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社的介绍

2024-05-18 16:22

1. 北京青年报社的介绍

北京青年报社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围绕大局抓新闻,围绕社会抓焦点,围绕青年抓服务,对主流新闻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进行了全面创新,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气势恢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新闻精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使报纸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厚的综合性都市日报。北京青年报社不断致力于推进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出了采编、生产、发行、广告“四轮驱动”的管理理念,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和人员竞聘上岗,坚持“有为者上,曾经有为者养”的用人原则,并适应现代报业生产模式的需求,进行了以编辑为主导、采编分离为特征的编采机制改革,建立起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结构模式。未来几年,北京青年报社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壮大主业,整合资源,创新制度,打造北青传媒系列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北京青年报在新形势和新机遇下的跨越式发展,为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新探索。

北京青年报社的介绍

2. 北京青年报的发行地位

2002年,《北京青年报》在北京市综合类媒体IT业广告市场中占有71.9%的份额,在汽车业广告市场中占有63.9%的份额,在金融保险和信用卡业广告市场中占有63.72%的份额,在房地产业广告市场中占有57.7%的份额,在招聘业广告市场中占有53.59%的份额。不仅如此,在强大的媒体基础上再加上小红帽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的2400多人具有现代化分投和运输能力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及页访问量超过200万人次的《北京青年报》网站,从而使《北京青年报》完整的具备了21世纪强势媒体的全部条件。

3. 北京青年报的介绍

《北京青年报》是共青团北京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3月,是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都市类报纸,北京青年报围绕社会抓焦点,使北京青年报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报纸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间三次停刊,三次复刊,1981年第三次复刊以来,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最近十年,北京青年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团委的领导下,敏锐地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以改革创新的作风,敢为人先的胆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营运作的新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使事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真正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北京青年报的介绍

4. 北京青年报的社长

张延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1981年考入北京青年报,成为一名记者,23年后,当年那张国家投资30万元、四开四版每周一期的小报,已变成国内都市类主流大报。今天,已经在北京青年报社长岗位上磨砺了两年的张延平,正在为打造现代传媒集团倾心探索,他从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常务副总编、总编辑一路走来,跨越了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各界赋予的荣誉记录了他的贡献:1983年至1986年,连续两届当选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3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报“十佳记者”;……此外,张延平曾有多件作品获全国和北京市新闻奖项。对报业的贡献,不仅为张延平赢得了荣誉,他也被赋予了诸多社会责任;张延平现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青年报刊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共青团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青联常委。张延平把办报经验做了这样的转化——报纸是由编辑本位转化为读者本位,儿艺要由演员本位转化为观众本位;报纸既要强调导向也要有市场,儿艺既要拿大奖也要有票房;报纸是四轮驱动形成经营链条,儿艺则要将剧团的单一运作变成演出市场的一体化运作,最终打造成儿童文化产业链。后来,张延平又把经营北京儿艺的体会概括为“三个变”一是把“小圈”变成“大圈”,调动社会最好的资源,把儿艺的内部小循环变成社会大循环。二是把“终点”变成“起点”,把“我排你看”变成“你看我排”。三是把“短线”变成“长线”,按照剧院产品回收周期比较长的规律,注重打造“长线产品”,靠品牌赚钱。张延平的报纸经营理念:认真做好报纸上的每个版面、每个栏目、每篇文章、每个标题,成功策划和完成好每一次活动,准确地分析报业市场。

5. 北京青年报的读者分析

⒈《北京青年报》平均阅读率达到16.5%,位于北京日报类市场前列。⒉《北京青年报》读者平均年龄35岁,25岁—44岁读者比例占50.2%,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是一群充满活力,趋于理性与成熟,具有极强消费能力,并且又是广告主、广告公司青睐的目标消费群体。⒊《北京青年报》读者中男性比例为51%,女性为49%。⒋《北京青年报》读者中51.8%的人群拥有大专以上学历,高学历倾向性很强。⒌《北京青年报》读者中66.3%的人群拥有固定工作,主要分布在商业和国家机关等行业。⒍在《北京青年报》读者中,拥有37%的高职位人群(政府官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者),比例明显高出北京居民总体比例。⒎《北京青年报》平均月收入为2244元,高于居民总体30元。⒏《北京青年报》家庭与单位的订阅率比例为1:1

北京青年报的读者分析

6. 北京青年报的发展情况

1997年,《北京青年报》全面启动了倍速经济发展程序。从那时起,《北京青年报》的发行量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迅速递增,到2000年,在65万份发行量的基础上仍然保持着每份4.69人的首都媒体最高传阅率。《北京青年报》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拼抢第一时间、第一新闻现场及深度追踪报道的经费以平均每年递增123%的速度实施了无障碍投入,2000年将达到1.5亿元,并以每周320页的版面雄居国内第一厚报之列。《北京青年报》在短期之内发展速度之快,其原动力来自于500名高质、敬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他们在“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新闻理念支持下,亲临了世纪末国际、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现场,并给予了全面、真实的报道。原动力来自于约300万名大专以上学历占60%、25岁至34岁当代消费主体、个人收入及家庭收入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报的读者群。原动力还来自于北京地区纸媒体领跑者的拼搏创新精神。在报纸结构上,《北京青年报》首创了“每日新闻+深度报道+天天副刊+产经资讯”并对称日、月、星、辰四大版叠的报纸模式;在经营思想上,《北京青年报》牢固树立了读者为本、客户利益增值的经营理念,系统地推出了“主题经营”方针,将完全品牌目标与完全目标受众高度融为一体,从而创立了包括“广厦时代”、“IT时代”、“汽车时代”、“通信时代”、“航空时代”在内的十二个专业主题“时代”版块,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消费者剩余价值;在服务策略上,十年一贯地采用了一对一全面质量服务管理并给数万个客户提供了广告投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我们和我们的客户赢得了更长远的共同利益。

7. 北京青年周刊的报刊影响

《北京青年周刊》在2007年全国发行45万多份,在北京地区发行20万份。同时在以上海、广州、沈阳、天津等大城市为核心的华北、东北等地区辐射发行。在2007年央视市场研究公司推出的CBES中国商务人士调查中,《北京青年周刊》在杂志类媒体阅读率排名中位居第一,在读者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人均年消费额度等方面均表现高于同类报刊。它是一本权威的、主流的、先锋的中国城市经典人物杂志。传阅率《北京青年周刊》的传阅率为8人/本,近七成的读者对《北京青年周刊》的阅读所花费的时间超过1小时,在2小时以上近3成,《北京青年周刊》的平均阅读时间为84分钟。

北京青年周刊的报刊影响

8. 中国青年报是日报吗?

中国青年报是日报。
日报:每天早上出版的报纸。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中国青年报》设有要闻、经济、特别报道、教育科学、法治社会、国际、体育、摄影等新闻版面;设有中国新闻名专栏冰点周刊和军事周刊、创业周刊、文化周刊、阅读周刊、汽车周刊、旅游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大学生村官、青青校园、青年企业家、职业教育、数字青年、屋檐下、思想者等具有青年特色的版面。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报题写了报名。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出版周期:日报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报社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海运仓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