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的基本流程

2024-05-20 06:50

1. 买壳上市的基本流程

 买壳上市的基本流程
                         民营企业由于受所有制因素困扰,无法直接上市。一般而言,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了买壳上市的基本流程,希望能帮到大家!
         买壳上市的工作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收购公布前的工作,主要涉及收购大股东的股份,所需时间没有一定,视乎买卖双方的谈判进度和收购者尽职调查的深入程度和进度而定;第二阶段是收购公布后的工作,主要涉及向其他股东提出全面收购,需按照收购与合并守则指定的时间表进行。以下是收购上市一般涉及的主要步骤和时间:
                 
          上市规则 
         联交所上市规则订明了有关“须予公布的交易”(“Notifiable Transactions”)的详细规定。须予公布的交易分为下列多个类别:
         (A)“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Very Substantial Acquisitions”)-上市规则第14.06条;
         (B)“主要交易”(“Major Transactions”)-上市规则第14.09条;
         (C)“须予披露的交易”(“Discloseable Transactions”)-上市规则第14.12条;
         (D)“股份交易”(“Share Transactions”)-上市规则第14.20条;及
         (E)“关联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s”)-上市规则第14.23条。
         一项交易所属的`类别,决定了公司应当符合哪些规定,这包括向股东披露有关资料、取得股东同意、以及由独立财务顾问向股东提供独立的财务意见方面的要求。公司在进行该项交易前,应当尊遵守适用的规定。
          收购目标 
         根据1997年以来深沪股市上百起资产重组案例,壳公司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是所处的行业不景气。尤其是纺织业、冶金业、零售业、食品饮料、农业等行业,本行业没有增长前景,只有另寻生路。股权原持有人和主管政府部门也愿意转让和批准。
         其次是股本规模较小。小盘股具有收购成本低、股本扩张能力强等优势。特别是流通盘小,易于二级市场炒作,获利机会较大。然后是股权相对集中。由于二级市场收购成本较高,而且目标公司较少,因此大都采取股权协议转让方式。股权相对集中易于协议转让,而且保密性好,从而为二级市场的炒作创造条件。只跟一家谈肯定比同时跟五六家谈容易些。
         最后是目标公司有配股资格。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只有连续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最低为6%)时,才有配股资格。买壳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配股融资,如果失去配股资格,也就没有买壳上市的必要了。
    ;

买壳上市的基本流程

2. 借壳上市流程

如何借壳上市? 为了公开募集资金,很多公司选择上市,但并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司都可以直接上市。不能直接上市也没关系。这个想上市的公司,可以把自己的资产注入一个市值不高的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地位,把自己公司的资产上市。这是一种间接上市方式,但究竟是借壳上市还是壳上市,要看是否存在对“壳”公司的控股权。如果有,可以直接借,否则需要先买。那么公司如何借壳上市呢?跟我一起看看吧!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融资,扩大公司及其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一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经营不善,业绩不理想,失去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融资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是目前充分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买壳上市是指未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过协议或二级市场收购等方式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对壳公司的人员、资产、债务进行重组,将自身优质的资产和业务注入壳公司,实现自身资产和业务的间接上市。 国内借壳上市一般是指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其主要资产注入上市子公司的方式上市。母公司可以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提高其经营业绩,促进子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使子公司有资格配股或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然后,它可以扩大其业务,最终实现母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壳上市和借壳上市都是重新配置上市公司壳资源的活动,都是针对间接上市。它们的区别在于,壳上市公司首先需要获得一个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公司已经拥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况且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 借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国内IPO门槛太高或者一些政策限制。有些公司不具备直接上市的条件,或者直接上市的成本高于借壳上市,就会采用借壳融资。 借壳上市的操作流程 实践中,借壳上市一般是先剥离集团公司的一块优质资产进行上市,然后通过大比例配股或增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上市公司,最后通过配股或增发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分为“买壳借壳上市”两步,即先收购并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通过整体资产出售、配股、收购、新股吸收合并等方式,将买壳方的其他资产注入其中。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量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需要根据相关监管要求进行充分、准确、及时的披露。 借壳上市的交易类型 借壳上市是对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通过股权置换和定向增发,将非上市公司的全部或主要资产注入选定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以便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企业借壳上市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母”被“子”壳列为一个整体。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配股、股权置换等形式,将其主要资产注入上市子公司,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2.主要资产的出售和合并 入选“壳”公司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由原股东回购,其人员、业务资格、业务由原股东承担或继承;与此同时,“壳公司”将增发股票,吸收合并那些想借款的未上市公司。在实践中,重大资产的出售和合并也可以与定向回购股份相结合。 借壳上市是通过出售重大资产和吸收合并新股实现的。整体或重大资产出售后,“壳公司”几乎只有老股东支付的现金回购资产。一些资不抵债的空壳公司,其控股股东以承担空壳公司的全部负债为对价,购买空壳公司的全部资产,承接空壳公司现有的全部业务和员工。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壳公司合并只剩下一个空壳。同时,“壳公司”继承和承接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权利、义务、员工、资质、证照等,使借壳企业得以上市。 借壳上市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拥有“壳公司”的控股权。他们往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买,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注意相关事项,具体来说就是: 1.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 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是买壳企业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买壳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产、融资能力和发展规划,选择规模合适的壳公司。壳公司要有一定的质量、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不能有太多的债务和坏账。买壳的人不仅要拿到这个“壳”,还要想办法让壳公司的运作反向,才能保住这个“壳”。 2.做好成本分析。 在购买壳资源的时候,做一个充分的成本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购买壳资源的成本包括三部分:获得壳公司控股权的成本、优质资本注入壳公司的成本、重新运营“壳”公司的成本。其中,再经营成本包括以下内容:(1)“壳”不良资产的处理成本。大部分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要对壳公司的经营不善进行整改,对原有的劣质资产进行处理;(2)对壳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重大调整,包括一些制度和人员的变动,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要改变空壳公司的不良形象,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需要投入资本进行宣传和策划;(4)维持空壳公司持续经营的费用;(5)控股后维持壳公司业绩的成本。为了实现壳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获得控股公司,需要对壳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 3.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了考虑上述成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壳公司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事项相当不明等问题。所以在买壳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壳资源的风险。企业决策层在做出买壳上市的决定之前,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充分考虑和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一是要充分调研,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收购前要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其次,要充分关注传统体制导致的国有公司的特殊债务和表面事项,考虑收购后企业重组的难度,充分关注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评估收购后整合管理体制的方式,以及管理结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实施成本。最后,要充分考虑买壳方和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以及选壳、买壳、上市后的风险,包括壳公司故意隐瞒债务、政府干预、中介机构选择错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成本高、资产重组风险等。 有人说“如果IPO不行,我们就借壳”,因为这个审批流程短,很多人愿意做这个工作。毕竟理论上,借壳上市相当于IPO,只不过比IPO快。但任何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借壳有其独特的困难。借壳需要和“壳公司”谈条件,中间股价和技术细节是难点之一。每个环节都可能导致谈判破裂,借壳不比IPO。不是说难就不用做手术了。实践中,借壳上市的公司不在少数,其经验值得借鉴。如果真的要借壳上市,就要知道如何谈判价格,注意相关事项,这样才能保证借壳成功。

3. 买壳上市的注意事项

企业决策层在决定买壳上市之前,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全面考虑,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应有周密的计划与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充分调查,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在收购前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其次要充分重视传统体制造成的国有公司特殊的债务及表面事项,考虑在收购后企业进行重组的难度,充分重视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评估收购后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整合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架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推行成本;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买壳方与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考虑选壳、买壳及买壳上市后存在的风险,包括壳公司对债务的有意隐瞒、政府的干预、中介机构选择失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的高成本及资产重组中的风险等。

买壳上市的注意事项

4. 借壳上市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第一阶段买壳上市
目标选择
1、明确公司并购的意图:实现公司上市、或急需融资以满足扩张需要,或提升企业品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并购的自身条件分析:公司的赢利能力、整体资金实力、财务安排,未来的企业赢利能力与运作规划,合适的收购目标定位;
3、并购战略:协议收购还是场内收购,收购定价策略;
4、寻找、选择、考察目标公司
评估与判断(这是所有收购工作的最重要环节)
1、全面评估分析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
2、制定重组计划及工作时间表
3、设计股权转让方式,选择并购手段和工具
4、评估目标公司价值,确定购并价格
5、设计付款方式,寻求最佳的现金流和财务管理方案
6、沟通:与目标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接洽,沟通重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7、谈判与签约:制定谈判策略,安排与目标公司相关股东谈判,使重组方获得最有利的金融和非金融的安排。
8、资金安排:为后续的重组设计融资方案,必要时协助安排融资渠道。
9、申报与审批:起草相应的和必要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办理报批和信息披露事宜。
第二阶段资产置换及企业重建
(一)宣传与公关
1、对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目标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开展公关活动,力图使资产重组早日成功。
2、制定全面的宣传与公共关系方案,在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上为重组方及其资本运作进行宣传。
(二)市场维护
设计方案,维护目标公司二级市场。
(三)现金流战略
制定收购、注资阶段整体现金流方案,以利用有限的现金实现尽可能多的战略目标为重组后的配股、增发等融资作准备。这是公司能否最终实现公司价值的直接决定性环节。
(四)董事会重组
1、改组目标公司董事会,取得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2、制定反并购方案,巩固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五)注资与投资
1、向目标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实现资产变现。
2、向公司战略发展领域投资,实现公司的战略扩张。
3、ESOP(员工持股计划)
4、在现行法律环境下,为公司员工制定持股计划。

5. 借壳上市流程

如何借壳上市? 为了公开募集资金,很多公司选择上市,但并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司都可以直接上市。不能直接上市也没关系。这个想上市的公司,可以把自己的资产注入一个市值不高的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地位,把自己公司的资产上市。这是一种间接上市方式,但究竟是借壳上市还是壳上市,要看是否存在对“壳”公司的控股权。如果有,可以直接借,否则需要先买。那么公司如何借壳上市呢?跟我一起看看吧!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融资,扩大公司及其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一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经营不善,业绩不理想,失去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融资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是目前充分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买壳上市是指未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通过协议或二级市场收购等方式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对壳公司的人员、资产、债务进行重组,将自身优质的资产和业务注入壳公司,实现自身资产和业务的间接上市。 国内借壳上市一般是指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其主要资产注入上市子公司的方式上市。母公司可以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提高其经营业绩,促进子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使子公司有资格配股或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然后,它可以扩大其业务,最终实现母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壳上市和借壳上市都是重新配置上市公司壳资源的活动,都是针对间接上市。它们的区别在于,壳上市公司首先需要获得一个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公司已经拥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况且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 借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国内IPO门槛太高或者一些政策限制。有些公司不具备直接上市的条件,或者直接上市的成本高于借壳上市,就会采用借壳融资。 借壳上市的操作流程 实践中,借壳上市一般是先剥离集团公司的一块优质资产进行上市,然后通过大比例配股或增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上市公司,最后通过配股或增发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分为“买壳借壳上市”两步,即先收购并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通过整体资产出售、配股、收购、新股吸收合并等方式,将买壳方的其他资产注入其中。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量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需要根据相关监管要求进行充分、准确、及时的披露。 借壳上市的交易类型 借壳上市是对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通过股权置换和定向增发,将非上市公司的全部或主要资产注入选定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以便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企业借壳上市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母”被“子”壳列为一个整体。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配股、股权置换等形式,将其主要资产注入上市子公司,实现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2.主要资产的出售和合并 入选“壳”公司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由原股东回购,其人员、业务资格、业务由原股东承担或继承;与此同时,“壳公司”将增发股票,吸收合并那些想借款的未上市公司。在实践中,重大资产的出售和合并也可以与定向回购股份相结合。 借壳上市是通过出售重大资产和吸收合并新股实现的。整体或重大资产出售后,“壳公司”几乎只有老股东支付的现金回购资产。一些资不抵债的空壳公司,其控股股东以承担空壳公司的全部负债为对价,购买空壳公司的全部资产,承接空壳公司现有的全部业务和员工。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壳公司合并只剩下一个空壳。同时,“壳公司”继承和承接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权利、义务、员工、资质、证照等,使借壳企业得以上市。 借壳上市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拥有“壳公司”的控股权。他们往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买,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注意相关事项,具体来说就是: 1.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 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是买壳企业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买壳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产、融资能力和发展规划,选择规模合适的壳公司。壳公司要有一定的质量、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不能有太多的债务和坏账。买壳的人不仅要拿到这个“壳”,还要想办法让壳公司的运作反向,才能保住这个“壳”。 2.做好成本分析。 在购买壳资源的时候,做一个充分的成本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购买壳资源的成本包括三部分:获得壳公司控股权的成本、优质资本注入壳公司的成本、重新运营“壳”公司的成本。其中,再经营成本包括以下内容:(1)“壳”不良资产的处理成本。大部分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要对壳公司的经营不善进行整改,对原有的劣质资产进行处理;(2)对壳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重大调整,包括一些制度和人员的变动,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要改变空壳公司的不良形象,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需要投入资本进行宣传和策划;(4)维持空壳公司持续经营的费用;(5)控股后维持壳公司业绩的成本。为了实现壳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获得控股公司,需要对壳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 3.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了考虑上述成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壳公司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事项相当不明等问题。所以在买壳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壳资源的风险。企业决策层在做出买壳上市的决定之前,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充分考虑和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一是要充分调研,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收购前要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其次,要充分关注传统体制导致的国有公司的特殊债务和表面事项,考虑收购后企业重组的难度,充分关注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评估收购后整合管理体制的方式,以及管理结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实施成本。最后,要充分考虑买壳方和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以及选壳、买壳、上市后的风险,包括壳公司故意隐瞒债务、政府干预、中介机构选择错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成本高、资产重组风险等。 有人说“如果IPO不行,我们就借壳”,因为这个审批流程短,很多人愿意做这个工作。毕竟理论上,借壳上市相当于IPO,只不过比IPO快。但任何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借壳有其独特的困难。借壳需要和“壳公司”谈条件,中间股价和技术细节是难点之一。每个环节都可能导致谈判破裂,借壳不比IPO。不是说难就不用做手术了。实践中,借壳上市的公司不在少数,其经验值得借鉴。如果真的要借壳上市,就要知道如何谈判价格,注意相关事项,这样才能保证借壳成功。

借壳上市流程

6. 买壳上市的上市条件

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及支持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的重要平台。具体讲,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是具备一定的盈利基础,拥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且需存续一定期限,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主要应符合如下条件。(1)发行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为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要,创业板对发行人设置了两项定量业绩指标,以便发行申请人选择:第一项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项指标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2)发行人应当具有一定规模和存续时间。根据《证券法》第五十条关于申请股票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应不少于三千万元的规定,《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具体规定“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三千万元”。规定发行人具备一定的净资产和股本规模,有利于控制市场风险。《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应具有一定的持续经营记录,具体要求发行人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3)发行人应当主营业务突出。创业企业规模小,且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如果业务范围分散,缺乏核心业务,既不利于有效控制风险,也不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集中有限的资源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并强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同时,要求募集资金只能用于发展主营业务。(4)对发行人公司治理提出从严要求。根据创业板公司特点,在公司治理方面参照主板上市公司从严要求,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强化独立董事职责,并明确控股股东责任。

7. 买壳上市的收购事项

重大收购事项和主要交易1、买壳上市涉及的资产注入及/或出售通常会构成上市公司的“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或“主要交易”。根据下列任何一个基准计算所得的百分比为100%或以上者为上市公司的“非常重大收购事项”,50%或以上者则为主要交易:(a)将予收购或变卖的资产的价值占上市公司综合资产的百分比;(b)应付或应收代价的总值占上市公司综合资产的百分比;(c)上市公司将发行作为购入资产代价的股本价值占上市公司过往已发行股本的百分比;(d)或将予收购或变卖资产应占的纯利(减去税项以外的所有费用,但未计非经常项目)占上市公司纯利的百分比。2.“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及“主要交易”必须获上市公司股东批准后方可实行,任何与有关交易有重大利益关系的股东,必须放弃在股东大会上投票。若因引入持有大部份控制权的股东或一批股东,而使控制权有所改变,则属于“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的条款(必须获股东批准)获商定后,公司须尽速通知联交所、在报章上刊登公告及向所有股东发出通函。该等公告及通函于刊登或发出前,必须送呈联交所征求意见。通函内须附有会计师报告。3. 在上市公司就“非常重大收购事项”向市场公布之前,联交所会要求上市公司的证券暂停买卖。在进行买壳上市交易时,收购人必须注意联交所有权拒绝上市公司的复牌申请,除非收购事项完全符合下列条件,否则上市公司的复牌申请将会被当作新申请人的上市申请处理:(a)将予收购的业务规模并非显著大于该上市公司的业务;将予收购的业务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相类似;(b)上市公司不拟将其业务作重大更改;(c)经扩大后的集团仍适合上市;(d)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将无重大更改;(e)及上市公司或其董事会的控制权将无重大改变。4、此外,收购人注入新资产给上市公司及/或上市公司出售部份资产给前控制性股东均有可能构成关连交易。一般买壳上市涉及的关连交易必须经上市公司少数股东批准后方可实行。5、无论是“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主要交易”或“关连交易”,上市公司都必须在有关交易的条款达成协议后,尽速通知联交所及向市场发出新闻通告,并须于通告刊登后21天内发出通告文件予股东,详细解释有关之交易。主要交易“主要交易”指收购或变卖的资产相等于公司资产或纯利50%或以上的交易,或有关交易涉及的代价相等于公司资产50%或以上。该等交易必须获股东批准后方可进行,并须通知联交所,公司并须在报章刊登公告及向股东发出通函,通函内须附有会计师报告。公司须于公告及通函刊登或发出前,送呈联交所征求意见。须予披露的交易“须予披露的交易”指收购或变卖的资产相等于公司资产或纯利15%或以上的交易,或有关交易涉及的代价相等于公司资产50%或以上。虽然该等交易无须获股东批准,但公司仍须通知联交所、报章刊登公告及向股东发出通函,公告及通函须于刊登或发出前,送呈联交所征求意见。股份交易“股份交易”指收购的资产相等于公司资产或纯利15%以下的交易,或有关交易涉及的代价相等于公司资产15%或以下,而该代价包含公司将发行的新股。股份交易事项的条款商定后,公司须尽快通知联交所,并须在报章刊登公告,但不需向股东发出通函。该公告须在刊登前送呈联交所征求意见。下表列出有关各项须予公布的交易(“关连交易”除外)所须符合的基本规定。    通知联交所  刊登公告  向股东发出通函  股东批准  会计师报告  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主要交易须予披露的交易股份交易  需要需要需要需要  需要需要需要需要  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  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买壳上市的收购事项

8. 股票借壳上市程序

直白地说,借壳上市就是将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实现上市的目的。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而借壳上市是指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已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
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
一、买壳和借壳的异同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具体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
第一步,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
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二、实施途径
要实现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必须首先要选择壳公司,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融资能力及发展计划。选择规模适宜的壳公司,壳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债务和不良债权,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接下来,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取得相对控股地位,要考虑壳公司的股本结构,只要达到控股地位就算并购成功。其具体形式可有三种:
A:通过现金收购,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智能软件集团即采用这种方式借壳上市,借壳完成后很快进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场反映。
B:完全通过资产或股权置换,实现壳的清理和重组合并,容易使壳公司的资产、质量和业绩迅速发生变化,很快实现效果。
C: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实际上大部分借壳或买壳上市都采取这种方法。
非上市公司进而成为控制股东,通过重组后的董事会对上市壳公司进行清理和内部重组,剥离不良资产或整顿提高壳公司原有业务状况,改善经营业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