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什么意思啊...着急啊

2024-05-04 18:38

1.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什么意思啊...着急啊

意思是:水边平地树叶萧萧飘落,陇首一带北方边塞之地已是秋季,云在天际飘扬。
出自南朝齐梁间诗人柳恽的《捣衣诗》。
原文如下:
孤衾引思绪, 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 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 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 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 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 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 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 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 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 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 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 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 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 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 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 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 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 倾首迟归云。
译文如下:
孤衾率思绪,只有在悲伤忧愁端。深庭院秋草绿色,高门白露寒。
想你在深夜,短柱上兰花。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旅行滞留风波,游人滞留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晚上鸟集,思窗草虫悲伤。嗟叹了当春天的衣服,怎么能抵御冬天的衣服。
鹤鸣劳永欢,采用登录伤时晚上。想想你正远游,希望我理绸缎。
秋风吹绿潭,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美人装饰净容,请带着从所务。
步栏也看不到,离堂肃已关闭。轩高晚上杵散,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驱逐袖生。徘徊理金翠,宽容和接纳连夜清。
泛艳回烟彩,深旋龟鹤文化。凄凄合欢袖,冉冉香气芬芳。
不怨机织苦,所悲千里分。哭着送行李,倾首晚回来说。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柳恽(465~517)南朝齐梁间诗人、音乐家、棋手。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运城)人。父柳世隆,以功官至尚书令。齐末,梁武帝萧衍起兵,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
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
赠侍中,中护军。柳恽多才艺,善诗。其诗今存者不足20首,但不乏佳作。名篇如写闺怨的《江南曲》等。他的诗,虽然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但诗风清新流丽,情调也比较健康,在当时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有集12卷,今已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1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18首。
作品赏析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捣衣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什么意思啊...着急啊

2.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北朝·柳恽《捣衣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渊镟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闺怨  , 妇女思念 鉴赏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像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像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著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构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柳恽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3.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怎么翻译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这里已是秋风起而木叶下,你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
原诗: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译文:
你迟迟未归,是因为被风波阻拦所以滞留下来了吧!我这里已是秋风起而木叶下,你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等我裁好寒衣寄到你那,只怕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穿上春服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
出处:南朝柳恽的《捣衣诗》

诗歌赏析
诗题为“捣衣”,但跟谢惠连的《捣衣诗》具体描绘捣衣劳动的写法不同,除结尾处略点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几乎不涉捣衣本题,表面上看似有些离题。实则首联揭出游人之淹滞远方,为捣衣之由,中间两联写景,为捣衣时所见所想,仍处处关合题目。
只是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怎么翻译

4.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翻译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我喜欢`木叶`两个字

5.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怎么翻译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怎么翻译

6.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的翻译 要完整的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我喜欢`木叶`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