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是否是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2024-05-18 06:27

1. 国际组织是否是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我国并未规定国际组织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国际组织一般有国际条约,国际法等来调整。

国际组织是否是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2. 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有国际法主体资格国际法主体的概念是:
  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义务能力的国际法律的参加者,或者称为国际人格法律者。
  A.具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资格  B.具体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
       C.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A.主权国家
  B.国际组织
  C.某些特定的民族解放组织或民族解放运动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作为未来民族国家的“过渡性实体”。

3.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问题 谢谢~

15题,圈3,所导致的结果不是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而是不平衡性。而题意直指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关于英国政体运行特点,A是正确说法,BCD都是老教材了。题目不好。
关于欧盟的,欧洲一体化的法律基础是另有条约。只能选D。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叫《马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将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因此,《马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问题 谢谢~

4. 国际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国际组织是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建立的各种机构,是近代出现的跨国性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之一。
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任何单独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国家共同研究。为此,它们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国际会议,由于需要处理日常事务而成立秘书处,逐步转化成为相应的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全球性国际组织,等等。

常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UN),欧洲联盟(EU),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国际红十字会(ICRC),等等。
扩展资料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意义
1、管理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社会公共问题。
2、组织国际社会各领域的活动。
3、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维持世界和平。
4、为成员国展开各种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提供场所。
5、每个国际组织都是特定区域范围或特定问题的国际论坛,是一种常设的固定的国际会议形式,是联接、沟通各成员国的纽带和渠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组织

5.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受国际组织一般规则的约束"出自于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庇护权属于( )
  A.请求庇护的个人 B.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
  C.被请求庇护的国家 D.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2.一般认为对国际法渊源作了权威性说明的国际文件是( )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宪章》
  C.《国际法院规约》 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3.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原则源于( )
  A.国际道义 B.善良原则 C.主权自限 D.条约必须遵守
  4.航空器的国籍是( )
  A.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 B.航空器承租人的国籍
  C.航空器登记国的国籍 D.机长的国籍
  5.依据犯罪嫌疑人的国籍行使的刑事管辖原则称作( )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性管辖 D.普遍管辖
  6.引申出国家司法豁免权的法律原则是( )
  A.一国不得干涉他国事务 B.国家间应互相尊重
  C.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 D.国家司法独立
  7.《联合国宪章》规定负责条约登记的机关是( )
  A.秘书处 B.安理会 C.经社理事会 D.国际法院
  8.国际环境保护实行的原则是( )
  A.差别待遇 B.优惠待遇 C.特殊待遇 D.公平待遇
  9.《外层空间条约》规定,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 )
  A.为全人类的福利和利益 B.为航天技术所有国的利益
  C.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为发展外空技术
  10.根据《条约法公约》第51条的规定,使条约无效的情况有( )
  A.条约未经批准
  B.条约规定与缔约国国内法冲突
  C.条约规定涉及第三国利益
  D.条约是在对缔约代表实施强迫的情况下缔结的
  11.采取防止陆源污染的措施者主要是( )
  A.联合国 B.沿海国 C.可能被污染的受害国 D.渔业大国
  12.《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自然资源的权利性质是( )
  A.管辖权 B.占有权 C.管制权 D.主权权利
  13.《联合国宪章》关于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原则规定在其( )
  A.序言 B.第1条 C.第2条 D.第7章各条
  14.《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权确定的领海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 )
  A.6海里 B.12海里 C.24海里 D.200海里
  15.通航边界河流,若无边界条约规定,其界线一航应划在( )
  A.河床中心线 B.航道中心线 C.对方河岸 D.本国河岸
  1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我国缔结的条约与我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时,应适用( )
  A.我国法律 B.该项条约
  C.我国法律或该项条约,视情况而定 D.有关民事政策
  17.1970年《海牙公约》规定,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嫌疑人所在国应其( )
  A.予以引渡 B.予以起诉 C.依该国法律规定处理 D.或引渡或起诉
  18.《海洋法公约》规定,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实行的通航制度是( )
  A.自由航行 B.通知沿岸国后通行
  C.过境通行 D.经沿岸国批准通行
  19.划定边界的协议由多种文书组成,其基本文件(母约)是( )
  A.边界谈判记录 B.边界走向图
  C.划界议定书 D.边界条约
  20.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对双重国籍问题的规定是( )
  A.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B.承认双重国籍
  C.有选择地承认双重国籍
  D.承认1980年前具有的双重国籍
  21.国际组织不同于国际会议之处,在于国际组织具有( )
  A.常设机构 B.成员 C.主权 D.经费
  22.在不完全外交关系中,双方互派的外交使节一般是( )
  A.大使 B.公使 C.代办 D.临时代办
  23.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这种方法叫做( )
  A.使用武力 B.反报 C.干涉 D.报复
  24.领馆的设立地点、类别及其辖区,由( )
  A.派遣国决定,与接受国无关
  B.接受国决定,与派遣国无关
  C.派遣国决定,但须经接受国同意
  D.接受国决定,但须经派遣国同意
  25.有关禁止或限制使用的作战方法和手段的公约,被称为( )
  A.海牙规则体系 B.日内瓦规则体系
  C.巴黎规则体系 D.纽伦堡规则体系
  26.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编纂的国际公约草案的通过应交由( )
  A.联合国大会 B.安全理事会 C.秘书长 D.各国签署和通过
  27.当联合国的会员国拖欠财政款项的数目等于或超过前两年所应缴之数目时,即( )
  A.被除名 B.丧失大会投票权 C.被停止会员权利 D.劝其退出
  28.我国历史上设立的第一个国内外交机关是( )
  A.外交部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外务部 D.政治部
  29.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成立取早的是( )
  A.美洲国家组织 B.阿拉伯国家联盟
  C.欧洲联盟 D.东西亚国家联盟
  30.国际法上第一个宣布战争为非法的国际条件是( )
  A.《巴黎非战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联合国宪章》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在下列人员中,具有外交官身份的有( )
  A.参赞 B.随员 C.使馆馆长
  D.武官 E.译员
  32.双边条约的生效时间有( )
  A.自谈判之日起 B.自签字之日起 C.自批准之日起
  D.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 E.自条约规定的特定日期起
  33.联合国国际法院裁判各项争端应适用( )
  A.国际公约或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司法判例及最高公法学家的学说,作为补助资料者
  E.国际组织决议
  34.成为联合国新会员国的条件是( )
  A.爱好和平 B.秘书长提议 C.接受宪章所载的义务
  D.经联合国确认该国能够并愿意履行宪章的义务
  E.与大部分会员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5.国际不当行为责任免除的情况有( )
  A.同意 B.不可抗力 C.不违反国际义务
  D.危难 E.对抗措施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
  37.斡旋?
  38.国书?
  39.条约的解释
  40.战时禁制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各国在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42.简述法律承认的效果。
  43.为什么说国际法是法律的特殊体系?
  44.简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45.试论条约的保留制度。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C 3.D 4.C 5.B
  6.C 7.A 8.A 9.A 10.D
  11.B 12.D 13.C 14.B 15.B
  16.B 17.D 18.C 19.D 20.A
  21.A 22.C 23.D 24.C 25.A
  26.A 27.B 28.B 29.A 3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CD 32.BCDE 33.ABCD 34.ACD 35.ABD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为了缓和紧张局势和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大会或安全事理会通过决议组织 观察团、监督组织或维持和平部队,在征得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派到冲突地区,以监督停 火或使冲突双方脱离接触,以便恢复和促进和平。称之为维持和平行动。
  37.是指在争端当事国未能以谈判与协商解决争端的情况下,由第三方促使当事国进行 谈判。协助其解决争端,但不参与谈判的一种方法。
  38.是派遣国元首发给接受国元首用以证明大使或公使身份的正式文书,其中写明馆长的 姓名和等级,并请接受国元首予以信任等。
  39.是指对条约的整体、个别条款或词句的意义、内容和适用条件所作的说明。目的是明确条约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地方,从而有利于履行条约。
  40.是指违反交战双方禁止运送给敌国的货物。分为绝对禁制品和相对禁制品,凡属于 军事用途的禁制品称为绝对禁止制品,凡可供军用也可供民用的禁制品称为相对禁制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196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宣言》宣布了 九项原则,包括:
  (1)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必须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
  (2)各国平等地根据国际法自由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和天体;
  (3)外层空间和天体不得据为已有;
  (4)各国在外空活动必须遵守国际法;
  (5)各国对本国在外空的活动负有国际责任;
  (6)合作和互助原则;
  (7)各国对其所发射的外空物体及其所载人员有管理和控制权,对外空物体有所有权;
  (8)各国对其发射的外空物体所造成的损害负有国际责任;
  (9)各国负有援助及营救宇航员的义务。
  42.(1)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可以建立正式外交和领事关系;
  (2)双方可以缔结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约或协定;
  (3)承认被承认国的法律、法令的效力和司法管辖权及行政管辖权;
  (4)承认被承认国取得在承认国法院进行诉讼的权利及其本身或国家财产的司法豁免权;
  (5)一旦承认了被承认国的新政府就撤销了对被承认国前政府的承认;
  (6)承认具有溯及的效果。
  43.(1)国际法的主要主体是国家,除此还有国际组织和民族解放组织;
  (2)国际法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制订出来的,没有专门的国际立法机关;
  (3)国际法的实施方式与国内法不同,没有强制实施国际法的专门机关。
  44.(1)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对"区域"的法律地位做出规定,可概括为:
  (2)"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3)任何国家或个人不得将"区域"占为已有;不得主张权利;
  (4)"区域"内的资源属于全人类所有,由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驶;
  (5)"区域"对所有国家开放,专为和平目的使用;
  (6)"区域"的法律地位不影响其上覆水域或上覆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
  五、论述题(共15分)
  45.要求答出下三点:
  (1)保留的定义。保留是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作之片面 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为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果。
  (2)保留的规则,包括
  1)保留的提出。除以下三种情况外,均可对条约提出保留。这三种情况是:
  ①条约本身禁止保留。②条约仅准许特定的保留,而有关保留不在其内。
  ③保留不符合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2)保留的接受与反对。《条约法公约》第20条规定:①明文准许保留的条约,则 不需要其他缔约国事后予以接受;②在全体当事国间适用条约的所有条款为每一当事国家受条约拘束的必要条件时,则保留必须经全体当事国接受;③如果条约是国际组织的组织文件,除另有规定外,保留须经该组织主管部门接受;④如保留经另一缔约国接受,就该另一缔约国而言,保留国即成为该条约的当事国。如果保留经另一缔约国反对时,条约在反对国与保留国之间并不因此而不产生效力。一国对条约的保留,只要至少有另一缔约国已经接受该项保留,就成为有效。
  3)保留及反对保留的法律效果。凡对另一当事国成立的保留,在保留国与该当事 国之间,依保留的范围修改保留所涉及的条约规定,在其他当事国之间,则不修改条约的规定;如反对保留的国家并未反对条约在该国与保留国之间生效,则在该两国之间仅不适用所保留的规定。
  4)撤回保留及撤回对保留的反对。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保留得随时撤回,对保留提出的反对亦得随时撤回。
  (3)保留的程序。
  保留、明示接受保留及反对保留,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并送至有关缔约国及有权成为条约当事国的其他国家,撤回保留或撤回对保留提出的反对,亦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受国际组织一般规则的约束"出自于什么?