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枣仁 茯苓 丹参 百合 知母 川芎 炙甘草

2024-05-12 17:25

1. 炒枣仁 茯苓 丹参 百合 知母 川芎 炙甘草

这是酸枣仁汤加味,一般治疗虚烦入睡难,心悸盗汗。治脾胃病的效果不明显

炒枣仁   茯苓  丹参  百合  知母  川芎  炙甘草

2. 盐知母跟知母药用上有什么不同?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入肺胃肾经。 
味苦甘而性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止渴。生知母泻火力强;盐知母味咸入肾长于滋肾阴。

3. 请教中医专家 黄柏知母生地丹皮淮山麦冬五味子玄参糯稻根浮小麦牡蛎枣仁麻黄根

“黄柏知母生地丹皮淮山麦冬五味子玄参”养阴清热,“糯稻根浮小麦牡蛎枣仁麻黄根”收敛止汗的。全方用于阴虚盗汗,

请教中医专家 黄柏知母生地丹皮淮山麦冬五味子玄参糯稻根浮小麦牡蛎枣仁麻黄根

4. 知母10g.黄柏10g.五味子6g.金樱子10g.枸杞子10g.莲子芯2g.枣仁10g.怎么熬药?必须用砂锅吗?

用砂锅煎药最好;没有砂锅的话,也可以用搪瓷或不锈钢的锅、盆等来煎。

煎药方法:先把中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用高火煎煮,水开了之后,改最小火;煎煮5分钟,倒出药液;接着加水煮二煎30分钟,两煎合一块儿,平均分成两份,早晚两次服用即可。

5. 中药知母有什么作用

【药 名】:知母 

【拼 音】:ZHIMU 

【英文名】:Common Anemarrhena Rhizome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功 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利水消肿、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主 治】: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药性论》:性平。 ③《日华子本草》:味苦甘。 ④《药品化义》:味微苦略辛。 

入肺、胃、肾经。 ①《珍珠囊》:肾经。 ②《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手大阴经。 ③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①《别录》:“多服令人泄。”②《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 微弱者禁用。”③《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④《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 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药物配伍】:配贝母:清热、化痰;配黄柏:滋阴降火;配草果:燥脾去湿;配石膏:清热保津;配栀子:清热除烦;配百合:宁心安神、润肺止咳; 

【别 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本经》)、芪母(《广雅》)、提母(《范子计然》)、是母(《玉篇》)、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水须、苦心(《别录》)、昌支(《唐本草》)、穿地龙(《山东中药》) 

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后习称"毛知母";除去外皮,晒干后习称"知母肉"。两者均以条粗、质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生于海拔3200-4000米林下、灌丛、草地。主产于青海玉树州各县,年产量约50吨,为省特产药材。性寒,味苦,具清热、除烦、滋阴之功,用于治烦热口渴、肺热燥咳、午后潮热等症。

中药知母有什么作用

6. 柏子仁10炒枣仁12知母10黄柏10枣肉10茯苓10山药15泽泻10丹皮8熟地15炒白术10当归6川弓6党参10甘草3

该方是知柏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安神养血药物而成。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引起的失眠,头晕等症状、

7. 中医药方枣仁 川芎 茯苓 知母 甘草 陈皮 法半夏 枳实 竹茹 黄连 苏叶 白合 栀子 麦冬 银花

其实你该去医院找中医咨询一下,一般孕妇的话,还是不要乱吃药好。

中医药方枣仁 川芎 茯苓 知母 甘草 陈皮 法半夏 枳实 竹茹 黄连 苏叶 白合 栀子 麦冬 银花

8. 知母堂药店怎么样

进去找里面的坐堂大夫给免费面诊。目前中药的材质不错。特别是杞菊地黄丸,健脾丸,加味逍遥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