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东的代表性在研项目

2024-05-18 11:22

1. 潘卫东的代表性在研项目

1、承担2011年国家基金项目“基于不同水平筛选模型的贵州民族药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成分系统研究”,编号:81160390;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速效止泻胶囊中药复方制剂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再研究”;3、承担2008年国家基金项目“基于有机锂活性中间体及单糖手性合成子的细菌源多羟基何帕烷三萜类化合物新合成方法研究”。

潘卫东的代表性在研项目

2. 潘卫三的主要学术著作

主编《实用药品专利》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主编《工业药剂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57万字,主编《新药制剂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40万字主编《药剂学》(全国执业药师考试专用,第3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55万字副主编《药剂学》(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编写《药剂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编写《药剂学》(全国高等医药成人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编写《药学概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2.8

3. 潘绥铭的科研项目

1. “北京市婚姻新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七五”项目,1990-1992年。该研究的成果于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2. “中国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与艾滋病风险的KABP研究”,课题组组长。 国家预防艾滋病委员会与卫生部的“预防艾滋病中期规划”项目,1993 -1994年。于1994年通过了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鉴定。3. “对于性传播疾病的社会学分析与预警标准的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会1993年项目,1994年完成并通过鉴定。4. “提高北京人婚姻质量的操作方法的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八五”项目,1993-1995年。于1995年完成并通过鉴定。5. “中国夫妻之间在性行为与性关系方面的交换模式研究”,课题组组长 加拿大新布朗斯威克大学资助的研究项目。1994年完成。研究报告(英文)已经发表于《加拿大性学》与美国《性研究》。6. “对于中国性存在和社会性别的状况与性学研究的发展状况的研究”, 课题组组长。与菲律宾德拉瑟尔大学的合作研究项目。1995年完成。7. “对全北京市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的随机抽样调查”,课题组组长 自费项目。分别完成于1991年9月和1995年11月,以便考察大学生性行为的历史差异。8. “对于大众传媒工作者的性学基础的调查研究与培训”,课题组组长。 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1995-1997年。9. “对于中国既有性学资料与信息的调查研究与服务”,课题组组长。福 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1995-1997年。10. “全国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调查”,课题组组长。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项目,1997-1998年。11. “中国人的性观念与性知识水平的随机抽样调查”,课题组长。《人之初》杂志委托项目,1998年1月-7月。12. “性服务小姐的个案研究”(“中国农村外出打工妇女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课题组长,中国社科院项目,1997年10月-1998年12月。13. “大众传媒中的性教育研究”,课题组长。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1998-2000年。14. “中国性学发展历程与成果研究”,课题组长。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1998-2000年。15. “在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性教育的研究”,课题组长。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1998-2000年。16. “中国人的健康与家庭生活”,课题组长。国际合作项目,1998-2000年。17. “大中城市总人口中的性病风险的社会学研究与预警标准”,课题组长,中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9-2000年。18. “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课题组长,国际合作项目,1999-2000年。19. “四川省城郊/路边性产业中的艾滋病风险与最佳干预模式”,课题组长,国家中英艾滋病项目,2001年。20. “全国本科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自筹项目,2001-2002年。21. “东北地区性产业与城市女性失业问题研究”,海外合作项目,2002年。22. “珠江三角洲城市失业问题及性工作关系研究”,海外合作项目,2002年。

潘绥铭的科研项目

4. 潘卫三的从事领域

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包括固体口服缓控释制剂、皮肤/粘膜给药系统、自乳化给药系统、药物树脂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等,尤其是在渗透泵控释制剂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1997年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渗透泵控释片产业化的探索研究并获得新药证书,填补了国内有关研究的空白,有力的促进了进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并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一流先进制剂技术的差距。截止2006年12月,在我国药剂工作者发表的有关渗透泵控释制剂的国内外论文中,潘卫三教授发表的论文约占 35% ,在关于渗透泵控释制剂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潘卫三教授申报的专利约占47%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国际国内学会议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论文146篇,SCI收载27篇;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十余种;申报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已经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科研领域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称号同时,为了配合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与国内多家药厂合作,目前已完成国家四类新药8项、国家五类新药2项。截止至2006年12月,潘卫三教授共指导研究生112人,其中博士生32人(已毕业21人),硕士生78人(已毕业39人),博士后2人。

5. 潘卫三的介绍

潘卫三(1958年5月)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并留校任教,在沈阳药科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国际国内学会议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论文146篇,SCI收载27篇;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十余种;申报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已经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已完成国家四类新药8项、国家五类新药2项。

潘卫三的介绍

6. 潘卫三的获奖情况

全国第二届吴阶平 - 保罗·杨森医药学研究奖三等奖(1995);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中国药学会首届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6);全国第二届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研究成果一等奖(1990);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三等奖(2005);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2006);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2、2005);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001);辽宁省教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3);2006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负责人(2006);第七届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