着陆”,也使得乡土中国支撑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几乎不间断地延续了60多年。

2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然而仍有数亿人生活在乡村,农户扩大再生产的生活成本包括养老等,主要由具有均田制性质的家庭承包地给予保障,同时乡村有着患难互助的礼俗文化,因而能够应对城市失业或经济萧条期带来的风险。这也是中国能够在劳动力资源都很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中靠沿海劳动密集产业崛起的内因。

5. 乡村振兴怎么做?

乡村振兴可以从以下五大个方面着手,
1.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与支撑。
2.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宝贵财富和优势。
3.打造乡村文明新面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有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
4.建设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要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5.提升农民群众富裕生活 乡村振兴,根本是生活富裕,前提是摆脱贫困。

乡村振兴怎么做?

6. 企业如何振兴

企业振兴的关键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

7. 村里面如何做好乡村振兴

1、在思想上树立情怀。通过对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扶贫、农业干部开展思想教育,树立先锋典型,积极宣传,使其真正认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在行动上提高质量。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增强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基层工作中,真正为农村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业发展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需。
3、在政策上做到惠农。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合三农发展、乡村振兴的政策,从顶层设计确保“爱农”落到实处。


扩展资料:
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这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乡村产业不发达、经济业态相对单一,导致农民致富路径过窄;农村宜居环境和生活便利条件整体偏差,影响着未来农村发展的成色。
只有通过基层党组织积极规范,公平合理的制度保障,用一颗温暖之心化解紧张的干群关系,根本扭转“干部忙着干,群众站着看”的局面,组织小农户联合起来成立合作化、集体化组织,才能有效应对新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

村里面如何做好乡村振兴

8. 企业如何振兴

企业振兴的关键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