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2024-05-17 12:22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会宗旨

协会以“宣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目的,旨在通过发展协会会员、召集论坛会议、举办产品拍卖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起到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联合国有《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者管“非物质”,后者管“物质”。《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生效之前,作为试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命名了三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共90项,其中中国4项,即昆曲、古琴、新疆的木卡姆民族歌舞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简介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介绍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

5.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介绍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大类518项。包括:1、民间文学 (共计31项),比如: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格萨尔等;2、民间音乐(共计72项),比如:川江号子、江南丝竹、五台山佛乐等;3、民间舞蹈(共计41项),比如:秧歌、高跷、狮舞等;4、传统戏剧(共计92项),比如:昆曲、秦腔、皮影戏等;5、曲艺(共计46项),比如:苏州评弹、京东大鼓、山东快书等;6、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比如:吴桥杂技、少林功夫、武当武术等;7、民间美术(共计51项),比如:杨柳青木版年画、剪纸、苏绣等;8、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比如:景泰蓝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等;9、传统医药(共计9项),比如: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针灸等;10、民俗(共计70项),比如:春节、黄帝陵祭典、那达慕等。 1、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刘三姐歌谣、阿诗玛、江格尔、格萨尔等;2、民间音乐:兴国山歌、花儿、聊斋俚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唢呐艺术、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江南丝竹、五台山佛乐、武当山宫观道乐等;3、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秧歌、龙舞、狮舞、高跷、安塞腰鼓、苗族芦笙舞、彝族葫芦笙舞、傣族孔雀舞等;4、传统戏剧:昆曲、川剧、湘剧、秦腔、晋剧、上党梆子、河北梆子、豫剧、越调、京剧、徽剧、汉剧、粤剧、桂剧、石家庄丝弦、闽剧、评剧、武安平调落子、越剧、沪剧、苏剧、扬剧、楚剧、黄梅戏、曲剧、藏戏、壮剧、皮影戏、木偶戏等;5、曲艺: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京东大鼓、陕北说书、河南坠子、绍兴莲花落、东北二人转、凤阳花鼓、山东快书等;6、杂技与竞技: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蒙古族搏克、蹴鞠等;7、民间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衡水内画、剪纸、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象牙雕刻、夜光杯雕、金石篆刻、曲阳石雕、乐清黄杨木雕、泥塑、塔尔寺酥油花等;8、传统手工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磁州窑烧制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苗族蜡染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镇江香醋酿制技艺、宣纸制作技艺、湖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端砚制作技艺、木版水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9、传统医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10、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都江堰放水节、黄帝陵祭典、炎帝陵祭典、成吉思汗祭典、祭孔大典、妈祖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大禹祭典、祭敖包、那达慕、秦淮灯会、泰山石敢当习俗、民间社火、安国药市、楹联习俗、惠安女服饰、苗族服饰、回族服饰、瑶族服饰、农历二十四节气等。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介绍

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介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批准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14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2011年6月10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2014年7月16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

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介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领导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网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介绍

8.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孙家正(文化部部长)成员:周和平(文化部副部长)王春正(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新胜(教育部副部长)周明甫(国家民委副主任)张少春(财政部部长助理)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顾朝曦(旅游局副局长)齐晓飞(宗教局副局长)童明康(文物局副局长)秘书长:周和平(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