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顾城的介绍

2024-05-19 07:20

1. 诗人顾城的介绍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编辑本段]顾城简介(2)  顾城,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 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编辑本段]关于顾城  顾城的“自毁毁人”固然残忍,虽然他完成了自我审判,是是非非都随生命的风帆远去了。他留下的悲剧是大的,我们应当予以理性的反思。顾城的杀妻然后自杀,原因众说纷芸,无外乎陷入情感矛盾纠葛中不能自拔等诸如此类。但庄周先生此刻如独立检查官跳将出来,硬是从顾城诗作中检索出一连串并非“孤证”的铁证,搞了一个顾城杀人行凶动机大曝光。也就是说顾城从25岁时(1981年)写下《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开始,就埋下了杀人的伏笔,直到1993年10月8日也就是等待了12年之后才得以实现“自毁毁人”的梦想。这真是惊人的发现,诗歌历史上的“哥得巴赫猜想”。在庄周先生的笔下,顾城若干年前传诵一时的诗作,不但今天“看起来毫不朦胧”,完全是一名凶手明显显的供词!可惜时下不兴“文字狱”,要不凭庄周先生的才智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现在我将庄周先生引用的“证据”用“*”标明还原原诗段落如下: 
  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981年) 
  *太好了,我等待着*等待着又等待着*到了,大钟发出轰响*我要在震颤间抛出一切*去享受迸溅的愉快*我要给世界留下美丽的危险的碎片让红眼睛的上帝和老板们去慢慢打扫《有时,我真想》(1982年)你走了小时候我也在路上想过好象你会先去,按照古老的习惯我没想过那个人,因为习惯是抽象的螺纹*我只是深深憎恨,你的所有同学*她们害怕我,她们只敢在门外跺脚*我恨她们蓝色的腿弯,恨她们把你叫走*你们在树林中跳舞,我在想凶恶的计划最后,我总沾满白石灰,慢慢离开夜晚 
  (《顾城诗全编》中“凶恶”为“捣乱”)《铁铃——给秋天离家的姐姐》(1983年) 
  根据我粗浅的读诗经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真实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下少年的失落感。“没有得到一个彩色时刻”,没有蜡笔只有手指和创痛,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也就是喜爱幻想的孩子不能在心爱的白纸上描绘“蝴蝶”般的梦想世界,只好一张张撕碎失落如单调的昔日时光,但少年依旧任性地想,明天一定是个彩色时刻。《有时,我真想》这首诗的副题是“一个异国侍者自语”,作者虚拟侍者厌倦老板的专制,在想象的对抗中打烂瓶子,让老板自己打扫的场景,抒发作者对新时代到来的“钟声”的应和与喜悦。《铁铃——给秋天离家的姐姐》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我”回忆了童年与姐姐生活的许多细节,亲情感人,历历在目。抄录的第四节写的是姐姐和女同学在树林里玩耍而不让爱捣乱的弟弟“我”参与,“我”十分气恨她们丢下“我”,便想着拿白石灰砸她们来报复一事。作者适度采用了夸张和白描的手法。但不知庄周先生为何一眼就从诗中看出顾城包藏祸心,步步阴险透着杀气,并由此推断诗句预示着顾城自毁毁人的阴谋? 
  庄周先生将“迸溅”,“凶恶”,“憎恨”,“宠坏”,“任性”,“撕碎”等一类词语简单粗暴地与顾城后期所为联系在一起,又包藏着怎样的用心,透着怎样的意气呢? 
  顾城之死并不足道,但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领域是有相当特殊的贡献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个时代的声音永远不会随记忆磨灭。我不禁要问庄周先生:假如你是在1993年以前写下《齐人物论》,对顾城的评价是否还这样盖棺定论呢?

诗人顾城的介绍

2. 诗人顾城的介绍

  诗人顾城有以下介绍: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 “童话诗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80年代新诗潮运动的起点。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赋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并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984年创作的《颂歌世界》底蕴反思,格调冷静。顾城的《一代人》、《弧线》等诗歌成为朦胧诗论争中被反复提的“朦胧诗作”。1987年到1993年写出了唯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英儿》。他的诗常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80年代初,这时顾城的自我也由对自然的依附转向对文化的依附。写作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红卫兵之墓》等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和社会意识的作品。顾城写了很多献给谢烨的诗。这些诗中有着超越现实圄地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
  顾城早期的童话诗语言简洁,具有孩童语言的特征,空灵纯净,句式通常很短,意境十分优美,精细的艺术感觉将一切声色光味都混合成一个奇妙的世界。孩子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意象,顾城的诗歌中的孩子意象有自己独特的所指。这样的诗歌意象的营造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同为艺术门类中的不同样式,表演艺术中的意象营造有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顾城在诗歌的内容上,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童话元素;在技法上多采用拟人态;在写作视角上是童年视角;而在在艺术风格上单纯明丽出自一颗童心。顾城的诗句是自然天成的。他的诗固然离纷纭复杂的社会人生的表象远了一些,但他贴近的是安静自得的宇宙生命的本真状态。这恰是诗的最为真实的,也是最好的状态。顾城的诗言简易读,没有意象、语言及形式上的障碍。顾城的诗歌一般句式十分简短,语言不生僻,一般都是司空见惯的词语,文字纯净简单。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诗人构建了一个清新流丽的童话世界,用诗人独有的想象力,打破了现实世界给他的束缚,实现了在心灵上的自由。在《北方的孤独者》和《爱斯基摩人的雪屋里》顾城不仅在艺术世界中参悟婚姻和爱情的真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倾其一生去追求,甚至为了心中的真爱不惜与世俗为敌,向道德开战。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他 是他自己的“王”。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他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引用“谌赫”的话: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那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代表作为:
  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顾城《顾城哲思录》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面有海,远看像池水。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顾城《墓床》
  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顾城《早发的种子》
  在醒来时世界都远了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顾城《世界和我·第八个早晨》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顾城《我是一座小城》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

3. 诗人顾城的的简介

 顾城,中国朦胧诗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诗人顾城的的简介,欢迎参考学习!
   诗人顾城的的简介   顾城,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养猪。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人物生平 
   顾城,男,北京市人,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2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加入新西兰国籍并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媒体捕风捉影称“顾城用斧头杀妻”,令诗人在死后从童话诗人被妖魔化成精神异常的杀人恶魔,死后蒙冤。(从顾城姐姐顾乡所做“顾城最后的十四天”中看,斧头只是偶然在场物件,跟案件根本无关。)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烨合著)、《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顾城旧体诗、寓言诗手稿集》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人物自杀 
   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力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大家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
   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
   刘湛秋也知道英儿此去投奔的是顾城,但他并没想过英儿会成为顾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觉得顾城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顾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抛开知识分子,罗曼蒂克,这三个人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凡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走极端了吧。顾城也许“浪漫”地想象世外桃源,但是英儿和谢烨却都是很现实的。
   曾经有人问英儿为什么离开了,谢烨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对于顾城来说,他认为他和英儿的感情仅限于精神层面。他在岛上等着英儿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没有想到,来到他面前的竟然是个物质女孩。
   英儿和顾城情人关系的开始,英儿采取了主动。据谢烨回忆,洗澡的时候英儿指定让顾城送毛巾。顾城不敢送让谢烨送。谢烨就笑着说人家让你送你就去送呗。英儿的意思,在这里可想而知。后来她居然说她的初次是顾城**,实在是刘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弥天大谎。
   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至于被吸引原因,可以参看《英儿》。其实顾城在性方面是很胆怯的。(同时可以证明顾城**英儿不可能)。顾城和谢烨在这方面也并不和谐。谢烨在性方面态度也比较排斥。所以也许是英儿在这方面给了他惊喜。
   谢烨和顾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为顾城觉得木耳是个男孩,不能进入他幻想的女儿国。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工作,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但后来顾城给木耳的文章中,说他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对木耳好。他没有办法解决人伦亲情和他幻想的王国的矛盾。
   谢烨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这个时候,谢烨和一个叫大鱼的德国朋友(也是中国人)给顾城出主意,让顾城把英儿杀死,然后自杀。同时谢烨和大鱼还帮顾城买凶器。顾城很感激他们。
   为了报答谢烨,顾城想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书主要是突出谢烨的高贵和容忍。在书完成后,顾城打算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顾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说:“我如果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书肯定可以热卖。他想通过这本书给谢烨留一笔钱。”
   后来书写完了,但并不是谢烨想要的样子,谢烨觉得里面的英儿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兴。更可怕的是,书写完了,顾城竟然不想自杀了。
   据顾城自己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顿时心里明亮了。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国,接回小木耳,过正常人的日子。他对小木耳说“我要你带我回家”。
   他激动地把他的心情告诉谢烨,但谢烨却冷冷地说:一切都已经晚了。
   谢烨已经受够了顾城,她决定接受德国那个叫大鱼的朋友。本来计划等顾城自杀后,大鱼也和他老婆离婚,她们一起生活。但如果顾城不死,这个计划就被破坏了。
     

诗人顾城的的简介

4. 著名诗人顾城的资料

 顾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著名诗人顾城的资料,欢迎参考~
    顾城简介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而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
    主要思想 
   顾城早期的童话诗语言简洁,具有孩童语言的特征,空灵纯净,句式通常很短,意境十分优美,精细的艺术感觉将一切声色光味都混合成一个奇妙的世界。孩子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意象,顾城的诗歌中的孩子意象有自己独特的所指。这样的诗歌意象的营造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同为艺术门类中的不同样式,表演艺术中的意象营造有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顾城在诗歌的内容上,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童话元素;在技法上多采用拟人态;在写作视角上是童年视角;而在在艺术风格上单纯明丽出自一颗童心。顾城的诗句是自然天成的。他的诗固然离纷纭复杂的社会人生的表象远了一些,但他贴近的是安静自得的宇宙生命的本真状态。这恰是诗的最为真实的,也是最好的状态。顾城的诗言简易读,没有意象、语言及形式上的障碍。
   顾城的诗歌一般句式十分简短,语言不生僻,一般都是司空见惯的词语,文字纯净简单。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诗人构建了一个清新流丽的童话世界,用诗人独有的想象力,打破了现实世界给他的束缚,实现了在心灵上的自由。在《北方的孤独者》和《爱斯基摩人的雪屋里》顾城不仅在艺术世界中参悟婚姻和爱情的真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倾其一生去追求,甚至为了心中的真爱不惜与世俗为敌,向道德开战。
    顾城遗迹 
   如果你希望看看顾城最后的居住地,最好是在周六到岛上,因岛上会有一个集市,据说顾城曾在集市出售自己画的画,集市上不少摆摊的老人都曾见过顾城。集市会根据天气转换地点,所以到了岛上再问人具体地点不迟。
   由于岛上的居住人口本来就不多,集市的规模可以说很小,但气氛却很平和,更像是每周的聚会一样。只要问几个摆摊的.人,就能得到很多关于顾城的信息。他们会告诉你顾城一家当时如何卖画,卖鸡蛋,还能告诉你他当年是具体在哪个位置摆摊的呢。如果想知道顾城最后居住的房子在哪,也可以在此集市上问到。但即使找到了那栋房子,也请遵守房子附近“私人物业,请勿进入”的劝诫,只远观罢了,让诗人的亡魂安息吧。
    人物评价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重要诗人,在当代文学史上叙述新诗潮的发展时,都把顾城与舒婷、北岛相提并论。顾城作为一个“应运”而生的诗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诗潮的历史进程,成为其中壮其声势的一员,还是其诗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诗学意义。
   顾城是个感觉至上的诗人。他用灵魂去感受,用心去观察。顾城属于那种用灵魂也为灵魂浅唱低吟的诗人,是纯粹的性灵的写作。他的诗歌安静、舒缓、抑郁、沉着,又不缺少生气和活力。顾城之死,成为文学史家的一块心病。文学史并不是刑事判决书,文学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论事,探究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劳绩。

5. 诗人顾城的简介

概述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基本信息栏中文名:顾城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56年9月逝世日期:1993年10月8日代表作品:《黑眼睛》《英子》《白昼的月亮》目录[隐藏]生平简介 顾城简介 顾城简介(2) 关于顾城 顾城的帽子 诗句经典 顾城:《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顾城 童话诗人 顾城的遗书 生平简介顾城简介顾城简介(2)关于顾城顾城的帽子诗句经典顾城:《给我的尊师安徒生》顾城 童话诗人顾城的遗书

诗人顾城的简介

6. 有关诗人顾城的资料、文论等

 《别》(在春天,我把手帕轻挥)
  顾城
  在春天,
  我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象水中的落花,
  就象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小巷》
  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山影》
  顾城 
  山影里
  现出远古的武士
  挽着骏马
  路在周围消失
  他变成了浮雕
  变成纷纭的故事
  今天像恶魔
  明天又是天使
  《微微的希望》
  我和无数
  不能孵化的卵石
  垒在一起
  蓝色的河溪爬来
  把我们吞没
  又悄悄吐出
  没有别的
  只希望草能够延长
  它的影子
  《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7. 顾城的诗歌

零点的鬼,走路很小心。它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
                                      ——顾城 上篇
                 
  零点是一个湿而冰凉的时刻。昨日的最后一刻与今天的最初一刻交融,隐匿着暧昧而神秘的蕴涵,仿佛黑暗中蔓延的潮水,不经意间潜入岁月深处,发出野兽般落拓流离的残喘,疲惫而忧伤。
                 
  结束与开始,在这一刻悄然纠缠。
                 
  鬼就是在这个时候随风而至的,他在荒野间寻找前世的踪迹。他不知道千百年的时光能够湮没数十年的一时繁华,何况前世二十余年的匆匆履痕。
                 
  在他的记忆里,杂草丛生的荒野深处,曾经铺展开一条喧闹繁华的古道,亭台楼榭的飞檐斗拱和小桥流水的安谧平和,宛然还在鬼的眼前渲染当年的盛景。
                 
  鬼走在自己幻想的盛景里。他顺着记忆走进那个西风残照的黄昏,他像风一样仓皇地穿过亭台楼榭和小桥流水,无暇顾及飞掠的瞬间。
                 
  因为他走在逃亡的路上。
                 
  夜色阑珊。鬼在想到“逃亡”这个词的时候,内心一片沉郁。鬼在记忆中看见千年以前那一夜,同样阴郁的夜色弥漫在眼前,冰凉如铁。他的衣袂掠过阴暗的空气,略显沉滞的飘逸。
                 
  在他穷途末路隐约绝望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琴声让夜色顿时柔和。他的视线随着听觉和思绪在四周环顾,神秘的琴声如丝般在耳边缠绕。他看见楼阁上的窗口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在苍茫的夜色中静谧而温暖。窗上映射着一个婀娜的身影,她轻微的晃动在鬼的眼里流露出无尽的妩媚。
                 
  鬼在一瞬间觉得自己是为了琴声而来的。他在琴声中聆听着楼阁上千回百转的似水柔情,这柔情让鬼迷醉,以至于忘记了逃。琴声中漫天行走的幻觉让鬼真诚地疼痛和难过。他似乎能看见琴声像时间一样悄然消逝,而忧愁,如泪水一样永远无法握在手心。鬼在这一刻情意绵绵,他想知道那个弹琴的女子拥有怎样一副寂寞的容颜,在午夜时分独自憔悴。
                 
  鬼在死去的千年时光里常常回味着那一刻。他吹响了那支紫黑色的箫,悠悠的箫声和着琴声在夜空飘荡,融合的乐声开始变得缱绻缠绵。他终于看见那扇散发着昏黄光晕的窗口推开,她苍白而美丽的容颜在窗口迎着他惊喜的眼神。
                 
  惊喜只是一闪而过,后背上的一阵凉意一瞬间刺穿了他所有的希望。箫声戛然而止,他感觉到那支箭像冰冷的风一样穿过胸膛,箭头露出胸口,不断地滴下暗红色的血液。他回头,看见身后官兵的火把亮如白昼。
                 
  远处传来更夫的锣声,他在火把的照耀下静静等待死亡。零点时分,他原以为这是一个开始,却是一场结束。
                 
  
       下篇
                 
  鬼的踪迹随风飘忽,他在暗夜中独自行走,漂泊在奇异的道路上。远离荒野,他终于看见那个寂静而黯淡的都市,林立的高楼隐匿着残骸卷裹般的忧伤。
                 
  午夜临近的街道淡漠无声。鬼发觉自己走进了一个梦境。街道昏暗,夜色笼罩着阴郁的城市,高耸的楼下若明若暗的黑影散发着隐约苍凉的气息。空气中还残留着寂寞的花香,无人抚慰的忧伤沿着芬芳的花香飘荡。
                 
  鬼看见了那个黑衣女子的身影。她的身影在空寂的街道上显得落寞不堪。她的脸隐藏在高楼下的阴影里,鬼看不清她的面容,却能看清她脸上悒郁的神情。她的身影在那栋高楼下一闪,旋即隐入楼道。
                 
  鬼的内心一片冰凉。他站在街角,在昏暗的路灯下为那个落寞的身影而悲伤。他摸索着走入楼道,黑暗像死亡一样扑面而来。鬼在凝结的黑暗中辗转,寻找那个悲伤的身影。他想起很多年以前,曾经一场琴声的邂逅,也让他如此焦灼地寻找。
                 
  那是前世的事了吧?鬼心里想。时间像流水一般从身体上淌过,鬼在楼道中仿佛走过无数的岁月,无尽的黑暗叫人内心一片沉寂。
                 
  鬼来到楼顶。他终于看见这座城市的全部面目,寥落的灯光闪烁在深蓝色的天穹下。忧伤笼罩了鬼的内心,也笼罩了整个城市,空空荡荡。
                 
  鬼看见那个身影,她疲惫地瘫倒在楼顶的边缘。
                 
  雨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下的。雨在午夜的时刻下得特别冷清。远处的灯光变得模糊起来,城市开始变得虚幻。鬼看着那个身影在雨水里绝望地抽搐。鬼没有言语,他只是静静地注视。那双幽怨的眼神在凌乱的长发后面与他的目光冷冷地交织。
                 
  鬼听见她幽幽地叹了口气。无数的雨滴落在鬼的嘴唇上,鬼在这一刻觉得无比干渴。她的气息宛若在高楼下黝黑的深渊里丝丝缕缕飘来荡去。夜色如深海,可以埋葬鬼和她所有的希望和绝望。
                 
  仿佛在鬼的预料之中,又似乎毫无征兆,那个疲惫的身影突然向着深海一般的夜色纵身一跃。
                 
  鬼在心里划着她下坠的轨迹。他甚至在心里看见她闭上了双眼,或者说她没有睁开过眼睛,在空中做着这场短暂而自由的飞翔。鬼还看见她紧闭的眼角渗出的一滴泪珠,泪珠游移在她的脸颊边,在空中飞溅成无数细碎如雾的小水滴。
                 
  鬼在心里看见了最后一幕。血在地上惊心动魄地飞溅开来,在她破碎的头颅下绽放成一朵巨大鲜红的花朵。随后,混着雨水的血在地上蜿蜒。触目惊心的鲜红逐渐黯淡,最终了无痕迹。
                 
  远处钟楼的钟声响起,十二下浑厚的钟声在城市午夜的上空缓缓回荡。鬼终于看清楚那张在雨水冲刷下苍白破碎的脸。千年以前缠绕着琴声的窗口,转瞬即逝的容颜依稀在他眼前重迭闪烁。
                 
  鬼背过脸去,静静地体味人世的荒凉。零点时分,开始的尚未开始,结束的业已结束。

顾城的诗歌

8. 顾城的诗歌

顾城(1956-1993),出版的诗集有《黑眼睛》(1986)、《顾城诗全编》(1995)、《顾城的诗》(1998)等。

远和近 微微的希望 一代人 雨行 泡影 感觉 弧线 小巷 规避 案件 在夕光里 眨眼 生命幻想曲 初夏 摄 山影 结束 雨后 别 我的独木船 我是一座小城 奠 雪人 绿地之舞 安慰 诗情 还记得那条河吗? 也许,我不该写信 我的心爱着世界 我的诗 叽叽喳喳的寂静 自信 不要在那里踱步 有时 假如 星岛的夜 悟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简历 我唱自己的歌 土地是弯曲的 不是再见 生日 我耕耘 小贩 田埂 来源 熔点 试验 回家


--------------------------------------------------------------------------------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微微的希望



我和无数
不能孵化的卵石
垒在一起

蓝色的河溪爬来
把我们吞没
又悄悄吐出

没有别的
只希望草能够延长
它的影子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

泡影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