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吗

2024-05-20 00:51

1. 海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吗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的一部分。海尔智家是A股上市公司,由青岛海尔改名而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各类白电的研发、生产、销售,其控股股东为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控股集团公司,目前除电视机业务还在集团外,其多年积累的资产已经基本上注入到了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两家上市公司内。
海尔集团:公司是一家全球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目前,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106个营销中心。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海尔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共创共赢的物联网社群生态,率先在全球创立物联网生态品牌,围绕“智家定制”的战略原点,构建食联生态、衣联生态、住居生态、互娱生态等物联网生态圈,满足全球用户不断迭代的个性化家居服务方案的需求。
海尔智家: 2019年6月18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尔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海尔智家是海尔集团旗下最大战略业务集团,承接海尔集团旗下全球家电业务。对内构建互联工厂,用户个性化需求直达工厂实现实时互联;对外构建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时代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用户的全流程最佳交互、交易和交付体验。【摘要】
海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吗【提问】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的一部分。海尔智家是A股上市公司,由青岛海尔改名而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各类白电的研发、生产、销售,其控股股东为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控股集团公司,目前除电视机业务还在集团外,其多年积累的资产已经基本上注入到了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两家上市公司内。
海尔集团:公司是一家全球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目前,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106个营销中心。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海尔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共创共赢的物联网社群生态,率先在全球创立物联网生态品牌,围绕“智家定制”的战略原点,构建食联生态、衣联生态、住居生态、互娱生态等物联网生态圈,满足全球用户不断迭代的个性化家居服务方案的需求。
海尔智家: 2019年6月18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尔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海尔智家是海尔集团旗下最大战略业务集团,承接海尔集团旗下全球家电业务。对内构建互联工厂,用户个性化需求直达工厂实现实时互联;对外构建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时代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用户的全流程最佳交互、交易和交付体验。【回答】

海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吗

2. 海尔集团公司电话是多少?

海尔集团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400-699-9999,公司邮箱yangliuyidi@haier.com,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9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3条。
公司介绍:海尔集团公司是1980-03-24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海尔路(海尔工业园内)。
海尔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周云杰,注册资本31,118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海尔集团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3. 海尔集团是国有企业吗?

海尔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20分 
 中外合资的,外方是德国海尔集团,国有企业转型的合资企业。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丹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
 
 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 *** 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海尔公司是国有企业吗  
 看上去算是国企,其实不是 海尔集团的经济性质是旧体制下的二轻集体,城市二轻系统的工商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虽然也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两种实现形式,但国家没有投资,而是通过政治运动把它们变成“二全民”。在所有制结构上,产权清晰的手工业合作社被改造成“财产归大堆”的“二国营”,私营经济被限制,实际上是被取消,结果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背离了我国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 *** 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1984年海尔开始创业的时候,员工非常羡慕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很多优惠政策海尔得不到,很多员工说,我们不得“天时”;工厂是在平了一片坟地的基础上建起来的,离火葬场很近,当时员工上班没活干,有的员工看着火葬场的大烟筒说:我们这个厂是火葬场的八车间,言外之意,这个厂早晚要完蛋,年年亏损,不得“地利”;1984年上半年,厂里还有800多名员工,到了下半年,剩下不到700人,有100多人写了请调信调走,人心涣散,不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样样皆空,很多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 海尔在80年代的时候,企业里只有3个电大毕业生,那时大学毕业生都想到 *** 部门、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工作,集体所有制企业一个也招不进来。实际上,连张瑞敏都是被迫赴任的,因为连换三任厂长企业不见丝毫起色,张作为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责无旁贷。而他拉时为家电公司普通干部的杨绵绵一起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
  海尔到底是国企还是私企  
 中外合资的,外方是德国海尔集团,国有企业转型的合资企业。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润给他们退了股,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用企业的利润退股其实是不对的,那应该是股东的分红,但合作社上面有一个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也就是手工业联社,联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费倒过来给股东,就算作退股,等于是一种回购。
 
 从历史上看,海尔在青岛一直隶属于二轻联社,“从娘胎里头就是这样”。在1993年青岛海尔的上市报告中,对它的初始资本说得非常清楚。
 
 张瑞敏亲自看过50年代股东入股的原始凭据,有人出钱,有人以生产资料作价,几百元、几十元的都有,本来就是几个人凑起来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国家赎买之后,企业属于集体公有,主导产品是一种家庭用的电葫芦(吹风机),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直到张瑞敏进入,转产冰箱,二轻联社用自身积累的利润在此时投入200余万,上市的时候又把这一投资作为法人股权。
 
 张瑞敏上冰箱的时候,1700多万投资,全部是从银行贷的款。其实二轻联社给的200万还不是上项目的钱,是用于搞技术开发一类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账,而是一点一点拨给的。200万够干什么呢?就是买了一些试验仪器,做了几个样机,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当时谁也不当回事,但上市之后,二轻联社发现自己的股份越来越值钱,不仅每年从海尔这里都得到分红,而且,现在要是出手的话,就发大财了。2004年12月,海尔在20周年纪念会上启动新标识,二轻联社主任还作为上市公司股东代表上台一起参与。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张瑞敏说:“海尔不存在像有些媒体所说的,原来是国有企业,现在又变成集体企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这些人等于对中国企业的性质根本就不了解。过去集体企业千方百计想成为国有企业,但成不了,国家不让你成。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在哪里呢? *** 对集体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与此同时也不提供资金援助,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自行筹备。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家,集体企业的利润可以留下来再发展、再投资。
  海尔集团 属于“私营民营”还是“国有企业”还是“国内上市公司”  
 国内上市公司
  青岛海尔是国企吗  
 怎么说呢,不是纯国企了,是混合制,你去应聘就能感受到那种感觉了,不同的部门可能隶属的编制不同,所属的企业性质也不同,因为海尔分很多很多团队,都是不一样的,很麻烦,你去什常部门享受什么编制什么性质最好问清楚
  海尔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  
 民企 --     我假装无所谓,告诉我自己,我那么的坚强,我可以承受一切的。可是,当我被遗忘在角落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输不起,我会害怕。
  海尔集团公司是外资还是中国民营企业?  
 海尔创业时是集体企业,只不过后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 *** 都给予了海尔以“国有企业般的”大力扶持。时至今日,却很难界定海尔集团的资产中有多少是国有血统,多少是集体色彩。
 
 “加强监管有好处,因为海尔的股权还很不明晰。”海尔前某高管说,“不管海尔的管理层怎么持股,海尔集团的资产都不是个人的。”
 
 据这位人士介绍,当年中国的冰箱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海尔如果当时不是挂在二轻局下面,它连一开始的冰箱生产许可证都拿不到。
 
 这位人士还透露,当年建设海尔工业园时,有外国公司想来办合资企业,因此也想弄清楚海尔的股权结构。
 
 “我对他们说,不用股权证明,比如,海尔占30%股权,外资占70%股权, *** 盖个章,就有效了,海尔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证。”
 
 而事实上,青岛市对海尔等几家大企业的土地基本上都无偿划拨。比如,海尔在黄岛工业园的那块地就未花分文, *** 甚至还让原来在那里的一个小工厂挪了地方。
 
 作为海尔的“同城兄弟”,海信也曾同样得到过 *** 土地的无偿划拨。记者了解到,海信通过接管原青岛机械电子局的下属企业,安置好这些企业的职工后,就得到了大量的廉价土地。目前,海信已成为青岛市第一大房地产商。
 
 同样的情况在海尔身上也出现过。在海尔发展过程中,曾经兼并或者通过 *** 指令划拨得到了许多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土地也成为海尔资产的一部分。近年来,青岛市土地价格飞涨,以此获得的土地价值难以估量。海尔由此增加的资产数量,应以怎样的口径计算国有成分,成了一个难题。
 
 至于银行贷款,民营企业必须抵押才能贷款,而海尔以信誉就能贷款。它享受了只有国有企业才能享受的待遇。
 
 在报关程序上,青岛市海尔这样的大企业可以先出口再报关,民营企业就很难这样了。 *** 给予海尔的支持包括贷款、税收、土地的优惠政策等等。
 
 “所以,海尔‘挂上’国有企业的牌子,是有好处的。”这位海尔前高管如是说。
  海尔属于什么企业类型 5分  海尔 现在到底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在中国和世界?谢谢解答! 40分 
 民营企业对外宣传是这样的!但是 *** 人已经在里面了属国营企业了!
 
 因为它已经是中国 *** 对外宣传的一面镜子了。
 
 他对世界当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个不是一下能说的清楚的。
  海尔是上市公司吗  
 是啊,呵呵,上海上市,代码:600690
 
 记得前年去山东的一家证券公阀面试,问的问题是:海尔的股票代码是都少?当时就傻了,2000多只股票呢,呵呵

海尔集团是国有企业吗?

4. 关于海尔的电子商务

---驶向新经济的加速器 

    一、电子商务是海尔的必由之路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发展,是一个崭新而迫切的的问题。199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企业内部组织适应外部变化、全球知名品牌的建立、网上销售体系的建立”三条原则。今年的达沃斯会议又提出了人类在新世纪将面临“网络革命和基因革命”的观点,对应于这种新趋势,海尔从1999年4月就开始了“三个方向的转移”。第一是管理方向的转移(从直线职能性组织结构向业务流程再造的市场链转移);第二是市场方向的转移(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移);第三是产业的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这些都为海尔开展电子商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其次,进军电子商务是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必由之路。国际化是海尔目前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而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所以,我们必须要进入,而且要进去就得做好,没有回头路。 

    第三,中国企业如果在网上再没有拓展,传统业务与网络挂不上钩,在网络经济时代就没有生存权。在由网络搭建的全球市场竞争平台上,企业的优劣势被无情的放大,因为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就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车况好的车,能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发挥优势,而破旧的车,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只有被远远抛在后面的结局。 

    (一)新经济下的海尔 

    新经济下海尔的特点,从我们对HAIER五个字母所赋予的新含义体现出来: 

    H: Haier and Higher 

    A: @网络家电 

    I: Internet and Intranet 

    E: www.ehaier.com ( Haier e-business)      

    R:haier 的世界名牌的注册商标? 

    这五个字母的新含义,涵盖了海尔电子商务的发展口号、产品趋势、网络基础、电子商务平台、品牌优势五大方面。 

    海尔的电子商务的特色由“两个加速”来概括,首先加速信息的增值: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户点击www.ehaier.com,海尔可以在瞬间提供一个E+T>T的惊喜;E代表电子手段,T代表传统业务,而E+T>T,就是传统业务优势加上电子技术手段大于传统业务,强于传统业务。其次是加速与全球用户的零距离,无论何时何地,www.ehaier.com都会给你提供在线设计的平台,用户可以实现自我设计的梦想。 二、 海尔与众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 

    1、三个月增长10倍速的海尔电子商务,做有鲜明个性和特点的垂直门户网站 

    以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更进一步增强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竞争优势,不靠提高服务费来取得赢利,而是以提高在B2B的大量的交易额和B2C的个性化需求方面的创新。 

    2000年3月10日,海尔投资成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月18日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开始试运行,6月份正式运营。截止到12月31日,B2B的采购额已达到77.8亿,B2C的销售额已达到608万。海尔的电子商务为什么魅力四射?用户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热情,可以看这样几个例子: 

    例一:我要一台自己的冰箱 

    青岛用户徐先生是一位艺术家,家里的摆设都非常富有艺术气息,徐先生一直想买台冰箱,他想,要是有一台表面看起来像一件艺术品但又实用的冰箱就好了。徐先生从网上看到“用户定制”模块,随即设计了一款自己的冰箱。他的杰作很快得到了海尔的回音:一周内把货送到。 

    例二:从网上给亲人送台冰箱 

    北京消费者吴先生的弟弟下个月结婚,吴先生打算买一台冰箱表达当哥哥的情意。可是弟弟住在市郊,要买大件送上门,还真不太方便。海尔作为国内同行业中第一家做电子商务的信息传来后,吴先生兴冲冲地上网下了一张订单,弟弟在当天就收到了冰箱。弟弟高兴地打来电话说,他们家住6楼,又没有电梯,但送货人员却把这么大的冰箱送到了家里,太方便了,今后他买家电也不用跑商场了,就在海尔网站上买! 

    2、优化供应链取代本公司的(部分)制造业,变推动销售的模式为拉动销售模式。提高新经济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电子商务从两个重要的方面促进了新经济的模式运做的变化。一是B2B(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来说,他促使外部供应链取代自己的部分制造业务;通过B2B业务,仅给分供方的成本的降低就收益8-12%。从B2C的电子商务的角度,他促进了企业与消费者的继续深化的交流,这种交流全方位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 

    一位供应商在通过INTERNET与海尔进行业务后给海尔来了一封信:我是一家国际公司的中国业务代表,以前我每周都要到海尔,既要落实定单,还要每天向总部汇报工作进展,非常忙碌。有时候跟本顾不上拓展新的业务。…自从海尔启用电子商务采购系统后,可以在网上参加招投标、查定单、跟踪定单等等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真是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的平台。而且我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海尔的需求,并为公司又谈下了一笔大生意,得到了公司的表扬。…更重要的是,我作为中国人也为海尔而自豪:我们总部也是刚刚采用类似的系统,而在中国海尔已经运作起来了,与海尔合作体现了国际的先进手段和效率! 

    3、把商家也变成设计师,“个性化”不会增加成本。 

    海尔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去年我们在内部就提出了与客户之间是零距离,而此前客户的选择余地是有限的,这对厂家有利,现在一上网,用户要定制他自己的产品,这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要做到与客户之间零距离,不能忽视商家的作用。因为商家最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商品,要与客户之间零距离,就要与商家之间零距离,让商家代替客户来定制产品。B2B2C的模式符合实际情况,也帮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海尔产品用户的设计师。 

    海尔提出的商家、消费者设计商品理念,是有选择的,我们不可能让一个普通的商家或消费者代替专家纯粹从零开始搞设计,这样他们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也难以生产。我们现共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58个门类的9200多个基本产品类型,这些基本产品类型,就相当于9200多种“素材”,再加上提供的上千种“佐料”——2万多个基本功能模块,这样我们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就可在我们提供的平台上,有针对性地自由地将这些“素材”和“佐料”进行组合,并产生出独具个性的产品。 

    当然,我们这种B2B的模式若只定位在某一地方就肯定不行,因为成本太大了,我们是着眼于全球市场,这样需求就大大地增加,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一般来讲,每一种个性化的产品如产量能达到3万台,一个企业就能保证盈亏平衡,而事实上海尔的每一种个性化的产品的产量都能达到3万台以上。这成本平摊下来,商家和消费者所得到的产品价格的增长是很微小的。 

三、 海尔实施电子商务的优势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提出海尔实施电子商务靠"一名两网"的优势:"名"是名牌,品牌的知名度和顾客的忠诚度是海尔的显著优势."两网"是指海尔的销售网络和支付网络.海尔遍布全球的销售,配送,服务网络以及与银行之间的支付网络,是解决电子商务的两个难题答案. 

    我们不相信在没有任何基础情况下搞电子商务会取得成功,因为没有业务流程的重组,没有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的应用,没有企业各种信息应用系统做为基础,电子商务平台无异于空中楼阁. 

    首先,在产业方向转移方面,海尔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网络化服务和网络化采购,并且依靠海尔品牌影响力和已有的市场配送、服务网络,为向电子商务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管理转移方面,传统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绝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管理机制上把“金字塔”扳倒建立了以市场为目标的新的流程,企业的主要目标由过去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每个人要由过去的“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市场负责”。海尔集团还成立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三个流的推进本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直接从国际大公司采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商流通过整合资源降低费用提高了效益;资金流则保证资金流转顺畅。 

    海尔拥有比较完备的营销系统,在全国大城市有40多个电话服务中心,1万多个营销网点,甚至延伸到6万多个村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站对订货的区域有限制而海尔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配送的原因。 

    四、海尔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海尔是国内大型企业中第一家进入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率先推出电子商务业务平台。我们不是为了概念和题材的炒作,而是要进入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为此海尔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自己的IT支持平台,为电子商务服务。 

    目前,在集团内部有内部网、有ERP的后台支持体系。我们现在有7个工业园区,各地还有工贸公司和工厂,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没有内部网络的支持是不可以想象的.各种信息系统(比如物料管理系统,分销管理系统,电话中心,C3P系统等等)的应用也日益深入.海尔以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因特网(外部网,海尔从96年底起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窗口,搭建起了真正的电子商务平台. 

    当然,进行电子商务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不仅要有各方面的基础准备,还要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接受,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我们为经销商、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操作性强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且进行了循序渐进式的培训,而且在平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为应用者提供方便和帮助,就连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我们也遵循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业务伙伴和我们一同发展和成长。 

    五、展望 

    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发展成为公用的平台,不仅可以销售海尔的产品,也将销售其他各类的产品;不仅可以为海尔的自身的采购需求服务,也将为第三方采购和配送服务。 

    我们将保持和强化两个优势: 

    六、以“一名两网”为基础,与用户保持零距离,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INTERNET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海尔要利用信息进行发展。通过网站,海尔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用户的信息和反馈。这些用户对海尔的信任和忠诚度是海尔最大的财富。目前在海尔的网站上,除了推出产品的在线订购销售功能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面对用户的四大模块: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导购,新产品在线预定,用户设计建议。这些模块为用户提供了独到的信息服务,并使网站真正成为海尔与用户保持零距离的平台。 

    七、利用网络放大海尔的优势,减低成本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尔将利用系统,进一步优化分供方。如果上网,就可以加快这种优化的速度。一个小螺丝钉到底世界上谁生产最好?一上网马上就会知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降低,关键是找到了最好的分供方。正是这种交流,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业园,引进了国际上最好的分供方到青岛建厂,为海尔配套。 

    海尔电子商务系统还处在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中,我们将充分利用海尔的“一名两网”的优势,通过网络连接用户,大力推进CRM系统的建立,以具有充分个性化的产品和特色服务拢住原有、新、潜在的用户,以及供应商,采购商,提供完善的服务。在新经济时代保持和发扬企业的优势,更加快海尔的创新机制,缩短进入的国际化进程。1995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世界五百强入围标准的1/18,1996年是1/12,1997是1/6,1998年是1/4,去年海尔32亿美元的销售额已是入围标准的1/3,今年希望是1/2。原来,我们是希望在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现在看来,要提前了。 

    电子商务是海尔前进的加速器。

5. 海尔集团为什么叫海尔

1985年,海尔创业刚起步时,电冰箱生产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为体现双方合作,海尔可在德国商标上加注厂址在青岛,于是海尔引进“琴岛——利勃海尔”作为公司的商标。(琴岛,青岛的别称)。

扩展资料:
海尔早在10年前便创新提出了“人单合一”模式的战略转型,建立了扁平化网络组织,实现了从生产产品到生产创客的转变。成功帮助小微创客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
并作为平台为小微配置资源提供服务,使用户、产品、渠道供应商通过网络化的组织资源得以实现互通互融,真正实现同用户零距离,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这正是企业应对工业4.0变革,引领物联网时代的转型之道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尔

海尔集团为什么叫海尔

6. 海尔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工不到800人,现在海尔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群,职工2万多人。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厂,并实现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干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目前,海尔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0000多个营销点,海尔发展

7. 海尔集团总公司地址?

海尔集团总部在中国青岛海尔工业园,邮编是266072,海尔集团的总裁是杨绵绵,张瑞敏是海尔电器产业集团(香港的上市公司)的总裁。
半【摘要】
海尔集团总公司地址?【提问】
海尔集团总部在中国青岛海尔工业园,邮编是266072,海尔集团的总裁是杨绵绵,张瑞敏是海尔电器产业集团(香港的上市公司)的总裁。
半【回答】
1、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
是非观: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发展观:人人创客,链群自驱。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2、企业精神
诚信生态、共赢进化;【回答】
希望对您有帮助!亲【回答】
4006999999这个电话是什么地方?【提问】
这个地方区号是多少【提问】
4006999999是全国海尔客服热线电话!【回答】
不分地区【回答】
全国热线【回答】

海尔集团总公司地址?

8. 海尔公司全称是什么

海尔公司全称是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持续创业创新过程中,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发展主线。海尔集团创始人、名誉主席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模式。
海尔的故事,就是一部中国企业商标创业史。1985年,海尔创业刚起步时,电冰箱生产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为体现双方合作,海尔可在德国商标上加注厂址在青岛,于是海尔引进“琴岛-利勃海尔”作为公司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