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新能源汽车倒闭

2024-04-30 16:08

1. 又一家新能源汽车倒闭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又一家新能源汽车倒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内首家新能源车企宣布破产,事实证明,新能源“蛋糕”不好分,这件事情的出现证明,这个领域,并不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美好。【摘要】
又一家新能源汽车倒闭【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又一家新能源汽车倒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内首家新能源车企宣布破产,事实证明,新能源“蛋糕”不好分,这件事情的出现证明,这个领域,并不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美好。【回答】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回答】

又一家新能源汽车倒闭

2. 又一家新能源车企倒闭?四年间“烧毁”51亿元!

近日,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长江汽车总部了解到,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目前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
长江汽车前身为杭州公交客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曾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2013年由五龙电动车前身中聚电池注资重组,并成立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而五龙电动车第三大股东,则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2016年,长江汽车是最早一批拿到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之一,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汽车位居其中。
在2016年4月时,五龙电动车投资51亿元推出电动车品牌“长江EV”,一期年产量10万辆、二期年产量30万辆,杭州工厂正式开始投产。同时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也相继成立。
数据显示,2015年,长江汽车与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紫荆聚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33%。

长江汽车面临破产
目前我们工资还是照常发的,每个月五六千块钱,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四天之后,长江汽车却在烧光51亿后,面临破产,一副好牌却打得如此之烂,除了补贴退坡、缺乏造车经验这些原因,长江汽车所出的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才是重要一点,长江汽车旗下共四款车型,即“奕阁”、“奕胜”、“益众”、“逸酷”,前三款为电动商用车,第四款为小型纯电SUV,但是“逸酷”自2016年4月官宣发布后至今仍未上市量产,其他电动商用车也分别在2019年下半年停产。
而长江汽车的员工则并未如小李这般幸运,小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那边(长江汽车)都一年多没发工资了,就连很多高管也都一年多没拿到工资,他们应该是在等法院最终清算后的结果。”

外忧内患长江汽车不堪重负
外忧内患,让长江汽车不堪重负,昔日的高光时刻已不复存在,在长江汽车总部园区内,也只剩下“长江汽车”四个红字,市场从不缺乏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没有像样的产品是很难做的,适合消费者,顺应市场规律,进而生产出性价比过硬的产品,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对长江汽车唏嘘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所有汽车制造商务实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3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倒闭,这个行业要凉了吗?

有车主发帖爆料称,由于经济低迷,上海新能源 汽车 展原计划有60多家参展企业,结果30多家已经倒闭,还有10多家因为参展费不够去不了,这是行业要凉的节奏吗?
  
 
  
 新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很多坎坷,新能源 汽车 从横空出世到发展至现在实属不易。活下来,是新能源车企们最要紧的事儿!
  
 
  
 当时新能源 汽车 相关的政策一出来,造车企业们一哄而上,纷纷加入电动 汽车 的产车大队,但这玩意不像外卖APP一样砸钱活下来就能可以高枕无忧了,造车是门技术活,特别是新能源 汽车 ,没有过硬的技术,都很难在市场里存活。让自身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是新能源车企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啊!
  
 
  
 虽然很多新能源车企倒闭了,但是新能源 汽车 的这个市场一定是巨大的,无论是目前还是未来。新能源道路是强国之路,是发展的必然。怎么说呢,作为一个新能源车主还是很看好新能源 汽车 的,不是“自买自夸”,而是,环保是当今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注重环保国家才能走得更远。
  
 
  
 回归这个上海新能源车展事件本身,很多新能源车企倒闭更大地是说明他们的技术不够硬,市场竞争,适者生存,这不是很正常嘛,落后肯定是要被淘汰的。很多不明所以的群众就会跟风拉踩新能源 汽车 行业,行业要发展必然有牺牲的,理智看待这个事,不信的话放长双眼吧,国家支持的行业不会错的。总之一句话!车企们强大自身技术才是正经、紧要的事!

3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倒闭,这个行业要凉了吗?

4. 又一家新能源车企破产清算,你觉得它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目前长江汽车总部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所以这又是一家新能源车企申请破产清算,对于长江汽车破产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竞争太大,技术不行,没有补贴所致。
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是频繁出现,因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且在车辆上面还有补贴,在刚开始力推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很多汽车企业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大军,比如比亚迪、众泰等,对于比亚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国产汽车里面,比亚迪是属于第一梯队,可能燃油车优势不是很大,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比亚迪可是走在整个行业的前列,基本上可以跟特斯拉抗衡,并且比亚迪大巴已经覆盖很多城市的公交,甚至走出国门,在日本、欧洲市场都有市场,而比亚迪能够发展这么好,就是凭借自身实力,毕竟比亚迪是做电池出身。反观众泰,它是靠抄袭大火的品牌,但是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在新能源领域更是如此,为了获得国家补贴,制造很多小型新能源车型,但是在补贴政策要求限制后,众泰就基本上没有动弹的资本,限制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失败,也是在破产的边缘。
2016年长江汽车是继北汽新能源之后,第二家拿到“双资质”的车企,这算得上是长江汽车的高光时刻,因为有获得国家补贴,长江汽车四年“烧掉”51亿元,但是从结果来看,没有自身硬实力,最终只能进行破产清算,这个跟众泰新能源有些相似,就是没有造出有吸引力的产品,单纯为了补贴而出现,看看北汽新能源,基本上也是没有市场的状态。不过加速长江汽车破产,主要还是各种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因为现在汽车市场上面的新能源品牌,除了比亚迪、特斯拉,它还有蔚来、小鹏、理想等。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那么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特斯拉是美国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独立创办工厂,凭借自身技术,在价格高的情况下,销量也还不错,可以说这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它都有自身硬实力。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品牌,它的自身硬实力还有待观察,但是从市值来看,它们比其他传统车企还高,所以它们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在不需要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好好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新能源汽车品牌,没有实力和亮点的长江汽车,它只能沦为破产的地步。

5. 谁是新能源车企亏损王

亲,你好。新能源车企亏损王是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在2018年度实现营收1,845.2亿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下降97.2%,亏损率达到-0.93%,是新能源车企中亏损最严重的企业。【摘要】
谁是新能源车企亏损王【提问】
亲,你好。新能源车企亏损王是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在2018年度实现营收1,845.2亿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下降97.2%,亏损率达到-0.93%,是新能源车企中亏损最严重的企业。【回答】
亲,目前的新能源车企亏损王是蔚来,蔚来实现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26.6%,三个季度累计亏损87亿元。按照wind预测,2022年全年蔚来营收或在535亿元以上,但亏损也将再次超过百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已超700亿元,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中亏损金额最大的企业。【回答】

谁是新能源车企亏损王

6. 谁是新能源车企亏损王

新能源车目前不涨挣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二是新能源在进入市场前期进行战略布局、研发、运营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新能源车也面临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阶段。
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基本上卖一辆车亏10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表示:这是正常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因为财报显示亏损与企业长期投资、战略布局有关,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目前,新产品的研发跟新项目的投入使用,这些钱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效果。这三家车企从营收上看,三家企业分别实现营收200多亿元,148亿元。和182.9亿元。


新能源车赔钱首先得一个原因就是电池的价格猛涨,占据了新能源车的很大一笔开支。碳酸锂电池的价格翻了8倍。今年3月份的“妖镍”事件,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吧。镍的价格被西方资本大鳄操控,短短一天的事件,呈几何数量增长。镍元素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是因为镍是生产新能源电池的一个重要原材料。所以很多资本都盯着这块大肥肉。印度青山集团差点因为这一操作,断送了身家性命。所以目前凡是跟新能源电池有关的,镍,锂等金属的价格一直居于高位。

7. 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为何没有几家能够赚钱的?

相关新闻上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啊,现在的一个车体大部分都是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啊,新能源车企为什么没有下能够赚钱的一种状态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带大家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新闻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很多的一个车企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尤其是在于新能源的一个车企领域的话,很多的一个车型啊,车企都说自己是没能够赚到钱的,这种情况下来说的话也是确实的一个情况,因为现在的一个车子的一个造价是非常昂贵的,首先车子的一个啊原材料的一个涨价啊是非常严重的,同时芯片的一个短缺也是非常严重的啊。我们要知道的是因为受到一些新冠疫情以及高温天气的一些影响,制造业的一个发展来说的话是受到了一个很大的阻力,这种情况下来说的话,啊很多的一个原材料都出现了上涨。
除此之外的话,现在的一个芯片短缺的话,也是导致于现在的车辆是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一个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的话,一些制造供不应求的一种阶段啊,这种情况下来说的话也是会导致于车辆是无法挣到钱,一些车企都是属于长时间亏损的一些状态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芯片的一个短缺的事情是非常严重的,对于汽车制造行业来说的话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点就是把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都是一些啊电池,这些电池的一些原材料也是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涨价,很多的一个电池的话,它的呃做工的话以及原材料的话都是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一个影响啊,很多车企也都是因为电池的原因,所以说车辆导致于出现亏损,因为电池的一个制造的话是非常的昂贵的,这是非常需要技术性的一个啊工作啊,所以说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的话,导致于很多车企没有一定程度上的一个啊技术的话,那么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的话,车辆会上涨还从而导致于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一个客户买不起的一种状态,这种情况下来说的话,车企又被迫降价,只能属于亏损的状态。

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为何没有几家能够赚钱的?

8. 新能源车企大洗牌 谁能笑到最后

 “弯道超车”说了这么多年,真的有中国 汽车 企业对海外品牌实现完全超越了吗?没有。从21世纪初的几年到2018年,我们投入了太多的乐观情绪,中国 汽车 企业们却没有真正实现“质”和“量”上的超越,即使我们在新能源时代当中担当了全球领头羊的先锋角色。
   如今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剑拔弩张,前几年的野蛮生长造成了一系列的资源浪费、资金浪费与人才浪费。而 历史 规律毫不客气地告诉我们:从“ 汽车 大国”变为“ 汽车 强国”必有阵痛,市场经济规律会让技术落伍的企业不断退出 历史 舞台。
   对于中国 汽车 企业而言,2019年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的正式施行,再次吹响了这一次“大洗牌时代”的集结号。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境内已有486家新能源 汽车 制造商注册在案,品牌影响力、技术沉淀与实际产销量参差不齐。这么多车企,能有一半活下来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在2018年首届中国新能源 汽车 高峰论坛上,中国 汽车 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年销量将达到700万辆,约占乘用车市场份额20%。不过,市场将在这7年内自然淘汰数百家既没研发能力、更没有可观产销量的新能源 汽车 品牌。
   谁将率先被刷下来?代工品牌首当其冲。笔者首先要阐述一个关键点:代工不是罪,成本才是罪。因为选择代工模式的新能源车企,完全没办法控制成本,昂贵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件都要经过外采,整个制造流程和品控流程都受到代工厂商的控制,而自己手中只剩下一样东西——品牌。开玩笑了,您这么一个新品牌,知名度约等于零,市场价值极低,根本没办法学耐克、苹果玩转代工模式,又谈何品牌价值呢?
    “代工模式”前景渺茫 
   据外媒报道,中国正在制定一项新的“代工管理办法草案”,要求被代工企业须满足以下条件:
   1、过去3年内,在国内的研发投入至少达到40亿元人民币;
   2、过去2年内,全球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至少达到1.5万辆;
   3、代工合同至少签3年,且同一地点的代工年产能至少达到5万辆;
   4、企业需有高达数十亿人民币计的实收资本;
   5、最多只能由两家车企为其代工。
   如果以上代工管理条例最终出台,将让大量暂无资质且研发投入不足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彻底无法翻身,所有投入都只能变成“PPT造车”笑话。目前,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 汽车 基本符合以上苛刻条例,而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却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支出。
   政府为什么要出台如此严厉的管理条例来管理“代工模式”呢?这与目前大量造车新势力脱离重工业基础,直接找代工厂生产不成熟产品的现状有关。代工厂无法保证其代工产品完全符合原先设计的标准,而造车新势力的零部件设计本身就不甚精良,再加上代工管理、代生产模式的高出错率,“代工模式”逐渐成为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合资模式”前途光明 
   可是,乘用车生产资质如此稀缺,那些真正有技术实力的造车新势力怎么实现规模化生产呢?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博郡 汽车 与天津一汽夏利(000927)、爱驰 汽车 与江铃 汽车 (000550)的“合资模式”,就是部分造车新势力另辟蹊径提前上岸的量产化新方式。短短几个月,博郡 汽车 和爱驰 汽车 都顺利拿到了生产资质,避免成为新能源 汽车 “大洗牌时代”的牺牲品。
   博郡 汽车 与爱驰 汽车 的“转正”之路都颇为传奇,博郡 汽车 与天津一汽夏利拟成立合资公司时,前者出资约10亿元并占有主导权,后者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负债出资,占有小部分股份。这让博郡 汽车 在日后开展研发与生产工作时,不仅保留了尽可能多的资金进行研发,还拥有了其他新势力梦寐以求的生产资质,稳定可靠的生产体系,更获得了强而有力的主动权与控制权,可谓一箭三雕。
   爱驰 汽车 以17亿增资收购江铃控股(陆风 汽车 )50%股权则是一种“迂回拿资质”的解决办法。合作双方均有江西省国资背景,此番合作多为当地政府为推动当地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而促成。借此,江铃控股上饶分公司10万辆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顺其自然地装入了爱驰“腰包”。
   而对于更多还未拿到生产资质,研发投入不足甚至融资困难的新电动车企来说,新“代工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或意味着一场淘汰赛将正式来临。
   创业从来没有易事,而创办一家新能源车企,更是比蜀道还难的“地狱模式”考题。曾经的胡润百富榜第31位,曾经的胡润IT富豪榜第8位,曾经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7位,都属于个人资产总额高达420亿元的贾跃亭。只不过这位大富豪只花了短短2年时间,就成了全中国唾弃的欠债老赖,这一切都源于新能源车企初创项目的资金链断裂。
   造车新势力缺什么?缺人才,缺土地,缺技术,缺厂房,缺知名度……说到底,都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问题是没钱怎么办呢?那谁都帮不了你。可是,2019年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寒冬,冷得“热钱”都不热了,风险投资人纷纷自保,谁又肯与造车新势力们同舟共济?
   有,但困难时期的大额风投只会投向技术领先型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地方国资、央企资本、产业资本带着135亿新融资再次扑向新能源 汽车 产业。其中蔚来 汽车 拿到了最大的一笔100亿元,博郡 汽车 成功融资25亿元,爱驰 汽车 则融到了10亿元。
   在外界不断攻击蔚来 汽车 ,媒体恨不得天天发蔚来负面消息的这些日子里,100亿对于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而言,不只是资金链上的坚固一环,更是业界信心重建的坚固一环。对于仍在种子期的博郡 汽车 而言,25亿元则是一笔巨额的资金,足以支撑这家技术流走向的企业继续壮实自身硬实力,而这笔投资是带有国际、国内资本(包括央企、外资、私营、地方等产业资本)支持下的企业行为,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足以帮助博郡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
   当然,风投不是越多越好,拜腾 汽车 就曾经表示,集团很谨慎地引入每一笔风投资金,不让自己手上的股份被过早、过多地被稀释,以免将最终的奋斗成果拱手相让给资本方。可见,资金链上的这些风投,不够用时就成了“乐视模式”,必死无疑;过多时又面临股份稀释,拱手交出主导权,蔚来 汽车 即将面临这种风险。风投比例适中的博郡 汽车 与爱驰 汽车 反而显得稳健得多,“中庸之道”是也。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新政对新能源 汽车 的消费做出了新的规定:“各地不得对新能源 汽车 实行限购或限行,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中信证券等分析机构认为:“《方案》的出炉,最终受益的是头部品牌。对于品牌力羸弱、产品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来讲,并无优势可言。”此等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目前限购限行城市的“拥牌一族”居民往往选择短续航、低价格的低质量“油改电”车型进行过渡使用,在续航、空间、配置、价格上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并未有多少出炉,大家都在观望当中。
   随着限购、限行放开,使用廉价车“占号”的消费行为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新能源车需求释放。幸运的是,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超欧美传统 汽车 强国,消费者希望他们买的新能源 汽车 产品能在产品力上与同价位燃油车相媲美。而即将到来的广汽新能源Aion LX、博郡iV6、爱驰U5和小鹏P7等长续航车型,正是这一波新能源 汽车 “高性价比浪潮”的中坚力量。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太平洋彼岸的特斯拉 汽车 ,这条新能源界的“鲶鱼”正在高速推进国产化进程,工厂居然在半年时间内几近封顶,堪称“美国技术与中国速度的完美融合”。根据乘联会新闻报道,美国本土生产的特斯拉Model3已成为北美新能源 汽车 销量桂冠,今年1-5月累计销量高达4.6万辆,排名二/三的丰田普锐斯PHEV与雪佛兰Bolt只够得着它的尾数。未来,国产Model3将带给中国新能源车企们一股让人窒息的压力,力扛美国力量就要依靠蔚来、博郡等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头部车企。
   在不断加速的末位淘汰赛中,480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将有多少家得以存活?或许答案会非常让人难堪,但我们不妨将这场“竞相灭绝”的生死较量视为 汽车 产业丛林法则的真实演绎。
   对于国家而言,“大洗牌时代”并非坏事,因为只有优胜劣汰,我们才能腾出那些被误导、被荒废的人才与资源,让他们重新回归到头部车企当中,继续合力促进我们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
   丛林 游戏 的答案已经变得愈发清晰,没产品、没技术、没资质、没资金的“多无”企业,必然会成为第一批被淘汰出局的对象。长远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480多家电动车企业里面,一定会跑出中国的“大众”和“丰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