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有什么名人?

2024-05-19 03:21

1. 江西省高安市有什么名人?

高安名人 契嵩 契嵩(1007~1072) 北宋僧人。俗姓李。藤州镡津人(今广西藤县)人。7岁出家,13岁落发,翌年受具足戒。19岁游方,于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得法。庆历间 (1041~1048)至钱塘(今浙江杭州),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时著《原教》、《孝论》等十多篇,力陈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五常”义理相通,驳排佛之论。又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等,对禅宗史有较大影响。观察李公谨奏请赐紫方袍。开封府尹王仲义复奏,请诏付传法院将其著述编次入藏,赐号明教大师。朝中自丞相韩琦以下,莫不崇敬。后辞返钱塘,受太守蔡君谟礼遇,住佛日山。数年后仍退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校定《六祖坛经》,并著《六祖法宝记叙》。后人集其论著、书启、叙记、诗歌、碑志为19卷行世,题为《镡津文集》。 朱轼 三朝帝师---朱轼墓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有惠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行取授刑部主事,督学陕西。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十顷。卒,谥文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轼工古文,学宗横渠,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并传于世。 邓璠 邓璠(822~893) 原籍筠州(江西高安),字韫玉,唐懿宗咸通六年(865)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优,选任官至尚书。唐僖宗中和元年(881)由尚书特授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军州)事。 邓璠-功绩  在任兴办学舍,振兴教育,感化民众,有奉职循理之风。权知袁州刺史6年,诏敕复任。时遇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政局动荡,社会难以治理。唯独邓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获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拥篲贲临郡齐迎。”的极高声誉。因赣东北战乱,璠携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为江西分宜白芒邓家的始祖,享年72岁,葬于白芒蟠龙形。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袁州郡守葛德溥为其封禁题碑。璠夫人李氏,诰封韩国夫人,唐宝历元年(825)生,唐天复三年(903)殁,享年79岁,亦葬白芒蟠龙形。璠有二子:次子霁,字光岚,任福建建宁刺史,在任而卒,未详其后;长子霖,字光瑞,居白芒繁衍生息,荫授从事郎,任湖北黄州知事,享年70岁,葬白芒蟠龙形。璠第六代孙梅魁从白芒迁居安福瓜畲,其后在吉安庐陵等地繁衍发展。 释惠洪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大观中入京,其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释惠洪-简介  青玉案——释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刘恕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钧山人。父亲刘涣为人志洁高尚,刚廉不挠,有文词,精于史学。刘恕以后的成才及为人无不受其父的影响。  刘恕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八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一座皆惊,可见他幼时即已熟读经书。十三岁时,他想应制科考试,一次他去拜谒宰相晏殊,向他请教,反复诘难,连这位著名的词人也被问住了。皇元年(1049),十八岁的刘恕登进士第。当时皇帝有诏,能讲经义的考生另外奏名,应诏的只几十名。主考官赵周翰向刘恕提了二十几个关于《春秋》和《礼记》的问题,他对答如流,先谈注疏,再列举先儒们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考官大为惊异,遂擢他为第一。其他文章也被列为高等,但廷试却没有考中,便再让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又列为第一,一时名动望洋兴京师。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司马光始修《资治通鉴》,英宗命他自选馆阁英才当助手,刘恕首先入选,迁为著作佐郎,专在史局修书。后司马光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刘恕也因得罪了王安石,自度京师难留,便请求到南康(今星子)监酒税,归养自己的父母。熙宁末年,刘恕改任秘书丞,赐五品服色,诏他在家修书。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刘恕以风挛疾病逝,享年四十七岁。其父刘涣将他葬于星子城西。元八年(1092)十一月,其了羲仲又将他迁葬于江州德化县(治所在今九江市—)之龙泉。 刘恕为人廉洁刚直,是是非非,未尝以语假人,很有其父的遗风。他曾当过巨鹿主簿和和川县令,史书说他“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绳豪猾,纤细曲直,可为后世法”。因此,一时能吏都自以为不如。在政治上,虽然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并不象某些人那样,当面表示赞成,背后进行诋毁,口是心非。他总是“面指其事,是曰是,非曰非”,“议其得失无所隐”。对质朴厚道者,他会亲之如兄弟;而对那些奸佞谄谀之徒则疾之如仇(雠)。他家非常贫困,可他为官清正,一毫也不妄取于人,与“不持一石砚”的包拯同以廉吏著称。有次他从洛阳南归,时令已届初冬,可还没有有御寒的衣物。临行之时,司马光送给他几套衣袜和一床旧的豹皮褥子,他再三辞谢,但司马光执意要送,只好勉强收下,可他下次到颖州时,将司马光所赠全数奉还。司马光是他的最知己者,送点衣物都不肯接受,可见其廉洁之甚了。 他的自我批评精神是极佳了。他曾著书自讼,称自己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自攻其短,不舍秋毫”。他这种坦荡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刘恕不仅廉洁奉公,勤于政事,而且博览群书,深明史法。当时史书非科举所急,学者多不读。独刘恕能笃好史学,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请看当时人张耒的概括:“其学自书契以来,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广至于郡国山河之名物,详至于岁月日时之先后,问焉必知,考焉必信,疑焉必决。其言滔滔汩汩,如道其里闾室堂事。”这样博闻强识的人才汉色是难得的。难怪司马光对刘恕这个比自己小十三岁的晚辈推崇备至,他曾对英宗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在《资治通鉴》的编修过程中,刘恕也最受倚重。司马光遇到纷杂难治的史实,多由刘恕处理。比如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谬,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司马光认为“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因此五代的编写任务就交给了他。至于编书的通部义例、编次安排、编修断限等问题,司马光都和他进行过专门的讨论。“实系全局副手”。所以,同修刘等人都共推刘恕为先,认为刘恕”功力最多。” 刘恕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哈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冬,司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阳,仍以书局自随。已告归南康的刘恕遥隶局中。为了与司马光面商修书事宜,于熙宁九年(1076年)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前往洛阳。在南归途中,刘恕不幸遭母丧,悲痛欲绝,兼之一路风寒,不久就得了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可病魔并不能夺去他著作史书的坚强意志。虽卧病在床,仍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病亟乃止。”除负责所编的《通鉴》长编未完稿外,原计划撰写的《通鉴后记》也没完成,便赍志而殁了。对于他的死,司马光感到非常痛惜,在为刘恕《通鉴外纪》定的序中,他叹道“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 刘恕还非常好学爱书。他自己虽藏书不少,“百楹书万卷”,但犹嫌不足,往往求书不远数百里,亲自去抄、读。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宋次道家有不少藏书,刘恕便亲自绕道到毫州借阅。宋次道每天设馔款待,以尽主人之谊,他却辞谢说:“此非吾所为而来也,殊废吾事。”是把自己关在藏书阁里,“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平时在家读书也总是废寝忘食。“家人呼之食,到羹冷而不顾;夜则卧思古今,或不寐达旦。“到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在借别人的书来参校自己所著之书的是非得失。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柯茂谦,字退子,瑞阳(今江西高安)人。芝子。宋遗民。事见《忠义集》卷六。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在多所高等学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安最早的诗人任涛 在高安的诸多诗人中,最早的当属晚良的任涛。他从小就喜欢读诗写诗,乾符中(公无877年前后),数次应举,都名落孙山,常侍李骘视察江西,听说任涛诗作得好,就差人取来,读至“ 露搏沙鹤起,人卧钓船流”的诗句大为赞赏,说:“任涛真是奇才,为什么成不了名呢?我当极力举荐。”特令免去任涛的乡里杂役,并命县令对任涛加以礼遇,乡里的人听了,不免有些非议,李骘得知,又下令:“江西境内,有诗如任涛者,就和任涛一样,免去其役。”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应,任涛一生和诗结缘,与当时郑谷、喻坦之等齐称“芳林十哲”。可惜去世得早,留有诗集传于后世。  比任涛晚些时候,高安又出了一位诗人,名叫沈彬,他在唐末,也是多次应举,都榜上无名,他写诗,记其实:“曾任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纳省卷赠为首刘象》)。从此绝意功名。后来,南唐李升镇守金陵,罗织知名突儒,沈彬献《山水园诗》有句“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李升大喜,授秘书郎。南唐保大中(公元945年前后)以吏部侍郎致仕江西,时年八十多岁,沈彬的诗有不少广为传诵的丽句、警句,如“数家渔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清占月中三峡水,筑偷去外十洲青”;“幽鸟唤人穿林去,野狼寻果出去来“等等。 沈彬的儿子沈鳞,有道术,也喜欢诗,出口成章,有次回高安,没向县令打招呼,直诣办事厅。县令对这个不速之客很不高兴,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沈鳞当即以四句诗回答:“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

希望采纳

江西省高安市有什么名人?

2. 江西的高安,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我是江西宜春人,高安作为宜春的一个县级市,在 历史 上还是有过不少名人的。  
   吴有训   这是高安最有名的一位名人了,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科学家,教育家,先后担任中央大学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务,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
   李建华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报务员,走完长征全程的30名红军女战士之一。1946年担任中共佳木斯市委委员兼一区区委书记,同年去世。  
   白采   近代神秘的天才诗人,著名长诗《赢疾者的爱》就是他的杰作,白采也因此被朱自清誉为"这一路诗的押阵大将"。  
    朱轼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  
   陈邦瞻   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如今在高安仍然保留完好的陈邦瞻故里祠堂等文物。
   高安市,位于江西南昌西部,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最早取名建成,唐武德五年(622年)为避名讳,改为高安。  
   
   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名人数不胜数:  
   一、邓璠   
   唐懿宗咸通六年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选,官至尚书。后由尚书特授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获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拥篲贲临郡齐迎。”的极高声誉。因赣东北战乱,邓璠携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为江西分宜白芒邓家的始祖,享年72岁,葬于白芒蟠龙形。
   二、幸南容  
   幸南容,又名幸显,字惕微,洪城人(今江西高安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唐国子监祭酒,桂岩书院创办人。
   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颖,才名远播,得县乡推重和举荐。唐贞元九年中进士,和柳宗元同榜。与柳宗元、刘禹锡、李绛等交往甚密。
   三、沈彬、沈鳞父子  
   两父子一门双杰,沈彬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中不少诗句传诵至今。沈鳞才华高,喜研道术,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四、释惠洪  
   释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人(今高安)。少年时曾为县小史,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成海内名僧。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五、契嵩  
   北宋名僧。7岁出家,13岁落发,19岁游方,在筠州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得法。其佛学著作对禅宗史有较大影响。
   六、刘恕  
   刘恕,字道原,高安人。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曾为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首席助手,也颇受司马光所器重。将其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
   七、周德清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他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有着非凡的影响。
   八、朱轼  
   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朝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的流行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著有《清史列传》等书传于后世。
   九、吴有训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曾先后在多年高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才,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的推动作用。
   十、杨实人  
   著名无产阶级革命者,江西高安市城郊西门大路杨村人,1927年3月入党,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两次被捕,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不得不回老家养病。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5月中共高安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杨实人任书记,9月前往延安。此后在上海和江西从事革命工作和担任重要职务,于1999年2月8日因病逝世。在其长达73年革命生涯中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和优秀品质。
   十一、贾石  
   1937年参加新四军,1938年赴延安,入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从事干部工作和财贸工作。1986年出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兼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主席。先后被联邦德国总统授予星星大十字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被意大利比奥·马祖国际研究中心授予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勋章,被民主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授予该博览会金质荣誉勋章,被日本首相授予内阁总理大臣奖。
   十二、胡耀邦  
   胡耀邦同志祖籍是江西省高安县华林山下胡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当然,高安的名人远不止这些,上述只是摘选了一部分代表性人物,如果要全部罗列出来,估计都能出一本书,所以也不再此赘述了。
   高安是归江西宜春管辖的一个县级市, 历史 悠久,县域面积接近250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悠久的 历史 加上充沛的人口,使高安在 历史 上也是人才辈出,这里就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吧!      
   一、邓璠  
   唐末时期人氏,曾在农民起义频发、 社会 动荡时担任江西节度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使治地受战火影响较小,在袁州有极高的声誉。
   二、刘恕      
   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士,年少时就天赋异禀,书过目不忘,曾和欧阳修一起考中进士,与司马光交好,后专注于史学,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史学家,还是《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三、朱轼      
   他是清朝初期名臣。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当过乾隆帝师。为官廉洁,刚正不阿,博览群书,世人称赞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帝甚至称赞其为“帝师元老”。
   四、胡毓秀
   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者,是共产党早期的成员之一,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成为了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之一,还参加了民主德国的国际民主妇联第四届理事会。
   五、吴有训      
   他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晚年担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期间,还为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科学人才、发展中国科教事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西的高安 历史 上出过不少名人,这里着重介绍著名的吴有训院士,刘恕和陈邦瞻两位高官史学家,以及为官正直的礼部尚书吴山。   1、刘恕:宋代 历史 学家   刘恕 (1032——1078),字道原,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巨进士,官至秘书丞。其笃好史学,上自司马迁所记,下至后周显德年末,纪传、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其在出任广南东路韶州翁源县县令时,广泛采访 历史 资料,为日后编纂《通鉴外纪》打下基础。在向宋英宗推荐人才时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巨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刘恕、刘攽、范祖禹等被召为局僚。凡遇史事纷错难定者,多让刘恕把关。宋神宗继位后,将《通志》改名《资治通鉴》。
   刘恕治学严谨,对 历史 人物、事件相关的年代、籍贯、官职、族姓等都严格考究,元丰元年(1078),刘恕抱病离世。著有《通鉴外纪》、《五代十国纪年》,后者失传。
     
    2、吴山:明代礼部尚书   吴山(1500——1577),字曰静,号筠泉。江西高安市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升礼部左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嘉靖三十六年加太子太保。
   当时严嵩为相,吴山与其都是江西同乡,但从不巴结严嵩。严嵩儿子严世藩欲娶吴山之女,托大学士李本做媒。李本以严世藩名义请其喝酒下棋,但说出严世藩之意后,吴山婉言谢绝,得罪了严世蕃。后来,嘉靖帝想让吴山进内阁,严嵩从中作梗,入阁不成。
   吴山为人正直,不媚权贵,甚至敢触逆嘉靖皇帝,遂被提前退休。明穆宗即位,召吴山为南京礼部尚书,坚辞不赴。万历五年(1577)三月十五日卒,年76岁,赠太子太保。著有《吴文端集》等。 
    3、陈邦瞻:明代著名史学家   陈邦瞻(1557——1628),字德远,江西高安人。万历26年进士,曾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其为官清正为民,勤政务实,处事公正,刚直不阿,在地方屡有建树,在朝廷政绩突出。其病逝于兵部侍郎任上,朝廷为其举行国葬,追认为“兵部尚书”。其平生独好读书,精于史学,有《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和《莲华山房集》传世,为明代著名史学家。
       4、  吴有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物理学化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对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有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科教事业等作出重要贡献。
   高安还有哪些名人请补充。
     
   还有哪些高安名人请补充。
   
   江西高安还是藏龙卧虎之地,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吴有训,虽然他不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但许多“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江西高安人,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他早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X射线问题
   研究。
    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著有《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等学术论文和研究。
    最厉害的是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彭桓武、邓稼先、王大珩、赵九章、陈芳允等都是他的学生,还有杨振宁、李政道。  
    他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曾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吴有训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也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高安是江西宜春的一个县级市,在汉高祖六年,就已经立县,当时叫做“建成县”,唐朝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以当地地形北高南低,似高而安,因而改名高安。
   算起来高安的 历史 超过两千年,算是非常悠久,也出了不少名人,不过高安在 历史 上出的名人,大多说起来都是比较冷门的,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可能这些名人都不太“出名”。
    朱轼    朱轼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历经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是康熙三十三年的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后成为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显赫无匹。
   康熙推崇程朱理学,而朱轼就是当时朝廷之中程朱理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在高安当地,以往流行的“朱公席”,就说就是当年朱轼宴请乾隆帝的时候所创,因朱轼曾为乾隆帝弘历的老师,因此被御赐“帝师元老”。
    幸南容    幸南容是唐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贞元九年中了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同榜,入朝先后担任太常寺卿与国子监祭酒。
   在幸南容主掌国子监时期,唐朝原本遭到破坏的教育制度得以重新恢复,算起来,幸南容是个对于唐朝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在告老还乡之后,幸南容本人在家乡创办了著名的桂岩书院,仅幸氏就读此书院中进士的就有50多人,朱轼也出自该书院。
    周德清    周德清出身布衣,在文献之中记载不多,然而他却是元代著名的音韵学家与戏曲家,相对于其本人,他编写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倒是地位非凡。
   《中原音韵》是以当时北方实际的语音为标准,所定的音韵接近与如今的京话,是研究古代北方语音的珍贵资料。
   周德清原本在史料中记载出现的就比较少,虽然他做出的贡献非常大,但除了在该领域有所兴趣与研究的群体之外,对于周德清的名字恐怕也知之甚少。
    陈邦瞻    陈邦瞻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是明朝著名的史学家与朝廷重臣,先后担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等职务。
   按照《明史》与《瑞州府志》、《高安县志》等记载,陈邦瞻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廷,均清正为民,从无偏私,在福建担任按察使、在河南担任布政使的时候,都有突出的成绩。
   陈邦瞻晚年时,本应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但当时的明朝内外交困动荡不止,陈邦瞻被委以重任总掌兵部、工部与户部,长期为国操劳,最终积劳成疾在任上离世。
    吴山    吴山是明嘉靖十四年的探花,担任翰林院编修,最终做到了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虽然吴山身居高位,但为人低调简朴,从来不许子女穿着绸缎,按照规矩,吴山的儿子可以收到荫封,可吴山觉得儿子不成才,直接上疏给拒绝了。
   当时朝中的严嵩,曾想与吴山结亲,但吴山断然拒绝,因此与严嵩结怨,不过吴山守身刚正,严嵩父子在朝中打压群臣,可却不敢动吴山,但吴山却因与严嵩有怨,主动辞官归乡。
   回到家乡后,吴山依旧生活朴素,家中屋舍时常漏雨,而明穆宗登基后想要重新起用吴山,但还是被其拒绝。
   如今,高安市城区的筠泉路,就是以吴山的号“筠泉”命名。
    熊尚林    熊尚林出身贫苦,12岁父亲离世,1930年红军转战高安的时候,17岁的高安主动为红军带路并且加入其中,成为红三军第一纵队的战士。
   此后,熊尚林参与吉安战役,历经五次反围剿,长征时,担任先遣部队红一团第一营第二连的连长,也是“大渡河十七勇士”的领队人。
   1942年春,熊尚林担任龙崇联合县大队第一中队队长,但就在同年端午节之日,熊尚林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年近29岁。
    吴有训    吴有训是近代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1897年生于高安荷岭石溪,1921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随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回国后在江西大学与南京大学任教。
   建国后,吴有训成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与中科院副院长,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的理事长,其一生为国培养了大量 科技 界的精英人才,极大推动了国内物理学的发展。
   说起来,吴有训在近现代中国 科技 发展领域,是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地位极高,只不过吴有训的研究领域与贡献,与普通人没什么直接干系,因此名气可能在大众中不是很响亮。
   
   江西的高安,是县级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西省中部偏西北。高安县的建县史是始建于汉高祖刘邦六年,当时名为建成。
   随着时间滚滚向前,进入唐朝初年时,因为唐朝皇帝是李渊,太子是李建成,为了避太子讳,同时也因此其“北高南低、似高而安”,所以就将“建成”改为“高安”。
   那江西高安 历史 上出现哪些名人呢?
   高安从汉初建县,但如今, 历史 悠久,名人自是不少,这就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朱轼。
   朱轼就是江西高安艮下村人,他是清朝时期的重臣,深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信任,同时他还是乾隆皇帝的老师,曾做过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雍正皇帝赐誉他为“朝堂良佐”。他去世后乾隆皇帝御赐“帝师元老”之誉,谥号为文端,享年七十二岁。
   朱轼,字若瞻,他的名字还和宋朝的苏轼(苏东坡)有写关联。北宋时期的苏轼曾经游览过高安艮溪里。艮溪里的人对苏轼很崇拜。所以艮溪里的河就叫苏溪河,艮溪里的山叫坡山。因朱轼对苏轼崇敬,于是就改名为朱轼。
   朱轼自幼读书刻苦,精通经史百家。后来在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而步入仕途。他历任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其得康熙皇帝赏识。得雍正皇帝重用,视他为左右助手。得乾隆皇帝倚重。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而受三帝恩宠,可谓是显赫当时。
     
   重要的是,朱轼是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帝师。虽然朱轼在乾隆元年时就因积劳成疾而因病去世。但是他生前却培养出了文武兼备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初入学时,是对朱轼行过拜师礼的,正所谓严师出高徒,那时朱轼对乾隆(弘历)很严格。弘历的父亲雍正就看不下去,于是对朱轼说“ 教也为王,不教也为王 ”。意思就是,弘历是皇子,教他,他是做王的人。不教他,他也是做王的人,又何必如此严格呢!
   朱轼则是这样回答雍正的:“ 教为尧舜,不教则为桀纣 ”。尧、舜、桀、纣虽都是做王的,但尧舜是圣君,桀纣却是亡国暴君。意思就是,弘历虽终是做王的,但教则可如尧舜圣君,不教则如桀纣暴君。
   雍正觉得朱轼说的在理,也就不在过问朱轼的教学方法了。好在,朱轼虽然对弘历严格,但乾隆皇帝知道老师是为他好,并没有因老师的严格而厌烦朱轼。
     
   朱轼在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时间里,他为国为民、对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贡献,故而他得以成为了一代名词,雍正称誉他为“朝堂良佐”,乾隆御赐“帝师元老”。

3. 江西省高安市有什么名人?

高安名人  陈夫乞   
陈夫乞(?__前176
  张廉夫   
 
  丁义 
  
  契嵩 
  
  幸南容( 746-819), 
  
朱轼 邓璠
   
释惠洪
  
刘恕
  
  周德清 
柯茂谦
   
  敖 铣: 
  
  敖文贞: 
   
  陈邦瞻 
   
  吴山, 
  
  吴有训, 
  
任涛
  
沈彬
  邓咸欢

江西省高安市有什么名人?

4. 江西高安市当代名人有哪些?

画家杨晓东简介
 

 
点击次数:1692次 添加时间:2012-4-3 15:15:55 来源:中国美术协会网
画家杨晓东官方网站:http://xiaodong1818.caaan.cn



画家杨晓东

杨晓东简介
杨晓东,男,江西高安人。中共党员。

江西宜春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油画协会会员,厦门市海沧区油画协会副书记。


中国东方名家书画院院士,(民间机构)。


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


2007.8月作品《记忆.老家》入选金门举办的“保生慈济文化”书画展。


2007.11月.作品《和谐厦门》入选庆祝党的十七大召开“温馨海沧”书画展。


2007.12月.被授予厦门海沧工会委员会油画城联合基层工会2007年度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2008.5月.被聘为“厦门海沧区青少年美术教育实践基地”指导老师。


2008.7月. 厦门市农民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美术比赛作品油画《忆寻春》优秀奖。


2009.8月.福建东海浪美术作品展《山村》获入围奖。


2009.5月作品《秋的早晨》荣获厦门市工会委员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书画展优秀奖。


2009.7月应邀马来西亚中国风情乡村艺术展。


2010.9 入编《中国名家》一书。


2010.10参与创作世界纪录最长油画《祖国》之第一卷《江山如此多娇》。


2011.8月作品入选江苏省《华人时刊》东方艺林一书,并担任该书美术编辑一职。


2011.9月作品入选广东省《珠江水运》时尚刊水地理人物栏目。


2011.10月担任世界最长油画《祖国》之第二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设计总策划。(厦门电视台)


2012.1月作品《乡间晨曦》入选北京《博宝潜力艺术家年鉴》一书。


2012.2月作品《雨后花田》被中国才华集团.南京才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恽才华收藏。


2012.4月担任南京才华投资有限公司《东方艺林》杂志社副总编一职。


2012.6月.17日作品《苗寨仲夏》参加第四届厦门海峡论坛海沧油画玛瑙展,《厦门日报》。


2012.6月《宁静的海》被济南军区副司令张鹤田中将收藏。


2012.8月担任中国。南京才华拍卖有限公司油画艺术总监。


2013.3月担任南京才华俱乐部副秘书长。


2013.8月作品《印象华林》江西高安电视台高安新闻采访播出。

解析杨晓东画作
   文/桑晴
杨晓东出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的生活励就他坚强的意志和不平凡的艺术生涯。5岁放牛,十岁农耕。这农家生活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晓东是个具有强烈艺术个性的乡村风景画家,他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大自然给他一颗博大的胸襟的同时,也赋予了他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高涨的创作激情,这种性格特性决定了他在艺术追求中对于现状的一再超越。在近十几年的创作历程中,他将自身的生命体验逐步映射其创作之中,使其艺术亦日趋走向绘画语言的纯粹和画境的深化,体现出他对艺术真谛的执著探究和对浑荒苍茫的天地精神的深度询问。杨晓东先生多年来凭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大自然的挚爱之心和赞美之情创作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示出杨晓东先生深厚的造型功底和独特的表现手法,然而他更喜欢在与大自然的对话当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艺术语言,在长期的的艺术创作实践中,自然景色给他的艺术以丰富的创作灵感,在无数次的写生训练中,他对大自然的乡村风景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忆寻春》、《古镇》、《晨曦》、《橦景》等。这些作品除了用严谨的造型、温和的色彩、微妙的光线表现出自然乡村景色之外还有着来自于画家本身的性格体现,比如色彩柔和 气氛的安详,使其作品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
然而一个好的画家都有着对艺术更深追求,不会因为自己对现实的精彩描写满足。他会继续朝前,对艺术的深层境界探索,晓东先生也不例外,通过长期的写生与严格的造型训练,对物象外在的形态的把握和表现已不能满足其源自内心的艺术感受。他不再执着于形的准确、质感、体量感和空间感的表现,而是将画面的精神内涵作了拓展,其画面中所蕴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物象自身所蕴含的精神和意义。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映射在画面上,从而使画面获得了一种理性的升华。
也许纯朴的乡村一再引发他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对乡村和风景的描绘是他绘画的主题。他捕捉的乡村景色、暮色中的树林的朦胧,也怀着秋风中乡村古镇的沉寂,古朴老旧的苗寨风光。他善于采用真实立体型构图去表现对象。在他的画面上,真切而超现实的色调往往会占据画面的多半空间,那些沉寂的乡野让人无限遐想,已延伸出画面,予人极强的想 象空间。
色彩是油画家的灵魂。一个有作为的油画家,必定有着属于自己的色彩体系。杨晓东的用色温和而沉着,淡雅清晰。具有巨大亲和力与迅猛的征服力。
细节的描绘经常是画家们最想刻画和表现对象之能事,有经验的画家往往通过细节的描绘来表现对象的微妙之处,然而对于细节的过分执着会使画家的创作陷入单纯再现的误区。杨晓东巧妙地绕过了这个误区,在构置画面的过程中显出其独运的匠心。对于具体细节的弱化和画面整体感的加强,使得他的画面完整而大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抒情性。他近来的作品中不去描绘具体物象中的某个细节,而是始终把握着对象整个形态和气韵,并且通过对其的抒写,表现出大自然与宇宙的呼吸节奏,这种描绘手法使其作品具有一种深刻的内涵,散发着深沉的生命意识和博大的宇宙意识。
杨晓东的绘画不是抽象的思维图解,而是鲜活的情感表现。在他的画面前,我们会感受到灵动的激情和强烈的震撼。凝视他的画面我们会从他的那些画面中色块当中感受到大自然蓬勃和深沉,并感受到画家在面对着大山之际在他内心燃烧着的艺术激情和深沉情愫。他的创作不是将设计好的草图按部就班地放大到大画布上,而是笔触和色彩与画布真实对话的即时反映。在运过程当中,画家对于物象的最感人的视觉印象与深刻的心理体验通过画笔走入画面,并随之诱发许多与之相关的情感因素和理情思维,使其画面具有饱含着画家人格魅力的真诚和坦荡,从而更具有精神感染力。
杨晓东先生的创作,走过了一个不断实践,逐步蜕变的过程,这一历程清晰的印证着做为一个有思想的画家,一个艺术旅行者由荒蛮到成熟的实践和一次痛苦的过程。





画家杨晓东作品

更多画家杨晓东作品欣赏>>

5. 从古到今,江西高安市有多少名人?

吴有训,朱轼,刘恕,白采,陈邦瞻,周德清  胡耀邦祖籍地。 名胜古迹有大观楼、七星堆年龄战国墓葬群、朱轼墓等。纪念地有抗日战役“团山惨案”墓。   契嵩 契嵩(1007~1072) 北宋僧人。俗姓李。藤州镡津人(今广西藤县)人。7岁出家,13岁落发,翌年受具足戒。19岁游方,于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山晓聪禅师门下得法。庆历间 (1041~1048)至钱塘(今浙江杭州),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时著《原教》、《孝论》等十多篇,力陈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五常”义理相通,驳排佛之论。又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等,对禅宗史有较大影响。观察李公谨奏请赐紫方袍。开封府尹王仲义复奏,请诏付传法院将其著述编次入藏,赐号明教大师。朝中自丞相韩琦以下,莫不崇敬。后辞返钱塘,受太守蔡君谟礼遇,住佛日山。数年后仍退居灵隐寺永安精舍。校定《六祖坛经》,并著《六祖法宝记叙》。后人集其论著、书启、叙记、诗歌、碑志为19卷行世,题为《镡津文集》。  朱轼  三朝帝师---朱轼墓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有惠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行取授刑部主事,督学陕西。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十顷。卒,谥文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轼工古文,学宗横渠,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并传于世。  邓璠 邓璠(822~893) 原籍筠州(江西高安),字韫玉,唐懿宗咸通六年(865)科举进士,以才能和道德并优,选任官至尚书。唐僖宗中和元年(881)由尚书特授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军州)事。  邓璠-功绩  在任兴办学舍,振兴教育,感化民众,有奉职循理之风。权知袁州刺史6年,诏敕复任。时遇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政局动荡,社会难以治理。唯独邓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善治袁州,获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拥篲贲临郡齐迎。”的极高声誉。因赣东北战乱,璠携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为江西分宜白芒邓家的始祖,享年72岁,葬于白芒蟠龙形。清乾隆三十三年(1765)袁州郡守葛德溥为其封禁题碑。璠夫人李氏,诰封韩国夫人,唐宝历元年(825)生,唐天复三年(903)殁,享年79岁,亦葬白芒蟠龙形。璠有二子:次子霁,字光岚,任福建建宁刺史,在任而卒,未详其后;长子霖,字光瑞,居白芒繁衍生息,荫授从事郎,任湖北黄州知事,享年70岁,葬白芒蟠龙形。璠第六代孙梅魁从白芒迁居安福瓜畲,其后在吉安庐陵等地繁衍发展。  释惠洪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大观中入京,其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释惠洪-简介  青玉案——释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刘恕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钧山人。父亲刘涣为人志洁高尚,刚廉不挠,有文词,精于史学。刘恕以后的成才及为人无不受其父的影响。  刘恕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八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一座皆惊,可见他幼时即已熟读经书。十三岁时,他想应制科考试,一次他去拜谒宰相晏殊,向他请教,反复诘难,连这位著名的词人也被问住了。皇元年(1049),十八岁的刘恕登进士第。当时皇帝有诏,能讲经义的考生另外奏名,应诏的只几十名。主考官赵周翰向刘恕提了二十几个关于《春秋》和《礼记》的问题,他对答如流,先谈注疏,再列举先儒们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考官大为惊异,遂擢他为第一。其他文章也被列为高等,但廷试却没有考中,便再让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又列为第一,一时名动望洋兴京师。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司马光始修《资治通鉴》,英宗命他自选馆阁英才当助手,刘恕首先入选,迁为著作佐郎,专在史局修书。后司马光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刘恕也因得罪了王安石,自度京师难留,便请求到南康(今星子)监酒税,归养自己的父母。熙宁末年,刘恕改任秘书丞,赐五品服色,诏他在家修书。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刘恕以风挛疾病逝,享年四十七岁。其父刘涣将他葬于星子城西。元八年(1092)十一月,其了羲仲又将他迁葬于江州德化县(治所在今九江市—)之龙泉。  刘恕为人廉洁刚直,是是非非,未尝以语假人,很有其父的遗风。他曾当过巨鹿主簿和和川县令,史书说他“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绳豪猾,纤细曲直,可为后世法”。因此,一时能吏都自以为不如。在政治上,虽然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并不象某些人那样,当面表示赞成,背后进行诋毁,口是心非。他总是“面指其事,是曰是,非曰非”,“议其得失无所隐”。对质朴厚道者,他会亲之如兄弟;而对那些奸佞谄谀之徒则疾之如仇(雠)。他家非常贫困,可他为官清正,一毫也不妄取于人,与“不持一石砚”的包拯同以廉吏著称。有次他从洛阳南归,时令已届初冬,可还没有有御寒的衣物。临行之时,司马光送给他几套衣袜和一床旧的豹皮褥子,他再三辞谢,但司马光执意要送,只好勉强收下,可他下次到颖州时,将司马光所赠全数奉还。司马光是他的最知己者,送点衣物都不肯接受,可见其廉洁之甚了。  他的自我批评精神是极佳了。他曾著书自讼,称自己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自攻其短,不舍秋毫”。他这种坦荡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刘恕不仅廉洁奉公,勤于政事,而且博览群书,深明史法。当时史书非科举所急,学者多不读。独刘恕能笃好史学,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请看当时人张耒的概括:“其学自书契以来,于今国家治乱、君臣世,广至于郡国山河之名物,详至于岁月日时之先后,问焉必知,考焉必信,疑焉必决。其言滔滔汩汩,如道其里闾室堂事。”这样博闻强识的人才汉色是难得的。难怪司马光对刘恕这个比自己小十三岁的晚辈推崇备至,他曾对英宗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在《资治通鉴》的编修过程中,刘恕也最受倚重。司马光遇到纷杂难治的史实,多由刘恕处理。比如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谬,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司马光认为“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因此五代的编写任务就交给了他。至于编书的通部义例、编次安排、编修断限等问题,司马光都和他进行过专门的讨论。“实系全局副手”。所以,同修刘等人都共推刘恕为先,认为刘恕”功力最多。”  刘恕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哈史学,献给了《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冬,司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阳,仍以书局自随。已告归南康的刘恕遥隶局中。为了与司马光面商修书事宜,于熙宁九年(1076年)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前往洛阳。在南归途中,刘恕不幸遭母丧,悲痛欲绝,兼之一路风寒,不久就得了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可病魔并不能夺去他著作史书的坚强意志。虽卧病在床,仍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病亟乃止。”除负责所编的《通鉴》长编未完稿外,原计划撰写的《通鉴后记》也没完成,便赍志而殁了。对于他的死,司马光感到非常痛惜,在为刘恕《通鉴外纪》定的序中,他叹道“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  刘恕还非常好学爱书。他自己虽藏书不少,“百楹书万卷”,但犹嫌不足,往往求书不远数百里,亲自去抄、读。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宋次道家有不少藏书,刘恕便亲自绕道到毫州借阅。宋次道每天设馔款待,以尽主人之谊,他却辞谢说:“此非吾所为而来也,殊废吾事。”是把自己关在藏书阁里,“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平时在家读书也总是废寝忘食。“家人呼之食,到羹冷而不顾;夜则卧思古今,或不寐达旦。“到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在借别人的书来参校自己所著之书的是非得失。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柯茂谦,字退子,瑞阳(今江西高安)人。芝子。宋遗民。事见《忠义集》卷六。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在多所高等学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是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人和组织者,对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安最早的诗人任涛  在高安的诸多诗人中,最早的当属晚良的任涛。他从小就喜欢读诗写诗,乾符中(公无877年前后),数次应举,都名落孙山,常侍李骘视察江西,听说任涛诗作得好,就差人取来,读至“ 露搏沙鹤起,人卧钓船流”的诗句大为赞赏,说:“任涛真是奇才,为什么成不了名呢?我当极力举荐。”特令免去任涛的乡里杂役,并命县令对任涛加以礼遇,乡里的人听了,不免有些非议,李骘得知,又下令:“江西境内,有诗如任涛者,就和任涛一样,免去其役。”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应,任涛一生和诗结缘,与当时郑谷、喻坦之等齐称“芳林十哲”。可惜去世得早,留有诗集传于后世。  比任涛晚些时候,高安又出了一位诗人,名叫沈彬,他在唐末,也是多次应举,都榜上无名,他写诗,记其实:“曾任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纳省卷赠为首刘象》)。从此绝意功名。后来,南唐李升镇守金陵,罗织知名突儒,沈彬献《山水园诗》有句“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李升大喜,授秘书郎。南唐保大中(公元945年前后)以吏部侍郎致仕江西,时年八十多岁,沈彬的诗有不少广为传诵的丽句、警句,如“数家渔网疏云外,一岸残阳细雨中” ;“清占月中三峡水,筑偷去外十洲青”;“幽鸟唤人穿林去,野狼寻果出去来“等等。  沈彬的儿子沈鳞,有道术,也喜欢诗,出口成章,有次回高安,没向县令打招呼,直诣办事厅。县令对这个不速之客很不高兴,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沈鳞当即以四句诗回答:“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  邓咸欢     姓名 邓咸欢 字重九   军衔 陆军一级少将   简况 1920年9月9日生于江西高安大城村,儿时聪敏活泼,颇得家人欢心。七七事变,国难方殷,立志报国,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参与抗日圣战,军旅生涯四十年。退役后从事社会公益,终老不休。   学历 (一)养成教育: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步科(前身为黄埔军官学校)。  (二)专业教育:兵科学校教育—专长教育(战技,战斗,战术)综合教育。  (三)深造教育:军种指挥参谋大学—各兵种协同作战;三军联合参谋大学—各军种联合作战。   经历  一、主队职:军级及以下各级部队正副指挥官。  二、教育职:兵科及军种各级教官、主任教官、总教官及教育长。  三、参谋职:各级作战、情报、参谋官、科、组、处长,师级至军团级幕僚长。   勋奖  一、荣获忠勤、景星、绩优、楷模、弼亮、干城、陆光、光华、陆海空、  抗战胜利等奖章二十余座。  二、褒奖令暨荣誉状多帧。

从古到今,江西高安市有多少名人?

6. 高安陈姓,历史上出过哪些很有名气的人

江西省高安市陈姓历史名人当属明代陈邦瞻。
陈邦瞻,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镇人。明朝万历26年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而后一边帮着明朝皇帝料理着繁忙的政务,一边钻研学问,成就着他政治家学问家的事业。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天启三年(1628年)在任上逝世,皇帝下诏赠兵部尚书。

7. 高安市有多少才主

你好亲,高安市有200位左右的才主。高安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宜春市代管,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南昌市西部,属长江中下游平原,距离南昌42千米,面积2439.3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高安市下辖2个街道、21个乡镇、1个垦殖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安常住人口为744694人。2021年,高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9.9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9.85亿元。【摘要】
高安市有多少才主【提问】
你好亲,高安市有200位左右的才主。高安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宜春市代管,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南昌市西部,属长江中下游平原,距离南昌42千米,面积2439.3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高安市下辖2个街道、21个乡镇、1个垦殖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安常住人口为744694人。2021年,高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9.9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9.85亿元。【回答】
这些才主分别是那个地方人【提问】
主要分布在筠阳街道、瑞州街道、蓝坊镇、荷岭镇、黄沙岗镇、灰埠镇、相城镇、田南镇这些乡镇。【回答】

高安市有多少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