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元朝,为啥最后让经济陷入崩溃?

2024-05-19 07:26

1. 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元朝,为啥最后让经济陷入崩溃?

我国是世界上流通纸币最早的国家, 北宋时便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有时期,也发行过纸币 “会子”, 金代同样发行过纸币 “交钞”。到了元朝,在宋、元纸币发行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纸币管理制度,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统一的纸币作为基本货币的朝代。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像元朝这样重视纸币,把纸币上升到全国通行的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虽然元政府的纸币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元朝后期,由于生产萎缩、 财政增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此时的元朝政府并没有采取发展生产、 节俭开支的举措,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加速了元朝政权的灭亡。


元朝为什么选择纸币制度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实行以铜币为本位货币、金银为辅币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之下,铜币担负着交易职能,金银发挥的是大额交易和财富贮藏职能。但是这种货币制度也有缺陷,就是涉及大额支付时,金属货币结算起来非常不便,且运输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唐代开始,便有了代替金银进行大宗结算的“飞钱”,宋金两代又相继出现了“交子”、“会子”、“交钞”,但这些都不是法定货币,而只是权宜之计。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战争。到了忽必烈平定中原时,中原地区在战争中大伤元气,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的元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对经济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品经济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蒙古是一个重视商业的民族。早在1218年,成吉思汗便派遣商队前往花剌子模,希望与花剌子模建立和平的通商关系。但是短视的花剌子人模杀害了蒙古商队,这也成为蒙古西征的导火索。
西征过后,蒙古建立了一个大欧亚贸易圈。而此时传统金属货币存在着携带不便、运输成本高昂等弊端,不利于欧亚贸易圈内物资的大规模流通。相对而言,纸币发行成本低,携带方便,再加上发行纸币后,可以把更多的金银集中到国家手中。因此,纸币成为元朝统治者的最优选择。
从统治者内部来说,元朝从成吉思汗起,到元世祖统一后的数百年间,年年用兵,导致政府开支巨大,铸钱的材料也无法保证,所以使用纸币是元政府的唯一可行之路。


从政治上来说,元朝灭国无数,所以统一之后,首先要做的是统一混乱不堪的币制。但是如果按传统铸铜钱,同意各地分别铸钱,又容易造成割据;所以发行纸币,政府可以控制发行量,避免割据的形成。
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过程
元朝前后共发行过五版纸币,除了前期各类的地方性纸币外,忽必烈即位后发行的“中统钞”,是第一版全国发行的纸币。
为了确保“中统钞”的顺利发行和流通,发忽必烈规定如果有人抗拒使用者,可以判处死罪。在强权之下,全国人民都都用此纸币购物,“竟与纯金无别”。此时的元朝统治者,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设置金银平准库、完善货币回收等制度以及严格打击伪币的货币法令等举措有意识地保证纸币的价值,使得元朝纸币在发行之初,币值稳定,整体运行良好。


至元年间,随着元朝扩张的停止,战争收益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增大,政府不得不增发“中统钞”,纸币的币值不断下跌。,至元二十四年,元朝进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在中统钞之外发行至元钞,一至元钞相当于五个中统钞,两种纸钞共同流通。
中统钞在全国流通了二十多年,期间物价平稳,币值稳定,堪称是元朝纸币流通的黄金时期。
但是随着元朝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财政赤字与日俱增,中统钞也开始贬值,统治者又不得不发行了“至元宝钞”。这种宝钞与中统钞的兑换比为一比五,但是让统治者没想到的是,大量印制纸钞,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纸币更加贬值。


至正十一年,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元朝政府的军费开支每日剧增,不得不大量的印制纸币救急,“每日印造不可计数,交钞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使得纸钞在百姓心目中完全失去信用,政府的财政终于全盘崩溃。

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元朝,为啥最后让经济陷入崩溃?

2. 导致元朝最终经济崩溃的原因,是因为怎么样的货币政策?

一个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我们都习惯从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去思考。其实经济因素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个王朝的货币体系崩溃,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也会促使这个王朝灭亡。两宋的灭亡就和恶性通货膨胀有关,清朝末年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民国末年金圆券的滥发更是让百姓甚至是美国丧失了对这个政府的信心。其实有这种情况的也不只是这几个时期,元朝的货币政策同样十分失败。
元代统治者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财政规划,总是大把大把地赏赐,大把大把地花钱,钱花完了就发钞(纸钞),钞发多了造成通货膨胀,就变更钞法,旧钞换新钞,中间再狠狠地掠夺一次。元代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变更了3次钞法,即使这样,统治者还是一直叫唤着没钱花。
元代曾铸行过大量的铜钱,但货币流通主要靠纸币。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元代纸币发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其间约三十年,这个阶段发行的货币,其“地用钞之法,文牍莫稽”,此时各被征服的地区发行的纸币名称各不相同,也不互相流通,“各道以楮币相贸易,不得出境”。第二个阶段,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到至元十六、七年,中统二年(1261年)颁行交钞,以丝为本,交钞二两合银一两(银五十两为锭)。同年10月,又发行中统元宝钞,分为十等,以钱为准,钱一贯(一千文)同交钞一两。元朝灭宋后,用中统钞倒换南宋的交子和会子,统一了币制。

至元宝钞
原钞本(纸币准备金)是不准挪用的,并且纸钞的发行量也有严格限制,这个时期的帀值比较稳定。第三个阶段,由至元十八年(1283年)、至元十九年(1284年)直到元亡,这个时期元朝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频频更换钞法。自从阿合马等权臣掌权以后,开始滥发纸币并作为聚敛钱财、搜刮财富的重要手段,对民众竭泽而渔。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来每年纸钞的印发量由数十万飙升到一百九十万。中统钞贬值五倍以上,造成“物重钞轻、公私俱弊”的严重后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桑哥受忽必烈之命理财,这时钞法虚溃,已成为元朝财政中十分尖锐的冋题。而桑哥解决财政危机的方法,竟然是变更钞法,颁行新钞“至元宝钞”,与中统钞同时通行。至元钞一贯折合中统钞五贯文。
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改造至大银钞,“大抵至元钞五倍于中统,至大钞又五倍于至元”,一年后废除,又用中统钞和至大钞。至正十年(1350年),顺帝“爰询廷臣,博釆舆论",颁行至正交钞,至正钞一贯进至元钞两贯。同时,“至元宝钞通行如故。”这是由于至正钞每日加班加点的印制,“人视之若弊楮”。
元朝的理财措施,一方面是大肆挪用钞本,造成物重钞轻,钞法大坏,另一方面则是在尚书省平章政事乐实的请求下,变更钞法,颁行“至大银钞”。至大银钞自二两至二厘定为十三等,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罢废中统钞,限令各地在一百天之内到平准行用库进行倒换,同时仍拨至元钞本百万锭,用于补国用不足。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又铸造铜钱流通。元朝建国后,本来是只造纸币的。武宗时新造的铜钱分“大元通宝”“至大通宝”两种。至大通宝一文合至大银纱一厘,大元通宝一文合至大通宝十文,历代铜钱也都相参通用。铜钱发行以后,又毁掉至元钞版。只用至大银钞与铜钱相互通用。
元朝的崩溃最后很大程度上也源自这小小的纸钞币,财政崩溃后,元朝统治者再想维持自己的统治,真可谓难于上青天了。

3. 元朝因为纸币发行过量,造成通货膨胀


元朝因为纸币发行过量,造成通货膨胀

4. 元朝货币改革的意义

刘宣对于元初中统钞的成功运行也曾做过描述:蒙古初期,法度未一,各路政府私自发行交钞,以银、丝作本。到了中统建元,王文统罢诸路交钞,印造中统元宝钞。钱法稍有滞缓,随即出银收钞;又恐民众生疑,遂随路积聚金银,稳定币值。中统钞行之十七八年,钞法无低昂。从刘宣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中统钞法的运行是十分稳定的,纸币的币值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纸币作为蒙元时代的通用货币,使用最广,行用最久,同时,这种演变也渗透着我国古代诸多先进的货币思想。因此,要探索元朝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最主要、最核心的研究内容便是纸币制度的演变。从蒙古帝国的货币使用,到割据势力的货币发行,再到元朝初期的货币统一,我国货币制度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首先,早期的蒙古政权就曾在华北地区使用银作为支付手段,并两次发行纸币。但当时的银不过是将原作为对西亚贸易支付手段来使用的一部分,充当了作为属地的开支而已,而发行的纸币也是暂时性的,发行额也不大,加之前朝铜钱、纸币的混入,使得当时的货币制度较为混乱。

其次,华北的割据势力也曾在自己的区域内大规模发行过纸币。为了复兴因战乱而荒废的领地,以汉人世侯、投下领主为主的割据势力在领地之内发行纸币,试图借此来半强制性地促使商业活动顺畅、活跃。此外,作为纸币发行准备的银和丝,也被用于领地之间的结算、贸易和兑换。 最后,忽必烈即位后的钞法改革使得元朝的币制得到统一。中统七月,元政府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丝钞2两合银1两;十月,发行中统元宝钞,以银为本,钞1贯合丝钞1两,2贯合白银1两。

中统钞法的建立,凝聚着众多货币思想家的心血,也为之后的几次币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统钞法的创始人,王文统的观点直接促使了中统钞法的制定和实施,并在元初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纸币管理制度,是中统钞发行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第一规定中统钞为元朝的法定货币,以新钞回收旧币。第二,以白银作为准备金,有效控制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发行多少纸钞,就要有多少准备金,不能随意挪用钞本。第三,中统钞与白银之间要能自由兑现。第四,国家财政收支指定用钞结算。第五,通过财政预算对中统钞的发行额度进行控制。

5. 为何说元朝灭亡是因为滥发纸币,导致经济恶性通胀?

元朝时期滥发纸币导致了通货膨胀,那时候钱不再值钱,原本贫苦人们手中的钱可以买到可以让他们温饱的食物,然而因为经济恶性通胀,贫困人们手中的钱已经买不起让他们吃食的食物,最后贫苦人们不堪挨饿受冻于是就爆发了红巾起义爆发。红巾起义之后,元朝各地纷纷有农民起义响应,元朝上下不稳定,最终元朝被农民军给打败灭亡了。
曾经在一本金融书上看过这样的一句话“每一次通货膨胀都是劫贫济富的过程”。而通货膨胀的时间越长久人们生活就更加的艰难,最后剩下的通货膨胀就只有穷人们的眼泪。在元朝时期多次滥发纸币,导致了当时的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而当时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没有一个是穷人的,蒙古敛着中原地区的钱财到了蒙古地区,这让中原地区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困难。
此外元朝时期的政治特别腐败,而统治者重武轻文,当时的文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统治者不懂得如何管理国家,导致朝廷越来越腐败,在没有钱财的情况下滥发纸币导致经济恶性通胀,而且这种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但是朝廷对此置之不理,最终受害的还是人们。
因为通货膨胀,手中的钱不再值钱,于是各地纷纷有农民起义反抗,其中最厉害的就是红巾起义,但是当时的帝王并没有重视而是沉迷于佛法,整日骄奢淫逸,在没有钱财的情况之下还继续滥发纸币,这导致了农民起义更加的严重,元朝的财政也面临着崩溃。后来元朝被朱元璋带领的农民军打到了漠北地区,朱元璋建立明朝,原本的元朝在漠北被称为北元,元朝灭亡。元朝的灭亡虽然不是通货膨胀导致的跟根本原因,但是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为何说元朝灭亡是因为滥发纸币,导致经济恶性通胀?

6. 第一个全国货币通行的元朝,又怎样一步一步毁于货币的?

第一个全国货币通行的元朝,又怎样一步一步毁于货币的?元朝的纸币管理在一开始,元朝政府鉴于宋、金两朝滥发货币的恶果,对纸币的发行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并制订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纸币管理措施。
元朝在建立之初,以政府诏令形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强制纸币流通,禁止民间或私下金银交易,强调国家的金银储备, 定期检查平准库的准备金储存情况; 严惩富商大贾高抬物价以及管理官员通同作弊的行为。这些纸币管理制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完备的币制管理制度。



元朝中央在户部之下,设置了主管纸钞贮藏的宝钞总库;主管纸币印造地印造宝钞库;主管纸钞销毁的烧钞库;专门负责纸币兑换的行用六库。 在地方上设有各路平准库、 诸路宝钞都提举司等机构, 主管纸钞的印制发行、 金银兑换和平准物价。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纸币逐渐在全国推广,并为广大百姓所接受。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区区一小块纸片,竟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说明元朝纸币在发行之初,还是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并且信誉很好。
纸币比较容易造假,所以元朝政府对伪钞的打击始终是坚决有力的。只要有人敢制造假钞,无论你是主犯还是从犯,是有意还是无意,一律处死。哪个地方出现了假钞案,当地的官员和巡捕、里正保长,都要受到相应的连带处罚。



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磨损,称为 “昏钞”。这种”昏钞“经钞库官员验明真假后,老百姓可以拿到钞库置换新钞, 只需少许置换费用即可。
元朝在发放纸币的同时,也贮存了大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使得纸钞的信用不断提升,对纸币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的豪商富贾们纷纷用钱换纸钞,市场贸易一派欣欣向荣。这种情况直到元朝中后期,才由于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导致钞法大坏而改变。
元朝的通货膨胀客观地说,元代的通货膨胀是历代所罕见的。以米为例 ,米在至元三年为每石六百文, 到大德十年每石高达三十贯 ,到了至正十九年一千贯还买不到一斗米,价格在数十年间涨了一千倍以上。



随着纸币价值的下降 ,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已极为混乱,社会商品生产日益萎缩,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经济空前萧条。
元朝是个好战的国度,连年征伐,军费开支庞大 。至大四年,户部侍郎李孟上奏:“今每岁支钞六百余万锭, 又土木营缮百余处,计用数百万锭,内降旨赏赐复用三百余万锭,北边军需又六 、七百万锭, 今帑藏见贮止十一万锭,若此安能周给?”
元朝为摆脱巨额财政赤字,采取动用准备金的措施救急,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们知道,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的流通保证是有与纸币所等同的准备金,没有准备金的纸币等于废纸 。纸币准备金被动用,只能使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愈来愈低 。
在这条路之外,元朝又滥发纸币,朝令夕改,失信于民 。老百姓好不容易赚来一点钱,却成为废纸,人民焉能不怨?为了减少损失,老百姓只能是 想方设法将纸币换成有实际价值的金银或货物,这在无形中又促使了通货膨胀的恶化。



元朝纸币的先进性元朝建国之初,在准备金充足的情况下,发行纸币,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元朝于至元十九年颁发了《整治钞法条划》,对纸币的发行流通作了规定,这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最完备的币制条例。
这个条例详尽的包括了元朝基本的币制规范,将宝钞种类和票面单位、宝钞发行和易换方法、发行准备金办法、宝钞行用范围和新旧钞比价、买卖金银办法与私自买卖金银的惩处、伪造宝钞的惩处等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规定。政府还另外设立独立的宝钞提举司,以贯彻执行这些制度。



纸币轻巧便携,金额可大可小,方便群众使用。禁止金、银、铜钱,以全国统一的、完善细致的钞法对纸币进行管理,这些措施到现在都无一例外地被我们现代社会所采用。
元代较为系统、 完备的纸币管理制度,确立了纸币由国家发行和强制流通、 储备金银作为钞本、 严惩伪钞犯罪、 昏钞倒换等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这和现代纸币制度的一些原则极为接近。 但由于官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造成后来纸币滥发, 终致财政崩溃,使得元朝走向灭亡。而这并不是纸币本身的错。

7. 元朝初期曾经取得良好效果的纸币体系,是怎么走向崩溃的呢?

在现在的生活中,纸币已经是大家所司空见惯的东西,是全世界货币的主流形式。
不过在中国古代的时候,铜钱却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于纸币的保值能力并不是十分信任,再加上之前人们对纸币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导致中国没有发展出完善的纸币货币体系。

元朝的中统宝钞
在中国的各个朝代中,只有元朝是以纸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宋代时期的交子和会子的采用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而以王文统为首的汉臣也看出了纸币的优越性,于是元朝政府推行了中统钞,这也成为了元朝货币体系的根本。
在中统钞刚刚发行的时候,王文统为其配套了完善的管理体系,这让其在使用初期避免了宋代时期纸币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王文统等汉臣在朝中的失势,阿合马等色目人逐渐掌控了朝中的大权。而他们为了满足元朝政府的开销,不惜以破坏纸币价值体系为代价,大肆引发纸钞,终于让元朝的纸币体系趋于崩溃。

权臣阿合马的掌权导致了货币体系的崩溃
元朝之前中国的纸币使用情况
我们知道只要出现了剩余价值,私有制就会出现,而在私有制出现之后,就会出现货币来度量产品的价值。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各个国家为了满足交易的需要就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钱币。

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便规范了全国货币的样式,让中国的经济走到了新的阶段。
而那个时候的货币体系也给后来的历朝历代树立了典范,当时为了保证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国内流通的都是金属货币,这样的货币形式不易磨损,而且其包含的铜等重金属也有保值的作用。再加上这样的货币伪造成本较高,也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假币的流通。

元朝初期曾经取得良好效果的纸币体系,是怎么走向崩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