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是如何发展,对我国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有什么借鉴经验

2024-05-16 03:20

1. 西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是如何发展,对我国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有什么借鉴经验

自2007年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成立起,数十年来,国内已有多家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一样开展了私人银行服务,随着私人银行业的长期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许多业内人士将目光对准了私人银行专业。
私人银行专业在国外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专业,许多有海外留学打算的学生们也逐渐将目光对准了这门专业课。法国蔚蓝海岸大学EIPB金融硕士项目,拥有一支由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教授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不乏有担任全球500强公司高级顾问、政府智囊的专家等。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私人银行专业包含了哪些领域。
1、财富管理


财富管理教导学员正确理解财富管理概念,从而对资产进行理智投资和管理;同时了解金融市场理论,各类金融市场特点,金融市场利率与风险管理机制;了解国内外财富管理时间,对于未来财富管理新趋势的探索,学习恰当的资产配置思路,运用投资组合和财富保值的方法分散财富风险,确保财富的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增长性。
2、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作为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的有效工具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通过资深专家解读国内法律的最新动态,复盘海内外家族传承的成功实践和失败案例,深入讨论构建保护家族财富的法律结构和治理结构,助力守护家族财富。
3、投资风险管理


帮助学员理解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掌握风险的计量方式、风险控制的方法,讨论当代金融环境的变革和风险管理控制的案例。培养学员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税务管理与审计
对于税务审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讲授,让学员对税务审计方法与实务有着更全面深刻的掌握。
5、市场优化投资组合


组合优化是人们在进行投资风险产品是根据对未来的预期实现最佳回报策略的量化计算,是风险资产管理的重点之一。学员们将学习使用计算工具对市场投资组合进行实际的优化计算,以获得预期收益下的最佳配比。
6、现代银行管理
使学员对现代银行业务有具体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上海协进教育集团携手法国蔚蓝海岸大学隆重推出EIPB项目,拥有完整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指南。帮助学生应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管理金融资产、提升投资策略等专业能力。同时提高服务意识,降低职业风险,实现与国际领先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的金融行业的无缝对接。

西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是如何发展,对我国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有什么借鉴经验

2. 【案例讨论』+1.+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商业银行业务,它竟创新在何处?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案例讨论』+1.+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种创新xing的商业银行业务,它竟创新在何处?一、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特征分析1、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1)私密xing。私人银行强调服务的私密xing,要求为客户严格保密。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只能与协助该客户管理分析投资需求、规划投资目标的相关人士共享客户信息,并不能以此作为谈资随意泄露或者作为自己品牌的宣传。如若出现需要客户本人到场的情况,客户经理会安排在较为私密的地方接洽。大部分情况下客户本人不出面,客户经理可以前往拜访。不论哪一种办法,无不体现出这一业务的私密xing。(2)量身定做。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贵宾理财业务不同的是,私人银行业务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加销售的服务模式,而是根据每一位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在服务和销售环节可以不拘定式。(3)一站式服务。私人银行不仅服务于客户的个人财富,还可以涉及客户的企业。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为其企业投融资提供全方位的商业银行服务和投资顾问服务;并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同时在客户企业需要的时候,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法律和财务咨询等也是私人银行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4)全方位服务。私人银行可以为客户的家族财富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服务角度看,私人银行注重家族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富“传承规划”服务,强调全方位、全时间段、全空间段的概念服务。(5)增值服务。作为服务财富顶尖人士的私人银行业务,蕴含着业务操作范围外的增值服务,包括健康规划、家务顾问、教育咨询等一系列贴身管家式增值服务,时刻体现出私人银行客户的尊贵身份。2、私人银行客户特征(1)国内财富人群职业分布。我国千万富豪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企业主、“职业股民”、“炒房者”和“金领”。亿万富豪主要可分为3种:企业主、“炒房者”和“职业股民”。(2)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分析。根据贝恩公司调查,目前国内高净值人群投资态度以保守或中等风险为主,股票、现金储蓄以及房地产是该人群zui为青睐的投资工具,不过有近20%的人主要靠专业建议进行理财,同时有超过50%的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经验,但是仍然需要专业投资建议。金融危机之后,高净值人群对市场的风险xing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考虑,对于投资风险更加谨慎,对于投资方向更趋于多元化,且更倾向于回报可靠持久【摘要】
【案例讨论』+1.+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商业银行业务,它竟创新在何处?【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案例讨论』+1.+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一种创新xing的商业银行业务,它竟创新在何处?一、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特征分析1、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1)私密xing。私人银行强调服务的私密xing,要求为客户严格保密。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只能与协助该客户管理分析投资需求、规划投资目标的相关人士共享客户信息,并不能以此作为谈资随意泄露或者作为自己品牌的宣传。如若出现需要客户本人到场的情况,客户经理会安排在较为私密的地方接洽。大部分情况下客户本人不出面,客户经理可以前往拜访。不论哪一种办法,无不体现出这一业务的私密xing。(2)量身定做。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贵宾理财业务不同的是,私人银行业务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加销售的服务模式,而是根据每一位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在服务和销售环节可以不拘定式。(3)一站式服务。私人银行不仅服务于客户的个人财富,还可以涉及客户的企业。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为其企业投融资提供全方位的商业银行服务和投资顾问服务;并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同时在客户企业需要的时候,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法律和财务咨询等也是私人银行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4)全方位服务。私人银行可以为客户的家族财富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服务角度看,私人银行注重家族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富“传承规划”服务,强调全方位、全时间段、全空间段的概念服务。(5)增值服务。作为服务财富顶尖人士的私人银行业务,蕴含着业务操作范围外的增值服务,包括健康规划、家务顾问、教育咨询等一系列贴身管家式增值服务,时刻体现出私人银行客户的尊贵身份。2、私人银行客户特征(1)国内财富人群职业分布。我国千万富豪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企业主、“职业股民”、“炒房者”和“金领”。亿万富豪主要可分为3种:企业主、“炒房者”和“职业股民”。(2)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分析。根据贝恩公司调查,目前国内高净值人群投资态度以保守或中等风险为主,股票、现金储蓄以及房地产是该人群zui为青睐的投资工具,不过有近20%的人主要靠专业建议进行理财,同时有超过50%的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经验,但是仍然需要专业投资建议。金融危机之后,高净值人群对市场的风险xing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考虑,对于投资风险更加谨慎,对于投资方向更趋于多元化,且更倾向于回报可靠持久【回答】
2. 私人银行推出的目的在于专门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私密性很强的银行服务,为什么在推出以后又遭遇了客户开发难的问题呢?【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2. 私人银行推出的目的在于专门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私密xing很强的银行服务,为什么在推出以后又遭遇了客户开发难的问题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蓬勃发展,良好的经济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从而也带动了国内私人银行业的兴起。考察民生银行2012年的市场报告可知,世界范围内,亚洲(ri本除外)在世界财富管理市场上位居第二位,仅仅排在北美的后面,而其中一半的增长量属于中国,在2015年之前,我国的高净值人群都会不断的增长。从国内的角度来说,在以后的三年里,我国的高净值人群以及超高净值人群每年将增长大概20%,截止到2015年,将会出现两百万的高净值人群及十三万的超高净值人群。研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中共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指出国民收入要成倍增长。据估计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应达到2010年两倍。【回答】

3. 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论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的变迁虽然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银行的经营体制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现在正逐步进入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历程 
我国建国以后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即行使货币发行和金融管理等中央银行职能,又从事信贷、储蓄、结算、外汇等商业银行的业务。80年代以前银行资源高度集中化,整个银行就是财政的钱袋,金融效率和安全无从谈起。因此也就无业可分,“混业”经营成了最原始的形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我国的银行业也进入到拆分市场的时期。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得以恢复,专门从事农村金融业务。同年中国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恢复建制,继续经营全国的基建和拨放贷业务。同年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还有中国银行,专门经营与外汇和外贸相关的银行业务。1984年随着我国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正式组建,专门对国有工商企业进行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只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从1984年到1993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同期中国还出现了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到目前为止,我国银行仍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二、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正在进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之中的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将是国外复杂的金融环境和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多渠道的经营手段和强大的综合实力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很难在竞争中获得胜利,不改变现状我国银行业将会像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样在国外银行的进攻下散失大量的市场份额。因此,可以这么认为:1、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当前内忧外困的金融环境下,在历经了十年严格的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2、分业经营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需求,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我国的金融业对商业银行选择新的经营模式。3、从当前国际金融体制演变的潮流,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加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加强与外资银行市场竞争的能力等因素来看,中国的银行业实行综合经营必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论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4. 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论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的变迁虽然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银行的经营体制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现在正逐步进入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历程 
我国建国以后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即行使货币发行和金融管理等中央银行职能,又从事信贷、储蓄、结算、外汇等商业银行的业务。80年代以前银行资源高度集中化,整个银行就是财政的钱袋,金融效率和安全无从谈起。因此也就无业可分,“混业”经营成了最原始的形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我国的银行业也进入到拆分市场的时期。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得以恢复,专门从事农村金融业务。同年中国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恢复建制,继续经营全国的基建和拨放贷业务。同年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还有中国银行,专门经营与外汇和外贸相关的银行业务。1984年随着我国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正式组建,专门对国有工商企业进行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只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从1984年到1993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同期中国还出现了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到目前为止,我国银行仍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二、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正在进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之中的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将是国外复杂的金融环境和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多渠道的经营手段和强大的综合实力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很难在竞争中获得胜利,不改变现状我国银行业将会像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样在国外银行的进攻下散失大量的市场份额。因此,可以这么认为:1、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当前内忧外困的金融环境下,在历经了十年严格的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2、分业经营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需求,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我国的金融业对商业银行选择新的经营模式。3、从当前国际金融体制演变的潮流,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加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加强与外资银行市场竞争的能力等因素来看,中国的银行业实行综合经营必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办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在商业银行的众多业务中,基础业务是( ) A.

     A         试题分析: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其中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吸收的存款是其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A正确;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B与题意不符;C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D与题意不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办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在商业银行的众多业务中,基础业务是(   )    A.

6. 请简单论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意义.

(一)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区别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使用信贷资金,利用自身特有的条件、优势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由于开展此类业务活动的结果,既不会影响负债也不会影响资产业务,因此称为中间业务。而所谓表外业务则是指那些虽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影响资产负债活动或者说可以转化为表内的业务。
    实际上,中间业务也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出,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种表外业务,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银行从事中间业务时,仅以中间人或中介人的身份单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例如:替客户办理资金的转帐、代收代付款项、代买代卖外汇、出租保管箱等。而银行在从事表外业务时,则不仅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服务,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参与其中,因而会导致资产负债业务即表内业务量的改变。因此有时候表外业务又被称之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业务。不过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分清楚,因为二者间存在相互交叉的现象。例如:当银行为客户提供票据承兑服务时,就不单纯是一种中间性的服务。因为这种业务同时 还是银行利用自己的信用为客户提供付款担保,一旦票据到期,若因客户不具支付能力,银行便须承担付款责任。尽管银行在举办此项业务时会考虑到这种风险,如要求客户事先将票款存入银行,或确认客户具有支付能力的条件下,才为其提供承兑服务。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主要内容
     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由汇兑业务、商业信用证业务、代理收付、代理买卖业务、信托业务等业务组成。
    汇兑业务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中间业务,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将其交付银行的现款支付给异地受款人的一种业务。银行从事汇兑业务使用的结算工具有银行支票、银行汇票、付款委托书等。本质上这些结算工具都是承办汇兑业务的银行,向异地的另一家银行或本行在异地的分支机构发出的解付汇款命令书,即命令后者向第三者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按照承办汇兑业务的银行通知异地银行的方式不同,汇兑业务又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不过在当今银行结算业务已普遍实现电子化的条件下,除个别情况外,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异地银行间汇款与兑付汇款的业务活动,只需转瞬间便可以完成。
    商业信用证业务也是商业银行举办的一项传统中间业务。此项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购货方要求,按其所提条件向销货方开具的付款保证书。商业信用证业务具体操作的过程是,购货方请求银行向销货方开出信用证,并将货款交付银行;销货方接到信用证并按其所列条款发货后,将信用证连同证明货已按购货方要求发出的有关单据传回开证行。经开证行审核无误后即可付款。不过为了减少结算过程中的资金占用,通常情况是销货方在发货后,便可持信用证及有关单据到企业所在地的银行(该银行也是负责将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通知销货单位的所谓通知行)办理押汇,即将有关凭证、单据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商业信用证业务在异地贸易往来中,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业务。
    代理收付,是指银行根据有关凭证,以客户的名义代为收付款项的业务。其中最大量的业务是代客户收付支票款项,即为在本行开立结算户的存款人收进支票款项及付出支票款项。此外,还包括代客收取有价证券的收益,即股息或利息、代客收付煤、水、电、气、电话、电讯资费,接受销货单位的委托,根据有关发货凭证代为收款等等。
    代理买卖业务是指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其买卖股票、债券、外汇及贵金属等方面的业务。其中代理发行股票、债券业务是一种可为银行带来大量中间性服务费收入的业务。信托业务是指银行接受个人或政府部门的委托,代为管理运用和处理所托管的货币资金或财产的业务。信托业务最初是由私人和保险公司经营的,但随着信托业务的拓展出现了专业化的信托公司,而在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中由于金融业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许多大的商业银行也开始介入信托领域,并专门在银行内部设有信托部。银行作为受托人开展信托业务自然与信贷业务不同,即银行开展信托业务只收取信托手续费,而由经营或运作信托资金、信托财产获得的收益则完全归委托人或其指定的受益人所有。信托业务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按构成信托关系的对象不同,分为个人信托和法人信托;按成立信托关系的方式不同,分为任意信托和特约信托;按信托的受益对象不同,可分为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按信托的资产不同,分为资金信托、动产信托和不动产信托等等。
    2、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种类很多,但按大类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金融保证业务,主要包括为工商企业提供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和票据发行便利等业务。另一类为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及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活动。
     (1)备用信用证
    所谓备用信用证是指商业银行应客户的请求向受益人开出的保证在该客户未能按协议付款时,代替客户向受益人进行偿付的保证书。
    银行开展备用信用证业务所涉及的当事人有三方。即开具备用信用证的银行、请求开证的客户和备用信用证的受益人。一般情况下,银行开具备用信用证是为债务人的融资行为提供还款担保。例如,当某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希望利用发行短期有价证券筹资时,常常会因其信用等级低而面临不利的发行条件,即必须向投资人支付较高的利息。此时为提高自身的信用度,以便降低筹资成本,便可向银行申请备用信用证,即由银行向投资人即收益人提供还款担保。一旦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则由开证行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当然,开具备用信用证的银行要收取手续费。因此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的区别是。后者通常是在贸易往来中使用的,而备用信用证的区别是,后者通常是在贸易往来中使用的,而备用信用证则一般是在融资活动中使用的。此外,在商业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承担的是第一付款人的责任,而在备用信用业务中银行承担的是第二付款人的责任。但因备用信用证是为客户的融资活动担保。因而贸易活动的风险更大。
    (二)贷款承诺
    贷款承诺是指商业银行以书面的形式或口头的方式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随时向客户提供贷款。银行在做出这种承诺时,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向客户收取一笔承诺费,即使客户在银行承诺期间内没有来借款。
    贷款承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正式的承诺。是银行以口头的方式承诺向客户提供一笔不超过某一额度的贷款,或称之为提供一个信贷额度,客户在承诺期内可随时取得借款。另一种贷款承诺方式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承诺,通常采取书面的形式达成的。按照承诺协议,银行须在一定人,保证向客户按一定的利率,提供一笔可供其循环使用的贷款。因而又称循环贷款承诺。所谓循环贷款是指一种在银行络定的授信额度内,客户可以通过借了还,还了再借,反复使用该笔贷款额度的贷款。通常这种贷款承诺的期限较攻,承诺协议具有法律效力,银行要向客户收取承诺费用。
    (三)提供票据发行便行
    所谓提供票据发行便利,是指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有利于对方以较低成本,即较低利率,发行票据筹集短期资金的协议。根据这种协议,企业可以在一个周期内(通常为2-7年),以自己的名义连续若干次向社会发行短期融通性票据筹款,但若遭遇不利条件,如市场利率偏高,导致其不能以较低成本筹集所需资金时,银行便须将全部或部分的票据购进,即仍以低利率买进客户的短期票据,以保证其能以低成本筹集所需资金。当然无论最终银行是否买进了客户的票据,在提供这种票据发行便利服务时,银行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7. 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上看,我国目前采用的是 什么模式

一、金融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2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分设;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到证券市场的运营;从拆借市场的兴起,到期货市场的发育;从贷款规模的取消,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等,中国金融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但归纳而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只剩下三大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分业与混业经营。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目前非国有部门占了74%的工业增加值,63%的gdp增加值,但是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尚不足20%。因此,要对现有的金融体制实施改革,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发展新的体制。没有新体制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发展,改革是不会成功的。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针对非国有产业融资的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放宽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那些效益良好的经济实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让那些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甚至是违规经营的经济实体从金融市场上有序地退出。当然,国家在发展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时,一定要妥善解决存款担保和行业监管两个问题,把它和国有银行、国有金融机构一样公平对待。 

(二)利率市场化。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有效导入,所有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而惟独作为金融产品价格之源的利率没有放开,没有市场化,还是由国家指令性调整。利率制定的非市场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调整,使得判断宏观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货币政策效果好坏缺少了最准确的标准,还影响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所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宏观经济改革都要求建立一个在市场条件下比较有效的利率调整机制。 

(三)分业与混业经营。自1929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领域出现分业格局,主要代表国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1986年,英国完成了金融“大爆炸”的改革,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1998年,日本发生了金融“大地震”,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1999年11月12日,美国以新的银行改革法案代替沿用了50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戈尔法案》,允许成立金融服务集团公司,组建全国范围的“金融超市”。至此,分业金融的三巨头都走过了一个由混业到分业,再由分业到混业的历史过程,混业模式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是在 1995年通过《商业银行法》后才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然而,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在加入wto的新形势,势必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挑战。同样,国内的各家银行目前也面临着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增大、间接融资比重下降的问题。由此引起的业内竞争加剧,造成银行利润率下降、业务风险增大,迫使许多银行不得不考虑从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寻求自身的业务发展,于是各种取向混业经营的金融创新已经悄然涌现,混业经营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鉴于混业经营制度曾经一度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在法律体系尚不十分健全、金融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能力较弱的状况下,要稳妥地做好混业经营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第一,在初步建立金融业法律框架的基础上,尽快完善金融法律体系,第二,完善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机制,使得各种经营行为都有必要的约束和合理的激励,第三,加快金融企业的上市进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扩张资本规模,以应对外资金融百货公司的竞争,第四,重视人才培养,要将一批知识结构新、管理能力强、适应激烈竞争的年轻人充实到金融企业的领导和骨干的岗位上;第五,要逐步增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加强两市场的内在联系。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为了加强央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中央政府已提出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人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保留或适当合并现有地、市分行,加强分行或支行的金融监管,二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央行的金融监管制度,制定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并改善管理办法,(2)健全金融监管责任制,(3)对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4)制定统一的商业银行会计科目,(5)进一步加强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努力提高统计的精确性和实效性。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积极推进专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改革。要按照现代公司制度模式,将现在实行的全国一个独立法人,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各专业银行,改造为数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众多地方性商业银行。具体做法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当放出一部分分支机构,组成由国有商业银行控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其中地方性商业银行由全国性商业银行控股或持股,但不是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均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它们各自仍实行总分行制,拥有分支机构,但规模比目前的各专业银行已大大收缩。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点是面对大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为地方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服务。第二,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主要措施是:(1)国有商业银行要有法定的资本金,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1998年,政府已采取措施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2)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事会和董事会监督下的行长负责制。1998年,央行已决定在国有金融企业中建立监事会。(3)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由总行垂直领导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监察体系,完善资产负责比例管理,贷款审贷分离、贷款担保抵押制度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4)按市场规律和谨慎会计原则反映金融企业的有效资产,参照国际惯例,完善银行信贷资产分类和考核办法,修改金融机构呆坏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第三,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依然存在着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端,如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最终的现实选择是实行股份制。 

(三)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金融改革方针下,必须从体制外新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注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如一些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向全国发展,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一批外资银行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这一切都为体制内的不足做了必要的补充。因此,在对外开放前,必须对内开放。对内开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在国有独资银行的贷款向大中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地方商业银行,使地方性商业银行彻底摆脱政银不分、银企不分的局面。这不仅有利于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发展金融市场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加快步伐,突出重点。当前应该把短期融资市场作为发展重点。目前商业信用不规范,商业票据流动性极差,极大地限制了金融市场的深化。近期内,需要加快开发票据市场,为企业短期融资提供市场条件。同时,扩大同业拆借市场,使金融业的短期资金融通以市场融资为主,相应缩小中央银行贷款,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扩展创造条件。在“十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的时期内,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是长期资本市场,使中国的资本市场进入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并相应地发展产权流动市场和投资银行产业,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在规范投资基金管理的基础上,发展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发展开放式投资基金,逐步开放投资基金市场,扩大证券市场容量,使证券融资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五)实行利率市场化。目前,中国的利率结构呈现出两头固定、中间变动的格局,即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利率是放开的,已经市场化了,再贷款利率是央行控制的,这是必要的;而存贷款利率也是由央行决定的。由于央行控制着两头 (再贷款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加之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交易规模较小,交易主体有限,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已经放开的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形成一个孤岛,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既然再贷款利率由央行控制,不能也不必市场化,那么,利率市场化的选择就只能从另一头进行。由于目前放开存款利率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放开贷款利率。 

放开贷款利率,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完全放开,不加任何限制,这是一种真正市场化的办法,二是规定利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三是规定利率变动的幅度。第二、三两种办法在一定范围内都实行过,是一种半市场化的方式,局限性较大。因此,最好的选择也许是采取第一种方式,如果要选择第二、三两种中的一种,则希望上限不要定得太低,下限不要定得太高,活动幅度不要定得太小,否则,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不大。

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上看,我国目前采用的是 什么模式

8. 论述题: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是什么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一、负债业务是指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其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
  二、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三、中间业务是指凡银行并不需要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负债业务是基础,资产业务是对负债业务的资金加以运用,中间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派生。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是主要的业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