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利用与苹果造车消息牟取暴利 现代数名高管正接受调查

2024-05-08 00:32

1. 外媒:利用与苹果造车消息牟取暴利 现代数名高管正接受调查

易车讯 据外媒报道,现代多位高管因利用现代与苹果合作研发汽车的内幕消息牟取暴利,目前正接受调查。
韩国股票交易所自2月以来一直在调查这些指控,上周日,将针对现代汽车部分高管涉嫌违反内幕交易法行为的初步调查结果提交给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旗下的市场调查团队以及韩国金融监督院将进一步调查。 
据悉,此前在媒体曝光苹果已经选定现代作为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合作伙伴之后,现代的股价一度出现飙涨。大约有12位现代高管被指控涉嫌违反内幕交易规定,在计划取消的消息公开之前,他们就卖掉了所持有的现代股票,获得约合74万美元不法利益。
1月8日,该公司股价上涨超过19%。1月20日,现代股价冲高至每股27.7万韩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2月8日,现代正式宣布,并没有与苹果就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展开讨论,自那之后,现代股价开始下滑。截至上周五,该公司股价收于每股22.85万韩元。与1月8日相比,该公司的股价下跌了7%。
据报道称,调查时间预计将耗时五到六个月。

外媒:利用与苹果造车消息牟取暴利 现代数名高管正接受调查

2. 利用与苹果造车消息牟利 现代数名高管接受调查|汽车产经

4月12日,据外媒报道,因利用现代与苹果合作研发汽车的内幕消息牟取暴利,最终又被取消,现代多位高管正接受调查。
目前,韩国股票交易所将针对现代汽车部分高管涉嫌违反内幕交易法行为的初步调查结果提交给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旗下的市场调查团队以及韩国金融监督院将启动进一步调查。


据悉,此前在媒体曝光苹果已经选定现代作为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合作伙伴之后,现代的股价一度出现飙涨。大约有12位现代高管被指控涉嫌违反内幕交易规定,在计划取消的消息公开之前,他们就卖掉了所持有的现代股票,获得约合74万美元不法利益。
据报道称,无论是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市场调查团队,还是韩国金融监督院启动的调查行动,预计都将耗时五到六个月。

3. 苹果等知名科技巨头相继被曝出造车计划,这会不会掀起第二轮新造车浪潮?

苹果等知名科技巨头纷纷曝出造车计划,或将掀起第二轮造车新浪潮上车只是成为汽车企业的供应商,汽车制造直接走向汽车企业的竞争。然而,在提升市场价值和改善生态的诱因下,科技企业转向直接造车。苹果手机和苹果电脑已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苹果汽车或将很快加入苹果的产品阵营。据台湾《经济日报》引述供应链消息,苹果首款电动车苹果汽车或将于明年9月面世,至少比预计的2023年提前两年。台湾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将为苹果汽车明年第二季度的发布做准备。报道还透露,苹果公司一直在加州进行秘密路试,其中至少包括数十辆苹果原型车。

事实上,苹果生产汽车的历史悠久,苹果董事会成员米奇·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也公开表示,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他可能会开发一款ICAR,自从2013年苹果正式推出车内IOS汽车系统更名为Carplay,苹果已经进入汽车领域7年了。作为全球市值领先的科技公司,苹果进军汽车行业将带来诸多热议。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底,众多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推出冲击汽车制造新高地的产品。

近日,有媒体透露,百度正在考虑自主生产电动车,并与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威马汽车就可能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尽管多方没有对事件作出积极回应,但华尔街的热情已经被点燃。受此消息影响,百度股价连日飙升,市值重回600亿美元。此外,滴滴还发布了全球首款由滴滴和比亚迪联合开发的定制网上售车D1,全部设计为网上售车场景服务。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联合推出智捷汽车,首轮融资规模达100亿。

在这个时候,科技公司有什么计划?苹果公司涉足汽车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台湾《经济日报》也披露了苹果造车的更多细节。据介绍,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链正在为明年第二季度起苹果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做准备。这些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包括河达、FTU、鹤琴和福田,预计未来该名单还会继续增加。这些信息点远早于此前媒体披露的苹果汽车制造趋势。此前,据供应链领域权威媒体DIGITIMES报道,苹果正准备在美国建立汽车生产线,并已开始与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讨论技术规格等问题。预计苹果汽车将于2024-2025年正式亮相。事实上,苹果的造车并不新鲜。近年来,各种趋势频频被听到,这与苹果汽车的造车历史和积淀有关。

苹果等知名科技巨头相继被曝出造车计划,这会不会掀起第二轮新造车浪潮?

4. 苹果造车项目深陷人事震荡 三名关键工程师被曝近日已离职

  财联社(上海,编辑 夏军雄)讯, 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再次遭遇高管离职的打击。据媒体报道,最近几周,苹果的自动驾驶 汽车 项目近来失去了三名关键技术人员。
   报道称,苹果造车项目雷达系统的首席工程师Eric Rogers近日从苹果离职,转投空中出租车初创公司Joby。苹果造车项目电池系统的工程经理Alex Clarabut则加入了另一家空中出租车企业Archer Aviation,苹果硬件工程经理Stephen Spiteri也加入了Archer。
   Joby和Archer证实了三名前苹果高管的加入。作为新兴行业,一些空中出租车公司正在大力招募硅谷人才。
   Roger所负责的雷达系统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它能让 汽车 精准定位自身在街道上的位置。苹果所采用的雷达技术有别于特斯拉,后者通过摄像头在无人驾驶过程中确定位置。
   大量高管离职表明,苹果在无人驾驶领域面临着不小挑战。自动驾驶 汽车 固然具备极大潜力,苹果将其视作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但如何完善这种技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苹果的工程师们。苹果确立造车项目已有7年了,外界对该团队的认知是频繁的人员变动和战略转变,以及被竞争对手挖走关键人才。
   在Rogers等三人离开之前,苹果造车团队今年至少失去了6名重要成员,其中就包括团队前负责人Doug Field。从苹果离职后,Field目前在福特 汽车 担任高管。
   Field离开后,苹果公司内部负责Apple Watch和 健康 软件的Kevin Lynch接受了苹果造车项目。
   近期从苹果离职的另一名关键人物是Michael Schwekutsch,他负责苹果造车项目的硬件工程。Schwekutsch同样加入了Archer,担任高级副总裁。
   还有一些员工加入了电动车公司,比如前段时间风头十足的电动卡车初创公司Rivian。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今年也招募了一些重要人员,包括曾领导宝马 汽车 电动车研发的Urlich Kranz,以及特斯拉前自动驾驶软件总监CJ Moore。

5. 砸了1300亿,苹果公司却连一辆车都造不出来?

如果乔布斯还在世,我们现在是否可以买到一辆“iCar”?
这个问题注定不会有答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苹果公司正在全面布局汽车业务。
近日,摩根斯坦利分析师的一则发言,再次将苹果公司造车的话题推至风口浪尖。
这位分析师称,苹果公司今年将在研发层面投入近190 亿美元,相比于2018 年的研发费用增加约50 亿美元。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新增的研发费用将大部分投入到汽车项目中。
截止目前为止,苹果公司已挖角特斯拉员工超500人,整个汽车项目核心团队超过2000人,还公布近70项汽车相关专利。那么,来势汹汹的苹果公司,其造车计划真能如愿吗?
1、苹果公司的“造车实力”
虽然造车失败的例子有很多,但我们还是应该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从苹果公司身上,或许我们可以先着眼于其搞了6年的自动驾驶技术,看看到底如何。
去年,在号称自动驾驶圣地——加州披露的年度报告中,公布了世界范围内36家企业的路测数据。
百度排名第一且遥遥领先,谷歌Waymo紧随其后。
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除了百度之外,还有3家都来自中国,分别是AutoX、小马智行、滴滴。
而号称在自动驾驶行业投入颇多的苹果公司,大家猜猜排名多少?第十三名。
事实上,判断自动驾驶技术水平高低,最主要看的是接管次数。即自动驾驶系统出现了技术问题或安全问题,需要人类驾驶员接管汽车的情况。
技术越好,行驶距离越长,接管干预次数越少。
排名第一的百度,平均每跑18050.0公里才需要人工接管一次,相当于从中国最北(漠河)到中国最南(三亚)跑了3.5次。
备受期待的苹果公司无人车,每次人工接管后平均只能撑117公里,还不够从广州开到深圳。
相比于榜单上的其他选手,苹果公司的投入可以称得上“事倍功半”。
如果按照当年的规划,时至今日苹果公司应该会推出一款划时代意义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
然而事实却是,命运多舛且烧钱无数的苹果公司“自动驾驶计划”至今无所建树。
曾经有一段时间,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是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忠实信徒。但在去年的一场活动上,他却说:“我真的要放弃自动驾驶了。”
就在去年,苹果公司甚至把自动驾驶项目中近200多名员工遣散。
这就是苹果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初次尝试”。算不上成功,但也谈不上失败,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2、钱再多,也难撑
那么,在自动驾驶领域没做出亮眼成绩,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还能如愿吗?可能很难。
毕竟强如新造车行业龙头特斯拉,近年来在量产交付、实现盈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而中国造车新势力过得更是惨淡。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威马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分别在2019年3月、8月和11月完成了C轮融资,其中理想汽车更是计划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
但融资、上市背后,其实是整个新能源汽车难以掩饰的伤疤:连年巨亏,债台高筑,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即便是苹果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经得起造车烧钱,仍有不少困难摆在眼前。
例如已经放弃造车的戴森,在2019年10月宣布停止造车时就提到“不赚钱,商业化太难。”
简单的一句话,已经指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的痛点。
在造车的几年中,戴森不与其他整车制造商合作代工,自己集研发、生产、运营等于一身,这给后续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除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之外,还需要具备汽车平台、整车制造经验、零部件供应链、智能互联技术等,技术门槛远远高于家电行业。
当这些困难一一摆在眼前,苹果公司或许也未必能很好的处理。
此外,苹果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绩并不亮眼,打造出来的产品又能拥有什么优势呢?或许,苹果公司可以先尝试从汽车生态系统的角度发展。但如若想从汽车产品直接切入市场,风险太大也太难。
3、写在最后
亲自打造“革命性”的产品,似乎是继承乔帮主意志下苹果公司的基因和宿命。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支柱产业确实存在很高的行业壁垒,互相可以融合与分享,但直接跨界取代是很困难的。
而汽车产品的复杂度以及对安全性的要求,却远远高过高度集成化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这也意味着,为了突出优势,苹果公司必须在造车这条“不归路”上长期投入下去。
事实上,技术领先、性能卓越以及超越当前市面上现有品牌的优越智能体验,几乎成为大家对“苹果公司造车”的期待。
同时,随着造车时间表的拖延,还会不断抬高大众对其的心理期望。
如今,苹果公司的造车大业已经陷入到自己制造的无比艰难的创新困境中。
要么在沉默中再次爆发,要么在爆发中走向溃败,这将是苹果公司“闭门造车”不得不承受的性命攸关的结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砸了1300亿,苹果公司却连一辆车都造不出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