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研学旅行政策

2024-05-16 01:51

1. 国家研学旅行政策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一、培训机构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其中,要求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同时,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双减”政策要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规范培训服务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二、五加二教育政策有哪些?
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国家研学旅行政策

2. 研学旅行的国家政策及相关文件

2016.11.30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认证了研学旅
行的重要性;
2017.1.10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详细提出研学旅行的安全性问题;
2017.8.22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刻不容缓;
2017.9.25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已经确立纳入学校教育学分系统;
2017.11.20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正式
官方公示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为学
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研学旅行正当时!
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育部于2016.11.30发布)
解读: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
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
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国家旅游局于2017.1.10发布)
解读: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是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做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其中对人员
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学旅行机构或学校可以针对此文
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于2017.8.22发布)
解读:
《指南》主要明确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以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研学旅行实施
过程中,校外机构应与学校的通力协作,已达学校教育目标,这是尤为重要的。
4、《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于2017.9.25)
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17.11.20)
解读:
文件大致明确了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和营地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对研学旅行及营地教育从业
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 研学旅行的国家政策及相关文件有哪些?

2016.11.30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认证了研学旅
行的重要性;
2017.1.10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详细提出研学旅行的安全性问题;
2017.8.22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刻不容缓;
2017.9.25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已经确立纳入学校教育学分系统;
2017.11.20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正式
公示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为学
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
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育部于2016.11.30发布)
2、《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国家旅游局于2017.1.10发布)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于2017.8.22发布)
4、《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于2017.9.25)
5、《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17.11.20)

扩展资料: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
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
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
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参考资料:研学旅行—百度百科

研学旅行的国家政策及相关文件有哪些?

4. 研学旅行相关政策

研学专项政策,主要由教育部门或文旅部门发布。政策内容紧紧围绕研学课程、研学基地建设、研学导师等建设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5. 研学旅行相关政策

法律分析:研学专项政策,主要由教育部门或文旅部门发布。政策内容紧紧围绕研学课程、研学基地建设、研学导师等建设发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九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研学旅行相关政策

6. 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

法律分析: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六十八条 中国境内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十九条 中国境外个人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进入中国境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7. 2021年研学旅行行业前景会如何?

研学旅行行业前景
——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张
根据2019年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费用接受情况、研学旅行市场各项目均价水平以及2019年研学旅行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包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情况、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机构接待人数情况等,测算出2019年研学旅行市场上,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占比70%左右;研学旅行零售端产品占比20%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占比10%左右,进而取这三类项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得到2019年研学旅行总体单价在3420元/次左右。最后根据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测算出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

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不到5%,可挖掘空间较大,未来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1年研学旅行行业前景会如何?

8. 2022年开办研学旅行有什么可以选择?

近两年很流行研学旅行,做的好,当然对学生很有好处;如果掺杂进太多的利益,就会变了味儿。
研学如果认真做好,对学生是十分有益的。
研学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的结合,是通过旅行的方式达到“研学”的目的。
研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寻找学习和社会的联系,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避免死学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古人就有“游学”的传统。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曾有过“十年读书、十年漫游”的经历,书读到一定的阶段,就要出门去游历,去社会这所大学中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怎么能不关心社会呢?
研学有很多好处:换一种学习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还记得我当初上小学的时候,大概四年级吧,老师带领我们到离家不太远的巩义康百万庄园、宋陵杜甫陵园去参观过,对于一个连县城也还没有去过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开眼界、长见识:康百万的奋斗和发家史、宋陵的石翁仲、大诗人杜甫一生的经历,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啊!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此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更精彩的世界,值得我们努力去发现。
研学如果掺杂进太多的商业元素,太过于追求利益,很可能会变味儿。
研学的红火,使商家敏感地嗅到了商机。旅行社纷纷推出研学旅行项目,有的旅行社和学校、课外辅导机构合作,将旅游项目进行简单包装,变成所谓的游学项目,而价格却比原来贵了许多。
一味追求利益,很多问题就出现了。
1.只有“游”没有“学”。
细看一些所谓“研学旅行”的行程单,你就会发现,这完全就是旅游行程单吗,只不过加入了几个参观大学、博物馆的景点嘛!学生要学什么?“学”和“旅行”相结合的点是什么?“学”的目标怎样达成?通过哪些形式和方法来“学”?看不出来。
这样的研学其实就是打着“研学”幌子的旅行。甚至一些机构会由于时间紧、游人多而缩短学生参观游览的时间,甚至放弃某个很有价值的参观点。
2.只有“讲”没有“研”。
一些所谓“研学”,把“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当作了研学的核心,就是在参观景点时,由导游或老师讲解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只不过是把课堂上的讲解搬到了景点而已。“研究性学习”的“研”体现在哪?研究的主题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研究目的?怎样组织学生研究?以怎样的形式去研究?需不需要提交研究报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结束语:
目前的研学项目还不够规范,设计和研发距离真正的“研究型学习”还比较遥远。未来的研学旅行市场会面临着发展与淘汰的双重选择。
真正的研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备相应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能力,个人认为,初高中学生比较适合,小学生还不太具备这样的能力。
所以,家长不必盲目攀比,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需要选择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